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影像设备
搜索文档
孙喜:不再跟着西方屁股定义“卡脖子”,这样只会被动挨打
观察者网· 2025-10-27 14:2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将强化科技自立自强,重点包括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企业被定位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角色需从“事后补救”式的项目主导转向市场规则设计者和关键买家,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和现有产业基础的作用 [4][5] - 在应对“卡脖子”问题(如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时,策略需因行业而异,工业芯片和软件领域更适合由用户企业牵头进行纵向一体化创新,而通用计算芯片领域则因产业分工高度成熟而更为复杂 [9] -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应用需区分行业特性,在工业(2B)领域,企业过去30年积累的工业经验是成功实施AI的关键,其重要性远超在消费端(2C)或政府端(2G)的应用 [11][13]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国家创新系统的调整日益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形式,将企业遇到的“卡脖子”问题转化为国家科技任务 [1] -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体现方式,是让其成为创新的“出题人”,使其棘手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高校或院所合作者得到解决,而非必须通过国家项目绕行 [5] - 迈瑞医疗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2008年合作开发高端彩色超声设备,是体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典型案例,其合作早于相关的国家科研项目 [6][8] 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 - 政府过去帮助企业的形式存在“事后补救”性质,从企业遇到问题到国家项目产出成果存在若干年的时滞,可能导致高估项目作用或忽视“后来者劣势”等非技术因素 [2][3] - 政府的长远角色应是市场规则设计者和关键买家,通过提高行业门槛、推动优胜劣汰,并为行业创造共同长期愿景,以弥合企业市场需求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的“温差” [4][5] - 政府可通过设立工业人工智能示范项目,为传统工业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协同创新创造机会,解决供需两侧的信任瓶颈问题 [14] 行业特定创新路径 - 工业芯片领域(如电视芯片、空调芯片)可采用用户牵头的纵向一体化策略,海信进入电视芯片、格力进入空调芯片即因此类需求缺乏合适本土供应商 [9] - 工业软件行业发展路径包括纵向一体化(如中国石油东方物探解决关键技术软件化)以及由行业协会推动的供需对接与交易撮合,均超越了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 [9][10] - 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浙大中控凭借30年行业经验,能有效利用“穷举法”训练AI,这在其工业场景中至关重要且优于互联网背景企业的尝试 [11][13]
中集环科2025年半年报亮相,第二增长曲线表现亮眼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14亿元 归母净利润6260.12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7亿元[1] - 罐式集装箱业务收入92424.63万元 同比下降17.57% 市场份额保持首位[1] - 医疗设备部件业务收入11915.61万元 同比增长16.12%[1][2] - 后市场业务收入7492.20万元 同比微增0.95%[1] 业务战略 - 坚持聚焦相关多元化战略 通过规模效应与高精尖技术协同发展第二增长曲线[2] - 积极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寻求通过并购投资扩充营收来源[3] - 计划构建"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新场景"矩阵 实现向高端装备技术平台战略转型[3] 行业环境与竞争力 - 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与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复杂经济态势[1] - 持续强化技术实力推动产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巩固行业龙头地位[1] - 医疗设备部件业务连续多期保持两位数增速 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零部件研发能力显著提升[2] 客户与合作 - 高端医疗设备客户基础持续扩大 与西门子医疗总部开展全球供应商合作洽谈[2] - 与西门子医疗就未来合作达成积极共识 参观自动化生产车间深化合作关系[2]
中集环科(301559):全球罐式集装箱龙头,高端医疗影像设备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中邮证券· 2025-06-18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集环科是全球罐式集装箱龙头,全球市占率约50%,受全球宏观环境和下游化工行业影响,2024年罐箱市场需求承压,公司积极探索智能化、产业链纵向升级,2025Q1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7%;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速增长,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第二成长曲线 [5][6][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6.72/43.68/56.21亿元,同比增长9.63%/18.97%/28.67%;预计归母净利润2.89/3.88/5.82亿元,同比增长 - 4.93%/34.32%/50.08%;对应PE分别为33.27/24.77/16.51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个股表现 - 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中集环科股价从 - 13%逐步上升至37% [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6.02元,总股本6.00亿股,流通股本0.90亿股,总市值96亿元,流通市值14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8.80/13.82元,资产负债率13.7%,市盈率31.41,第一大股东为INVESTMENTS LIMITED [4] 投资要点 - 中集环科是中集集团旗下公司,主要从事罐式集装箱行业,是全球领先的液体、液化气体集装箱化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下游场景主要是化工物流,全球份额约为50% [5] - 2024年罐箱市场需求承压,新增造箱量4.21万台,同比下滑25.58%,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9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罐式集装箱营业收入27.48亿元,同比下降32%;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4.