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式回购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601901.SH)回复上交所问询函:股票质押业务全部逾期,房产投资亏近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16 12: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方正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8.42%)和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增长2.55%)[1] - 金融投资规模达1136.64亿元(同比增长14.54%),但投资净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仅13.49亿元(同比下降13.9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损失6.49亿元,主因未上市股权投资估值下调10.03亿元[1] - 衍生金融工具损失14.75亿元,源于为对冲现货风险持有的期货空头头寸在市场上涨中产生浮亏[1] - 若剔除投资性房地产减值5.90亿元的非经常性影响,实际投资收益为19.39亿元(同比增长22.49%)[1] 投资性房地产风险 - 2024年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从17.63亿元降至11.88亿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90亿元[2] - 郑州裕达国贸大楼2021年抵债入账价值12.49亿元,2024年末按拟出售价格确认公允价值仅7.3亿元,年内计提损失4.93亿元[2] - 北京金泉港影院估值下降0.87亿元至2.54亿元[2] - 郑州写字楼租金同比下降6.67%,空置率升至25.3%,裕达大楼写字楼出租率仅48%,商业部分低至11%[2] - 北京金泉港影院因商圈待开发、客流稀少导致估值缩水[2] 股票质押业务风险 - 2022年至2024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余额维持在8.86亿元左右,且已全部逾期[3] - 累计计提减值准备从4.99亿元增至6.59亿元,减值比例升至74%[3] - 主要违约项目包括"摩登大道"(融资余额3.59亿元,已全额计提坏账)和"海南机场"(融资余额5.27亿元,计提减值3.01亿元)[3] - "海南机场"质押股票纳入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方正证券作为优先份额持有人未全额计提减值[3] - 公司已不再开展新股票质押业务,存量项目正通过司法处置及债务重组逐步清理[3] 其他业务风险 - 债券质押式回购余额达80.04亿元,因交易对手信用评级高、质押品足值,未计提减值[3] - 融出资金减值呈现境内外显著分化:境外业务余额2.16亿元计提减值1.40亿元(减值率64.75%),主因单一对手方违约1.39亿元[3] - 境内业务余额420.21亿元减值比例仅0.74%,与行业水平一致[3] - 公司对43.40亿元商誉净值未计提减值,解释称采用市场法测试显示子公司可回收金额高于账面价值[3]
券商诉讼频发折射风控短板 虚假陈述与股票质押成“重灾区”
环球网· 2025-04-29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券商年报显示证券虚假陈述、股票质押式回购及融资融券纠纷成行业“踩雷”高发领域 暴露业务风险管控与中介执业质量双重挑战 业内呼吁券商强化风控合规 严守“看门人”职责 [1] 证券虚假陈述诉讼情况 - 证券虚假陈述诉讼频发 成券商涉诉核心风险点 [3] - 美尚生态2012 - 2020年虚增净利润4.57亿元 东兴证券、广发证券因未尽审慎执业义务被列为连带被告 [3] - 金通灵2017 - 2022年连续六年财务造假 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最高达5774.38% 华西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卷入相关纠纷 [3] - 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因案件适用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且未开庭 涉诉金额及利润影响暂无法预估 [3] - 招商证券与中安科陷入“互诉”僵局 中安科指控招商证券未履行财务顾问职责索赔15亿元 招商证券以中安科虚假陈述系列案责任主体为被告提起追偿权诉讼 民事责任承担存在不确定性 年末未计提预计负债 [3] - 新《证券法》及最高法司法解释取消虚假陈述诉讼前置条件后 券商因“过错推定”连带责任被诉概率显著上升 [3] - 券商作为专业中介机构 若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需对投资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 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情况 - 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频发 东方证券与青岛亚星实业因“R大通1”质押交易违约对簿公堂 待偿本金6.53亿元及利息、违约金等 [4] - 国海证券披露多起股票质押纠纷进展 部分案件已执行回款 部分尚在推进中 [4] - 2024年国海证券因质押业务风险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19亿元 减少净利润1.64亿元 [4] 行业应对建议与趋势 - 券商需将勤勉尽责与合规要求嵌入业务全链条 完善风控体系、提升执业质量 规避连带责任风险 [4] - 随着注册制深化推进 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将进一步强化 风控能力或成券商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