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复美
icon
搜索文档
巨子生物(2367.HK):销售复苏在望 底部布局正当时
格隆汇· 2025-07-16 02:17
销售表现与韧性 - 5-6月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和可丽金品牌在天猫淘宝及抖音合计实现GMV 10.8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可复美同比减少2%,可丽金同比增长33% [1] - 2025年上半年可复美和可丽金品牌在天猫淘宝、抖音的GMV合计实现同比38%的快速增长 [1] - 5-6月可复美在猫淘GMV同比增长5%,在抖音GMV同比减少13% [2] - 可丽金在猫淘+抖音的合计GMV同比增长33% [2] 渠道与推广策略 - 抖音渠道受影响更显著主要是由于达人直播场次减少,5月可复美在抖音的达人带货占比GMV为33.9%,较3月的40.4%有所下降 [2] - 可复美在今年"6.18"期间的带货达人数量减少32% [2] - 公司正积极恢复达播频次,如可复美次抛组合登陆"李佳琦超级88预售"直播,抖音朱梓骁可复美专场持续开播 [2] 产品品类表现 - 5-6月可复美面部精华品类在猫淘平台的GMV同比下滑7%,而乳液/面霜品类GMV仍保持144%的强劲增长 [2] - 丰富的产品品类以及双品牌战略加大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2] 研发与产能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19年1,100万元增长到2024年1.06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为2% [3]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1年的7,500万元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2.5亿元 [3] - 2023年公司完成了重组胶原蛋白新产能的建设,设计年产能为212.5吨 [3] 未来展望 - 保守估计2H25可复美/可丽金的线上收入将分别同比增长10%和35%,全年可复美线上收入增速约为20%,可丽金约为60% [3] - 公司预计25年收入增速预测将放缓至23% [3] - 线下业务保持稳健,占公司收入28%的线下销售有望维持稳健 [2]
招银国际:降巨子生物(02367)目标价至73.54港元 销售复苏在望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5:09
目标价调整 - 基于DCF模型将巨子生物目标价从79 96港元下调至73 54港元 对应2025年预期市盈率29倍 维持"买入"评级 [1] 线上销售表现 - 5至6月可复美与可丽金在天猫淘宝及抖音合计GMV达1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1] - 2025年上半年两品牌线上GMV同比增长38% 首四个月销售强劲 [1] - 舆情影响短期线上增速 但5至6月数据体现销售韧性 [1] 品牌竞争力 - 可复美和可丽金凭借强大产品力与优秀使用体验成为销售复苏基础 [1] - 双品牌战略及丰富产品线增强抗风险能力 [1] 技术优势 - 作为中国首家规模化生产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企业 公司在胶原蛋白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1] 收入预测 - 2025年下半年可复美线上收入预计同比增10% 可丽金增35% [2] - 全年可复美线上收入增速约20% 可丽金约60% 线下业务保持稳健 [2] - 2025年公司整体收入增速预计放缓至23% [2] 复苏驱动因素 - 恢复达播频次及加大推广力度将推动销售额逐步回升 [1]
【最全】2025年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7-11 10:56
医美注射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中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A股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主要企业包括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巨子生物等,多数涉及上游原材料供应 [1] - 山东省医美注射材料产业链企业数量较多,包括华熙生物、福瑞达、阜丰集团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威高股份等器械制造企业,以及华熙生物等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 [7] 产业链环节与企业信息 原材料生产 - 华熙生物:全球透明质酸龙头企业,2023年收购益而康生物进军胶原蛋白领域,推出重组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料,纯度达99.8%,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 [2] - 福瑞达:2024年完成医用级重组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主文档登记,建成山东省首个重组胶原蛋白原料量产基地,2024年营业收入39.83亿元 [2] - 