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刺激素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湖北:生物制造点燃产业发展“绿色引擎”
环球时报· 2025-06-18 16:52
生物制造产业政策支持 - 湖北省将生物制造列为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内容,加快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生物制造产业新高地 [1] - 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实施方案》,构建农业微生物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目标到2030年培育3-5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头部企业和10家产值超十亿元的领军企业,建设50个农业微生物产业示范基地 [4] 农业微生物技术创新 - 富邦科技研发新一代可降解包膜剂与土壤修复剂等微生物菌剂,提高粮食单产 [2] - 富邦科技核心产品"生物刺激素"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技术,提高农药和肥料利用率,推动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4] - 湖北大学陈守文教授团队破解地衣芽胞杆菌基因"密码",开发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已与多家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协议 [4] 工业菌株研发突破 - 湖北大学杨世辉教授团队建成全球领先的运动发酵单胞菌知识库,开发自主基因编辑系统,实现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乙醇 [8] - 武汉睿嘉康生物科技公司核心产品纤维素乙醇和D-乳酸已完成千吨级中试,万吨级生产线建设中,预计5年内实现10万吨年产能和十亿级销售规模 [8] 产学研融合发展 - 湖北大学与安琪酵母等企业共建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联合体和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学院,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研发平台 [10] - 湖北大学成功孵化16家生物制造企业,相关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10] - 湖北省科技厅系统梳理九大类上百项技术需求,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全面解决,推动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生物制造应用拓展 - 武汉康绿达生物科技自主研发聚谷氨酸、纳豆激酶、辅酶Q10等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护肤品等领域 [9] - 湖北大学成立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与头部企业共同牵头成立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12]
财政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7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 - 重庆市2018年至2024年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630亿元,年均增长11.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个百分点 [2] - 重庆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460亿元增至2023年的746亿元,年均增速10.5%,研发投入强度从2%提升至2.48% [2] - 山东省级科技资金2025年达到145.2亿元,是2018年的4.5倍,"十四五"期间投入总量达712.8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2倍 [3] 财政金融协同模式 - 重庆市璧山区建立"八大资金池"融资支持体系,累计注入财政资金8亿元,支持企业1570家次、发放贷款86亿元 [4] - 山东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 [4] -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累计投资15家独角兽企业、200余家瞪羚企业、3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 [5] 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 重庆市2024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974.26亿元,单个项目转化金额最高达5.3亿元 [7] - 山东科技大市场已汇聚高校院所成果7.9万项、企业技术需求1.1万项,市场交易额突破13亿元 [8] -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研发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 [8] 企业创新案例 -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研发的纳米时栅技术实现原创性突破,进入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7] -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自主研发产品"智能聪"亩均使用成本0.5元至1元,较传统产品降低90%以上 [9] -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建成年产10万吨功能型缓控释肥生产线,实现数字化无人车间管理 [9]
