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

搜索文档
赣锋锂业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负5.31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为3亿元 总营收为83.7亿元[3] * 公司综合毛利率约为11% 其中锂化工板块毛利率为8.36% 锂电池板块毛利率为14.1%[2][3] * 公司投资收益为3.14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77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为1.94亿元[2][3] * 公司业务结构为锂化工板块占比56.7% 锂电池板块占比35.5% 其他业务占比7.7%[3] * 公司通过处置部分易处资产改善现金流状况 上半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共计5亿元 其中易储交付电站带来2.4亿元收益[35][41] 上游资源项目进展 * 马里古拉米纳项目正常运营 计划全年发出30万吨矿石 已发出两船货物 第三船即将发出[2][8][9] * 阿根廷Quechua盐湖项目全年生产指引为3到3.5万吨 上半年已完成一半产量[2][5] * Mariana盐湖项目处于逐步小批量出产阶段 今年预计实现小几千吨产出 当前成本较高[34] * CEO盐湖项目降本效果显著 现金成本从2024年第四季度6800美元/吨降至2025年上半年6000美元/吨[12][13] * PPG项目与阿根廷锂业签署合作协议 计划将产能从5万吨提升至15万吨 赣锋占67%股份[2][15] * 四川省年产能5万吨大型项目及青海省1000吨金属锂项目已启动[5] 锂电池与储能业务 * 公司电池业务计划2025年出货33G瓦时 上半年储能电芯供不应求[4][19] * 电芯价格上涨适用于部分客户 主要受需求旺盛及锂价上涨影响[4][20] * 公司在建新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重庆 预计2026年逐步增加产能[4][20] * 公司通过深圳易储和汇储两个平台完成多个共享储能电站交付并网[7] * 公司计划通过易储方式销售约10G瓦时电池 上半年出货量约为2G瓦时[28]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子公司锋锂实现软包和圆柱固态电池生产 软包能量密度覆盖320至550瓦时/千克 圆柱能量密度高达330至420瓦时/千克[6] * 软包固态电池循环寿命高达1000圈 已通过车规级认证 与无人机及EVATO企业达成合作[6] * 圆柱形固态电池日产量达到5万支21,700型号 计划2026年初实现量产[6] * 公司推出304安时方形储能固态电池 并计划推出314安时及392安时新型产品[5][7] * 公司在硫化物材料和对应电解质生产方面没有遇到特别大问题 2025年或2026年将在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出货[29] 成本与产能管理 * 马里矿成本不稳定 主要因设备产能利用率仅70% 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增设备[23] * 马里矿目前使用柴油发电 未来计划采用光伏配储能方案以降低能源成本[23] * 镁金项目年产量约为6000吨碳酸锂 云母选矿成本较低[24] * CO项目一期满产3.5万吨 中试线投入后总产能将提升至4万吨[40] * 公司锂盐端库存下降明显 目前库存水平可能只有一周左右[27] 行业环境与市场观点 * 公司预计未来锂价将维持在更高水平 如8万或9万元/吨 以满足170-180万吨需求[29] * 澳矿经营态度谨慎 高成本项目面临经营压力 中资企业参与澳矿投资增多[4][16] * 南美国家要求外资企业与本国国企组建合资公司并确保当地持股比例不低于35% 实施存在难度[30] * 智利 阿根廷和玻利维亚计划成立"里OPEC" 但实际约束力存疑[33] 战略规划与风险应对 * 公司一体化战略初步显效 下游锂电池与储能业务弥补上游资源端冲击[2][8] * 公司优先开采成本最低的资源 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固态电池出货量指引[4][29] * 公司债务杠杆率有所上升 但增长速度和斜率已经明显变缓[39] * 公司二期扩展计划尚在内部权衡阶段 包括CO项目二期 古拉米娜项目二期以及PPG一期等方向[38] * 马里近期的暴乱未对生产和运输造成显著影响 公司升级了安保系统并寻求政府和军队支持[8][9]
全球锂电持续整合 “欧洲的宁德时代”主要资产要被收购,曾是天齐锂业长协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20:29
锂电池行业资本整合动态 - 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能源宣布收购破产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的多数资产 包括瑞典和德国的生产设施、研发中心及知识产权 涉及资产价值约50亿美元 [1][2] - 被收购资产包含16GWh现有电池产能、超过15GWh在建产能 以及扩展至100GWh的规划产能 [2] - Lyten能源计划重新聘用部分被裁员工 并根据各设施情况评估人员配置 [3] Northvolt历史背景与行业地位 - 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 创始团队包括前特斯拉高管 累计融资超150亿美元 获得宝马、沃尔沃等车企550亿美元订单 [1] - 曾被寄望成为"欧洲的宁德时代" 但2024年3月因产能瓶颈申请破产 [3] - 2021年瑞典谢莱夫特奥工厂投产 被视为欧洲锂电产业希望 [3] 技术路线差异分析 - Lyten专注锂硫电池技术 Northvolt采用传统锂离子技术 两者技术路线不同引发行业关注 [1][5] - 锂硫电池采用3D石墨烯阴极结构 具有高比能量、低成本优势 但存在循环寿命短、高温稳定性差等缺陷 [5] - 锂硫电池可能先在无人机、储能等对寿命要求低的领域商业化 [5] 上游锂矿资源布局 - 赣锋锂业计划与Lithium Argentina AG合作开发阿根廷盐湖 规划年产能15万吨LCE锂产品 [2] - Northvolt曾与天齐锂业签订氢氧化锂长协 2020-2025年约定采购量占奎纳纳工厂年产能6%-10% [4] 供应链财务影响 - 天齐锂业2023年对Northvolt履行合同金额6.7亿元 应收账款回款正常 [4] - 2024年履行金额骤降至1.16亿元 出现应收账款逾期情况 [5]
Northvolt“易主”美国电池企业