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原料采用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技术,纯度达99.56%,2024年营业收入55.39亿元 [2] - 锦波生物:全球首个实现可注射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4.43亿元 [2] - 创健医疗:新三板挂牌的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原料销售额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市场第一,2024年营业收入2.88亿元 [2] 器械制造 - 威高股份:旗下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是中国第一家取得预充式注射器注册证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30.87亿元 [6] - 正川股份:主营药用玻璃管制瓶,产品包括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是国内少数具备预灌封注射器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2024年营业收入8.01亿元 [6] - 楚天科技:提供无菌预充针灌装生产线,覆盖从灌装到灯检的全流程,2024年营业收入58.34亿元 [6] 产品研发与制造 - 华熙生物:推出润致、润百颜、海魅等交联透明质酸填充剂,覆盖面部塑形、除皱等需求,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 [6] - 昊海生科:推出海薇、姣兰、海魅等玻尿酸填充剂,2024年推出全球首创有机交联玻尿酸,2024年营业收入26.98亿元 [6] - 爱美客:产品包括嗨体(唯一获批颈纹治疗玻尿酸)、濡白天使(玻尿酸+PLLA微球)、宝尼达(PMMA长效填充剂),2024年营业收入30.34亿元 [6] - 华东医药:产品包括伊妍仕(PCL微球“少女针”)、MaiLi系列玻尿酸,2025年肉毒素产品YY001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年营业收入419.06亿元 [6] 企业业务布局与业绩 - 爱美客和巨子生物医美注射材料产品市场表现出色,2024年爱美客医美注射材料销售额约29.60亿元,巨子生物约55.20亿元 [9]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销售额14.42亿元,占营业收入26.81%;昊海生科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销售额11.95亿元,占营业收入44.29%;爱美客溶液类注射产品销售额17.44亿元,占营业收入97.69% [11] - 从销量来看,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销量超1144.06万支,昊海生科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销量254.86万支,爱美客溶液类注射产品销量634.63万支,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销量124.28万支 [14] 企业业务规划 - 华熙生物:聚焦透明质酸与再生医学,推进再生医学等新兴业务布局,战略性投入合成生物技术 [15] - 昊海生科:构建“玻尿酸+肉毒毒素”双产品线,与美国Eirion合作开发外用型和注射型肉毒毒素 [15] - 爱美客:以再生材料为核心突破点,构建“玻尿酸+再生填充”高端产品矩阵,全球首款产业化再生填充剂“濡白天使”已上市 [15] - 巨子生物: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推动医美产品注册与行业标准制定,在研4款三类医疗器械预计2025年取得注册证 [15] - 锦波生物:突破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瓶颈,全球首发HiveCOL“蜂巢”胶原组织网凝胶 [15] - 创健医疗:加速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布局医美注射材料全链条,计划未来3-5年获取15张三类器械证 [15]
市值蒸发300亿后,陕西女首富“认输”了,但市场仍在追问真相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21:50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因"大嘴博士"质疑其重组胶原蛋白含量问题而陷入舆论风波,最终发布声明承认公司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2][4] - 事件导致巨子生物市值蒸发超330亿港元,创始人范代娣持股价值缩水约169.2亿元人民币[10] - 618期间可复美品牌排名下滑,从去年双11美妆热销榜第4跌至今年618天猫榜单第16名[10] - 事件背后是巨子生物与华熙生物两大医美护肤巨头的成分之争,涉及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竞争[14][15] - 行业缺乏统一的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标准,暴露了监管滞后与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17][19] - 