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多元醇
搜索文档
汇得科技再融资引监管问询 聚焦前次募投不及预期与本次30.5万吨产能合理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09:49
关于本次募投新增12.5万吨聚酯多元醇和18万吨聚氨酯新材料产能的合理性,公司表示,聚氨酯行业市 场空间广阔,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2,021亿元,汽车内饰、体育用品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现有 革用聚氨酯产能利用率为74.76%、聚酯多元醇产能利用率近85%,均高于行业水平,存在明确产能缺 口。此外,公司已积累世联集团等稳定客户,正拓展国内新能源车企及华北、华中区域市场;新产品共 聚酯与醇解改性多元醇已完成中试,具备充分产能消化支撑。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2024年革用聚氨酯产能利用率为74.76%),且产销率接近100%。 南方财经11月26日电,汇得科技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遭上交所问询,核心围绕前次募投效 益不及预期原因、本次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新增产能合理性两大关键问题。 针对前次"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效益未达预期,公司回应称,核心原因是TPU市场竞 争加剧,行业头部企业扩产导致"以价换量",公司主动暂缓3.5万吨TPU产能建设;同时福建厂区采取 差异化战略,产品以通用化为主,定价更审慎,毛利率低于上海金山厂区的定制化高附加值产品,双重 因素导致 ...
一诺威总经理李健:瞄准聚氨酯赛道深耕细作 新材料“锻造”新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11-12 06:27
公司发展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在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学工业园区、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拥有三大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1] - 公司聚氨酯预聚体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规模效应明显 [2] - 公司登陆北交所后规范化水平提升,上市公司身份提供信誉背书,未来将聚焦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二酸及下游衍生物三大产业链 [3] - 公司获得“金牛小巨人奖”,显示其发展受到各方肯定 [4] 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77亿元,同比增长10.04% [4] -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46.12%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形成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多系列产品矩阵,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1] - 坚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显著提升,综合质量水平领先 [2] - 优化产品结构着力于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充分发挥聚醚、聚酯双产业链规模优势 [5] - 正在建设四个下游应用实验室,全面对标巴斯夫、陶氏等国际顶尖企业 [6]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总人数50%以上,今年10月启动校招拟招聘250名至300名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以充实研发力量 [5] - 坚持自主创新并积极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保持产学研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6] 产业链与成本优势 - 背靠淄博及山东化工产业基地,原料购买成本、运输成本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管道输送方式有效保障安全 [2] - 地处国家级园区,能更好地坚守合规底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市场前景与战略 - 聚氨酯材料应用范围广泛,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产业发展推动新应用领域扩展和渗透率攀升 [7] - 公司业务已覆盖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区域,未来将着力提升海外市场销量和海外业务占比 [8] - 行业集中度提高,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显著,公司将发挥规模优势和综合创效能力巩固领先地位 [7]
瞄准聚氨酯赛道深耕细作新材料“锻造”新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11-12 04:1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聚氨酯赛道深耕20余年,形成了深厚的护城河优势,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聚氨酯预聚体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 [2][3] - 公司拥有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学工业园区、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三大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2] 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5.77亿元,同比增长10.04% [3] -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46.12%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铺装材料及防水、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系列产品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领域 [2] - 公司坚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工艺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综合质量水平领先 [3] 产业链与区位优势 - 公司背靠化工大市淄博及化工大省山东,可从化工龙头企业处获得丰富原料,购买成本和运输成本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2] - 毗邻相关原料企业,管道输送方式能有效规避车辆运输风险,保障安全发展 [2] - 地处国家级园区,能更好地坚守合规底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总人数50%以上,计划招聘250名至300名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研发力量 [4] - 正在建设软泡系列、硬泡系列、弹性体系列及表面活性体系列四个下游应用实验室,全面对标巴斯夫、陶氏等国际顶尖企业 [5] - 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未来公司将聚焦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二酸及下游衍生物三大产业链,实现横向多元化、纵向产业化发展 [1] - 优化产品结构的着力点是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实现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 [4] - 公司将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综合创效能力,以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6] 市场前景与国际化布局 - 聚氨酯被称为“万能材料”,应用范围广泛,能较好地“熨平”周期性波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产业快速发展为其带来新应用领域 [5] - 公司业务已覆盖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区域,在海外多地设立办事处,配置专业市场开发团队 [6] - 未来几年公司将着力提升海外市场销量,进一步提高海外业务占比,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 [6]
