新能源碳材料
搜索文档
超1000公里!全固态电池新突破
DT新材料· 2025-11-24 08:05
【DT新材料】 获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续航焦虑"与"安全痛点"双重突破的关键节点,全固态电池技术迎来里程碑式进展。 据 央视新闻 报道,在 广汽集团 , 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 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这在行业内率先具备了60安时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 批量量产条件。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表示,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 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 用之后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计划是2026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年到2030年期间,可以逐步地进行批量生产 。 记者了解到,"无液"电池的优势,其实源于生产线的两大关键革新。在负极制造环节,传统液态电池需要经过原浆、涂布、滚压三道独立工序,而干法工艺则直 接将原有工序"三合一",既降低能耗又提升了效率。 专家表示,除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另一个核心突破就是电解质的改变。在这里,他们已经摒弃传统的液态电解液,改用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帮助产品的 耐热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据悉,当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一家公司的全固态电池进入商业验证阶段 。从量产时间表上看, 宁德时 ...
国内首套!中国化学,两大高端材料项目签约
DT新材料· 2025-11-07 00:05
中国化学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进展 - 中国化学华陆公司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签约高端聚甲醛项目,产品定位高附加值共聚POM,标志着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POM成套技术首次实现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落地[1] - 聚甲醛凭借优异自润滑性、耐疲劳性和尺寸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电器、工业机械等领域,是替代钢铁、铜、铝等传统金属材料的关键高分子材料[1] - 国内高端牌号聚甲醛供应长期严重依赖进口,全球除杜邦和旭化成能生产均聚POM外,其他企业基本生产共聚POM,技术主要由杜邦、塞拉尼斯、旭化成、三菱、巴斯夫、韩国KEP、日本宝理等公司掌握[1][6] - 2025年2月,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千吨级中试装置攻克原料提纯、过程防爆聚堵塞、产品熔融指数达标等关键难题,成功打通核心工艺流程,产出合格产品且各项指标数据大幅优于同类产品[2] 中国化学特种尼龙产业链延伸 - 中国化学华陆公司与上海洁达化工科技签订三期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占地约200亩,总投资约18.5亿元,将以一期项目生产的己二胺和二期项目生产的2-甲基戊二胺为主要原料建设特种尼龙系列产品生产装置[4] - 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一期于2024年1月开工,2024年6月一次性开车成功,2025年1月一期竣工,二期开工及三期启动,2025年4月一期工程整体通过竣工验收,占地206亩,总投资15亿元,建设12万吨/年己二胺及配套尼龙聚合和工程塑料产能[4] 中国化学经营业绩与业务发展 - 2025年1-9月,中国化学总签约项目数量3566个,累计合同金额2845.61亿元,其中境内合同额2309.09亿元,境外合同额536.52亿元[7] - 化工新材料领域签约涉及企业包括浙石化、中海壳牌、海辰化学、巨化、新疆国业、独山子石化等[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454.24亿元,同比增长4.32%,净利润11.31亿元,同比增长13.21%,前三季度营收1358.45亿元,同比增长1.26%,净利润42.32亿元,同比增长10.28%[7] - 公司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实现订单78.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7%,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业务板块,成为公司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7] - 多个实业项目稳步推进,包括天辰齐翔己二腈、华陆新材气凝胶、天辰耀隆己内酰胺、内蒙新材煤制乙二醇项目满负荷运行,天辰泉州、五环祥云磷氟新材料、西部新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已建设完成[7] 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发展动态 - Carbontech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以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为核心主题,系统探讨碳材料在多孔炭、硅碳负极、快充石墨负极、导电添加剂、硬碳负极及新型纳米碳材料等前沿方向的研发进展与产业化路径[9] - 参会及演讲单位包括中国航发、奥威科技、广汽埃安、天能电池、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瑞浦兰钧、海四达、OCSiAl、超威、圣泉等[9] - 技术研讨涵盖钢离子混合型电容储能技术、高品质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开发、多碳源多牌号碳纳米管与碳纤维、多孔碳与硅碳负极、固态电池关键材料、蒙烯氮化硼粉体、微纳结构三维石墨烯等多个前沿领域[12][13][14]
杉杉股份,重组被否!
