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柜

搜索文档
载人航天工程建设一线5位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05
中国空间站建设成就 -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标志着飞天梦圆,背后是举国同心的团结奋斗和无数奋斗者的努力 [1] - 空间站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全部国产化,走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道路 [1] - 空间站总体设计采用自顶向下方法,先进行10个专业功能设计再逐级分解,确保方案最优 [1] 航天工程技术创新 - 载人航天工程由14个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组成,参与单位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人员 [2] - 工程团队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追求系统优化,不重复走老路 [2] - 为降低风险,工程全线累计制定上万项故障预案,论证材料达几麻袋 [2] 航天员训练与执行 - 航天员在地面进行数百次甚至上千次训练,达到肌肉记忆程度 [4] - 航天员在轨期间日程安排紧凑,需要密切关注各项操作和监测任务 [3] - 航天员对飞行器设计充满信心,表示"没有必要害怕" [3] 着陆场系统改进 - 主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场区,地形由草原变为戈壁 [4] - 针对沙漠着陆风险,改用地面搜救分队承担主要搜索救援任务 [5] - 搜救团队开展百余次沙漠越野训练,克服高达百米、倾角超50度的沙山挑战 [5] 空间应用系统发展 - 空间站实验柜突破轻量化、大承载结构动力学设计技术难题 [6] - 实验柜承载比达到国际空间站2倍以上,满足未来10年科学研究需求 [6] - 目前已在果蝇、斑马鱼、水稻、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6]
高微重力、高精度时频、超冷原子,从零开始到国际首创……航天人讲述把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实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22:0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展 - 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中华民族千年登月梦想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1] - 中国空间站建设历时30年,由14个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组成,参与单位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人员 [1] - 载人航天工程彰显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复杂系统工程的成功典范 [1] 太空实验室建设成就 - 空间站将建成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科学实验柜设计具有中国特色且国际领先 [3][4] - 高微重力、高精度时频、超冷原子、两相系统等多个实验柜为国际首创 [4] - 利用科学实验柜在果蝇、斑马鱼、水稻及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领域取得国际突破性进展 [4] 航天技术创新与精神传承 - 中国载人航天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重复走老路,追求系统优化 [5] - 航天人坚持精益求精,把各项工作做到极致,形成特别能吃苦、战斗、攻关、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5] - 年轻一代航天人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建成空间站并实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 [4] 航天员训练与任务执行 - 神舟十五号乘组执行四次出舱,创造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6] - 航天员通过地面数百次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确保太空操作精准无误 [7] - 航天员在轨工作日程紧凑,天地同步制度确保任务高效执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