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

搜索文档
丰田本土300万产量商业模式面临考验
日经中文网· 2025-07-25 13:41
丰田的竞争力来源 - 公司竞争力源于持续降低汽车生产成本的努力,依赖于丰田市周边数万名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产业聚集地的合作关系 [1][4] - 公司坚持在日本国内维持300万辆年产量的体制,以保持相关就业和环境,这一策略从1美元兑80日元的时代延续至今 [4] - 公司与地区的深厚关系体现在地方政府人口动态上,丰田市人口在过去66年增长至原来的近三倍,达到41万人 [4][5] 日本汽车产业特点 - 日本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约20万亿日元,基本平衡了每年25万亿日元的能源进口 [2] - 汽车产业的生产诱发效应高达2.74,表示需求额每增加1,相关产业生产增加2.74 [3] - 日本新车销售峰值从1990年的777万辆降至2024年的442万辆 [6] 丰田的财务特点 - 公司在2025年3月底的一年内日本国内生产323万辆汽车,其中近三分之二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 [2] - 日本市场营业利润占整体66%,超过销量更多的北美市场 [2] - 公司每年获得约7000亿日元消费税退税金,相当于2024财年营业利润的15% [3] 国际比较与挑战 - 美国通用汽车将生产基地迁往墨西哥等海外地区,导致底特律市人口下降至原来的近三分之一 [5] - 日本法人税实际税率在2014年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二高,公司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6%作为技术费返回日本,约4000亿日元 [5] - 丰田在美国新车平均价格约4万美元,高于其他车企且折扣较少 [6]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需要考虑提升产品价值,增强对关税和汇率的承受能力,实现盈利方法多样化如通过软件和服务盈利 [6] - 日本需要培育能够在全球获利的新产业,应对可能到来的丰田200万辆时代 [6] - 将关税问题视为改变日本商业模式的契机具有建设性意义 [6]
从销售公司乔迁,看一汽丰田的变与不变
中国经济网· 2025-07-11 10:40
公司搬迁与战略调整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从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搬迁至天津滨海新区泰达MSD大楼,完成跨省搬迁 [1] - 搬迁核心目的是实现产业链紧密整合,降低内部损耗,提升生产、研发、销售三端融合效率 [4] - 销售公司与总部/工厂距离从上百公里缩短至10分钟车程,显著提升"需求-反馈-落实"闭环效率 [6] 历史发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22年累计销量近1200万辆,累计纳税达千亿级规模 [3][7] - 2025年1-6月销售新车377821辆,同比增长16%,其中电动化车型占比49%,高端车型占比60% [6] - 产品矩阵涵盖卡罗拉、皇冠、荣放、亚洲龙等经典车型,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形成省油标签 [5][7] 新能源转型与本土化战略 - 推出RCE体制下首款产品bZ5,配备全新智能座舱和Toyota Pilot辅助驾驶系统 [8] - 采用"中国用户出题,现地研发作答"模式推进本土化战略 [8] - 提出"合资新力量"概念,包含新用户、新汽车、新营销、新使命四大维度 [8] 营销策略与促销活动 - 实施"时光焕新计划",车龄每增加一年补贴增加1000元,最高补贴16000元 [9] - 7月推出夜间延长服务、部分车型用品5折、bZ5八重尊享礼等促销措施 [9] - bZ5购车可享价值超38000元综合优惠,包括0首付3年0息、置换补贴等 [9]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年销量80万辆,通过研产销一体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11] - 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策略,平衡产品品质提升与用户信任度建设 [7][11] - 在智能新能源时代保持灵活应变能力,推动产品迭代焕新 [8][11]
跨国车企深化在华布局凸显“中国先行”新趋势
新华网· 2025-06-29 21:14