DT新材料· 2025-11-05 00:04
杉杉股份控股股东破产重整方案 - 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的破产重整计划草案未能获得债权人表决通过[2] - 重整投资人联合体计划通过直接收购、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及剩余股票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及朋泽贸易所持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2] - 杉杉集团与朋泽贸易的后续重整能否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3] Carbontech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 - 大会核心主题为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系统探讨多孔炭、硅碳负极、快充石墨负极等前沿方向的研发进展与产业化路径[6] - 确认参会演讲的企业包括中国航发、奥威科技、广汽埃安、天能电池、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等[6] - 报告议题涵盖硅碳负极开发、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创新、石墨烯在航空电池及硅碳负极中的应用、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等[8][9] 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展示内容 - 碳材料馆将集中展示碳材料在风光氢、空天、电池等高端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12] - 展品涵盖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硅碳、硬碳、电容炭、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等全产业链材料[12] - 同时展出碳材料产业链相关的生产加工设备、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12]
胶黏剂龙头,固态电池签约
DT新材料· 2025-11-03 22:17
回天新材与太蓝新能源战略合作 - 回天新材与重庆太蓝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领域开展合作[2] - 合作将围绕固态电池领域的胶粘剂展开,联合攻关离子导电率、固固界面及粉末状正负极粘接等关键技术课题[2] - 太蓝新能源是固态电池研发制造销售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超过800件固态电池相关专利[2] - 回天新材是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龙头企业,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 回天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与业务进展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8.49%,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32.38%,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60.37%[3] - 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达11.17亿元,同比增长10.0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9.06%和239.31%[3] - 公司锂电负极胶PAA已有产能约1.5万吨/年,基本满产,另有3.6万吨/年产能预计明年全部建成投产[3] - 锂电负极胶SBR已有产能约8000吨/年,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扩建产能正在规划中[3] - 在电子行业,公司重点投入导热类产品,持续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导热需求[3] - 在储能或数据中心冷却领域,公司主要围绕液冷超冲模块进行高导热灌封胶产品布局,产品已应用于液冷充电桩[3] Carbontech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 - 大会以“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为核心主题,系统探讨碳材料在多孔炭、硅碳负极、快充石墨负极等前沿方向的研发进展与产业化路径[6] - 中国航发、奥威科技、广汽埃安、天能电池、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等企业已确认演讲[6] - 报告议题涵盖硅碳负极开发、多孔碳与硅碳负极进展、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创新、石墨烯应用、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等[10][11][12] - 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将集中展示碳材料在风光氢、空天、电池等高端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16] - 展品涵盖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硅碳、硬碳、碳纤维等多种材料及生产加工设备[16]
首批确认嘉宾有哪些亮点工作?将带来哪些最新见解?| Carbontech2025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
DT新材料· 2025-10-30 00:05
大会核心主题与目标 - 大会以“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为核心主题,深度聚焦破解新能源碳材料领域技术瓶颈和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两大战略维度 [2] - 旨在通过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探讨多孔炭、硅碳负极、快充石墨负极、导电添加剂、硬碳负极及新型纳米碳材料等前沿方向的研发与产业化,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2] 前沿碳材料技术进展 - 奥威科技联合上海大学开发的高功率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型电容器能量密度已接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储能用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指标水平 [4]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团队提出低成本金属盐协助聚合物化学发泡策略,实现了蜂窝状微纳结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在锂/钾离子电池等多种储能应用中具有前景 [5]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团队开发出多种碳源制备碳材料技术,实现了不同牌号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的开发,该技术可与CCUS形成产业链条 [5] - 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在多孔碳领域取得系列进展,包括用于钾离子电池的新型氮掺杂多孔石墨类碳材料、用于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的双氰胺辅助煤焦油沥青衍生碳材料等 [6]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团队采用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用于无枝晶钾电池的石墨烯包覆氮化硼异质结 [8] - 温州大学团队在贫电解液锂硫电池方面取得进展,制备的电池体系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与倍率性能均处第一梯队,且制备工艺与现有锂电产线兼容 [12] - 广东工业大学团队通过对木质素分子或木质纤维素进行结构改性,实现了硬炭封闭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调控 [15] - 中南大学团队高首效/高容量纳米硅负极的工作,以90.3%的初始比容量刷新了记录 [16] 电池技术与应用创新 - 郑州大学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新型固态电解质经济高效开发的计算-实验框架,并设计了一种尖晶石相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7]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发了石墨烯高功率锂电池技术和石墨烯超低温锂电池技术,其石墨烯航空电池中试生产线于2025年2月开工 [10] - 广汽埃安采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进展顺利,目标是2026年装车搭载 [11] - 鹏辉能源成功研制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370Wh/kg)和高温长循环的钠离子电池 [12] - 头部电芯企业如宁德时代于2025年4月推出“自生成负极”技术,比亚迪公布了相关专利 [13] - 天能电池首次发布面向无人机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和氢动力解决方案 [14] - 瑞浦兰钧推出问顶®50Ah三元电池,采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的NCM化学体系,可实现-30℃到60℃超宽温域稳定运行 [14] 产业链与商业化进程 - 铜陵得瑞新能深耕多孔碳材料领域近30年,核心产品为微米级、毫米级树脂基球形碳质多孔材料,技术应用从军工领域拓展至医药、新能源等民用领域 [15] - 大会日程显示将探讨新能源碳材料(如多孔炭/硬硅碳/电容炭等)和先进电池(如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主题 [18]
调研速递|元力股份接受信达证券等2家机构调研 聚焦技术创新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17:03
调研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10日10:00在公司会议室举行特定对象调研活动 [2] - 参与机构为信达证券 人员包括宿一赫和张洪滨 [2] - 公司接待人员为罗聪和兰靖 [2] 技术与创新规划 - 技术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核心 围绕热能综合利用和降低消耗开展研发与技改 [3] - 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活性炭 硅酸钠 硅胶三大产品质量稳定性 [3] - 以技术应用 工艺改进 装备提升为着力点提高产线效率与环保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3] - 深入研究活性炭机理探索新产品与新应用扩展特殊用途活性炭开发 [3] - 推进硬碳 多孔碳等新能源碳材料技术攻关并与下游重点应用商合作商用解决方案 [3] 活性炭产品布局 - 公司向全品类 高端化发展 除木质粉状活性炭外还开发竹基颗粒活性炭 果壳活性炭等多种产品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发酵 食品 医药 化工 水处理等多领域 [4] 市场开拓策略 - 采取灵活销售策略扩大传统领域份额提升议价能力 [5] - 扩大颗粒炭 椰壳炭产销规模加强高端品类市场开发 [5] - 通过展会 论坛提升行业形象 [5] - 提升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强化营销精细管理 [5] - 采取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黏性促进活性炭销量增长 [5] 新能源碳材料进展 - 超级电容炭 硬碳 多孔碳已实现批量生产与销售 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6] - 有序推进年产2000吨多孔碳建设项目 有望形成新增长极 [6]
元力股份(300174) - 300174元力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5:59
技术开发与产品创新 - 持续围绕热能综合利用和降低消耗开展研发与技改,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活性炭、硅酸钠、硅胶三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1] - 以技术应用、工艺改进、装备提升为抓手,提高产线效率及环保水平,促进降本增效 [1] - 深入研究活性炭机理,探索新产品和新应用,扩展具有特殊用途的活性炭开发,推进硬碳、多孔碳等新能源碳材料的技术攻关 [1] - 以新产线建设为依托,加大循环产业园建设,完善活性炭、硅酸钠、硅胶、清洁能源的产业链融合水平 [2] 活性炭产品品类与应用领域 - 开发竹基颗粒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椰壳炭、超级电容活性炭、生物质硬碳、多孔碳等产品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发酵行业、食品添加剂、医药行业、化工行业、水处理、环保行业、催化剂载体、新能源碳材料等领域 [2] 市场开拓策略 - 巩固和加强活性炭行业的市场优势地位,采取灵活销售策略,扩大传统领域市场份额 [2] - 扩大颗粒炭、椰壳炭等产销规模,加强高端品类活性炭的市场开发工作 [2] - 利用展会、论坛、研讨会等方式提升行业新形象,着力提升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2] - 强化营销精细管理,采取差异化服务方针,提高客户黏性,促进各品类活性炭销量稳步增长 [2] 新能源碳材料业务进展 - 超级电容炭、硬碳、多孔碳等新能源碳材料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2] - 有序推进年产2000吨多孔碳建设项目 [2]
