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M机
icon
搜索文档
Diebold Nixdorf(DBD)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2产品订单同比增长10% 达到三年最高水平 积压订单达9 8亿瑞士法郎 [6] - 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正自由现金流 上半年自由现金流成功扭转历史趋势 [7][25] - 毛利率同比提升50个基点 环比提升120个基点 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50个基点 [7][22] - Q2调整后EBITDA达1 11亿美元 环比EBITDA利润率提升180个基点 [25] - 公司回购3000万美元股票 累计回购3800万美元 [7][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银行业务 - 银行业务收入环比增长5000万美元 订单增长强劲 [27] - 银行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40个基点 环比提升180个基点 [27] - 中东地区推出双电源ATM 科威特国际银行部署视频柜员机 [11] - 印度市场推出紧凑节能型ATM 预计将带动长期服务收入增长 [12][57] 零售业务 - 零售业务订单 收入和积压订单环比均实现增长 [28] - 零售毛利率环比下降70个基点 同比下降190个基点 [28] - 美国首个AI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客户完成18家门店部署 [13] - 欧洲零售客户项目预计将在年底或明年初开始贡献收入 [4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市场零售业务管道显著增长 预计增速将高于其他地区 [47] - 中东市场通过创新产品赢得新客户 如卡塔尔商业银行部署高容量ATM [11] - 印度市场重新进入 本地化生产策略取得成效 [57] - 欧洲服务运营中心整合至波兰 提升效率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聚焦银行和零售自动化320亿瑞士法郎市场 [9] - 实施"本地到本地"制造战略 在俄亥俄州新增零售产品生产线 [14] - 推动分支自动化战略 整合ATM 柜员线和金库的现金生态系统 [49] - 通过精益原则优化运营 德国工厂显著减少占地面积 [17] - 目标到2027年累计实现8亿瑞士法郎自由现金流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将处于指引区间高端 下半年收入占比约45% [30] - 外汇因素全年预计带来1%的有利影响 [30] - 尽管有关税影响 仍有望实现4 7-4 9亿美元调整后EBITDA目标 [31] - 零售业务下半年预计将实现收入和利润率同步改善 [59] - 对北美零售业务增长前景表示乐观 特别是AI解决方案 [4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流动性达6 2亿美元 净杠杆率1 5倍 [33] - 计划每年减少5000万美元运营费用 [24] - 关税影响预计为500-1000万美元 通过本地化生产缓解 [66] - 目标到2027年将有效税率降至30%中低区间 [7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零售业务复苏驱动因素 - 零售业务复苏主要由北美市场推动 已锁定40个重点客户并开展试点 [44][45] - 欧洲市场保持稳定 大型项目如德国邮政预计年底开始贡献收入 [42] - AI智能视觉解决方案从概念验证到部署通常需要6-9个月 [71][72] 柜员现金回收机(TCR)发展前景 - TCR是分支自动化战略核心 已获得首个重要订单 [51] - TCR市场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相当于棒球比赛的第三四局 [53] - 北美市场采用率最高 产品在俄亥俄州本地化生产 [52] 印度市场机会 - 印度ATM产品经过重新设计 利润率与亚太其他市场相当 [57] - 印度市场服务合约利润率较高 是长期收入重要来源 [58] 服务业务利润率展望 - 上半年服务利润率25 3% 全年目标至少26 5% [83] - Q4服务利润率预计同比提升100个基点 [83] - 服务领域投资包括整合维修中心 部署技术人员软件等 [84] 运营费用优化计划 - 5000万美元年度节省目标涉及共享服务 制造运营等领域 [88] - 精益原则已全面推行 预计对今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89]
日本Seven银行们的颠覆性启示:谁来拯救低利率时代?
