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余名英国青年科学家来沪,探讨中英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观察者网· 2025-08-21 23:09
活动概况 - 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在上海举行 英国高校20余名青年学者与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同济大学学者及科技投资界10余位代表参与交流[1] - 活动由中科创星发起 联合东壁科技数据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共同主办 聚焦人工智能 光子科学 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跨界交流[9]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加速医疗能源金融机器人等垂直领域发展 三位嘉宾分别介绍AI与空间机器人 牙科 金融结合的应用研究[3] - 香港科技大学高扬提出空间机器人应用于太空垃圾收集 在轨卫星维修回收 太空望远镜组装 相关技术可延伸至地面采矿核电公共事业领域[5] - 伦敦国王学院李云鹏展示AI+牙科项目 爱丁堡大学马铁军展示AI+金融项目 体现人工智能跨领域应用潜力[5]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爱丁堡大学过去5年通过投资者与创新者研讨会孵化150多家苏格兰创新企业 强调跨学科人才整合计算机学院 数学学院 商学院资源对创新的重要性[7] - 中科创星实践"西光模式" 通过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一院所+一基金+一平台+一园区+一智库"体系 解决科技企业全要素需求[7] - 中科创星(上海)孵化器推行"超前孵化"(从原理论文阶段介入)和"深度孵化"(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商业运营) 实现从PI-IDEA-IP-IPO全过程孵化[9] 国际合作与创新生态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顾赛指出英国科研创新实力体现于DeepMind等人工智能机构创立 肯定中国创新创业氛围[1] - 活动搭建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平台 促进硬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国际合作与产学研协同[9]
中英青年学者共探AI与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环球网· 2025-08-21 09:49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垂直领域AI化进程 在医疗、能源、金融、机器人等领域推动发展[1] - 空间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太空垃圾收集、在轨卫星维修回收、太空望远镜组装[1] - 空间技术地面应用潜力 采矿、核电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存在应用场景[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跨学科人才推动创新 计算机学院推动技术创新、数学学院推动理论创新、商学院推动商业化[1] - 西光模式解决资金难题 通过科技与金融融合构建"一院所+一基金+一平台+一园区+一智库"的五位一体转化模式[1] - 上海孵化器实践新型模式 超前孵化从原理论文阶段介入 深度孵化覆盖从学科带头人至IPO全过程[1] 国际科技交流平台 - 好望角科学沙龙汇聚多领域专家 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英国高校20余名青年学者与中国院校及投资界代表交流[1][2] - 平台聚焦前沿科技领域 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光子科学、量子计算、核能、生命科学等硬科技领域[2] - 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探讨技术趋势、国际合作、人才需求及生态构建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2]
空间机器人航天领域有妙用 学者沪上科学沙龙“论AI”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22:33
空间机器人技术应用 - 太空轨道上存在广泛的空间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太空垃圾收集、在轨卫星维修和回收、太空望远镜组装等 [1] - 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席院长高扬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观点 [1] - 活动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英国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参与交流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相关垂直领域的"AI化"进程 [3] -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有望带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3] - 中国科技投资领域需要更多耐心资本来支持AI等前沿技术发展 [3] 上海科技投资布局 - 上海在2024年7月启动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未来产业 [3]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为100亿元,周期15年,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 [3] - 上海正积极推动耐心资本以支持"从0到1"的科技成果转化 [3] 国际科技合作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顾赛在活动中分享了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eepMind的英国元素 [1] - 活动汇集了中英两国高校学者及科技投资界代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流 [1][3]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启动,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再获政策支持
长城证券· 2025-06-18 15: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部分产品销售有不同表现,如挖掘机国内销量同比降1.48%、出口量同比增5.42%,装载机国内销量同比增16.7%、出口量同比降3.31% [1][2] - 两部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试点期2025 - 2027年,含结对攻关、场景应用验证、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等内容 [3] -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聚焦五大专项行动构建政策体系,推动其在多行业应用并给予双边奖补 [24]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 [7] - 深圳低空经济获政策支持,或加速低空产业迈向规模化时代 [7]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同比增7.1%,5月出口额同比增7.3% [8] 分组1: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创业板指涨幅+0.22%,沪深300涨幅 - 0.25%,机械设备(申万)板块涨幅 - 1.17%,跑输沪深300指数0.91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1位 [11] - 截至2025年6月13日,申万机械设备板块市盈率为30.99倍 [12] - 机械各子板块中,农用机械涨幅最大为+2.51%,制冷空调设备跌幅最大为 - 5.92% [13]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九菱科技(+55.01%)、金鹰股份(+40.57%)、奔朗新材(+34.19%)、西磁科技(+26.29%)、花溪科技(+25.52%) [16]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乐惠国际( - 14.78%)、雪人股份( - 14.57%)、精智达( - 12.23%)、德马科技( - 10.48%)、永创智能( - 9.96%) [16] 分组2:行业与公司观点 行业重要新闻 - 2025年5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202台,同比增2.12%,其中国内销量8392台,同比降1.48%,出口量9810台,同比增5.42%;1 - 5月共销售101716台,同比增17.4%;5月销售电动挖掘机36台 [17][20] - 2025年5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0535台,同比增7.24%,其中国内销量6037台,同比增16.7%,出口量4498台,同比降3.31%;1 - 5月共销售52755台,同比增14.1%;5月销售电动装载机2765台 [20][21] - 6月9日两部门发布通知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试点期2025 - 2027年,包括结对攻关、场景应用验证、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 [21] -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五大专项行动构建政策体系,推动其在多行业应用并给予双边奖补,还将建设机器人企业训练场等 [24][25]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均隶属于产品部,由高级副总裁范皓宇带领 [25] - 6月10日政策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或加速低空产业迈向规模化时代 [7]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同比增7.1%至12851.1亿美元,5月出口1891.9亿美元,同比增7.3%,1、3、4、5月月度出口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8] 分组3: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报告展示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同比增速、PPI当月同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数据图表 [27][30][32] 中观数据 周期类资产跟踪 - 报告展示OPEC原油产量、WTI原油现货价、Brent原油现货价、美国原油库存、美国钻机数量、挖掘机月产量当月值及同比增速、中国小松开工小时数及同比增速等数据图表 [35][38][42] 自动化设备类跟踪 - 报告展示我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叉车月度销量累计值、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增速等数据图表 [50][52] 新能源设备类跟踪 - 报告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量、中国动力电池当月装车量、我国光伏月度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值、我国风电月度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值等数据图表 [57][59][61][63]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612
