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速度跃升千倍,成本骤降95%!港中大教授破局纳米3D打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40
从"点扫描"到"面扫描"的技术革命 2019年,这项技术在《科学》期刊发表,但陈世祈没有止步于学术成果。"工程科研人员的终 极目标不是发文章,而是对社会作出贡献,产生真正的影响。"陈世祈表示。 陈世祈。资料图 记者丨张伟泽 编辑丨和佳 一个立方毫米,100纳米精度,成本仅需五六元——这是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 教授陈世祈及其团队在纳米3D打印领域创造的"不可能"数据。 传统纳米3D打印技术虽然精度可达100纳米,但速度极慢、成本高昂。陈世祈团队的技术突破 将速度提升1000倍,成本降低95%,一举突破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 "自2015年起,我们就在思考:如何实现从点扫描到一次完成一条线或一个面的转变,同时保 证精度。"陈世祈表示。经过四年的潜心攻关,陈世祈及其团队终于开发出飞秒投影双光子光 刻系统。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陈世祈介绍,具体应用包括光学衍射器件、定制化的特殊镜片 镜头等需要一两百纳米精度的产品。"比如说内窥镜远端的一些特殊器件,或者是AR/VR器件 里面的元器件等,这些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我们都可以做。" 2022年,依靠这项技术,陈世祈与他从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Cha ...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启新程
经济日报· 2025-07-17 15:2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累计验放"北上"的香港、澳门单牌车突破500万辆次 [1] - 大湾区轨道交通里程超3000公里,地铁线网规模和客流量全国最大 [4] - 珠江口已建成7条跨江跨海通道,在建2条 [4] - 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智慧港口群和"组合港/一港通"模式创新推动物畅其流 [4] 产业生态重构 - 香港高校近些年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但产业转型需携手深圳融入大湾区创新生态 [2] - 谭伟豪整合大湾区百家供应链企业,促成香港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大幅缩短、创业项目成功率快速提升 [2] - 2021年1月至2025年5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2043.6亿元,2021-2024年年均增长64% [3] - 珠港澳三地机场构建覆盖全球的航空物流"黄金三角",形成"全国揽货、珠海集散、协同港澳、通达全球"商贸物流体系 [3] 青年创新创业 - 粤港澳大湾区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57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超7000人 [5] - 香港青年余广滔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办公司,融资300万美元并开发全球领先昆虫培育系统 [6] - 澳门青年陈祥在广州黄埔创办农业科技公司,获得3年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和人才专利奖励 [7]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年多来共同决策开发建设重大事项476项 [1] - 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形成与澳门趋同的教育医疗服务,实现公共服务"无感切换" [9] - 创新跨境治理模式实现从单方主导到"四共"体制转变,突破要素流动壁垒 [9]
对话尚海龙:10亿港元“抢人”基金 不光投钱更要“造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21:16
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成立 - 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于2025年6月20日正式成立,由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牵头,联合专业投资团队及香港本地企业家共同发起,旨在为来港高才群体提供创业投资与创业全方位服务 [1] - 首期募集规模达10亿港元,首批3亿港元资金已到位,出资方包括香港本地企业家与家族、内地来港企业家与家族以及专业投资机构 [1][6] - 基金由主基金、子基金以及专项基金组成,主基金以相对低风险模式运行,子基金与专业头部基金合作聚焦早期和成长期项目,专项基金围绕成熟创业项目展开 [3] 基金投资策略与定位 - 基金投资领域包括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以及高端制造等领域 [3] - 基金并非完全专注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会在早期与成熟期项目之间做好平衡,不排除参与投资香港成熟的IPO项目 [7] - 基金定位为"和而不同",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为人才提供增值服务,与传统财务投资基金形成区别 [11] 香港人才政策与创业环境 - 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12月28日推出"高才通计划",截至2024年12月底共收到约11.6万宗申请,其中近9.2万宗获批,已有超过7.5万名高才与其家属抵港 [2] - 2024年香港初创公司数量同比增长10%至4694家,雇员数目同比上升7%至17651人,两项数据均为历史新高 [2] - 香港师生创业模式融合内地与国际双重优势,教授多来自欧美,研究生多来自内地,形成独特化学反应 [9] 产学研转化与人才互补 - 香港高校许多科研成果具备产业化潜力,但因缺乏创业团队和专业管理人才而难以转化 [2] - 高才通计划引入的创业家群体多为企业经营者或大型机构管理者,拥有宝贵管理经验,能与教授形成互补,共同孵化项目 [8][10] - 高才创业者凭借自身能力及对接内地供应链的渠道优势,可有力推动香港大学及研究所的成果转化 [2]