汇得科技涨2.06%,成交额2.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4.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3: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6日盘中报26.77元/股,上涨2.06%,总市值37.95亿元 [1] - 当日成交2.05亿元,换手率5.6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5.07%,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21.45% [2] - 公司今年以来已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1月5日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34.74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1308.69万元,占比6.37%,卖出689.82万元,占比3.36% [1] - 大单买入2449.90万元,占比11.93%,卖出3034.04万元,占比14.78%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革用聚氨酯67.05%,聚酯多元醇15.83%,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9.43%,其他4.42%,新能源制件3.27%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91亿元,同比减少9.87%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7613.94万元,同比增长0.1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1.18万,较上期减少11.63% [2] - 人均流通股11760股,较上期增加13.16% [2] - 中加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为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8.27万股 [3] 公司分红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869.26万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聚氨酯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小盘、新能源车、专精特新、汽车热管理等 [2]
行业聚焦:全球生物基多元醇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 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10-29 10:52
生物基多元醇行业概述 - 生物基多元醇是以植物油等可再生天然资源为基础制备的多元醇,具有可持续性强、碳足迹低、环境友好等优势 [1] - 主要分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两大类,其中聚醚型因优良的反应活性和机械性能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 - 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弹性体、涂料和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 [1]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生物基多元醇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美元 [3] - 未来几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7.7% [3]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主要原料包括大豆油、蓖麻油、菜籽油和棕榈油等天然植物油,供应商有ADM、IOI Group、Wilmar等国际大型企业 [5] - 下游应用于家具与床垫、建筑与保温材料、汽车、包装材料、地毯衬垫等多个领域,主要客户包括陶氏化学、巴斯夫、科思创等 [5] - 全球领先企业包括巴斯夫、嘉吉公司、MCNS、意慕利、欧宝迪等,2024年前十强厂商占有约68.0%的市场份额 [6][8] - 产品平均毛利率通常在15%至30%之间 [5] 产品结构分析 - 聚醚多元醇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78.0%的份额 [10] - 按原材料分,蓖麻油多元醇凭借其性能优势和稳定供应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预计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38% [10] 应用领域分布 - 汽车行业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28.1%的份额 [14] - 其他应用领域包括家具和床上用品、建筑和保温、包装、地毯衬垫等 [14]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占据42%的份额,得益于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16]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动碳中和的重视促进了生物基多元醇的应用 [17] - 多国政府出台可再生化学品和绿色建材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17] - 聚氨酯泡沫在汽车、建筑、家具等领域的需求持续上升,拉动市场 [17] - 企业和消费者倾向选择环保、可持续产品,推动市场扩张 [17] - 催化剂、工艺和改性技术的提升改善了生物基多元醇的性能和成本竞争力 [17] 市场挑战因素 - 相较于石油基多元醇,生物基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限制其大规模应用 [19] - 植物油等原料价格易受气候、季节和供需变化影响,增加不确定性 [20] - 生物基多元醇在稳定性、反应性方面仍存在与石油基产品的差距 [20] - 在部分地区,生物基化工原料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仍未成熟 [21] - 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尚需更多投资和技术突破 [23]
汇得科技(603192) - 汇得科技关于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10-28 18:52
产量与销售 - 2025年前三季度革用聚氨酯产量132,028.79吨、销售量133,897.01吨[1] - 2025年前三季度弹性体及原液产量15,252.28吨、销售量15,121.60吨[1] - 2025年前三季度聚酯多元醇产量27,194.63吨、销售量27,740.87吨[1] 营收与价格 - 2025年前三季度革用聚氨酯营业收入123,480.49万元[1] - 2025年前三季度弹性体及原液营业收入17,428.11万元[1] - 2025年前三季度聚酯多元醇营业收入31,127.41万元[1] - 2025年1 - 9月革用聚氨酯平均销售价格9,222.05元/吨,同比降9.42%,环比降7.57%[2] - 2025年1 - 9月弹性体及原液平均销售价格11,525.30元/吨,同比降2.62%,环比升4.59%[2] - 2025年1 - 9月聚酯多元醇平均销售价格11,220.78元/吨,同比降11.02%,环比降3.26%[2] 采购价格 - 2025年1 - 9月DMF平均采购价格3,752.34元/吨,同比降8.69%,环比降1.84%[3] - 2025年1 - 9月MDI平均采购价格15,414.71元/吨,同比降6.76%,环比升1.04%[3] - 2025年1 - 9月AA平均采购价格6,423.93元/吨,同比降22.25%,环比降1.30%[3] 其他 - 报告期内无重大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事项[4]
聚氨酯产业在淄博延链成群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9:58
行业地位与历史 - 淄博是国内最早引进聚氨酯原材料生产技术的地区 产业发展早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3] - 淄博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火炬淄博高新区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 淄博聚氨酯产业集群入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3] - 产业链条完备 形成从各类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到聚氨酯组合料 聚氨酯预聚体 热塑性弹性体 再到下游管道保温材料 夹心板材 塑胶跑道工程施工服务等完整产业链[3] 企业实力与规模 - 涌现出以中化东大 一诺威 隆华新材为代表的诸多领军企业[3] - 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3] - 2025年上半年全市24家聚氨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3] 企业领导作用 - 中化东大作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多元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领导国内同行业发展[3] - 一诺威聚氨酯作为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铺装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领导国内同行业发展[3] 未来发展策略 - 以扩大优势 下延 上补为总体思路实施五大工程[4] - 重点实施特色集群布局打造工程 产业链条拓宽延伸工程 重点项目推进引领工程 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产业链品牌建设工程[4] - 目标发展成为产业集中 优势突出 特色鲜明 产品高端 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聚氨酯产业基地[4]
