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寿

搜索文档
五年关闭万家网点!头部险企带头“瘦身”
华夏时报· 2025-06-03 21:02
行业趋势 - 保险业正经历深刻的渠道变革,从"以规模论英雄"转向数字化和集约化运营 [2] - 2020年至今全国范围内被撤销的保险分支机构数量已超过1万家,其中2024年裁撤约2012家,与2023年基本持平 [3] - 五大上市险企今年以来累计裁撤分支机构近296家,占总量的31.3%,中国人寿以160家居首 [3] 裁撤机构特点 - 被裁撤机构主要集中在三四线非省会城市,以营销服务部(占比76%)和支公司为主 [4] - 泰康人寿年内撤销178家分支机构,其中135家为营销服务部,占比达75.8% [4] -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为四级,裁撤主要集中在三四级"毛细血管"机构 [4] 裁撤原因 - 成本压力加剧:三四线城市投入产出比低,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高企 [5] - 监管引导:监管部门要求清理"空壳机构"和"无效网点" [5] - 销售转型:代理人制度改革导致线下增员难,网点展业功能衰退 [5] - 数字化替代:客户行为加速向线上迁移,自助投保占比提升 [5] - 低利率环境影响:利差空间缩小,投资收益下降,基层机构难以盈利 [6] 影响分析 - 正面影响: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业务转型,加快数字化进程 [8] - 负面影响:品牌可见性降低,服务半径扩大,中短期承压 [8] - 消费者影响:保险可及性下降,银发人群面临数字鸿沟 [8] 未来展望 - 线上购险率从2023年73%升至2024年78%,预计两年内超过线下 [9] - 线下网点仍具不可替代性:高保额长期险需面对面信任构建,特殊群体服务需线下支撑 [9] - 未来将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渠道生态,网点转向功能型体验中心 [10]
新华保险北分陈镜好:现代保险理念通过前置化服务减少了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
北京商报· 2025-05-28 17:48
保险行业创新与赋能 - 现代保险理念从"事后补偿"转向"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聚焦风险预防与健康管理,通过前置化服务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 [1] - 险企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建立"预防-诊疗-康复"闭环,配合医疗和重疾险产品,帮助消费者降低医疗支出预期,释放储蓄资金转向教育、文旅等消费领域 [1] 养老规划与生态链构建 - 险企通过重资产自建养老社区、轻资产养老机构合作、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式,带动医疗、康复、文旅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保障-产业-消费"生态链 [1] - 客户可通过养老年金、终身寿等具备养老属性的产品,结合退休工资规划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保障晚年生活品质,富裕资金可用于当期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1] 政策支持与消费能力提升 - 城市型普惠保等民生保障属性强的产品,以及个人养老金等兼具养老补充和节税功能的产品,能缓解民众潜在支出压力,提升当下消费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