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排放权期权
icon
搜索文档
健全完善碳定价机制 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
期货日报· 2025-11-06 00:07
政策文件出台 - 商务部印发我国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1] - 政策目标为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全球气候治理[1] - 政策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基于碳足迹核算等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1] 全国碳市场现状与扩围 - 全国碳市场当前仅限于现货交易,参与方主要为电力企业[2] - 今年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规模由50亿吨扩大至80亿吨,控排企业数量由2200余家增至3700家,市场规模整体扩大60%[2] - 随着新行业纳入,企业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加,管理风险需求增强[2] 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动作用 - 上市碳排放权期货被视为丰富碳金融产品的重要方向,可提高碳市场流动性[2] -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2] - 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将增强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3] 期货行业与交易所的准备 - 广州期货交易所自设立之初便将碳排放权作为重大战略品种[4] - 广期所已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制度的设计方案,将稳妥推进上市[4] - 广期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等国际机构签署备忘录,探讨碳排放权产品互挂等合作[4]
健全完善碳定价机制,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我国推出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
期货日报· 2025-11-05 09:17
政策支持与绿色贸易发展 - 商务部印发中国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旨在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全球气候治理[1] - 政策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基于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碳标识认证结果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1] - 政策强调发挥碳定价机制和绿证绿电支撑作用引导外贸企业利用碳定价机制拓展国际市场[1] 全国碳市场现状与扩围 - 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规模由50亿吨扩大至80亿吨控排企业数量由2200余家增至3700家市场规模整体扩大60%[2] -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限于现货交易参与方以电力企业为主随着新行业纳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增强[2] - 上市碳排放权期货被视为丰富碳金融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2] 碳排放权期货的功能与意义 - 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和期权产品可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提高碳市场流动性使交易更高效[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碳市场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将增强国际碳市场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为气候谈判提供支持[3] - 金融衍生品对市场起放大器作用能支撑形成有效市场价格欧盟碳市场绝大部分交易来自衍生品显示中国碳金融产品发展空间巨大[3] 期货行业的准备与进展 - 广州期货交易所自设立之初便将碳排放权作为重大战略品种稳步推动其研发并基本完成合约制度设计方案[4] - 广期所与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清华大学等机构开展沟通协作并编写《期货市场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究》提出发展碳期货思路[4] - 广期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及欧洲能源交易所签署备忘录提出在碳排放权产品互挂、数据合作等方面定期沟通[4]
中办、国办: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
期货日报网· 2025-08-25 22:55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1] - 中国已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 - 《意见》提出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持力度[1] - 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利用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1] 当前碳市场现状与发展需求 -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落实中国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通过碳价格信号引导企业控排兼具灵活性和经济效率[1] -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限于现货市场交易参与方是与碳排放相关的企业且以电力企业为主市场相对封闭[1] - 随着市场建设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上市碳排放权期货被视为丰富碳金融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1] 碳排放权期货的提议与意义 - 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排放权期货连续三年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有代表委员建议加快上市以实现期现货协同发展[2] -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推出相关期货和期权产品可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提高碳市场流动性使交易更高效[2] - 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将增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碳市场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提供支持[2] 金融衍生品作用与行业准备 - 金融衍生品对市场起到放大器作用能够支撑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欧盟碳市场绝大部分交易来自衍生品显示中国碳金融产品发展空间非常大[3] - 期货行业积极主动聚焦产业需求创新服务在助推碳排放权建设方面贡献期货力量[3] - 广州期货交易所自设立之初便制定服务绿色发展的品种规划已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制度的设计方案将稳妥推进上市[3] - 广期所与清华大学、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等智库机构合作并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提出在产品互挂、数据合作等方面定期沟通[3]
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期货日报网· 2025-08-15 08:52
上海碳市场改革方案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1] - 行动方案提出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活动及碳排放权现货与衍生品交易[1] 全国碳市场现状与挑战 -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限于现货交易 参与方主要为电力等控排企业 市场相对封闭[1] - 全国碳市场制度建设存在短板 上市碳排放权期货被视为丰富碳金融产品的重要方向[1] 碳排放权期货的呼吁与建议 - 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 碳排放权期货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连续三年有代表委员提及[1] - 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杨宗儒建议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期货品种 加快建设多层次碳市场[1] - 2024年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建议扩大碳交易产品种类 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2] - 2025年全国人大代表徐延铭建议加快上市碳排放权期货 实现期现货协同发展[2] 碳排放权期货的功能与意义 -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2] - 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可帮助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 提高市场流动性 使交易更高效[2] -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将增强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2] 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前景 - 金融衍生品对市场起“放大器”作用 能支撑形成有效市场价格 欧盟碳市场绝大部分交易来自衍生品[3] - 我国碳金融产品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3] 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准备工作 - 广期所自设立之初便制定了服务绿色发展的品种规划[4] - 广期所稳步推动碳排放权期货研发 与多家智库机构合作 并编写相关研究书籍[4] - 广期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 探讨碳排放权产品互挂等合作[4] - 广期所已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制度设计方案 将稳妥推进上市[4] 期货公司的参与与准备 - 期货行业积极聚焦产业需求 创新服务 为碳排放权建设贡献“期货力量”[3] - 中信建投期货正配合监管部门参与绿色低碳期货期权品种的研发设计[5] - 中信建投期货开展面向实体企业的专项培训和宣传 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