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产品

搜索文档
AI网络:聚焦Scale up中光的新增量
2025-09-01 10:0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AI网络与光通信行业[1][6][10] * 易中天[1][3][4] * 东田威[1][5] * 英伟达[1][6][10] * 旭创集团[1][7] * 中芯国际[3][12] * 新易盛[3][13][14] * 天孚通信[15][16][17] * 石家光子[18] * Coherent公司[14] * 博通[7][8][9] * 康宁[7][8][9] 核心观点和论据 * 易中天作为TIER one供应商行业地位凸显 头部效应强化 目前20倍左右估值处于低估状态 吸引更多资金抱团 上游厂商试图进入其供应链验证其重要性[1][3][4] * 东田威财报显示净利润环比增长50% 光通信业务收入翻倍 毛利率从17%提升至27% 交付能力和供应链组织能力成为关键 预计三四季度数据继续向好[1][5] * 英伟达网络业务高速增长 Infinity Band产品收入增加 机柜内Switch显著增长 验证Skid Up网络和机柜内网络价值量持续提升趋势[1][6] * 旭创集团预计2030年Skid Up光模块市场占比接近20% 与英伟达数据呼应 验证光通信巨大机会 博通和康宁提到机柜内网络市场潜力达机柜外8到10倍[1][7][8] * 光通信技术持续渗透 铜线逐渐退场 符合"光进铜退"规律 英伟达预计未来五年全球AI算力投入以50%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年市场规模达3到4万亿美元[1][10] * 中芯国际通过费用管控及硅光产品升级实现利润加速增长 自研硅光芯片带来毛利提高 利润率有望提升至33-35% 旭创利润率持续提升有望达38%以上 新易盛净利率保持37-38%稳定状态[3][12][13] * 新易盛收入环比增速接近60%约58% 份额快速提高 与海外友商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Coherent公司因单模产品和下一代高速产品研发问题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份额发生变化[13][14] * 天孚通信在无源器件领域具有核心壁垒 无源业务毛利率最高可达70% 有缘业务后续客户拓展有积极变化 被英伟达列为官方合作伙伴[15] * 机柜内光通信方案主要有LPO和CPO两种 天孚通信卡位CPO最领先 如果未来机柜内有8到10倍空间 FAU光引擎及配套环节将迎巨大增量[16][17] * 上游器件供应商石家光子和东田威表现强势 国产光模块公司倾向于选择国内供应商 沟通更友好 成本控制及执行力更优秀[18] * 市场对AI方向认可度提升 交易量排行榜前十名中7到8个是AI相关公司 其中5到6个是算力相关公司 国产和海外算力都迎来强势上涨[19] * AI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科技板块尤其是算力板块存在巨大机会 健康牛市应给予好公司公允估值[20] * 国内市场向成熟市场发展 有扎实基本面的公司估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参考美股等成熟市场 实现股价和估值持续增长[21] * 国产化进程中自主可控水平提升将带来巨大市场潜力 如果国产达到40%甚至50%自主可控水平 市场空间巨大 沪深300核心公司将表现突出[3][22] * 核心标的包括易中天 工业富联 胜宏科技 寒武纪 中芯国际等 海外标的整体估值便宜 对应增速和确定性经过时间考验[23] 其他重要内容 * 光网络板块市场表现良好 亿东天等大票以及天孚科技在业绩超预期后表现突出 资本开支和行业TOKEN增长形成正向效应 增量资金进入推动行情发展 ETF和固收加产品成为主要增量资金来源[2] * 机柜内市场过去未被光模块覆盖 现在逐渐成为巨大增量市场 博通预测这一市场规模可能达8到10倍 对于光互联厂商 光模块厂商及CPU供应商都是重要机会 逆转之前行业可能消失的悲观预期[9] * CPU方案不会影响机柜外产品 明年2026年可插拔光模块市场预计大幅增长[9] * 博通指出计算与网络价值量占比约为3:1 但会逐渐收敛 甚至网络价值量与计算持平 ASIC超预期发展推动网络增速[11] * 光通信板块估值较低 仅为明年2026年不到20倍 如果盈利预测乐观甚至只有15倍出头 后续还有巨大空间[11] * 建议投资者守住持仓 对于未来五年实现50%复合增长的重要方向应有所布局[24]
中际旭创(300308):二季度毛利率快速提升 1.6T下半年即将批量出货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37%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69%,扣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70%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81.1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79%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达41.49%,同比提升8.0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79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净利率达31.45%,同比提升8.2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6.12个百分点 [3]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和资本开支强劲增长 [3] - 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3] - 国内外一二线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高增,算力需求紧俏,800G光模块下游需求旺盛 [3] 技术发展与产品进展 - 1.6T光模块已开始配套出货,预计下半年保持逐季度增长,2026年起逐步上量 [3][4] - 公司拥有1.6T硅光解决方案和自研硅光芯片,硅光产品良率持续提升 [3][4] - 公司在LightCounting 2023年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头部地位稳固 [4]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光模块是算力产业核心领域,公司为全球龙头厂商 [4] - 1.6T光模块渗透率预计快速提升,多家客户将于明年采用该方案 [3] - 新技术进展顺利,有望在AI需求高企时代维持行业龙头地位 [4] 盈利能力展望 - 高端产品出货比重增加推动毛利率大幅上升 [3] - 1.6T产品加速出货和硅光产品良率提升有望进一步提高未来几个季度盈利能力 [3] - 基于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至92.04亿、147.08亿和204.64亿元 [4]