跨国车企深化在华布局 -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从北京迁至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与总部距离缩短至10分钟车程 旨在推进销售体系合理化 提高生产、研发、销售协同效率 [1] - 2022年一汽奥迪营销板块从北京搬至杭州 配合总部落地 更好整合资源适应市场变化 [1]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累计为中国市场交付近1200万辆新车 主营天津、长春、成都三地四个生产基地车型及进口车型 [1] 天津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天津经开区已形成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吉利远程等整车企业为主 200余家零部件企业集聚的产业链 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2] - 一汽丰田是唯一总部落户天津的整车企业 2025年1-5月产量同比增长1.9% 占天津整车产量56.2% 产值同比增长6.5% 占天津整车产值65.1% [1] 跨国车企战略转型 - 跨国车企正从"总部主导研发"转向"中国先行"模式 更注重本土化创新以适应中国市场 [4] - 梅赛德斯-奔驰加强在中国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投入 认为中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应用走在世界前列 [4] - 一汽丰田将依托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以中国用户需求为导向加速产品迭代与本土化进程 [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已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聚集效应 [4] - 天津经开区正推动多家关联企业洽谈 持续壮大区域汽车产业生态圈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是全球制造重要力量 更是未来全球汽车合作格局重塑的重要推动者 [4] - 行业鼓励跨国企业深化本地研发、生态融合 推动"在中国、为世界"战略转型 [4]
丰田在日本停售汽油版“卡罗拉”
日经中文网· 2025-05-12 11:05
丰田卡罗拉汽油车停售 - 公司将在日本国内停售轿车"卡罗拉"的汽油车 包括"旅行版"和"运动版"共3款车型 5月19日前完成部分改良 [1] - 销售车型将集中于混合动力车(HV) 代表车型卡罗拉统一为混动车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汽油车少 [1] - 采用"群战略"推出多款车型 3款车型统一为混动后 仅剩SUV"CROSS"和跑车品牌"GR卡罗拉"为汽油车 [1] 丰田车型调整策略 - 公司将于10月底停产卡罗拉系列的轿车"AXIO"和旅行车"Fielder" 正在缩减车型数量 [1] - 近年新车型中不再设置汽油车的情况增多 2022年起推出的高档车"皇冠"系列4款车型均设定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和燃料电池车(FCV) [1]
丰田调整在华策略,南北丰田工厂齐减产
晚点LatePost· 2024-04-28 18:41
燃油车市场萎缩与日系品牌销量下滑 - 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日系品牌面临销量分水岭,2023年日系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369.4万辆,同比下降9.9%,3月市场份额降至13.8%(高峰期为30%)[4][8] - 一汽丰田泰达工厂2023年产能降至20.4万辆(2022年为62万辆),仅为上一年的1/3,主因生产线关停及主动减产[5][7] - 广汽丰田2024年1-3月累计产能16.63万辆,同比下降23.31%,日产和本田计划分别削减30%和20%在华产能[8] 日系车企销量表现与细分市场变化 - 一汽丰田2023年销量80万辆(同比+4.1%),广汽丰田90.1万辆(同比下滑),两者均退出“百万俱乐部”[9] - 卡罗拉销量从2021年31万辆降至2023年18万辆,雷凌从2021年23万辆降至2023年11.4万辆,A级车市场被比亚迪秦PLUS DM-i等新能源车型抢占[10][11] - 汉兰达2023年销量7.3万辆(回落到2015年水平),凯美瑞2024年3月销量不足7000辆(1月为1.6万辆),受理想L系列、比亚迪唐等新能源车型冲击[11] 丰田电动化战略与业务调整 - 丰田2023年全球销量1123万辆中纯电动占比仅1%(中国约3%),但净利润预期上调至4.5万亿日元(首次突破4万亿)[12][13] - 丰田电动化战略涵盖BEV、PHEV、FCEV和HEV,2023年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含混动)占比超1/3,计划2026年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纯电生产成本[13][14] - 丰田放权合资企业主导纯电开发,广汽丰田发布新能源品牌铂智,2024年将在中国投放2款本土开发纯电车型[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