报告申请开启!Carbontech2025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12月9-11日 上海)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大会背景与主题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 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 新型储能 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对电池技术提出高要求:高能量密度≥500Wh/kg 快速充电15分钟充至80% 超长循环寿命≥15000次 低成本 宽温域及高安全性 [2] - 电池制造技术进入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并行关键阶段 硅基负极 硬碳 多孔炭 电容炭等新材料 干法电极 等静压等新工艺突破成为核心驱动力 [2] - 大会以破界新材料·定义新电池·引领新周期为核心主题 聚焦破解新能源碳材料技术瓶颈与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 构建从材料到终端全链条价值生态 [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 - 支持单位包括国家车用超级电容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 - 支持媒体包括DT新材料 Carbontech DT先进电池 DT新能源 铭炭网活性炭 沥青基碳材料 多孔炭科研 [5] 会议议程与焦点领域 - 新能源碳材料技术与制备议题包括多孔炭产业发展现状 关键合成装备与技术 制备与产业化应用 不同路线技术路线研究 硅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 硬碳在钠电领域应用研究 电容炭在超级电容器及混合储能系统应用 新型分散工艺 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研究 [7] - 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议题包括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 低成本动力电池关键技术 固态/半固态电池界面工程与量产难点 干法电极制备工艺 固态电解质研究 大圆柱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固态电池/钠电池/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发展 钠电池在工商业储能 通信基站储能 极端环境 启停电源市场应用 eVTOL电池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 [7] - 同期活动包括新品发布 科技成果展示 培育钻石看货会 应用产品展示 用户端巡馆 [7] 注册费用与方式 - 企业或科研代表报名线上缴费¥1200/人 现场缴费¥3000/人 学生报名线上缴费¥800/人 现场缴费¥2500/人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 不包含餐费 住宿 交通费 [8] - 缴费方式包括银行转账至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账户33150198343600000107 支付宝转账至info@polydt.com 现场通过刷卡 现金 支付宝及微信缴费 [8] 材料与设备技术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 硅碳 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硅烷和多孔碳 导电剂包括炭黑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原料包括天然气 氢气 石墨 煤焦油 乙烯焦油 [14] - 钠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硬碳/软碳 原料包括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生物质碳源 [14] - 电容炭原料包括生物质碳源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丙烯睛 [14] - 氢燃料电池材料包括气体扩散层碳纸使用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丙烯睛 原丝 树脂 催化剂载体活性炭使用生物质碳源 煤炭无烟煤 烟煤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两烯睛 [14] - 电池热场材料包括碳碳匣钵 石墨厘钵使用碳碳复合材料 石墨 碳纤维 预制体 烷烃气体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 碳碳复合材料 树脂 浸渍沥青 [14] - 设备端包括粉碎机 混合设备 造粒设备 筛分和除磁设备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砂磨机 急冷锅炉 粉状贮罐 湿法造粒机 干燥机 废气燃烧炉 石墨化炉 裁切设备 活化炉 纺丝设备 针刺设备 预氧化炉 碳化炉 反应炉 超高温炉 碳化反应器 磨粉机 三维编织设备 针刺机 CVD炉 浸渍设备 磨削设备 加工设备 高速混捏机 等静压成型设备 培烧炉 [14] - 液流电池电极碳毡使用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 双极板使用碳基复合材料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炭黑 碳纳米管 [15] - 超级电容器电极碳毡使用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 双极板使用碳基复合材料鳞片石墨 膨胀石墨 炭黑 碳纳米管 [15] 大会信息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于2025年12月09-1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兴海南路1519号举办 合作咨询15355132586 [16] - 大会提供品牌传播 研究咨询 投资孵化服务 包括品牌推广 企业专访 会议演讲 产品展示 投资融资 项目尽调 需求对接 定制报告 [16]