全球算力复盘以及趋势展望
2025-07-30 1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通信行业、光模块行业、光通信行业、AI 行业、GPU 领域、AI 服务器和相关设备领域 - **公司**:旭创、新易盛、锐捷网络、光迅科技、仕佳光子、博创科技、太辰光、天孚通信、东山精密、联杰、剑桥、沪电深南、世家光子、元杰、瑞可达、化工、联特、锐捷网络、中兴烽火、紫光、易中天、华擎、润泽、万国、奥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通信行业表现与趋势** - **机构持仓**:2025 年二季度通信行业机构持仓占比 3.9%,环比增长 1.31 个百分点,重回行业前十,但超配比例仍为负 0.5,未来增长空间大[1][5] - **业绩增长**:AI 驱动下,2025 年通信行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59%,利润翻倍,毛利率增长 2.84 个百分点;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为 62%和 109%,毛利率增加四个百分点;二季度业绩加速,PCB 收入与利润增速分别达到 35.63%与 84%[1][5] - **市场表现**:6 月 AI 应用闭环,推理需求增长带动板块普涨,旭创、新易盛等涨幅明显;7 月初部分公司继续上涨[1] - **未来趋势**:市场未完全反映 2025 下半年及 2026 年收入、利润和毛利率上修;大模型演进带动推理需求增长;海外市场有明确锚点,国内预计 2025 下半年现产业趋势拐点[1] 2. **光模块行业变化与前景** - **行业变化**:3、4 月因需求不确定和关税影响下跌,4 月 20 日后企稳,5 月初 800G 需求前景好,6 月博通财报强化 2026 年全球 AI 投资高景气度预期[11] - **市场表现**:6 月 AI 应用带动板块普涨,旭创、新易盛等涨幅显著;7 月初部分公司继续上涨[1][8] - **发展前景**:市场未完全反映未来收入、利润和毛利率上修;大模型演进推动推理需求增长,行业有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9][12] 3. **AI 行业发展情况** - **应用趋势**:大模型向高性能、智能化演进,推理需求大幅增长,AI 应用趋势和空间明朗[9] - **市场表现**:6 月 AI 应用闭环带动相关板块普涨[1][8] - **海外与国内差异**:海外市场基于 EPS 和 PE 有明确锚点,表现较强且空间大;国内预计 2025 下半年现产业趋势拐点[10] 4. **光通信行业技术与市场趋势** - **技术发展**:2023 - 2025 年技术方案变化,硅光出货占比提升,预计 2026 年头部公司硅光产品占比达七成甚至更高,全行业超 50%,1.6T 产品中硅光优势明显[20] - **市场机会**:新玩家出现和需求旺盛,国内公司有机会进入北美供应链;上游物料价值量高,国产化渗透明显,技术迭代将增加成本和门槛[24][25] 5. **GPU 领域光互联技术前景**:光互联技术在 GPU 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通过新技术实现 GPU 高效互联,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预计未来三到四年普及[26][27] 6. **AI 服务器和相关设备领域**:国内公司在新兴技术路径上取得进展,有望进入供应链体系;智能驾驶、AI 教育和广告等领域新需求增长[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业绩**:2025 年新声终值约 23.8 亿元,同比增长 340%,环比增长 52%;中际旭创利润终值约 24 亿元,同比增长 75%,环比增长 53%[3] 2. **市场需求**:2025 年国内相关行业需求约 1900 万只芯片,预计 2026 年为 3700 万只;1.6T 芯片今年约 150 万只,预计为 500 - 700 万只[19] 3. **公司合作与发展** - 旭创是硅光出货比例最高的企业之一,2025 年二到四季度验证盈利能力,份额有望保持或提升[2][21] - 新易盛今年突破 NV 客户,进入北美供应链机会值得关注[22] - 天孚科技与英伟达合作 800G 产品,明年需求或缩减,但在 1.6T 产品中有受益潜力[23] 4. **行业巨头动态** - Meta 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打造超级智能项目,需要大量计算资源[14] - AWS 模型快速迭代,年化收入从 10 亿美元增长到 40 亿美元,年底预计达 60 - 80 亿美元[15] - 谷歌采用免费方式,TOKEN 消耗量全球第一,预计流量持续增长[16] 5. **投资建议**:关注核心大白马标的、二线突破机会、供应链上游投资机会和技术迭代扩散机会[17]
【大佬持仓跟踪】CPO+华为,Ta全资子公司光模块厂商全球排名第八,已推出3.2T模块解决方案
财联社· 2025-07-22 11:59
行业与公司分析 - 公司为全球排名第八的光模块厂商,已推出3.2T模块解决方案 [1] - 公司在细分传感器产品领域占据全球市场70%份额 [1] - 公司国内客户包括华为、字节、中兴等头部企业 [1] - 公司积极布局硅光、LPO等前沿技术产品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光模块研发与生产 [1] - 技术覆盖CPO(共封装光学)领域并与华为存在合作关系 [1] - 3.2T模块解决方案表明公司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1]