ICL(IC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9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2%,季度环比增长10%;专业驱动销售额为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较第四季度增长15% [6] - 综合调整后EBITDA为3.59亿美元,专业驱动EBITDA为2.62亿美元,同比增长7%,季度环比增长4%;专业驱动EBITDA利润率为19%,较去年第一季度提高约70个基点 [7] - 第一季度末可用资源约为15亿美元,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为1.2倍,经营现金流为1.65亿美元,本季度股息总额为5500万美元,过去十二个月股息收益率为3.5%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工业产品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3.44亿美元,同比增长3%,EBITDA为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6%,EBITDA利润率提高至22%,增加60个基点 [9] 钾肥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4.05亿美元,EBITDA为1.18亿美元,平均钾肥价格为每吨300美元CIF,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但较第四季度上涨15美元/吨;销售量为110.3万吨,同比增加约2万吨 [11] 磷酸盐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5.73亿美元,同比增长3%,EBITDA为1.39亿美元,增长6%,EBITDA利润率扩大至24% [13] 种植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EBITDA为4700万美元,增长12%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宏观市场 - 第一季度美国和欧盟通胀率稳定,巴西上升30个基点,中国通胀率在季度末略有下降,3月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0.1% [20][21] - 巴西利率在本季度上升约200个基点,美国和以色列利率持平,欧盟、英国和印度利率下降20 - 50个基点 [21][22] - 全球工业生产增长在第一季度为2.9%,较第四季度上升约80个基点,预计第二季度略有放缓,2025年剩余时间稳定在3.1% [22] - 美国第一季度住房开工率下降13% [22] 肥料市场 - 第一季度谷物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上升,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均有所改善,农民情绪环比略有上升,较去年第一季度显著上升 [23] - 4月农民情绪进一步改善,钾肥和磷酸盐价格在第一季度环比均上涨,钾肥价格上涨约9%,磷酸盐增长约4%,海洋运费率环比上涨约8%,但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近30% [23][24] 其他市场 - 中国溴价格在第一季度有所改善,季度末后有波动;预计未来五年特种磷酸盐需求将稳步增长,自2020年以来,全球LFP级磷酸盐需求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0%,技术MAP增长17% [24][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推动专业业务增长,与以大宗商品为主的同行形成差异化;继续优先向价格最高的市场销售钾肥,以实现销量最大化 [34] - 不依赖单纯的价格上涨实现增长,将继续推动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通过运营改进解决生产问题,创新仍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关键 [35] - 收购战略保持不变,预计会有更多互补的并购活动,近期的收购有助于扩大区域市场份额,为当地客户提供本地生产 [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整体市场定价趋势在第一季度开始逐渐改善,但许多业务的公布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存在时间差,肥料基本面正在加强,市场普遍感到乐观 [7] - 公司正在监测全球关税和贸易情况,并制定不同的缓解措施,目前钾肥没有关税,公司能够根据需要在市场之间重新分配产品 [8] - 公司维持2025年的指导目标,专业驱动业务部门的EBITDA预计在9.5 - 11.5亿美元之间,钾肥销售量预计在450 - 470万吨之间,预计2025年有效年税率约为30%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4月完成了LSE的全面成功维护停机,投资稳定运营,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将提高产量和效率 [13] - 磷酸盐解决方案业务管理层发生变动,Nadav Thuner被任命为该部门总裁 [15] - 4月初公司收购了领先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Lavie Bio,进一步推进成为全球农业生物领域强国的目标 [1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欧亚大陆钾肥生产商关闭产能是否会导致贸易流变化,以及他们达到96%产能利用率的可能性和市场紧张程度对价格的影响 - 这些生产商的言论和实际行动并不总是一致,他们的行动不够透明,难以准确回答问题;价格正在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供应相对稳定,需求应该良好;公司仍在履行与印度和中国的2024年钾肥合同,受益于价格改善的时间会有所延迟 [48][49] 问题2: 巴西种植解决方案业务的产品组合转变情况 - 巴西的B2B和B2C业务表现良好,专业产品在当地很强劲;公司在北美也看到了类似情况,收购Custom Ag Formulators后,种植解决方案的专业产品增长更高;在欧盟,生物刺激剂销售情况良好 [51][52]
金正大:5月1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6 18:40
公司战略与全球推广 - 公司提出"全球缓控释肥引领者"发展定位,启动全球推广行动,采用"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三位一体出海模式,向欧洲、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输出技术和产品 [2] - 已在荷兰建成首个以中国技术为主导的海外缓控释肥工厂,并与印尼AgriAKU签署战略协议,计划下半年在中东欧、越南、日本、非洲等地开展合作 [2] - 计划在印尼首批建设200块示范田,覆盖油棕、水稻等作物 [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中国缓控释肥首倡者,拥有158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标准,3次获国家科技奖,建成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 开发"土、肥、水、叶、液、生"全系产品线,包括复合肥、水溶肥等10大类产品,形成5大技术方案 [2] - 在拉美市场重点开展高附加值的水溶肥、液体肥业务,暂未计划在当地建厂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48亿元(同比+19.67%),归母净利润880万元(同比-67.26%),毛利率11.93% [13] - 负债总额89亿元(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0.61%,有息负债46.87亿元,呈持续下降趋势 [8] - 通过债务重组协议、延长还款周期等措施化解风险,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和解 [5] 产能与项目建设 - 2024年国内肥料销量238万吨,库存21.61万吨 [7][11] -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进展:35KV变电站建成,主要设备完成招标采购 [5] - 马路槽磷矿处于"四通一平"施工阶段,审批进度受政策、地质等因素影响 [5][10] 营销与改善措施 - 将"营销突破、降本增效"作为2025年工作主线,重点推进产品转型、渠道升级等措施 [3][11] - 通过事业部改革、数字化经营提升效率,目标实现销量恢复性增长 [3] - 一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销量提升,但产能利用率较低影响利润表现 [3]