汇得科技: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8-26 04:0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股票代码603192,股票简称汇得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成立日期为2007年6月25日,法定代表人为钱建中,注册资本为14,113.2667万元 [17]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品 [17]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具体为合成材料制造下的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20]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4,115.37万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48.70万股(占比1.76%),无限售条件股份13,866.67万股(占比98.24%) [17][18]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汇得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汇得集团),持有4,940万股,占总股本的35.00% [1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建中、颜群夫妇,两人合计控制9,7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07% [18] - 钱建中通过持有汇得集团80%股权间接持有公司35.00%股份,颜群直接持有公司3,120万股(占比22.10%),钱建中还通过控制湛然合伙持有公司11.97%的股份 [18][19] 行业概况与竞争地位 - 公司所处聚氨酯行业属于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行业,产品具有耐磨性好、电绝缘性好、韧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电气电子等领域 [20][26] - 2023年全球聚氨酯市场规模约为871.0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到914.9亿美元,2032年将增长至1,366.2亿美元 [3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产量占全球超四成,2023年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达11,901.8万吨,合成橡胶产量909.7万吨,化学纤维产量6,872万吨,涂料产量3,577.2万吨 [27] - 在革用聚氨酯细分领域,2024年中国产能约为296.3万吨,产量164.2万吨,公司产量约17.9万吨,市场占有率10.9%,位列全国第四 [45] -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峰化学、华峰超纤、一诺威、双象股份、美瑞新材、安利股份、旭川化学、华大化学和禾欣控股等企业 [45][47][48]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团队,具备持续的新产品研发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工艺特点,并研发创新产品引领市场需求 [48] - 经过多年生产工艺探索积累,公司已具备持续生产高品质产品的能力和经验 [48] - 聚氨酯产品性能可调范围宽、适应性强,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机械强度、粘接性能和弹性,可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配方组成大幅改变产品性能 [28] 原材料供应与成本结构 - 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包括MDI、AA和DMF,这三类原材料成本合计占主营业务成本约60%左右 [8] - 原材料定价受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价格联动机制、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及贸易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8] - 聚氨酯上游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如MDI、TDI)、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反应生成)、聚醚多元醇等,辅料包括溶剂、扩链剂、催化剂、发泡剂等 [28]
汇得科技: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证券代码603192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注册资本14,113.2667万元 成立日期2007年6月25日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品 [3]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危险化学品生产与经营、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新化学物质生产以及涂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化工产品生产等一般项目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总股本为14,115.37万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48.70万股(占比1.76%) 无限售条件股份13,866.67万股(占比98.24%)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建中、颜群夫妇 两人合计控制9,7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69.08%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1,069.83万元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67,092.29万元 2023年为230,448.14万元 2022年为271,189.89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33.76万元 2024年全年为12,455.98万元 2023年为6,387.58万元 2022年为6,191.76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2.83% 2024年全年为13.72% 2023年为10.50% 2022年为9.61%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净利率为3.17% 2024年全年为4.66% 2023年为2.36% 2022年为2.05%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225,083.43万元 负债总额为67,514.84万元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0.00% [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69万元 2024年全年为2,791.44万元 2023年为23,911.57万元 2022年为5,732.90万元 [4]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4,233.98万股 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3][16]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 [17]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17][18] -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2][13] - 发行完成后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1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聚氨酯工业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及制品生产中心 行业正迎来绿色变革浪潮 功能更强、性能更高且具备生态环保特性的聚氨酯产品应用占比持续提升 [27] - 聚氨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建筑、汽车、家电、鞋服等领域 向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延伸 [28] - 绿色环保型聚氨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生物基、水性、无溶剂等环保型产品在聚氨酯行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28] - 国际市场上对聚氨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东南亚的不断转移 将会带动聚氨酯制品的出口需求增长 [28] - 合成革产品在汽车内饰应用领域具有增长潜力 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减重和空间规划等性能指标的要求日益提升 更偏向选用聚氨酯树脂合成革 [29][30]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前瞻性研发和市场应用性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作为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基于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上海市专家工作站 