高工锂电· 2025-08-12 18:57
锂硫电池行业动态 - 美国锂硫电池初创公司Lyten收购欧洲电池企业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国的剩余资产,估值约50亿美元,包含16GWh现有锂电池产能、15GWh未建成产能及相关知识产权[3] - Lyten此前已收购Northvolt位于美国的电池工厂和波兰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及知识产权[3] - Lyten锂硫电池已在无人机及国防市场商业化,未来将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空间站等领域[4] - Lyten目前拥有数十亿美元储能系统订单,计划通过收购提升电池生产能力[5] 储能市场前景 - 美国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78GWh增长至2030年400GWh[5] - 欧洲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50GWh增长至2030年160GWh[5] - Northvolt原计划2030年在欧洲占据25%市场份额,相当于年产能150GWh[5] 锂硫电池技术优势 - 锂硫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达2600Wh/kg,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优势[6] - Lyten锂硫电池采用3D石墨烯,不含钴和镍[6] - 该技术已在国际空间站进行演示验证太空兼容性[6] 行业竞争格局 - 欧美本土集成商如Nextera、Fluence、Tesla等已开始采购中国储能电池[5] - Lyten聚焦储能业务,拥有核心电池技术和本土化供应链[6] - 全球贸易保护抬头背景下,美系电池企业正建立竞争壁垒[6] 科达利公司信息 -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850[7] - 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9] - 在国内重点锂电地区完成制造基地全覆盖[7]
欧洲电池新星被美国锂硫电池企业全资收购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11 15:57
收购交易概述 - 美国锂硫电池企业Lyten收购欧洲锂离子电池初创公司Northvolt几乎所有资产,包括瑞典和德国的超级工厂以及全部知识产权[2] - 收购资产包括Northvolt Ett现有的16GWh电池生产能力,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超过15GWh产能[3] - Northvolt曾被视为欧洲电池产业最大希望,是迄今融资额最高的企业,2024年底在美国申请破产,2025年3月在瑞典申请破产[3] 收购资产详情 - 收购标的包括瑞典旗舰超级工厂Northvolt Ett、瑞典电池研发实验室Northvolt Labs、德国超级工厂Northvolt Drei以及所有剩余知识产权[4] - Lyten还有意收购Northvolt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工厂Northvolt Six,该工厂集成了电芯、活性正极材料生产及回收设施[3] - Northvolt现任管理团队多名成员计划加入Lyten[3] 公司战略与规划 - Lyten计划立即恢复Northvolt Ett和Northvolt Labs的运营,并与核心客户继续合作,Drei项目仍在建设中[5] - 公司将对Northvolt Dwa采取同样做法,专注于利用现有锂离子生产线复工、扩产和订单履行,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出货[5] - 最终计划是根据锂硫电池储能项目需求,将锂硫电池技术"直接导入"这些生产线[5] 资金安排 - Lyten于7月底完成2亿美元融资,资金将部分用于收购Dwa,部分用于扩展Cube资产,部分用于确保供应链和启动交付所需营运资金[5] - 剩余资金将用于"在美国或欧洲的其他收购机会",可能主要指本次交易[5] 公司背景 - Lyten是一家总部位于硅谷的锂硫电池制造商,专注于无人机和国防市场[3] - 本次交易使公司正式进入锂离子领域,并覆盖更多细分市场[3]
年均27艘刷新纪录,外高桥造船交付第600艘船舶;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09 12:13
船舶制造行业 - 上海外高桥造船累计交付600艘船舶及海工平台 总载重吨达1亿202万吨 年均交付效率为27艘/4637万载重吨 创中国造船业纪录 [2] - 最新交付项目为意大利Grimaldi公司建造的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TIANJIN"号 [2] - 首制船为2003年交付的15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11" [2] 人形机器人产业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总量1/3 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2] - 2023年上半年北京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近40% [2] - 北京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2] 电池与新能源产业 - 美国锂硫电池公司Lyten将收购破产企业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国的剩余资产及全部知识产权 [2] - Lyten计划重启Northvolt谢莱夫特奥超级工厂和研发园区运营 并保留原高管团队多名成员 [2] - 交易完成后将与Northvolt原有主要客户开展合作 具体财务条款未披露 [2] 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 - 软银集团收购富士康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 用于推进"星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项目 [2] - 软银此前与富士康就美国数据中心建设计划进行合作洽谈 [2] - 此次收购是软银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2]