金正大(002470) - 002470金正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6:48
缓控释肥全球推广规划 - 年初联合多单位启动缓控释肥全球推广行动并发布规划,依托“技术授权 + 本地化生产 + 服务输出”模式向多地输出技术和产品 [1] - 4 月初在欧洲荷兰开启推广并对子公司全面技术升级,建成海外缓控释肥工厂 [2] - 5 月初与印尼 AgriAKU 签署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协议,开启在印尼和东南亚的推广 [2] - 下半年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肥料工业协会合作,在中东欧、越南、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启推广和合作 [2] 产品与技术研发推广 - 发展愿景是成为受人尊重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提供一揽子种植业和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 [2] - 是中国缓控释肥首倡者,建成首条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生产企业之一,承担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 次获国家科技奖,拥有 158 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 [2] - 专注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开发“土、肥、水、叶、液、生”全系产品,拥有全系植物营养产品线,开发 5 大技术方案,建立行业领先优势 [3] 拉美市场业务 - 在拉美国家有产品销售,通过欧洲子公司在南美的孙公司开展业务,主要开展附加值较高的水溶肥、液体肥及原料产品在经济作物细分市场的业务,将加大缓控释肥产品开拓 [4] - 暂无在拉美建厂计划 [4] 财务与业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23 亿,净利润 880 万,销量和收入恢复性双增长近 20%,与同行业相比产能利用率较低 [5] - 总营收 23.48 亿,归母净利润 800 万,公司正在努力提升业绩 [5] - 2024 年末负债总额 89 亿元,有息负债 46.87 亿元,资产负债率 80.61%,有息资产负债率 42.46%,呈持续下降趋势 [9] 项目建设进展 - 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35KV 变电站完成建设具备投运条件,主要设备已完成招标采购,将根据市场行情调整投资策略和建设进度 [7] - 马路槽磷矿建设为井巷工程开工做“四通一平”施工和申办相关许可,受政策审批、地质条件、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公司将督促加快进度并做好监督 [7][10][11] 市场与业务拓展 - 重视市值管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将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规范公司治理 [8][9][11] - 根据战略规划,在欧洲西班牙建有工厂,在东南亚建有营销网络,国际业务团队积极拓展欧洲及东南亚业务 [9] - 2024 年度国内肥料销售量约为 238 万吨 [9] - 截止 2024 年末,公司肥料库存量 21.61 万吨 [11] - 将联手 AgriAKU 公司在印尼首批建设 200 块示范田,覆盖多种作物 [10] 经营策略 - 2025 年将“营销突破、降本增效”作为全年工作主线,营销以稳大肥、促高端为目标,围绕产品转型、渠道升级、品牌提升、数字转型实现突破,调动资源从做实事业部、做专品类小组、做强市场中心协同发力,推进营销突破,全方位推动机制创新和经营数字化,强抓产供销协同,提升运营效率,降本增效,规范管理,稳健经营 [5][11] 债务和解情况 - 与各债权银行建立良好沟通机制,通过延长还款周期、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及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和解或归还债务,尚有与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的前期逾期借款暂未达成和解协议,将根据金融机构审批情况推进业务 [7][9]
金正大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16 09:4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公司负债总额89亿元,其中有息负债46.87亿元,资产负债率80.61%,有息资产负债率42.46%,呈持续下降趋势 [2][10][12] - 公司与债权银行通过延长还款周期、签署债务重组协议、降低贷款利率及减免前期罚息等措施降低债务压力 [10][12] - 2025年一季度销量和收入实现恢复性双增长,增长幅度近20%,但产能利用率较低影响利润率 [15] 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之一,拥有158项缓控释肥发明专利,主导制定缓控释肥行业/国家/国际标准 [3] - 开发"土、肥、水、叶、液、生"全系产品线及5大技术方案,包括复合肥、水溶肥、微生物菌剂等 [3] - 启动缓控释肥全球推广行动,采用"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模式进入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17] 国际业务拓展 - 在西班牙建有工厂,东南亚设有营销网络,国际团队积极拓展欧洲及东南亚业务 [11] - 与印尼AgriAKU公司合作建设200块示范田,覆盖油棕、水稻等作物 [10] - 在拉美国家销售水溶肥、液体肥等高附加值产品,暂无限地建厂计划 [17] 磷矿项目建设 - 马路槽磷矿正在进行"四通一平"施工和许可申办,属深度超1000米的超深竖井 [4][9][12] - 正常井建工程需3.5年,但受审批进度、地质条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4][16] - 35KV变电站已建成,主要设备完成招标采购 [13][14] 经营策略 - 2025年以"营销突破、降本增效"为主线,推动产品转型、渠道升级、品牌提升 [8][15] - 通过做实事业部、做专品类小组、做强市场中心实现营销协同 [8] - 金丰公社坚持"聚资源、建网络、做服务"方针,扩大农业服务规模 [5] 运营数据 - 2024年末肥料库存量21.61万吨 [9] - 2024年度国内肥料销售量约238万吨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亿元,净利润880万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