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金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纳米金属材料行业生产方式、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纳米金属材料应用前景广阔,行业规模超7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21
纳米金属材料行业概述 - 纳米金属材料晶粒尺寸介于1-100纳米,具有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展现出超高强度、优异热稳定性和特殊电磁特性等卓越性能 [1] - 纳米金属材料种类包括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铁、纳米钴、纳米镍等,其中纳米金应用最广,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光电特性好等优势 [3] - 纳米银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导电填料、纺织、工程塑料等领域应用较多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纳米金属材料市场规模达744.51亿元,较2018年的289.8亿元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 [1][14] - 2024年中国纳米材料整体市场规模达2490亿元,较2018年的1159.2亿元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3.59% [13] - 航空航天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47亿元,纳米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固体火箭推进剂以提高燃烧性能 [11] 政策支持 - 国家将纳米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4年河南省出台政策推动金属、陶瓷等领域纳米材料发展,支持电子级球形纳米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产品 [7] -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单/双壁碳纳米管、量子点材料等列为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方向 [8] - 2024年政策聚焦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前沿关键材料包括纳米材料等 [8] 产业链与应用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银、铜等金属原料及粉碎机、混合机等设备,中游为纳米金属材料生产,下游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9] - 生物医学领域用于生物传感器、病原体检测等,航空航天领域用于耐高温涂层、轻量化构件等 [9][11] - 汽车制造领域用于轻量化车身部件、耐磨刹车片等,电子电气领域用于高精度电路连接器、微型传感器等 [9] 生产工艺 - 生产方法分为物理法(蒸发冷凝法、高能机械球磨法等)和化学法(沉淀法、化学还原法等) [5] - 辐射还原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电离辐射制得纳米金属材料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博迁新材、江西宝弘纳米、唐山先隆纳米、山东长鑫纳米等,产品涵盖纳米银粉、纳米铜粉等 [17][18] - 博迁新材2024年金属粉体材料营业收入为8.58亿元,同比增长41.35%,产品应用于MLCC、光伏电池等领域 [19] - 山东长鑫纳米采用丝材电爆法制备超细球形金属粉末,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21]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性能突破,通过原子级结构设计和表面改性技术提升材料强度、导电性等 [25]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核心方向,逐步淘汰高能耗工艺,转向生物还原法等绿色合成路线 [26][27] - 跨学科融合拓展应用边界,如纳米金属材料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结合催生新场景 [28]
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 豫企制定的纳米金刚石国际标准发布
河南日报· 2025-07-12 07:21
行业突破 -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制定的纳米金刚石国际标准ISO6031:2025正式发布,这是金刚石领域首个由中国企业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超硬材料企业在国际标准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1] - 该国际标准填补了全球纳米金刚石在高端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标准体系的空白,为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际通用标准 [3] - 长期以来全球缺乏纳米金刚石生产工艺、表面功能化处理及复合材料性能评价的统一规范,制约了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和市场规范化发展 [1] 公司成就 -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纳米金刚石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持续专注纳米微米金刚石产品的深度研究和原始创新 [2] - 公司此前已主持制定《超硬磨料纳米金刚石》和《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研磨液》两项国家行业标准 [2] - 公司从2020年起开展国际标准提案预研,2021年ISO批准立项,最终牵头组织国内外专家、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伙伴推动标准成功落地 [2] 技术价值 - 纳米金刚石被誉为"工业味精",具有超强硬度、卓越导热性、极佳耐磨性及独特表面化学特性 [1] - 该材料在提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导热、减摩等关键性能方面潜力巨大 [1] - 标准明确了纳米金刚石的定义与分类、关键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在聚合物中的评价规范、安全与环保要求 [2] 产业影响 - 该标准是全球纳米金刚石生产商、聚合物复合材料制造商及下游应用方的共同技术语言和质量基准 [2] - 标准落地是河南超硬材料企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重大突破,将显著提升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 [3] - 纳米金刚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电子、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 [1]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勇立潮头竞风流——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上篇)
新华社· 2025-05-28 18:18
人类社会的发展,常因科学突破而开启新程。科技工作者,则在假设与实证间编织通往未来的道路。 在实验室"技术造物",到市场探索产业化起点,进企业学习"车间语言"……依靠智慧和汗水,科技工作者正在获得更多技术进步和发展主动 权。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个个不懈创新突破、勇立时代潮头的故事,展现了我国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方实验室 万千新可能 二氧化碳当原料,利用酶催化,就能人工精准合成糖——在科研人员眼里,"空气造糖"已不是魔术。 深夜,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里,看着液相色谱仪上的数据显现——合成糖的产量提升30%,等了一天的研究 员杨建刚乐得眯起了眼。 3个多月前,杨建刚所在的二氧化碳精准合成糖团队对新一批酶催化剂反复进行测试。这次人工合成糖的催化效率到底能提高多少,是他关心 的重点,新的数据预示着人工合成糖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糖,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当今工业生物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千百年来,人们都是从甘蔗等农作物中提取糖,能否高效率人工合成 糖,则是全球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怀备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