“欧洲的希望”将被美国收购
36氪· 2025-08-08 10:37
收购交易 - 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收购瑞典电池制造商北方伏特在瑞典和德国的所有剩余资产 [1] - 收购包括估值约50亿美元的资产,涵盖16吉瓦时现有产能、超过15吉瓦时在建产能及相关基础设施 [2] - 交易还包括欧洲最大且最先进的电池研发中心 [2] - 收购价格较原始资产价值"有很大折扣",但具体金额未披露 [2] - 此次收购消除了北方伏特"完全关停"的风险 [2] 公司战略 - Lyten计划迅速重启瑞典北部谢莱夫特奥的旗舰工厂,2026年恢复锂离子电池生产交付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北美和欧洲市场本地采购、本地生产电池的领导者 [3] - Lyten将首先专注于为单一客户提供高产量电池,以证明自身价值 [3] - 北方伏特多位高管将加入Lyten,但创始人兼前CEO彼得·卡尔松不在其中 [3] - 公司7月已获得超过2亿美元额外股权投资支持收购和扩张计划 [3] 市场影响 - 交易使瑞典"成为欧洲能源独立的关键" [2] - 北方伏特此前曾从宝马、大众和奥迪等汽车制造商处获得超过500亿美元订单 [3] - 北方伏特最大客户斯堪尼亚对收购结果表示满意,但尚未确定是否向Lyten下订单 [2] - Lyten瞄准欧洲汽车、国防和储能市场 [3] - 7月Lyten已收购北方伏特位于波兰的储能业务 [3] 行业背景 - 北方伏特3月申请破产,成为瑞典最大企业破产案之一 [2] - 破产前北方伏特曾尝试在大西洋彼岸扩张,后重心转回瑞典 [3] - Lyten专注于开发锂硫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更环保替代品 [1] - 公司得到Jeep母公司Stellantis和联邦快递支持 [1]
Northvolt波兰6GWh工厂将被收购
起点锂电· 2025-07-04 18:33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聚焦两轮车换电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 [2] - 主办方包括起点锂电、起点钠电等专业机构,将于2025年7月11日在深圳举办 [2] - 参与企业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如雅迪科技、台铃集团等整车厂商,以及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电池供应商 [2] Northvolt破产及资产处置 - Northvolt因产能不足导致订单无法交付,2023年起股东撤资,2025年正式进入破产流程 [3][4] - 公司曾获超150亿美元融资,客户订单量达550亿美元(2022年),但瑞典首座16GWh工厂2024年实际产量不足1GWh [3][4] - 已处置资产包括:出售沃尔沃合资企业50%股权、挪威Hydrovolt股份、工业电池工厂等 [4] Lyten收购Northvolt波兰工厂 - 美国锂硫电池企业Lyten将收购Northvolt波兰6GWh储能工厂,计划立即重启运营 [5] - 该工厂面积25,000平方米,2023年投产,未来可扩产至10GWh [5] - Lyten已获延续至2026年的订单,交易预计2025年Q3完成 [6] Lyten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 - 公司开发锂硫电池技术,LytCell EV™平台目标能量密度达900Wh/kg [6] - 2024年宣布投资超10亿美元建设美国内华达州10GWh锂硫电池工厂,计划2027年投产 [6] - 当前已开始生产锂硫电池正负极材料 [6]
Northvolt等来“白衣骑士”,欧洲最大电池工厂收购案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11:02
收购交易概述 - 美国初创科技公司Lyten收购欧洲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Northvolt位于波兰格但斯克的电池系统制造工厂 工厂面积达25000平方米 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与研发基地 [2] - 交易发生在Northvolt提交破产申请后不到4个月 但交易金额未披露 [2] - 被收购工厂2023年投入运营 现有产能6GWh 未来可扩展至10GWh以上 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 订单已签至2026年 [3] Lyten公司背景 - Lyten成立于2015年 主要研发锂硫电池 理论上能量密度比传统三元锂电池高20%-25% 适用温度范围更广 [5] - 锂硫电池仍存在寿命短 安全性差 技术不成熟 成本高 不适应快充等问题 [3] - 公司已获得超过4 25亿美元股权融资 并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6 5亿美元融资意向书 [5] - 锂硫电池无需依赖镍 钴 锰或石墨等关键矿物 采用欧美丰富低成本材料 供应链有优势 [5] Northvolt公司历史 - 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 总部位于瑞典 曾被视为欧洲电池产业"希望之星" [6] - 获得大众 宝马等车企550亿美元订单 以及欧洲投资银行 高盛等超过150亿美元融资 [6] - 2018年瑞典首座工厂开工 2021年投产 随后在德国 加拿大 波兰扩张 计划2030年占欧洲市场25%份额 [6] - 2022年营业亏损10 3亿美元 收入仅1 28亿美元 2023年亏损扩大至12亿美元 [7] - 2024年宝马因电芯质量和交付问题撤销20亿欧元订单 大众停止融资 瑞典政府拒绝入股 [7] - 2025年3月正式宣布破产 [7] 收购战略意义 - Lyten通过此次收购获得Northvolt工厂 研发资源 工程技术资源和市场渠道 加速欧洲扩张 [3] - 欧洲市场对本地制造 低地缘政治风险的电池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收购满足Lyten战略需求 [8] - Northvolt此次出售是其战略重组与破产程序推进的重要一步 此前工业子部门已被瑞典斯堪尼亚收购 [3]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Northvolt因研发滞后 生产管理混乱 供应链不稳定导致失败 [7][9] - 动力电池行业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全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有突破潜力 [9] - 电池与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融合可实现智能监控 优化性能 提高利用效率 [9] - 传统电池巨头将继续凭借规模优势占据市场 同时Lyten等新兴企业有望快速崛起 [10]
