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售货机

搜索文档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3 17:48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民生证券山东第二分公司、远方基金、其他个人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1 日 9:30 - 11:30 [2] - 地点包括新北洋自助智能新终端产业园展厅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康志伟等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半年度开始连续四个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50% [5]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23.76 亿元,同比增长 8.5%;净利润 4854 万元,同比增长 152% [5]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96 亿元,同比增长 21%;净利润 492 万元,同比增长 127% [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 9.92 亿元,同比增长 24%,占比首次突破 40% [12] 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 - 2020 年开始布局,已打通商业模式,可提供全周期运维服务 [6] - 2024 年底收入约 1.6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在营点位近万个 [7] - 运营模式为“公共点位 + 商业点位”和“城市聚焦”“区域聚焦” [7] - 盈利模式以商品售卖为主,推动创新增值业务多元化 [8] 公司竞争优势 - 有 1200 余人研发团队,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10%,截至 2024 年底有有效专利 2185 项,发明专利 661 项 [9] -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知名企业合作 [9] - 有规模生产制造能力,专用打印扫描产品年产能超 120 万台,智能自助终端产品年产能超 30 万台 [10] - 建有全球营销服务网络,产品销售至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业务出海历程 - 2002 年设立之初专用打印扫描产品走向海外 [12] - 2005 年收购欧洲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12] - 2015 年启动二次创业,转变海外拓展思路 [13] - 2024 年设立新北洋(泰国)公司 [13] 潮玩业务布局 - 智能微超产品在“潮玩”场景有一定销售,但规模不大,占比小,不影响业绩 [14] 未来业绩提升方式 - 发展阶段变化:二次创业大规模投入和大客户依赖问题基本解决 [16] - 业务结构变化:构建“一体两翼、八大业务”布局,打造“三个战略成长曲线” [16] - 成长模式变化:多业务布局、服务运营业务占比增加、海外收入规模增加支撑业绩增长 [16]
【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34
行业概况 - 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驱动下蓬勃发展,2019年市场规模为350亿元,2024年增长至650亿元 [2] - 数字化转型推动各行业需求增加,金融领域加大智能终端投入,零售领域无人零售概念推动自助设备扩张,政务领域提升终端普及率以提高效率 [2] - 相关上市企业包括广电运通(002152)、ST证通(002197)、南天信息(000948)、东方通信(600776)、御银股份(002177)、恒银科技(603106) [2] 行业定义及分类 - 自助服务终端通过集成计算机技术、触摸屏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以人机交互界面提供自助查询、办理、支付、打印等一站式服务 [3] - 终端可替代部分人工服务,实现24小时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 [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软硬件供应、中游设备制造与集成、下游应用与配套服务三大环节 [5] - 上游提供芯片、显示屏、传感器等硬件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技术支持 [5] - 中游制造商集成软硬件,生产ATM机、自助售货机、自助缴费终端等多样化产品并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5] - 下游应用覆盖金融、零售、公共服务、交通等行业,配套运营维护、内容服务及数据服务提升设备价值 [5]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初期以ATM等金融自助设备为主,功能单一 [7] - 21世纪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功能扩展,覆盖缴费、转账、票务、政务等领域,应用场景从银行扩展至电信、电力、交通等行业 [7] - 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合推动智能化升级,功能更丰富且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7] 相关报告 - 《中国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从发展环境、运行态势、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系统分析行业 [11] - 报告旨在挖掘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发展前景,助力高质量发展,可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参考 [11]
研判2025!中国自助售货机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自助售货机成为零售行业新风口,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20
行业概况 - 自助售货机是一种能根据投入的钱币自动付货的机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被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 [1][2] - 常见类型包括智能货柜、饮料自动售货机、综合售货机等 [2] - 2024年市场规模从2017年17.25亿元增长至24.86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0亿元以上 [1][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快消品和标品供应商 [4] - 中游包括自营和加盟两种模式,涉及点位布局及广告服务 [4] - 下游为消费者和广告商 [4] 产业现状 - 2024年全国自助售货机市场存量从2016年24.62万台增长至189万台,2025年有望突破200万台 [6] - 主要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2.72%和39.15% [8] - 二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市场份额分别为22.09%和16.04% [8] 企业格局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友宝在线、澳柯玛、新北洋、便捷神等 [2][14] - 澳柯玛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82亿元,同比下降11.51% [14] - 新北洋2024年上半年智能自助终端产品销售收入2.11亿元,同比下降3.61% [16]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支持刷脸、刷掌、NFC等新型支付方式,应用智能库存管理和远程监控系统 [18] - 市场扩展:从饮料零食向生鲜、日用品、药品等领域拓展,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及农村地区延伸 [19] -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20]
2025年中国自助服务终端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研判: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各行业对自助服务终端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1 08:54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自助服务终端是一种集成计算机技术、触摸屏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的智能化设备,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提供自助查询、办理、支付、打印等一站式服务,可替代部分人工服务并实现24小时运行,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50亿元,受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和消费升级驱动 [1][13] - 数字化转型推动各行业需求持续增加,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 [1][1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软硬件供应、中游设备制造与集成、下游应用与配套服务三大环节 [4] - 上游硬件供应商提供芯片、显示屏、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软件供应商开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4] - 中游制造商集成软硬件生产ATM机、自助售货机、自助缴费终端等产品,并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4] - 下游应用覆盖金融、零售、公共服务、交通等行业,配套运营维护和数据服务提升设备价值 [4] 上游核心部件供应 - 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达4514亿颗,同比增长22.2%,但2025年前两个月增速放缓至4.4% [9] - 中低端芯片供应稳定有助于降低自助终端制造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9] - 2023年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324.9亿元,2024年增至3732.7亿元,受益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需求 [11] - 传感器技术提升终端交互功能,例如触摸传感器提高操作准确性,光学传感器实现手势识别 [11] 下游应用领域需求 - 金融领域:银行加大智能自助终端投入以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1][13] - 零售领域:无人零售概念推动自助售货机和自助收银机市场扩大 [1][13] - 政务领域:为提高效率和便捷性,政务自助终端普及度不断提升 [1][13] 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包括广电运通、证通电子、南天信息、东方通信、御银股份、怡化电脑等企业 [15] - 广电运通:智能金融设备及系统领域影响力广泛,产品包括ATM、CRS等,2023年营收90.43亿元(同比增长20.16%),2024年营收108.66亿元(同比增长20.16%) [16][18] - 证通电子:聚焦金融电子设备,生产ATM和自助缴费终端,注重安全性能和用户体验 [16] - 南天信息:金融信息化领域积累深厚,产品包括存折补登机、自助查询终端等,2023年营收91.38亿元(同比增长6.67%),2024年1-9月营收58.17亿元(同比增长2.45%) [16][20] - 东方通信:业务涵盖通信相关自助终端,在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应用广泛 [16] - 御银股份:专注金融自助设备,提供ATM运营服务,在中小银行市场具份额 [16] - 怡化电脑:现金处理设备技术先进,主打高速存款机和大额现金存取款一体机 [16] 未来发展趋势 - 场景化服务深化:终端向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元化场景渗透,例如自助结账终端和自助点餐机 [22] - 生态拓展:通过上下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 [22] - 数据安全与合规性强化:终端需加强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遵守法律法规并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23] -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集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化流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