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风控
搜索文档
东方证券又被罚!一年11名保代踩“红线”,7个项目撤单
新浪财经· 2025-10-11 20:53
公司近期监管处罚情况 - 2025年9月26日,公司及相关人员因未勤勉尽责被北交所出具警示函[3][4] - 2025年4月,公司在罗博特科并购项目中因执业违规被深交所书面警示[3] - 2025年6月,公司保荐代表人李方舟、吕晓斌因履职违规被北交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涉及项目为大鹏工业[3] - 自2024年9月完成对东方投行的吸收合并以来,公司已有11名保代存在处罚信息[16] - 2025年5月20日,公司保代卞进、梁军收到北交所自律处罚,涉及德耐尔节能科技项目[17][20] - 2024年9月,原东方投行作为共达电声保荐机构,保代朱正贵、刘旭因未能勤勉尽责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23] 投行业务运营数据 - 近一年来,公司及东方投行总计参与保荐项目29家,其中7家被撤回[9] - 公司保荐的北交所IPO项目有7家,其中1家已发行,4家处于中止审查状态,2家处于已问询状态[10][11] - 公司投行部门员工减员明显,注册保代人数从近250人降至195人,下降超20%[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7.2亿元,同比增长31.62%[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股权融资10单,发行数量位居行业第6;债券承销总规模2779.48亿元,同比增长28%,市场排名第9[26]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01亿元,同比增长38.8%;归母净利润34.63亿元,同比增长64.02%[26] - 财富及资产管理营业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长16.9%[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337.8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9%[28][29] - 与2021年末规模2582.35亿元相比,东证资管管理规模四年缩水约3成[28] 具体项目风险案例 - 大鹏工业IPO项目招股书中存在信披前后不一的情况,对关联方岛田化成的销售金额在多次申报文件中出现2222.3万元、2449.5万元、2231.64万元等不同数据[9] - 公司保荐的上海奉天电子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北交所审核问询函特别关注其控制权稳定性及股权代持、2024年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合理性等问题[13] - 德耐尔节能科技IPO项目受到北交所多轮问询,关注点包括业绩持续性及下滑风险、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等,目前审核状态为"中止"[20][21] - 东证资管对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提起上诉,涉案金额4.02亿元,目前二审已受理[28]
四天三家券商被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6:2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庆假期前四天内,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与财通证券三家券商因不同违规事由被地方证监局点名,反映出券商行业在多个业务环节的合规执行与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 [1][2] - 监管措施密集出现,共同指向券商在业务拓展中需加强风控根基,以应对监管持续压实中介责任的趋势 [1][2] 中信建投违规事件 - 中信建投因其持续督导的新三板挂牌公司阳光中科未按规定披露重大经营变化而受罚,暴露出持续督导环节的松懈 [1][6] - 阳光中科在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多个车间(二期166车间、一期182车间、三期182车间)陆续停产,但未进行信息披露 [6][7] - 中信建投作为主办券商于2024年1月知悉停产情况,但未督促企业履行信披义务,最终被福建证监局点名 [6][7] - 阳光中科目前已被ST,其8条PERC电池产线已全部停产,系列严重问题的出现是中信建投持续督导不力被查出的关键 [7] 中信证券违规事件 - 中信证券(山东)济南分公司因存在“无证销售基金”等问题收到警示函,具体包括不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营销人员开展基金销售活动,以及个别员工未使用公司统一宣传材料推介基金产品 [1][9] - 无证销售基金在行业内较为多见,原因在于员工考取资格需要时间,而分公司销售压力大,容易默许无证员工参与销售 [9] - 2025年以来,除中信证券外,另有国投证券、华龙证券、国盛证券等多家券商因类似问题被点名 [10] 财通证券违规事件 - 财通证券因对境外子公司管控不足被指出三大问题:未有效建立覆盖境外子公司的决策事项落实跟踪及评估制度、未健全对境外子公司的风险管控机制、提名的境外子公司部分董事不符合任职条件 [1][12] - 相关问题涉及的境外子公司指向财通香港,该公司是财通证券全资子公司,并通过多家持牌子公司在香港展业,复杂架构对母公司的穿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2] - 财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财通香港时任董事长一同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12] - 境外子公司管控相关的罚单整体较少,近两年来除财通证券外,2024年中原证券也曾因类似问题被点名 [13]
券商诉讼频发折射风控短板 虚假陈述与股票质押成“重灾区”
环球网· 2025-04-29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券商年报显示证券虚假陈述、股票质押式回购及融资融券纠纷成行业“踩雷”高发领域 暴露业务风险管控与中介执业质量双重挑战 业内呼吁券商强化风控合规 严守“看门人”职责 [1] 证券虚假陈述诉讼情况 - 证券虚假陈述诉讼频发 成券商涉诉核心风险点 [3] - 美尚生态2012 - 2020年虚增净利润4.57亿元 东兴证券、广发证券因未尽审慎执业义务被列为连带被告 [3] - 金通灵2017 - 2022年连续六年财务造假 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最高达5774.38% 华西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卷入相关纠纷 [3] - 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因案件适用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且未开庭 涉诉金额及利润影响暂无法预估 [3] - 招商证券与中安科陷入“互诉”僵局 中安科指控招商证券未履行财务顾问职责索赔15亿元 招商证券以中安科虚假陈述系列案责任主体为被告提起追偿权诉讼 民事责任承担存在不确定性 年末未计提预计负债 [3] - 新《证券法》及最高法司法解释取消虚假陈述诉讼前置条件后 券商因“过错推定”连带责任被诉概率显著上升 [3] - 券商作为专业中介机构 若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需对投资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 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情况 - 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频发 东方证券与青岛亚星实业因“R大通1”质押交易违约对簿公堂 待偿本金6.53亿元及利息、违约金等 [4] - 国海证券披露多起股票质押纠纷进展 部分案件已执行回款 部分尚在推进中 [4] - 2024年国海证券因质押业务风险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19亿元 减少净利润1.64亿元 [4] 行业应对建议与趋势 - 券商需将勤勉尽责与合规要求嵌入业务全链条 完善风控体系、提升执业质量 规避连带责任风险 [4] - 随着注册制深化推进 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将进一步强化 风控能力或成券商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