中际旭创(300308):毛利率环比提升,硅光产品放量在即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国内及海外光模块均高增长,毛利率连续2个季度环比提升且后续仍有空间,费用端持续改善,现金流表现强劲,扩产及核心物料备货或阶段性结束,多元化产能布局有利于规避关税影响且对归母净利润稀释有限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38.6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38%,扣非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39%;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6.7亿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13%,扣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12% [6] 事件评论 - 2024年境外业务营收207.2亿元,同比增长128%,境内业务营收31.5亿元,同比增长91.3%,境外/境内业务毛利率为36.74%/14.45%,同比-0.93pct/+7.31pct;海外子公司TeraHop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388%,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152%;君歌电子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67%;储翰科技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13%,亏损0.5亿元;苏州湃矽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413%,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262% [11] - 24Q4/25Q1毛利率为35.1%/36.7%,环比+1.4pct/+1.6pct,得益于硅光产品占比提升、海外泰国工厂人力成本低且工人良率及效率提升、产品结构持续高端化,后续伴随硅光方案占比提升,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11]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2.2%/4.4%/-0.3%,分别同比-0.2pct/-0.4pct/-1pct/+0.3pct,分别环比-0.3pct/-0.9pct/-2.2pct/+2.1pct;24Q4/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307%/233%,反映海外扩产及核心物料备货或阶段性结束 [11] - 2024年海外子公司TeraHop营收约111.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47%,对比24H1的35%进一步提升;子公司TeraHop Pte有33.3%的少数股东权益,24年/25Q1公司的少数股东净利润为2亿元/1.08亿元,占净利润比例约3.7%/6.4%,有利于应对潜在关税影响,未大幅稀释归母净利润,长期看有利于提升获单能力 [1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61亿元、91.35亿元、106.4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48%、19%、17%,对应PE 12倍、10倍、9倍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如2027E营业总收入42964百万元、归母净利润10647百万元等 [17]
剑桥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请 “A+H”巩固行业地位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8:43
公司资本布局 - 剑桥科技正式提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若成功将成为AI通信"A+H第一股" [1] - 公司已在A股上市,此次H股上市是继2017年后的又一重要资本布局,标志着全球化资本布局与技术创新进入新阶段 [1][2] - "A+H"模式可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并接触更多国际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增强全球竞争力 [3]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电信、数通和企业网络的终端设备及高速光模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2024年营业收入36.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 [2] - 以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综合光学与无线连接设备(OWCD)行业中位列第5位 [5]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布局 - 采用"多元本地化"战略,在大中华区、日本和美国设立战略研发中心 [2] - 生产制造采用"共址生产"模式,在中国、马来西亚、欧洲和美国等地与当地合作伙伴协作,提升供应链韧性 [2] - 北美市场形成"本土研发中心+共址生产基地+专业销售团队"的"铁三角"模式,实现技术研发到产品交付的无缝衔接 [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费用3.2亿元,同比增长16.16% [4] - 成功研发并量产800G及400G系列高速光模块新产品,实现更低功耗和成本 [4] - 多款硅光产品实现量产,海外市场认证顺利推进 [4] - 完成25G GPON产品研发并实现小批量发货,加快10G GPON市场拓展 [4] - Wi-Fi7及万兆网关产品在北美市场成功商用 [4]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数据中心扩容及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速光模块市场需求集中爆发 [4] - 预期2025年1.6T芯片产品从极小量生产迈向初步量产,2028年至2030年光模块相关产品供货数量达到高峰 [4] - 公司为全球AI算力基建、数据中心及电信网络提供核心硬件支撑,是领先的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端到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