持续开展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开发 [30] - 公司已建立覆盖国内外主要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 不仅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同时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美洲等海外市场也稳步增长 [31] - 公司持续优化升级组织架构 构建集团管控下"1+N"多工厂矩阵制运行模式 推动以产品为单元的内部独立核算事业部机制 [32] - 公司建设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利用SAP-ERP、OA、MES、BATCH、HRM和RDM等管理系统 实现了高效管理 [33] - 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和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 [34]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产品不仅优化产品整体性能 改进生产工艺流程 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壁垒 [18] - 项目面向中高端市场群体 垂直领域推广具有更显著的市场拓展潜力及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通过强化资源配置 放大产业链协同效应 [18] - 公司专注于聚氨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产品矩阵涵盖聚氨酯树脂(含无溶剂聚氨酯和水性聚氨酯)、聚氨酯胶、共聚酯等多元品类 [18]
汇得科技: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证券代码603192 证券简称汇得科技 [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5日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 注册资本为14113.2667万元 法定代表人为钱建中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危险化学品生产与经营 涂料制造与销售 合成材料制造与销售 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 新材料技术研发等业务 [1][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品 [2][3] - 公司通过自有的销售渠道和技术服务机制 为客户提供产品+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 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定制化 [3][4] 财务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资产总额为225083.43万元 负债总额为67514.84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57568.59万元 [5]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为61069.83万元 营业成本为53232.62万元 营业利润为2051.80万元 净利润为1933.76万元 [5]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67092.29万元 营业成本为230448.14万元 营业利润为13741.11万元 净利润为12455.98万元 [5] - 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71189.89万元 营业成本为242716.00万元 营业利润为5861.36万元 净利润为6387.58万元 [5] - 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01725.84万元 营业成本为272727.55万元 营业利润为5562.59万元 净利润为6191.76万元 [5]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69万元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94.88万元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37万元 [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1.44万元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34.12万元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5.34万元 [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911.57万元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75.07万元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44.56万元 [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2.54 速动比率为1.98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0.00% 销售毛利率为12.83% 销售净利率为3.17% [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61 速动比率为2.08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0.58% 销售毛利率为13.72% 销售净利率为4.66% [6]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为1.00元 [12]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 [12][13]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13][14] - 发行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 且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即不超过4233.98万股 [14] - 发行完成后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14][15] - 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15] - 本次发行决议有效期为公司股东会作出通过本次发行相关议案之日起十二个月 [16]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 - 本次发行前 公司实际控制人钱建中、颜群夫妇合计控制97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69.08% [25] - 若按发行数量上限4233.98万股计算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18347.25万股 钱建中、颜群夫妇持股比例降至53.14% 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5] 行业与业务特点 - 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专注于聚氨酯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制件 [3][4] - 聚氨酯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包括服装、鞋类、家具、装饰、汽车、电子精密注塑、运动健康休闲、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7][34] - 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包括MDI、AA和DMF 三类原材料成本合计占主营业务成本约60% 其价格受国际能源市场、全球供应链格局和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 [7] - 公司已构建涵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方位治理架构 现有生产经营主体均通过环保部门环评核查 [8]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项目产品包括聚氨酯树脂(含无溶剂聚氨酯和水性聚氨酯)、聚氨酯胶、共聚酯等多元品类 [15][34] - 募投项目旨在优化产品性能 改进生产工艺 形成技术壁垒 拓展中高端市场 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34]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项目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15] 保荐机构与项目团队 - 本次发行保荐机构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胡楠栋和石一鸣 项目协办人为董必成 [17][18] - 保荐机构项目组其他成员包括李鹏、曹积泰、陈飞宇、霍志诚、侯鑫泽和徐万里 [18] - 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 除担任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外 与发行人不存在其他主要业务往来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