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
icon
搜索文档
汇得科技涨2.06%,成交额2.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4.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3: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6日盘中报26.77元/股,上涨2.06%,总市值37.95亿元 [1] - 当日成交2.05亿元,换手率5.6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5.07%,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21.45% [2] - 公司今年以来已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1月5日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34.74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1308.69万元,占比6.37%,卖出689.82万元,占比3.36% [1] - 大单买入2449.90万元,占比11.93%,卖出3034.04万元,占比14.78%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革用聚氨酯67.05%,聚酯多元醇15.83%,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9.43%,其他4.42%,新能源制件3.27%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91亿元,同比减少9.87%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7613.94万元,同比增长0.1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1.18万,较上期减少11.63% [2] - 人均流通股11760股,较上期增加13.16% [2] - 中加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为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8.27万股 [3] 公司分红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869.26万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聚氨酯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小盘、新能源车、专精特新、汽车热管理等 [2]
汇得科技: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8-26 04:0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股票代码603192,股票简称汇得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成立日期为2007年6月25日,法定代表人为钱建中,注册资本为14,113.2667万元 [17]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品 [17]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具体为合成材料制造下的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20]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4,115.37万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48.70万股(占比1.76%),无限售条件股份13,866.67万股(占比98.24%) [17][18]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汇得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汇得集团),持有4,940万股,占总股本的35.00% [1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建中、颜群夫妇,两人合计控制9,7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07% [18] - 钱建中通过持有汇得集团80%股权间接持有公司35.00%股份,颜群直接持有公司3,120万股(占比22.10%),钱建中还通过控制湛然合伙持有公司11.97%的股份 [18][19] 行业概况与竞争地位 - 公司所处聚氨酯行业属于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行业,产品具有耐磨性好、电绝缘性好、韧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电气电子等领域 [20][26] - 2023年全球聚氨酯市场规模约为871.0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到914.9亿美元,2032年将增长至1,366.2亿美元 [3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产量占全球超四成,2023年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达11,901.8万吨,合成橡胶产量909.7万吨,化学纤维产量6,872万吨,涂料产量3,577.2万吨 [27] - 在革用聚氨酯细分领域,2024年中国产能约为296.3万吨,产量164.2万吨,公司产量约17.9万吨,市场占有率10.9%,位列全国第四 [45] -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峰化学、华峰超纤、一诺威、双象股份、美瑞新材、安利股份、旭川化学、华大化学和禾欣控股等企业 [45][47][48]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团队,具备持续的新产品研发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工艺特点,并研发创新产品引领市场需求 [48] - 经过多年生产工艺探索积累,公司已具备持续生产高品质产品的能力和经验 [48] - 聚氨酯产品性能可调范围宽、适应性强,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机械强度、粘接性能和弹性,可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配方组成大幅改变产品性能 [28] 原材料供应与成本结构 - 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包括MDI、AA和DMF,这三类原材料成本合计占主营业务成本约60%左右 [8] - 原材料定价受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价格联动机制、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及贸易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8] - 聚氨酯上游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如MDI、TDI)、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反应生成)、聚醚多元醇等,辅料包括溶剂、扩链剂、催化剂、发泡剂等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