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 [6] - 公司在医疗设备领域生产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保护和功能部件,产品获业界巨头认可,2025Q1医疗设备部件营收约5441万元,同比增长21%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72亿元、43.68亿元、56.21亿元,同比增长9.63%、18.97%、28.67%;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亿元、3.88亿元、5.82亿元,同比增长 - 4.93%、34.32%、50.08%;对应PE分别为33.27倍、24.77倍、16.51倍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49|3672|4368|5621| |增长率(%)|-28.18|9.63|18.97|28.67| |EBITDA(百万元)|332.92|362.59|474.45|700.8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3.87|288.88|388.01|582.32| |增长率(%)|-49.01|-4.93|34.32|50.08| |EPS(元/股)|0.51|0.48|0.65|0.97| |市盈率(P/E)|31.63|33.27|24.77|16.51| |市净率(P/B)|2.04|2.03|2.01|1.97| |EV/EBITDA|21.54|20.04|15.26|10.83|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28.2%、9.6%、19.0%、28.7%,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49.2%、 - 5.3%、34.8%、50.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49.0%、 - 4.9%、34.3%、50.1% [10] - 获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6.7%、16.8%、18.1%、20.1%,净利率分别为9.1%、7.9%、8.9%、10.4%,ROE分别为6.5%、6.1%、8.1%、12.0%,ROIC分别为4.9%、5.3%、7.2%、11.0% [10]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7%、14.7%、16.2%、18.9%,流动比率分别为7.54、7.02、6.33、5.34 [10] - 营运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9.03、9.32、10.51、10.81,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19、3.83、4.01、4.13,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1、0.67、0.78、0.96 [10]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1元、0.48元、0.65元、0.97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84元、7.90元、7.99元、8.11元 [10]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4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02百万元、286百万元、385百万元、577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02百万元、619百万元、431百万元、227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751百万元、 - 58百万元、 - 68百万元、 - 82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312百万元、 - 249百万元、 - 333百万元、 - 501百万元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勇立潮头竞风流——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上篇)
新华社· 2025-05-28 18:18
科技产业政策支持 -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战略部署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历史性成就与变革 [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需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7] - 政策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4] 人工合成糖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现二氧化碳精准合成糖,催化效率提升30% [5] - 团队测试上千种酶组合,筛选7个最适酶元件,糖转化率从10%提升至超40% [7] -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未来或实现吨级测试,打破传统农业制糖限制 [8] 高端医疗设备产学研合作 - 联影集团研究院院长胡鹏50%时间深入高校实验室与医院,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 [10][11] - 联影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研发新型光子探测技术,显著降低CT辐射剂量并提升精度 [11] - 联影与瑞金医院共建"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工程师与医生直接协作优化设备 [13] 纳米材料产业化应用 - 重庆纳米金属研究院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20] - 工程师黄椿森担任"翻译",解决实验室工艺与生产线设备精度差异的衔接痛点 [17][18] - 西南铝业应用梯度纳米技术矫直辊,生产铝卷总长度近两万千米 [22] 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 - 重庆两江新区实施"拨投结合"模式,财政资金支持技术孵化后转为股权 [22] -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形成"科研-市场-反哺创新"闭环 [22] - 纳米轧辊测试数据与车间需求适配,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22]
科创板年报观察:科创板“链主”型龙头企业擎旗奋进 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08 21:41
科创板龙头企业表现 - 科创板市值前10名公司合计市值逾1.5万亿元,占科创板整体比例超20% [1] - 前10名公司2024年度合计营收同比增长21.2%,净利润同比增长24.3%,与上市前相比累计营收增长175.6%,净利润增长394.8% [2] - 中芯国际营收规模首次达500亿元,一季度营收及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4%和166.5%,稳居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企业 [2] 企业业绩亮点 -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2024年度净利润37.08亿元,同比增长575%,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并摘U [2] - 金山办公WPS Office全球月活超6.32亿,营业收入51.21亿元(同比+12.4%),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24.8%),AI功能月活用户近2000万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前10名公司2024年度合计研发投入221.09亿元,占科创板整体14%,同比+20.09%,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48.79% [4] - 前10名公司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256项,占科创板整体11.1%,华润微电子两项技术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 [4] - 澜起科技推出PCIe 6.x/CXL 3.x Retimer芯片M88RT61632并完成客户送样,巩固内存接口芯片技术领先地位 [5] 产业链引领作用 - 联影医疗培育近千家国产供应商(含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国产化进程 [7] - 海光信息牵头成立光合组织,联合5000余家合作伙伴完成12000余套软硬件适配,研发定制优化500余个技术方案 [8] - 科创板龙头企业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共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实现聚链成势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