2025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启事
人民网· 2025-06-19 11:30
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 - 活动旨在挖掘健康中国行动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案例,总结推广各地区、各单位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 [1] 征集对象 -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公立医院、学校及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均可推荐、自荐 [2] 征集时间 - 即日起至2025年9月20日 [3] 征集内容 - 健康体重管理方面的工作案例:聚焦不同人群的肥胖防控科普、体卫融合的科学减重方案、生活干预方式进行体重管理的创新模式 [3] - 医疗强基工程方面的工作案例:聚焦健康乡村建设、县域医疗能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创新实践 [3] - 健康数智化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案例:聚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数字化医院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与场景创新 [3] - 中医药健康专项行动等健康中国行动其他方面的工作案例:聚焦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建设、公立综合医院中医科室服务、基层中医非药物疗法覆盖 [3] - 健康城市、健康产业及健康责任方面的工作案例:聚焦城市健康素养建设、健康社区建设、健康促进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4] 案例要求 - 真实性:申报内容须基于真实案例,杜绝虚构与夸大 [5] - 典型性:申报内容可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解决方案,对领域内或者其他地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6] - 完整性:申报内容需包括案例背景、具体措施及方法、阶段性成果或整体效果,并附上证明、说明性数据或图表 [6] - 科学性:申报案例所体现的逻辑方法、技术方案应遵循科学原理,符合政策、法律和伦理 [6] - 就同一个案例内容,仅限申报一次 [7] 案例提交方式 - 邮箱提交:下载电子版申报表,填写后发送至指定邮箱jkzg@people.cn,邮件主题格式为"案例主题+单位简称+2025健康中国创新案例征集" [8] - 联系人及电话:袁老师、刘老师 010-65367969 [9] 案例成果应用 - 专区展示:符合要求的案例将在人民健康平台的专题区域展示 [9] - 经验交流:邀请案例提供单位参加案例调研交流和2025人民健康大会 [9] - 资源合作:符合条件的案例将受邀成为人民网数据智能伙伴计划合作伙伴 [9]
“隐匿”的陕西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03
公司概况 - 巨子生物(2367 HK)是港股上市公司,市值达905亿港元(截至5月15日收盘),联合创始人范代娣因"类人胶原蛋白"技术成为陕西首富 [2] - 公司前身"西安巨子"成立于2000年,由范代娣夫妇创立,初期租用120平米厂房,将实验室与生产结合 [3] - 核心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横扫功效性护肤市场,可复美2024年营收45 42亿元(同比+62 89%),贡献总营收增长的87 04%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5 38亿元(同比+57 2%),净利润20 61亿元(同比+42 4%),毛利率82 1%比肩茅台 [4] - 可复美品牌营收从2019年2 89亿元增长至2023年27 88亿元,增长迅猛 [4] 技术与行业地位 - 拥有40余种专有胶原蛋白构成的分子库,主导制定行业标准,研发团队82 1%来自西北大学,构建技术壁垒 [5]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185亿元激增至2027年1083亿元,公司领跑千亿级市场 [4] - 合成生物学平台和丰富胶原蛋白分子库形成竞争护城河,模仿研发平台需极高技术门槛和时间成本 [4] 商业模式与政策红利 - 通过"国家经费投入-高校技术研发-企业商业转化"闭环,将公共科研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6] - 享受15%优惠税率,产品进入陕西省医保局医用耗材采购目录 [6] - 采用"专利入股—校办企业改制—家族信托代持"三层架构规避监管,完成技术商业化 [8] 争议与挑战 - 研发团队63%来自西北大学,12项国家级课题与校方科研规划高度重合,引发"公共资源私有化"质疑 [9] - 核心技术通过校办企业改制商业化,规避"职务发明"可能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争议 [8] - 学术权力与商业利益交织,如推动校内专家组出具倾向性报告等行为引发公信力质疑 [9] 行业趋势 - 产学研融合潜力巨大,但面临科研人员定位不清、专利权属纠纷、管理能力不足等挑战 [9] - 锦波生物、华熙生物等巨头加速入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11] - 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但需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避免利益输送和学术腐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