华熙生物借机推动行业标准建立,提出"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新时代[21][22] 事件经过 - 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发视频质疑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标注值0.1%,导致巨子生物市值当日蒸发近120亿港元[9] -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回应称产品胶原蛋白含量高于0.1%,质疑检测方法权威性[9] - 6月1日:巨子生物公布检测机构道歉声明,但被指内容篡改[9] - 6月1日深夜:华熙生物公开发声支持"大嘴博士"[9] - 6月2日:"大嘴博士"指出巨子生物误导公众,重申HPLC氨基酸定量法的科学性[9] - 6月4日:巨子生物再次公布检测结果坚持产品合规[9] - 6月11日:"大嘴博士"复测结果仍显示含量仅0.02%[9] - 6月13日:"大嘴博士"相关内容被平台下架[9] - 6月23日晚:巨子生物发布声明承认体系存在局限性[9] 市场影响 - 巨子生物股价从87.1港元跌至53.9港元,市值蒸发超330亿港元[10] - 创始人范代娣持股价值缩水约169.2亿元人民币[10] - 可复美618表现不佳,未进入短视频平台美妆品牌榜前十,天猫排名从去年第12下滑至第16[10] - 事件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核心用户群体产生质疑[12] 行业竞争 - 华熙生物是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龙头,占据44%市场份额[14] - 巨子生物自诩"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2009年实现量产[14] - 两者业务结构差异:华熙生物覆盖原料、药品、医疗器械等多板块;巨子生物主要依赖可复美和可丽金两大护肤品牌[14] - 券商研报曾将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对立,称后者更具前景[15] - 华熙生物指出"重组胶原蛋白优于玻尿酸"说法缺乏科学依据[15] 研发与标准问题 - 巨子生物2024年销售费用20.08亿元,研发投入仅1.07亿元,占比不足2%,显著低于同行[17]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缺乏统一检测标准,不同机构检测技术差异大[17] - 行业存在将成分功效放大或模糊化宣传的现象[17] - 华熙生物联合国家级机构进行检测方法学验证,推动行业标准建立[21] 行业趋势 - 消费者认知从"为概念买单"向"查成分、看数据"转变[23] - 事件可能加速行业监管补课,引发行业洗牌[22] - 缺乏核心研发能力、依赖概念营销的企业将面临淘汰[22] - 具备技术积累与质控体系的企业将在新竞争中占据优势[23]
美护商社行业周报:锦波生物引入养生堂战略投资,老铺黄金加密上海布局-20250701
国元证券· 2025-07-01 21: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重点关注美护、IP 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推荐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丸美生物、润本股份、珀莱雅、潮宏基、布鲁可、福瑞达等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6.23 - 2025.06.27),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分别+4.56%、+4.61%、+1.04%,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9、8、24,同期上证综指+1.91%,深证成指+3.73%,沪深 300+1.95% [2][14] - 细分子板块来看,本周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各大二级子板块普涨,教育、专业连锁、贸易涨幅居前,分别+7.47%、+7.42%、+5.2% [2][17] - 个股方面,本周 A 股商贸零售行业中,浙江东日、翠微股份、凯瑞德涨幅居前,友阿股份跌幅居前;社会服务行业中,电科院、天目湖、创业黑马表现较好;美容护理行业中,延江股份、嘉亨家化、水羊股份涨幅居前,豪悦护理、润本股份、稳健医疗跌幅居前;港股方面,上美股份涨幅达 18.69%,泡泡玛特涨幅达 7.6%,巨子生物涨幅达 5.85% [20] 重点行业数据及资讯 美护 - 6 月 21 日,可复美正式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成为首个入驻当地屈臣氏的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牌 [23] - 6 月 24 日,绽妍生物申请在新三板挂牌,拟进入股转系统基础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2024 年营业收入为 5.97 亿元,净利润为 7350.11 万元 [23] - 6 月 24 日,国家药监局将两个完成 3 年安全监测期的化妆品新原料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并建立原料目录动态更新机制 [3][23] - 6 月 26 日,颖通控股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共拥有 72 个外部合作品牌 [23] - 6 月 27 日,植物医生主板 IPO 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募集资金约 9.98 亿元,2024 年末线下连锁门店共计 4328 家 [23] - 上海家化 618 大促期间电商渠道 GMV 增长近 30%,其中玉泽同比增长 20%,六神同比增长 30%、佰草集 GMV 同比增长 50% [23] - 珀莱雅发布 618 战报,主品牌珀莱雅位列天猫美妆 618 全周期 TOP1,抖音 618 好物节美容护肤品牌榜第二,京东国货美妆品牌榜第一;彩棠位列天猫国货彩妆行业店铺第一,GMV 同比增长 10%+;京东国货彩妆行业品牌第二,GMV 同比增长 20%+;抖音国货彩妆行业品牌排名第五,GMV 同比增长 30%+;洗护品牌 OR 全渠道同比增长 148%+创新高;悦芙媞抖音、京东、拼多多渠道 GMV 分别同比增长 23.5%、69%、23% [23] - 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申请类型由药械组合变更为医疗器械(联合审批) [3][23] 出行链 - 2025 年第 25 周(06 月 16 日至 06 月 22 日),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近 10.6 万架次,日均航班量 15145 架次,环比上周上升 3.9%,同比 2024 年上升 1%,同比 2019 年上升 6.4%,航班执飞率为 84.4%,其中国内航班量 90604,同比 2019 年上升 11.5%,国际航线航班量 12959 架次,环比上周上升 2.5%,同比 2024 年上升 17.9%,同比 2019 年下降 12.7% [4][24] IP 衍生品 - 6 月 22 日,布鲁可积木人发布了假面骑士群星版第 4 弹 [26] - 6 月 27 日,卡游发售《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主题周边 [26] 零售 - 6 月 28 日,老铺黄金上海国金中心店开业,预计年内还将在上海新天地、上海恒隆广场等高端商圈开店 [25][26] - 6 月 26 日,周六福珠宝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为 26.7 港元,较发行价上涨 11%,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线下销售网络门店总数有 4129 家 [26] 本周重点公司公告 - 美丽田园主要股东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PE 协议拟出售全部 21.77%股权,引入外资长线医疗基金、科技创新基金、国际对冲基金等顶级机构 [27] - 锦波生物与养生堂及其子公司签署协议,通过股份认购及转让向后者募资 34 亿元,战略投资完成后,养生堂系将持有锦波生物超 10%股份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28]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重点关注美护、IP 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推荐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丸美生物、润本股份、珀莱雅、潮宏基、布鲁可、福瑞达等标的 [5]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20:11
行业争议焦点 - 华熙生物公开指责部分企业以"检测方法不统一"为由逃避科学检验,认为这是"伪科学"策略 [1][7] - 巨子生物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需优化迭代 [5][6] - 行业缺乏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统一检测标准,巨子生物参考YY/T 1947-2025行业标准进行检测 [6] 企业技术论证 - 华熙生物通过润百颜产品验证HPLC-HRMS技术可精准检测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并完成方法学验证 [8] - 公司强调其检测方法能避免复杂基质干扰,保证检测准确性 [8] - 华熙生物呼吁行业共同开发更精确、普适性的检测标准而非回避验证 [7] 舆论战发展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郝宇持续质疑巨子生物产品含量真实性,引发长达十几日的公开争论 [1][12] - 华熙生物公开表态支持郝宇维权,将争议推向白热化 [1] - 郝宇公众号最新文章未直接评论事件,但引用卡尔·波普尔等科学哲学观点与华熙生物立场一致 [9][12] 企业立场声明 - 华熙生物强烈谴责个别企业打压专业人士的科学讨论行为,威胁向监察部门举报 [8] - 巨子生物在争议中出示检测报告自证,但承认现行标准存在适配性问题 [5][6] - 华熙生物与郝宇存在股权投资关系(华熙占比32.4%),被质疑为利益共同体 [12]