腾讯研究院· 2025-06-11 22:31
OpenAI发布推理新模型o3-pro - OpenAI发布推理新模型o3-pro,以推理能力最强、速度最慢为卖点,输入价格20美元/百万tokens,输出80美元/百万tokens [1] - 在科学分析、写作、编程和数据分析领域,o3-pro比o3领先约14%,但在ARC-AGI-2测试中几乎无提升,成本却大幅增加 [1] - 用户测试显示o3-pro擅长复杂推理任务且环境感知能力强,但推理速度极慢,不适合简单问题,主要面向专业用户 [1] Mistral AI发布强推理模型Magistral - Mistral AI发布强推理模型Magistral,包括企业版Medium和开源版Small(24B参数),在AIME2024等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 [2] - Magistral通过自主研发的可扩展强化学习流水线实现多语言保真推理,适用于英法西德意阿俄中等语言 [2] - 利用Flash Answers技术,Magistral Medium实现比竞品快10倍的token吞吐量,定价策略更具竞争力(输入2美元/百万token,输出5美元/百万token) [2] Figma推出官方MCP服务 - Figma推出官方MCP服务,直接将设计文件中的变量、组件、布局等信息导入IDE,实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比第三方MCP还原度更高 [3] - 部署简单,只需更新Figma客户端,启用Dev Mode MCP Server,并在支持MCP的编辑器中配置本地服务URL [3] - 使用时只需在Figma中复制设计链接到对话框,一轮交互即可生成高保真页面,无需复杂配置或API申请 [3] Krea AI推出首款原生模型Krea 1 - Krea AI推出首款原生模型Krea 1,专注解决AI图像"同质化"和"塑料感"问题,提供高美学控制力与专业级画质输出 [4] - 该模型支持风格参考和自定义训练,原生支持1.5K分辨率且可扩展至4K,提供实时编辑功能,适用于电商、插画、影视分镜等多种场景 [5] - Krea 1目前提供免费测试版,无需注册或付费即可使用,旨在加速数字艺术创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有望成为AI图像生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5] 字节推出豆包大模型1.6系列 - 字节推出豆包大模型1.6系列,包括Seed-1.6综合模型、1.6-thinking强化思考版和1.6-flash极速版,支持256k上下文和多模态推理 [6] - 豆包1.6具备增强推理能力,支持"边想边搜"和DeepResearch功能,多模态理解出色,可进行GUI操作,综合成本降低63% [6] - 同步发布的Seedance 1.0 pro视频生成模型支持多镜头切换和高品质1080P输出 [6] Tolan AI陪伴应用 - Tolan作为外星AI陪伴应用获500万下载量及400万美元ARR,独特之处在于选择"外星人"形象而非模拟人类,强调"非浪漫型、非工具性"陪伴 [7] - 产品设计融合陪伴与游戏化元素,用户可定制外星人伴侣外观,并通过互动发展独特星球环境,形成情感连接,团队特意避免让AI回应过于像人类 [7] - 与国内猫箱等AI陪伴应用相比,Tolan专注普遍"孤独感"而非"恋爱幻想",通过限制聊天时间等机制追求健康使用节奏,因此在用户留存方面表现更好 [7] 理想汽车设立机器人部门 - 理想汽车新设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均隶属于产品部,分别由早期员工帅一帆和张文博负责 [8] - 空间机器人部门与理想"智能空间"战略相关,旨在将车内乘员舱打造为"第三空间",提升车内智能化体验,这已成为公司三大战略之一 [8] - 穿戴机器人部门可能专注于智能眼镜等穿戴设备开发,目标是将"理想同学"AI体验扩展至车机、手机、电脑及眼镜等多终端,实现全场景一致性体验 [8] Figure机器人公司战略 - Figure CEO认为人形机器人是"赢者通吃"行业,目标不是销售硬件而是提供完整"劳动力"系统,强调完全自主运行 [9] - 公司已建立年产1.2万台产线,产品成本较初代降93%,未来四年计划交付10万台,同时面向商业和家庭市场 [9] - Figure采用"共享神经网络"让所有机器人共享学习成果,资金充足,相信最终胜出者将是"最聪明、最便宜"的参与者 [9] Altman未来技术预测 - Altman博文称人类已进入AI加速发展阶段,预测2025年AI胜任认知工作,2027年机器人执行物理任务,2030年人类生产力大幅提升 [10] - 他认为奇点将逐步渗透,AI加速自身研发是最大突破,能提升科学家2-3倍生产力,智能成本终将接近电力成本 [10] - 超级智能发展路径应先解决对齐问题,再使其廉价易得且不过度集中,"廉价到无需计量的智能"将在2030年触手可及 [10] OpenAI Codex团队观点 - OpenAI Codex团队引领软件开发范式从同步"结对编程"转向异步"任务委派",构建能在独立环境中完成整个开发任务的AI代理 [11] - 新版Codex经强化学习微调,注重专业软件工程品质,团队预测开发者角色将从编码者转为审查者和规划者 [11] - 团队认为2025年将是"智能体元年",未来交互界面将融合同步与异步体验,可能演变为类"TikTok"信息流,供开发者快速审批AI工作成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