肖成伟:车用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48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中国占70%市场份额,连续10年全球第一 [5]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1400~1600万辆,2024年动力电池配套量约0.5TWh占全球60%~70%份额 [5] - 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十中中国企业占六席,培育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 [5]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路线从液态磷酸铁锂/三元锂→固液混合→全固态电池发展,形态以方形和大圆柱(46系列)为主 [6] -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190Wh/kg,体积能量密度400Wh/L [6] - 固液混合电池热失控温度250~260℃,全固态电池可达300℃,显著提升安全性 [8] - 蔚来ET7搭载360Wh/kg固液混合电池实现1000公里续航 [8]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成本为液态电池5~10倍,预计2027年百辆级示范,2030年千辆级应用,2035年大规模推广 [9] -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固态电池有望率先产业化,可沿用现有产线 [9] - 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为120℃6小时加热失重率≤1%,部分企业已达千分之五水平 [10] 新型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 钠离子电池当前能量密度140~165Wh/kg,目标提升至200Wh/kg并进行固态化 [10] - 锂硫电池能量密度可达600Wh/kg,目前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10] - 正极材料向高镍/超高镍/富锂锰基发展,负极以硅碳/锂合金为主 [9]
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是中国动力电池长久趋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0 15: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48.4GWh,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6] - 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展现出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6]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0%~20%,半固态电池开始量产,能量密度突破360Wh/kg并支持10分钟快充 [6] - 关键材料自给率超过90%,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位居世界前列 [6]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多家整车企业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并公布量产计划 [6] - AI驱动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调节充放电策略,降低使用风险 [6] - 加快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超快充等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 [10] - 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电池研发、制造及管理中的应用 [10] 面临的挑战 - 锂、钴等关键金属价格波动剧烈,对外依存度较高,回收体系尚不完善 [9] - 预计2025年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82万吨,处理不当将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隐患 [9] - 全固态电池的界面阻抗、批量一致性及成本控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9] - 欧盟新电池法要求2027年所有动力电池出口必须持有电池护照,将增加出口成本和竞争力压力 [9] 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碳足迹核算标准 [10] - 完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打造高效环保的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生态 [10] - 深化与国际优势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技术挑战和市场风险 [10] 新兴领域机遇 - 低空经济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预计2035年将超过100GWh,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 [11] - 低空飞行器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功率密度及成本提出更高要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