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胶原蛋白

搜索文档
创健医疗终止新三板挂牌、胶原蛋白巨头资本路径生变 2024年归母净利润腰斩
新浪证券· 2025-08-18 17:57
创健医疗退市事件 -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终止新三板挂牌,登陆新三板仅9个月后主动退出资本市场 [1] - 公司2024年初启动上市辅导并签约中信证券,同年11月11日登陆新三板,2025年8月5日提交终止挂牌申请,全国股转公司9日内完成摘牌程序 [2] - 退市前夕公司连获两项核心专利授权:"重组IV型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具有美白功效的重组VII型胶原蛋白",并与科丝美诗(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开发重组三文鱼PDRN原料 [2] 新三板医疗企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新三板生物医疗企业终止挂牌同比激增40%,珠海雅莎生物2025年6月退市,年营收1.26亿元但净利润同比暴跌26.31%至1300万元 [3] - 新三板对创新医疗企业年均合规成本达300-500万元,流动性枯竭使融资功能几近瘫痪,企业估值长期遭受压制 [3] - 山东林森生物、广东幸美等企业因业绩恶化或资不抵债相继退市 [3]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动态 - 锦波生物的III型胶原冻干敷料、巨子生物的类人胶原蛋白已实现十亿级营收 [4] - 行业正从终端产品厮杀转向上游技术卡位,瑞吉明生物联合优时颜母公司开发"抗老化PDRN复合物",福瑞达扩建年产200kg胶原蛋白生产线 [3] - 科丝美诗作为全球Top3化妆品代工厂年采购原料金额超百亿元,创健医疗可能借技术突破吸引战投或待商业化成熟后冲击更高阶资本市场 [3][4]
“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上热搜,校方:其早已卸任巨子生物董事,任职流程合规
搜狐财经· 2025-05-20 14:27
公司背景与业务 - 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于2001年创立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西北大学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成功范例 [3] - 巨子生物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发并产业化类人胶原蛋白技术,2017年已建成11条生产线,产品在7个国家地区及国内30个省市1000多家医院广泛应用,系列产品终端销售额累计近百亿元 [3] -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登陆港交所,范代娣曾以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身份出现在招股书中 [3] - 巨子生物截至5月12日收盘市值为8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73亿元) [4] 股权结构与关联企业 - 范代娣曾是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人股东,但已于2007年7月退出 [3] - 范代娣于2024年12月退出三森实业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原西安三森有限公司) [3] - 范代娣及丈夫严建亚名下两家上市公司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总市值近900亿元,截至5月12日合计持股市值达457亿元 [4] 产学研结合 - 类人胶原蛋白技术由西北大学与巨子生物共同研发并产业化,相关技术多次获得国家及陕西省颁发的各种奖项 [1] - 巨子生物作为西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3]
“隐匿”的陕西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03
公司概况 - 巨子生物(2367 HK)是港股上市公司,市值达905亿港元(截至5月15日收盘),联合创始人范代娣因"类人胶原蛋白"技术成为陕西首富 [2] - 公司前身"西安巨子"成立于2000年,由范代娣夫妇创立,初期租用120平米厂房,将实验室与生产结合 [3] - 核心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横扫功效性护肤市场,可复美2024年营收45 42亿元(同比+62 89%),贡献总营收增长的87 04%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5 38亿元(同比+57 2%),净利润20 61亿元(同比+42 4%),毛利率82 1%比肩茅台 [4] - 可复美品牌营收从2019年2 89亿元增长至2023年27 88亿元,增长迅猛 [4] 技术与行业地位 - 拥有40余种专有胶原蛋白构成的分子库,主导制定行业标准,研发团队82 1%来自西北大学,构建技术壁垒 [5]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185亿元激增至2027年1083亿元,公司领跑千亿级市场 [4] - 合成生物学平台和丰富胶原蛋白分子库形成竞争护城河,模仿研发平台需极高技术门槛和时间成本 [4] 商业模式与政策红利 - 通过"国家经费投入-高校技术研发-企业商业转化"闭环,将公共科研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6] - 享受15%优惠税率,产品进入陕西省医保局医用耗材采购目录 [6] - 采用"专利入股—校办企业改制—家族信托代持"三层架构规避监管,完成技术商业化 [8] 争议与挑战 - 研发团队63%来自西北大学,12项国家级课题与校方科研规划高度重合,引发"公共资源私有化"质疑 [9] - 核心技术通过校办企业改制商业化,规避"职务发明"可能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争议 [8] - 学术权力与商业利益交织,如推动校内专家组出具倾向性报告等行为引发公信力质疑 [9] 行业趋势 - 产学研融合潜力巨大,但面临科研人员定位不清、专利权属纠纷、管理能力不足等挑战 [9] - 锦波生物、华熙生物等巨头加速入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11] - 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但需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避免利益输送和学术腐败 [10]
陕西“女首富”范代娣:“主业”还是科研!
搜狐财经· 2025-05-14 19:54
公司概况 - 巨子生物由范代娣以专利作价入股成立,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7] - 公司2022年港股上市(02367HK),范代娣夫妇通过juzi holding持股56.5%[11] - 截至2022年上市前累计销售额超百亿元,是中国胶原蛋白赛道最早形成规模化闭环的企业之一[8] - 2019-2024年营收从9亿元增至55亿元(5年5倍),净利润从5.5亿元增至20.6亿元[14] 资产结构 - 范代娣夫妇控制两家上市公司:巨子生物(市值750亿元)和三角防务(市值130亿元)[10] - 通过三森实业等渠道持有三角防务13.77%股权[12] - 2025年4月24日合计持股市值达443亿元[13] 技术突破 - 2000年首创基因工程生产类人胶原蛋白技术,获中国首个相关发明专利[7] - 技术解决动物胶原蛋白的病毒隐患与免疫排异问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7] - 技术平台延伸至人参皂苷、重组蛋白等领域,建立"健康与美丽"技术矩阵[19] 行业地位 - 巨子生物是中国胶原蛋白领域产业化先驱,实现从实验室到百亿级企业的跨越[6] - 技术突破改变中国在该领域的"跟跑"局面,形成原创工艺体系[7] - 公司被视作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的标杆案例[6][7][8]
身家超450亿!大学副校长成陕西首富?多方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5-13 15:36
西北大学女副校长范代娣 与其丈夫严建亚以超450亿元的持股市值 成为新一任陕西首富 两家上市公司 在生物科技与军工领域构建起庞大的资本版图 据多家媒体报道 今年4月上任的 目前,范代娣及其丈夫严建亚名下有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两家上市公司。截至5月12日收盘,巨子生物的市值为 8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73亿元),三角防 务的市值为 147亿元。 据《新财富杂志》报道,范代娣夫妇通过juzi holding 持股56.5%;三角防务则于2019年登陆创业板,严建亚通过三森实业、西安鹏辉及直接持股等,合计 控制16.09%股权,穿透后,其 实际持股13.77%。按5月12日收盘价计算, 范代娣及严建亚合计持股市值达457亿元。 范代娣。图源:@巨子生物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 严建亚、范代娣夫妇以2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位居陕西地区富豪第三。隆基绿能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位居陕 西富豪第一;隆基的另一创始人李春安位居第二。 截至5月12日收盘,隆基绿能市值为1166亿元,仍居陕西上市公司首位,但光伏行业波动致其创始人财富缩水,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二人最新持股市值跌 至223亿元。隆基绿能李春安目前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