华熙和巨子这场女首富之间的“脸面”之争,结果由“里子”决定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4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美妆行业爆发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围绕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标准的"成分之战",表面是市场份额争夺,实质是技术路线与行业标准的深层博弈[3] - 冲突导火索为美妆博主"大嘴博士"5月24日发布检测报告显示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氨基酸含量0.0177%低于国标0.1%,而公司回应多批次检测结果均达标0.1%[4][6] - 华熙生物5月17日率先发难,通过官微文章《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抨击券商研报为巨子生物站台,导致部分券商删除研报[5] 技术标准争议 - 双方检测方法分歧:第三方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巨子生物使用双缩脲法,互相指责对方不科学[6] - 行业缺乏国家标准导致"罗生门"局面,6月23日巨子生物承认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并承诺优化标准[6] - 华熙生物凭借20年透明质酸技术积累赢得舆论战,其2024年研发费用率达8.68%显著高于巨子生物的1.9%[7][9][20] 资本市场反应 - 巨子生物股价5月20日至6月23日累计下跌37.12%,市值蒸发332亿港元[8] - 华熙生物同期股价上涨1.9%,在行业动荡中保持稳定[8] 行业痛点分析 - 生物科技行业普遍存在轻研发现象:巨子生物2024年研发费用仅1.07亿元占营收1.9%,低于华熙生物8.68%和锦波生物10.89%[9] - 概念炒作盛行,如干细胞疗法被夸大宣传后遭监管叫停,重组胶原蛋白也存在功效夸大问题[14][15] - 标准缺失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优劣[13][15]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需从"野蛮生长"转向"科学治理",建立统一检测标准和技术参数[6][20] - 企业应坚持长期主义,华熙生物案例证明技术积累与质控体系才是核心竞争力[19][20] - 生物科技竞争应聚焦研发创新而非营销概念,提升供应链韧性掌握核心技术[20][21]
大摩6张图:油价冲击,中国市场流动性,618美护成绩表,巨头即时零售之战……
智通财经· 2025-06-25 19:17
美国经济与油价冲击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油价冲击不会对核心通胀产生持久影响 油价上涨10%对核心价格的推动仅为三个月内5个基点 而headline价格反应更大 三个月内上涨5个基点 [1] - 模型显示油价冲击的影响主要通过CPI能源成分传导 且假设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 若油价回落则对通胀影响更小 [1] 中国自由流动性 - 5月自由流动性有所改善但仍为负值 主要由于M1强劲增长 PPI通缩加剧以及工业增加值稳定 [4] - 预计2025年自由流动性将保持负值 因通缩压力持续且政策立场偏被动应对 [4] 中国美妆618表现 - 四大电商平台美妆品类GMV同比增长超10% 得益于促销期延长10天及玩法简化 [6] - 抖音美妆品类增长快于天猫约10% 但增长优势有所收窄 天猫竞争格局稳定 前六品牌与去年一致 [6] - 抖音护肤品类排名变动显著 韩束/珀莱雅在抖音排名从第一阶段第4/第8位上升至第1/第2位 [13] - 天猫618总净GMV同比增长约10% 剔除家电和电子产品补贴后增长率应低于10% [13] 美妆品牌表现 - 珀莱雅在天猫/抖音保持第1/第2位 旗舰产品和新产品如防晒霜助力增长 [13] - 彩棠在天猫美妆总排名第20 抖音618彩妆排名第5 表现优异因人事调整和新产品推出 [13] - 可复美品牌在天猫排名从第11降至第16 抖音排名从第8降至第16 因负面舆情影响 [14] 中国互联网企业竞争 - 美团优选业务大幅收缩 2024年亏损约70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亏损60-70亿元 收缩为即时零售和海外扩张腾出空间 [19] -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2025年GTV预计达35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目前运营超3万个站点 合作商家超5000家 2024年实现收支平衡 [19]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电商集团 以增强业务协同效应 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提升效率 [21] - 京东40%新外卖用户转化为电商客户 显示交叉销售增量机会 [21] 即时零售市场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2万亿元人民币 [16] - 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构建强大竞争壁垒 履约能力和商品种类比价格更重要 [20] - 美团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经营利润预计530亿元人民币 同比持平 新业务亏损110亿元 [20]
市值蒸发近300亿港元,巨子生物:优化检测方法并公开数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2:08