【元力股份(300174.SZ)】202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对应回购完成,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公告点评(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4 21:28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完成股票购买,受让价格为14 83元/股,共计262 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 72% [3][5]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285人,其中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8人认购份额占比9 23%,其他骨干员工认购份额占比90 77% [4] - 员工持股计划采用市场化定价原则,体现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有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5] 产能与销售情况 - 2024年活性炭产能14 99万吨,产能利用率98 68%,销量15 02万吨,同比增长17 86%,连续多年产量、销售量、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6] - 2024年硅酸钠产能20 72万吨,产能利用率96 13%,销量19 78万吨,同比下降42 47% [6] - 2024年硅胶产能2 6万吨,产能利用率106 90%,销量2 81万吨,同比增长10 62% [6] 新能源碳材料进展 - 2024年首条多孔碳产线投产,硬碳、多孔碳实现量产,产品矩阵逐步完善 [7] - 酸洗椰壳炭项目、化学法柱状炭新塑化造粒项目顺利实施,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2025年公司拟变更原募投项目资金22,121万元用于年产2,000吨多孔碳建设项目,夯实新能源碳材料业务基础 [7]
元力股份(300174):公告点评:202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对应回购完成,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
光大证券· 2025-06-24 14: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对应回购完成,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虽因终端需求放缓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新能源碳材料开发进展顺利,新增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5年6月17日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以14.83元/股受让262.17万股公司股票,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购买完成 [1] - 5月24日公司公告《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285人参与,其中8名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认购份额360.20万份,占比9.23%,其他骨干员工认购份额3543.50万份,占比90.77% [1] 持股计划意义 - 本次持股计划受让股票占总股本0.72%,按市场化定价原则执行,有利于稳定股价、保护股东利益,体现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认可,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2]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活性炭产能14.99万吨,产能利用率98.68%,销量15.02万吨,同比+17.86%,产量、销售量、出口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且领先规模扩大;硅酸钠产能20.72万吨,产能利用率96.13%,销量19.78万吨,同比 - 42.47%;硅胶产能2.6万吨,产能利用率106.90%,销量2.81万吨,同比+10.62% [2] - 2024年首条多孔碳产线投产,硬碳、多孔碳量产,产品矩阵完善;酸洗椰壳炭项目、化学法柱状炭新塑化造粒项目实施;2025年4月拟变更募投项目资金用于“年产2000吨多孔碳建设项目”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15|1883|2067|2276|2576| |营业收入增长率|3.30%|-6.57%|9.78%|10.10%|13.19%| |净利润(百万元)|237|284|290|336|407| |净利润增长率|5.65%|19.95%|1.95%|16.01%|21.10%| |EPS(元)|0.65|0.78|0.80|0.92|1.12|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62%|8.60%|8.26%|8.95%|10.02%| |P/E|23|20|19|16|14| |P/B|1.8|1.7|1.6|1.5|1.4|[4] 市场数据 - 总股本3.64亿股,总市值55.32亿元,一年最低/最高11.74/19.84元,近3月换手率96.99% [5] 收益表现 |%|1M|3M|1Y| |----|----|----|----| |相对|4.44|-3.72|0.67| |绝对|3.81|-5.67|11.63|[8]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各项目进行了预测 [9][10]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2.1%|24.9%|27.4%|28.8%|30.0%| |EBITDA率|18.5%|21.4%|21.0%|21.4%|22.3%| |EBIT率|11.6%|13.7%|14.6%|15.2%|16.4%| |税前净利润率|15.4%|17.0%|15.9%|16.7%|17.8%| |归母净利润率|11.8%|15.1%|14.0%|14.8%|15.8%| |ROA|7.0%|7.2%|7.4%|7.9%|8.9%| |ROE(摊薄)|7.6%|8.6%|8.3%|8.9%|10.0%| |经营性ROIC|10.2%|6.3%|7.5%|8.3%|9.7%| |资产负债率|18%|17%|11%|12%|11%| |流动比率|3.74|1.83|2.73|2.94|3.42| |速动比率|3.27|1.34|1.83|2.07|2.48|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0.27|8.99|25.08|26.64|28.77|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2.25|10.25|27.08|28.96|31.25|[11]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2.02%|2.42%|2.40%|2.40%|2.40%| |管理费用率|6.51%|6.78%|7.00%|7.00%|7.00%| |财务费用率|-2.08%|-2.06%|-0.12%|-0.48%|-0.58%| |研发费用率|3.57%|4.01%|4.30%|4.30%|4.30%| |所得税率|10%|10%|10%|10%|10%| |每股红利|0.10|0.23|0.24|0.28|0.34| |每股经营现金流|0.74|0.63|1.43|1.22|1.33| |每股净资产|8.50|9.04|9.64|10.33|11.16| |每股销售收入|5.51|5.15|5.68|6.25|7.07| |PE|23|20|19|16|14| |PB|1.8|1.7|1.6|1.5|1.4| |EV/EBITDA|12.7|14.9|13.1|11.5|9.5| |股息率|0.7%|1.5%|1.6%|1.9%|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