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针

搜索文档
亚投行刮起“中国风”:非遗技艺惊艳亮相,外国嘉宾直呼“真棒”
贝壳财经· 2025-06-26 21:43
亚投行年会非遗展览概况 -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期间,12家代表性企业以"非遗技艺+老字号品牌+文创IP"形式打造沉浸式文化展览,吸引超千人次中外嘉宾参与[2][3] - 参展企业覆盖传统工艺、文房四宝、服饰、健康四大类,包括同仁堂、瑞蚨祥、荣宝斋等老字号及"北京礼物"运营商[4] - 展会实现非遗产品生活化转型,冰箱贴、胸针、茶具等文创产品三日售罄,部分企业月库存量被清空[3][4] 参展企业创新实践 - 一得阁突破传统墨业边界,推出"墨分五色"香薰蜡烛、洗手液及"肚里有墨水"饮用水等跨界文创[6] - 珐琅厂以景泰蓝技艺开发饰品与冰箱贴,瑞蚨祥推出盘扣胸针、蚕丝发簪等"国潮美学"产品[6] - 菜百首饰与颐和园等文化地标合作,用黄金珠宝演绎皇家纹样及动物IP形象[7] - 荣宝斋00后传承人现场演示木版水印技艺,吴裕泰展示宋代点茶,同仁堂进行手工搓丸等沉浸式体验[10][11] 文化出海与传承创新 - 企业强调文化出海需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赋予产品文化符号激发外宾兴趣,如欧洲嘉宾购买文房四宝让孩子体验东方文化[9][10] - 老字号加速年轻化转型:一得阁开发香水文创,瑞蚨祥采纳年轻人建议设计"直上云霄"小象造型产品[11] - 传承人提出"三心一敬"理念(耐心、静心、恒心、敬畏),认为非遗传承需兼顾技艺与匠人精神[11][12] 非遗产业转型趋势 - 展览显示非遗可通过现代设计焕发新生,如明十三陵凤冠冰箱贴、中轴线主题文创成为城市文化名片[5] - Z世代推动老字号创新,年轻消费者从文化接收者转变为传统再造者,与企业形成互动共创模式[10][11] - 行业共识认为传统与创新需相互赋能,例如将宋代点茶与现代茶饮结合,实现"在传统主干道上再创新"[10][12]
快乐假期乐游“包棉1958”
内蒙古日报· 2025-05-05 11:25
文化演出活动 - "假期来包棉 笑声乐翻天"专场演出在包头市"包棉1958"举办 融合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 [2] - 对口相声《我是歌王》结合儿童歌曲 流行金曲 市井人情及网络热梗 运用传统"说学逗唱"技法 [2] - 观众反馈显示喜剧演出具有情绪解压效果 通过幽默化解职场压力等生活痛点 [2] 文创市集与工业遗产转化 - 包钢铁花文创市集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生活美学产品 包括帆布包 冰箱贴 钥匙扣等 [2] - 设计师以炼钢炉火焰为灵感 将稀土产业 工业建筑及工人场景融入文创设计 [2] - "HELLO·包钢"系列产品如冰箱贴 胸针等成为微型城市名片 展现包钢高炉等地标 [3] 文化体验场景 - "包棉1958"大茶馆设置仿古八仙桌 官帽椅及怀旧物件 营造时空交错沉浸感 [2] - 文创市集与工业元素结合 形成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 如鼠标垫工业长卷 钢铁诗意胸针 [2] - 活动以"包钢红"为底色 融合工业文明与市井烟火 吸引市民游客参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