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

搜索文档
养老金融周报(2025.07.21-2025.07.27):英国养老金成立GGIC以求参与政策制定-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12:09
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养老金领域有三项重点事件值得关注,分别是二季度中央汇金 ETF 购买规模接近 2000 亿人民币、英国养老金成立 GGIC 以求参与政策制定、英国建立第二届养老金委员会以应对养老金下降问题;同时还跟踪了海外和国内养老金融政策及投资管理动态 [1][2] 重点关注 - 二季度中央汇金 ETF 购买规模接近 2000 亿人民币,资金投入 10 只宽基指数基金,超一半流入中证 300 指数 ETF,还买入约 290 亿元中证 1000 指数 ETF [1][6] - 英国养老金成立 GGIC,初始成员 AUM 约 1500 亿英镑,对英资产投资超 600 亿英镑,要求赋予养老金更多权利,包括参与政策制定、获取非上市公司信息、拥有股东权利等 [8][9] - 英国时隔近 20 年重新组建第二届养老金委员会,职责是审查未来养老金待遇下降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需在 2027 年向政府提供最终报告 [2][11] 海外养老金融动态 - 美国 NCPERS 称 DB 型养老金比 DC 型更能支持经济增长,公共养老金对经济健康关键,2023 年贡献大,无公共养老金 2025 年经济活动或减 3 万亿美元,且财政影响显著 [13] - 加拿大 La Caisse 承诺向英国 Sizewell C 核电项目投资最多 17 亿英镑,获 20%股权,项目装机 3.2GW,建成后可长期供电并减碳排放 [14][15] - 丹麦学者养老金将 9 家欧洲国防工业公司移出投资排除名单,支持欧洲民主制度,仍排除争议性武器等相关企业 [15] - 美国 SDCERS 改用总公共股票策略进行权益配置,降低偏差风险,目标年化投资回报率 6.5% [17] - Confluence 称 2025 年二季度 4000 余家 DB 型养老金计划净回报中位数为 6.06%,均低于 60/40 基准组合回报率 [18] 国内养老金融和产业动态 - 财政将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通过电子消费券抵扣 30 - 60%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资金按 9:1 央地共担 [26] - 人社部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做好养老金调整和基金监管工作,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28][29] - 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探索个人养老金“默认投资”机制,年金投资管理将出台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指导意见 [30]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明确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条件 [31] - 养老产业有多起合作和融资动态,涉及老年用品、医养照护、老年娱乐、智慧养老等领域 [33]
【惊喜】养老也要未雨绸缪,2696元加磅好礼待领取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7-24 14:58
养老投资重要性 - 养老生活提前储备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从延迟退休讨论到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社区养老驿站和养老服务投资成为热点 [2] -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 个人自愿参加 市场化运营的制度 旨在提升个人养老品质 [4] 个人养老金机制 - 个人养老金由居民自愿购买 企事业单位发起 商业机构运作 与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形成互补 [5] - 缴存金额可税前抵扣 投资收益暂不征税 领取时仅按3%纳税 最高省税5400元 [6] - Y份额管理费 托管费享受5折优惠 且不收取销售服务费 通过税费两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实际收益 [6][7] 建行开户优惠活动 - 首次缴存个人养老金账户最高享88元奖励 [8] - 当年缴存金额首次达500元最高享188元奖励 达1000元最高享380元奖励 [9] - 邀请好友开户并缴存每月最高领价值2000元奖励 代发工资客户缴存达标可额外领20元 [9] - 约定缴存自动扣款且金额达标后立享20元奖励 [9]
上半年广东保险业“逆势上扬”!分红险带动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2:24
行业整体表现 - 广东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2.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36% [3] - 保费收入4616亿元,同比增长5.53%,增速高于全国0.46个百分点 [3] - 浮动收益型分红险保费7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63%,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 [3] - 广东金融监管局辖内(不含深圳)总资产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 [3] 农业与海洋经济保险 - 农业保险风险保障1375.99亿元,同比增长9.68%,赔付支出35.7亿元,同比增长10.79% [4] - 海洋牧场保险共保体提供风险保障10.44亿元,支付赔款6764.22万元 [4] - 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贷款余额501亿元,同比增长19.09% [4] 社会保障体系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1630万户,入金规模96.58亿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累计积累940亿元 [6] - 城市定制医疗险覆盖20个地市近1400万人,商业健康险累计提供169.58万亿元健康风险保障 [6] -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为3万农村低收入居民提供13.8亿元风险保障 [6] 跨境保险服务 - 港澳机动车跨境车险"等效先认"覆盖9.03万辆 [7] - 备案43款大湾区健康险产品,累计为超15万人次提供保障 [7]
上半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达2.55万亿元 新就业形态保障试点扩围
