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织物压力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的AI能力还处在GPT3时代」,有望跑出多家千亿市值公司|OpenTalk回顾
36氪· 2025-07-07 13:08
文 | 刘婧琼 编辑 | 阿至 2025年6月25日,36氪联合云道资本举办了 「给AI装上身体,具身智能何时能迎来'ChatGPT时刻'」OpenTalk 直播活动 ,特邀 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方正 浩、尧乐科技创始人兼CEO吕莉蕴、灵御智能创始人兼CEO金戈 ,三位嘉宾就具身智能与AI的投资逻辑、具身智能关键基设——柔性触觉传感器、具身 智能从L0到L4的渐进式发展路径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分享,并与观众进行了在线互动。以下是本场直播的干货总结,欢迎阅读、分享与收藏。 具身智能与AI的投资逻辑 分享嘉宾:方正浩|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复旦大学理学学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负责公司投资、研究、渠道开发体系搭建。曾 就职于海外对冲基金,协助管理比尔·盖茨家族基金等海外机构投资人资产,具有超过10年投资研究经验。 主导及参与的投资案例包括:实朴检 测(301228.SZ)、慕帆动力,奥创光子、跃迁引擎、穹彻智能、松延动力、西湖机器人、光本位,云轴信息ZStack、赛卓电子等。 分享关键词:#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方正浩认为现在具身智能的AI能力还处在GPT3时代,还未完成数据采集和预训练的问题, ...
东方电热点评报告:与上海织识达成战略合作,柔性传感器赋能汽车与机器人业务
浙商证券· 2025-06-11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9、44、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5%、10%,CAGR为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2、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7%、20%、10%,CAGR为3%,对应PE分别为30X、25X、23X [2] - 公司与上海织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战略入股,拓展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在汽车出行等领域应用,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 [7] - 上海织识技术优势强,是国内唯一通过车规级测试、拿到头部主机厂定点的柔性传感器企业,小米持有其约16.7%股权,公司有望借此进入小米供应链 [7] - 在汽车出行领域,公司有望以现有汽车热管理产品为基础,增添柔性压力传感器等配置、提高产品集成度,上海织识已拿到岚图、理想定点,预计25H2放量 [7] - 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借助优质客户资源,有望快速布局电子皮肤赛道,为国内外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电子皮肤 [7] - 公司有资金、有意愿布局机器人领域,未来聚焦机器人零部件、材料、应用场景三大方向,截止25年一季度末有现金约13亿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11.18|3862.13|4445.89|4882.61| |营收增速(%)|-9.62%|4.07%|15.12%|9.8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7.75|264.03|316.88|349.85| |归母净利润增速(%)|-50.62%|-16.91%|20.02%|10.40%| |每股收益(元)|0.21|0.18|0.21|0.24| |P/E|24.98|30.06|25.05|22.69| |ROE|7.71%|6.08%|6.87%|7.12%| [3] 基本数据 - 收盘价为¥5.37 - 总市值为7,936.74百万元 - 总股本为1,477.98百万股 [4]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E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等有相应变化,负债合计、股东权益等也有变动 [8] - 利润表:2024 - 2027E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8]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有相应变化 [8]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比率在2024 - 2027E年有相应变化 [8]
东方电热(300217) - 300217东方电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1
2025-06-11 07:54
参会情况 - 31 家券商、66 家投资机构的基金经理/研究员参会 [1] 战略合作 - 与上海织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应用,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 [1] 公司地位与业务展望 - 国内最大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制造商、国内前二的新能源汽车 PTC 电加热器企业、国内唯一量产动力类预镀镍材料的供应商 [1] - 聚焦三大业务方向,包括汽车热管理、机器人零部件与材料、固态电池材料 [1][2] - 2025 年预计家电电加热板块平稳,新能源汽车 PTC 板块高速增长,工业装备板块下滑,新材料板块扭亏为盈 [2] 产品优势与特点 - 织物类传感器柔韧性好、耐久性高、精度高,相比主流传感器无明显不足 [2] 产品价值量 - 机器人电子皮肤单手价值量预计超 1000 元,双手超 2000 元 [3] - 车用单个座椅传感器产品价值量 100 - 300 元,四个座椅合计超 500 元,搭配其它产品超 1000 元 [4] 合作情况 - 汽车领域合作方拿到岚图、理想定点,预计今年下半年放量;机器人电子皮肤领域对接小米等 [4][5] - 与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锂电池外壳材料和储能超级工厂电加热产品供应有商务关系 [6] 产能规划 - 上海有 2000 平米厂房,镇江有大量厂房,获批量订单可较快落实产能 [6] 战略合作进展 - 有战略入股投资意向,已开启业务层面合作 [7] 机器人领域发展方向 - 聚焦机器人零配件、核心部件核心材料、应用场景三大方向 [8] 技术布局 - 依托现有设备和技术储备可开发固态电池集流体材料,会与下游客户对接 [9] 传统业务规划 - 确保家电和光通信板块业务平稳,家电拓展智能小家电和海外市场,光通信参加海外展会获订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