成分含量争议 -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产品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引发持续争议,公司未正面回应检测机构匿名质疑 [1]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因质疑产品造假被平台禁言,其1706万粉丝账号相关视频已下架 [1] - 华熙生物在此次争议中保持沉默 [2] 公司技术声明 - 巨子生物承认当前质量标准存在局限性,公布技术改进计划 [2] - 公司2001年申请《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专利,首创"类人胶原蛋白"命名 [2] - 现行标准将公司技术归类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范畴 [2] 行业标准执行 - 巨子生物生产遵循2021-2023年多项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 [3] - 公司表示所有产品符合化妆品备案技术规范,严格执行企业标准 [3] - 2025年将实施YY/T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新标准 [3] 自查与改进措施 - 公司完成生产、检测、包装全流程自查,开展不同检测方法验证 [3] - 将联合科研机构优化定性定量检测方法,逐步公开关键技术参数 [3] - 计划持续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 [3] 市场反应 - 公司声明发布次日股价出现反弹 [4] - 近一个月股价震荡较大,从5月20日8514港元高点跌至6月24日546港元 [4] - 最新市值5847亿港元,较前期高点缩水近300亿港元 [5]
异动盘点0623|三花智控首挂破发跌7%;药捷安康-B首挂暴涨65%;佰泽医疗涨24%;Circle涨超 20%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23 12:10
港股市场表现 - 巨子生物股价下跌逾4%,因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遭质疑,高盛下调2025-27年盈利预测9-12%,天猫618排名跌至第16位影响情绪 [1] - 小菜园股价上涨超9%,7534万股解禁市值6.48亿港元,东吴证券首予"买入"评级,看好年化19%门店增速及供应链优势 [1] - 先声药业股价上涨超3%,修订BCMA抗体授权协议,提高监管里程碑付款,降低特许权使用费率,取消利润调整费,新增自主生产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再涨5%,天风证券重申涨价逻辑,产能利用率102.7%满产,9厂远期或贡献12.8亿美元收入,现年收入20亿美元 [1] - 德翔海运股价飙涨10%创新高,红海危机升级,波斯湾-欧洲航线运费单周涨2.5倍,伊朗拟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中东股东资源助推区域航线扩张 [1] - 美中嘉和股价暴跌10%,控股股东大宗减持3280万股套现2亿港元,占股本4.46%,配股后流动性压力引发抛售 [1] 地缘政治与能源板块 - 中远海能股价上涨超7%,地缘风险溢价激增,伊朗核设施遇袭,霍尔木兹海峡关闭预期升温,VLCC运费单周飙156%至6.4万美元 [2] - 油气股普涨,MI能源涨40%、山东墨龙涨13%,中东冲突升级推升原油供给中断预期,油服板块跟涨 [2] 医药与生物科技 - 和铂医药-B股价上涨超4%,与大冢制药达成BCMAxCD3双抗授权,获4700万美元首付+6.23亿美元里程碑金,全球化开发自身免疫疾病疗法 [2] - 药捷安康-B首挂暴涨65%,核心产品Tinengotinib中美同步关键临床,胆管癌治疗布局稀缺性获资金追捧 [2] - 晶泰控股股价上涨超3%,与哈佛教授Verdine公司签AI药物开发意向书,潜在获1亿美元首付+数十亿美元里程碑,覆盖肿瘤/自免/神经领域 [2] 新股与复牌表现 - 佰泽医疗首挂涨24%,肿瘤专科医院网络标的覆盖五省八院,2022-24年门诊/住院量年复合增23.3%/22.8%,增速超行业 [3] - 中国天瑞水泥复牌飙63%,2024年净利2.79亿元(上年亏6.3亿),控股股东增持1.47亿股强化控股权至59.8% [3] - 三花智控首挂破发跌7%,全球制冷元器件龙头市占率45.5%,汽车热管理业务市占仅4.1%,估值高于A股引发套利盘 [3] 消费与零售 - 老铺黄金股价上涨超7%,新加坡新店正式开业,市场关注海外首店表现 [3] - 海天味业股价下跌超7%,较招股价低近12% [4] - 毛戈平股价上涨近6%,今年618表现亮眼,花旗称其竞争优势显著 [4] - 金力永磁股价上涨近3%,国内制造稀土磁铁重要性凸显,机构上调公司产品平均售价预测 [4] 美股市场表现 - 车美仕股价上涨超6%,报68.61美元,第一财季业绩好于预期 [5] - 奥德赛海洋探索股价下跌近9%,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动深海采矿业发展 [5] - Oscar Health股价上涨超13%,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强劲,自由现金流达10亿美元 [5] - 大型科技股走低,谷歌跌超3.5%,特斯拉跌超0.03%,微软跌0.59%,亚马逊跌超1.3%,Meta跌1.3% [5] - SRM Entertainment股价大涨超34%,与孙宇晨的加密平台波场达成反向并购协议 [5] - Circle股价上涨超20%,CEO称加密稳定币尚未迎来"iPhone时刻",但即将到来 [6] - 埃森哲股价下跌近6%,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1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