环球网· 2025-07-23 09:5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 [1][4]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持续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全部调拨到位 [3] - 研究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4]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参保人数达1234万人 [1][3] - 试点扩围新增天津、河北、辽宁等10个省份,纳入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 [3] - 计划用3年时间从扩容省份、新增企业、拓宽行业三个维度推进试点扩围 [3] 社保待遇调整与发放 - 自2025年1月1日起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 [3]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3] - 上半年为1479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及代缴医保费768亿元 [3] 社保基金管理与监管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保持在2.55万亿元水平 [4] - 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 [4] - 优化基金监管系统功能,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 [4] 社会保障卡应用 -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 [4] - 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4] 个人养老金制度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制定相关通知以丰富领取条件并优化领取流程 [3] - 协同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 [4]
民生直通车丨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这两笔钱要分清楚
新华社· 2025-07-11 19:50
基本养老金调整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明确为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1] - 此次调整主要惠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包括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总量约1.5亿人 [1]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今年再提高20元,涨幅为16.3%,惠及1.8亿多老年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居民 [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0.7亿人 [1] 基本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的区别 - 基本养老金属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块 [1] -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22年4月建立 [5] - 参加个人养老金需先在中国境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每年最高缴存1.2万元,可购买理财、储蓄存款、基金、保险等产品 [5] - 基本养老金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而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自主决定缴存金额和方式 [7]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基本养老金领取时不用缴税 [7] - 个人养老金在缴费时可享受税收优惠,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7]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7] - 个人养老金实行最低一档3%的税率,而普通个税税率为3%至45%七档超额累进税率 [7] 个人养老金的价值评估 - 个人养老金是否值得购买因人而异,需根据个人收入计算"一进一出"的差价 [8] - 以税前年收入约20万元的参加人为例,对应的个税边际税率为10%,每年存12000元可赚800多元 [8] - 收入越高、个税税率越高,购买个人养老金越划算 [8] - 对于工资未达到每月5000元个税起征点的低收入群体,参与个人养老金可能不划算 [8] - 基本养老金是退休后的"必选项",个人养老金是"可选项",可作为补充养老工具 [8]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个人养老金领取需缴3%个税,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参与
广州日报· 2025-07-10 23:40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按领取金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1] - 缴存环节可享受税收优惠,按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3] - 投资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3] 税收优惠测算 - 年应税额≤3.6万元可节税360元(税率3%)[2] - 年应税额3.6-14.4万元可节税1200元(税率10%)[2] - 年应税额14.4-30万元可节税2400元(税率20%)[2] - 年应税额30-42万元可节税3000元(税率25%)[2] - 年应税额42-66万元可节税3600元(税率30%)[2] - 年应税额66-96万元可节税4200元(税率35%)[2] - 年应税额>96万元可节税5400元(税率45%)[2][3] 制度实施进展 - 2022年率先在36个城市试点[3] - 2024年12月15日起全国全面实施,税收优惠同步扩大至全国范围[3] - 覆盖人群为参加城镇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3] 适用性分析 - 收入越高、个税税率越高,节税效果越显著[4] - 年应税额≤3.6万元的低收入群体参与可能不划算[4] - 资金账户可投资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3]
低利率如何破局?专访同方全球人寿童伯宁
券商中国· 2025-07-04 15:02
利率下调与保险产品调整 - 合资人身险公司同方全球人寿率先将两款新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下调50BP至1.5%,引发市场关注 [2] - 公司认为下调利率可增强投资灵活性,长期或实现更高回报率,达到保险公司与客户"双赢"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23年以来单边快速下行,2024年12月跌破1.7%,6月23日降至1.64%,持续低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4][6] 低利率环境下的行业挑战 - 利率与产品预定利率长期倒挂导致保险公司投资端收益承压,利差损风险加大 [7] - 投资决策面临两难:投资长债无法覆盖负债成本,不投资长债则可能因利率继续下行缺乏稳定收益 [8] - 行业两年内第三次下调产品预定利率,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已从4.025%降至2.5% [6] 产品策略调整方向 - 公司采取平衡的多产品策略,包括分红险、非分红险、储蓄险、养老年金等 [13] - 重点发展"下有保底、上有弹性"的分红险,认为股票市场长期回报率通常高于固定收益类资产 [8] - 产品调整三大方向:风险共担型产品、保障型产品、养老产品 [13] 行业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8月要求新备案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为2.5%、2.0%、1.5% [5] - 2024年1月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一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9] - 行业预计8月左右将正式启动新一轮预定利率下调 [9] 产品创新建议 - 建议探索开发指数型万能险、指数型年金、保底型投连险等新型风险共担产品 [17] - 指数型万能险可设置封顶率(如10%)和保底率(如1%),平衡市场收益与最低保障 [17] - 产品创新需要配套风险控制机制和金融工具对冲风险 [18] 细分市场布局 - 医疗险领域升级百万医疗险,研发中高端医疗险,推出失能、护理保险 [14] - 养老产品关注退休后现金流焦虑和失能风险,通过"产品+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14] - 强调养老年金应聚焦退休长期保障功能,避免高现价产品丧失保障意义 [15]
“个人养老金”,你交了吗
金融时报· 2025-07-03 19:01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 -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1] - 参加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线上入口或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年缴存上限为12000元 [1] - 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国债等金融产品 [1] - 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存在"开户热、缴存冷"现象 [1] 递延纳税政策分析 - 采用EET模式(缴费免税、投资免税、领取征税),领取税率从试点期的7.5%降至3% [2] - 政策目标包括激励中高收入群体补充养老储备、引导长期资本形成、优化税制公平性 [2] - 国际通行做法,通过领取阶段缴税降低个人税负,有助于积累养老资产 [2] - 边际税率10%及以上群体节税收益显著,但免税或低税率群体可能产生负收益 [3] 制度优化建议 - 当前痛点包括税收优惠覆盖失衡、部分产品收益未达预期、流动性约束过严 [4][5] - 建议实施阶梯式税收优惠,对中低收入群体给予额外补贴,逐年提高缴费上限并与CPI挂钩 [5] - 丰富产品体系,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建立弹性支取规则 [5] - 需改进税收优惠吸引力,明确缴纳阶段收入低于起征点的领取阶段免税 [5] 养老投资规划建议 - 35岁至40岁是开始养老储备的合适年龄段,需根据收入水平和预期合理安排 [6] - 养老投资应追求长期收益,在不同类型金融产品间合理配置以平衡风险 [6] - 需树立长期投资理念,聚焦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益率,采用纪律性定投机制 [7] - 警惕高收益承诺陷阱,优先选择底层资产透明、风险可控的正规产品 [7]
领取个人养老金 为何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金融时报· 2025-07-03 11:43
个人养老金制度概述 - 个人养老金是2022年11月试点、2024年12月全国推行的创新制度,作为基本养老金的补充,自愿缴存且年额度不超过12000元 [2] - 与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不同,个人养老金需通过银行等渠道开通账户,资金可投资银行理财、存款、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 [2] 税收政策解析 - 领取基本养老金免征个税,但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按领取额的3%单独计税(含本金和收益) [1][2] - 缴费环节享受税前扣除优惠(上限12000元/年),投资环节收益暂不征税,实现递延纳税 [2][3] - 3%的领取税率设计兼顾公平性(防止高收入群体避税)和制度吸引力(低于多数人边际税率) [3] 不同收入群体的适用性 - 中高收入群体(如月入1.5万元适用10%税率)通过税前抵扣可显著节税:案例显示20年累计省税2.4万元,最终领取32万元仅纳税9600元 [4] - 低收入群体(未达个税免征额5000元)因无法享受税前抵扣,且领取时需缴3%个税,参与性价比低 [4] 制度设计逻辑与建议 - 递延纳税为国际通行做法,通过税收优惠激励长期养老储备,3%税率平衡政策可持续性与参与积极性 [3][4] - 参与决策需综合收入水平、投资能力及养老规划,强调长期投资理念 [4]
国内宏观和产业政策周观察(0623-0629):脑机接口医疗器械首批国标启动制定
华福证券· 2025-06-30 14:53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行业政策聚焦制度完善、风险防控与要素效率提升,夯实重点行业运行基础与治理能力,政策延续“建机制、强底线”思路,助力行业稳步转型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A股各大板块和热门概念涨跌不一 [2]。 各部分总结 本周国内宏观政策跟踪 - 外交部:3125名中国公民从伊朗安全撤离,驻以色列使馆协助500余名中国公民及部分其他国家公民转移;王毅外长访欧将与欧方就中欧关系等交换意见 [9] - 国务院:李强总理将出席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何立峰副总理调研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 [9] - 人社部:明确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领取额3%缴纳个人所得税 [9] - 上合组织:韩正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强调中方安全观 [9] - 国新办:介绍阅兵总体设计安排 [9] - 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将试点推进,首批试点地区包括江苏、上海等 [9] - 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方案,提高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比至40%以上 [9] -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9] 本周国内行业政策跟踪 - 汽车业: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生产厂家优化返利政策,包括设置明确标准、缩短兑现账期、减少限制条件等 [13] - 医药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提请审议,规定医保体系框架等;国家医保局强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脑机接口医疗设备国家标准立项征求意见 [14][17] - 食品业: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审议,聚焦重点液态食品运输监管、婴幼儿配方液态乳注册管理和惩处违法行为 [18] - 信托业:中国信托业协会组织编写《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规范业务展业标准 [19] - 会计行业:财政部就压实会计工作责任的意见征求意见,解决责任边界不清等问题 [20] 资产价格:本周A股市场表现数据跟踪 - 涨幅前五板块:软件服务(+8.79%)、国防军工(+6.81%)、非银金融(+6.61%)、企业服务(+5.80%)、硬件设备(+5.63%) [23] - 跌幅居前板块:石油石化(-2.42%)、电信服务(-0.38%) [23] 本周热门概念指数涨跌幅跟踪 - 本周涨幅前十概念:炒股软件(+19.20%)、金融科技(+14.25%)等 [26] - 本周跌幅居前概念:油气开采(-4.59%)、航运精选(-3.18%)等 [26] - 本月涨幅前十概念:光模块(CPO)(+25.57%)、数字货币(+23.27%)等 [27] - 本月跌幅前十概念:高送转(-4.12%)、动物保健精选(-4.01%)等 [27] - 今年涨幅前十概念:数字货币(+45.05%)、最小市值(+42.44%)等 [31] - 今年跌幅前十概念:光伏屋顶(-11.30%)、煤炭开采精选(-11.74%)等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