36氪· 2025-07-25 12:14
日本央行政策调整与银行业现状 - 日本央行2024年3月结束八年负利率政策,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 [1] - 日本银行业净息差(NIM)长期低于1%,2024年平均为0.6%-0.8%,显著低于美国的2.6%-3.2%和中国的1.5%-1.6% [1] Seven银行的商业模式创新 - Seven银行通过"场景嵌入+技术驱动"模式实现手续费收入占比35%,单台ATM日均交易量230笔 [1] - ATM网络覆盖日本99%行政区,单台ATM年均成本40万日元,仅为传统银行120万日元的30%-40% [2] - 高峰时段(18:00-20:00)交易占比达35%,手续费收入占比从2010年12%跃升至2024年38% [3] - 通过积分兑换模式将客户月均访问频次从0.8次提升至3.2次 [4] 适老化服务改造 - Seven银行"零台阶网点"计划包括可调节柜台(55-75厘米)、老年专用放大镜和紧急呼叫按钮 [6] - "语音导航+手势确认"系统将操作步骤从7步简化为3步,老年客户使用率达78% [6] - 与养老协会合作在ATM嵌入社区食堂预约等功能,带动老年客户AUM增长31% [6] AI与人工混合服务模式 - 瑞穗银行"AI语音导航+人工坐席"模式使客户等待时间从8分钟降至2分钟,投诉率下降40% [7] - AI预处理标准化需求,人工处理复杂需求,人力成本仅增加12% [7] - Gartner预测2025年日本银行业45%客服岗位将被AI替代 [7] 家庭金融生态构建 - 三菱UFJ整合家庭账户信息生成资产负债表,全量家庭账户渗透率从35%提升至53%-57% [9] - 根据生命周期事件推送定制化产品组合,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打包方案 [9] 中国银行业现状与转型路径 -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2025年降至1.40%-1.43%,较2024年下降10-15个基点 [11] - 中小银行存在网点盈利周期长(单点5年)、技术投入碎片化、生态协同不足等问题 [12] - 建议与连锁超市合作构建"15分钟金融服务圈",推行AI分级服务策略 [13][15] - 技术深化方向包括环境智能监控、服务机器人部署和脑机接口探索 [16][17][18] 行业战略转型核心 - 低利率时代竞争三角:场景垄断力、技术穿透力、生态协同力 [19] - 未来银行定位从"存贷款中介"转向"生活方式架构师" [19]
消失的ATM机
投资界· 2025-05-28 14:41
ATM机数量锐减 - 截至2024年末中国ATM机具数量为80.27万台,较2019年峰值109.77万台减少29.5万台,降幅达26.87% [4][7][8] - 2024年ATM机数量较上年减少4.28万台,每万人拥有量降至5.70台,同比下降4.83% [8] - 2019-2024年ATM数量持续下降,分别为109.77万/101.39万/94.78万/89.59万/84.55万/80.27万台 [8] 移动支付替代效应 - 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达3016.68亿笔,较2019年2233.88亿笔增长35.04% [9] - 2024年电子支付金额3426.99万亿元,较2019年2607.04万亿元增长31.45% [9] - 消费者支付习惯改变导致ATM使用频率大幅降低,维护成本高企 [8][9] 银行业务调整 - 超50家银行近一年关闭无卡存取款、扫码存取款等业务 [5] - 招商银行2025年4月将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5] - 银行ATM已成低效资产,运营成本高且收益低 [9] ATM厂商转型 - 二手ATM机价格跌至3000-5000元/台,回收价约5万元/台 [13] - 御银股份2024年营收6687.47万元同比下降4.55%,净利润1090.69万元同比下降29.40% [16] - 御银股份专用设备制造收入占比降至10%,转向产业园运营 [17] 特殊场景需求 - 外卡取现服务需求显现,苏州银行2024年累计交易597笔金额146.79万元 [10] - 浙商银行配备适老版ATM机优化老年用户操作体验 [11] - 专家建议ATM应向综合性服务工具转变,重点布局机场、偏远地区等场景 [6][13]
“消失”还是“进化”?ATM机正在加速锐减,去年仅剩80万台
新浪财经· 2025-05-27 19:03
ATM机行业衰退趋势 - 我国ATM机具数量从2018年末的111.08万台峰值降至2024年末的80.27万台,六年锐减30.8万台 [1][2][3] - 每万人拥有ATM机具从2018年末的7.99台降至2024年末的5.7台,同比下降近30% [1][3] - 2024年ATM机具数量较上年减少4.28万台,每万人拥有量同比下降4.83% [2] 电子支付替代效应 - 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达3016.68亿笔(金额3426.99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72.19%(金额增长34.94%) [4] - 2024年全国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5763.29亿笔,金额5443.29万亿元,同比持续增长 [5] 银行业务调整动态 - 超50家银行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 [6][7] - 招商银行2024年4月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仅支持持卡操作 [1][6] - 银行调整原因包括优化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及满足反洗钱/反电诈监管要求 [7] 产业链企业转型 - 御银股份2024年ATM合作运营收入18.74万元(同比降55.37%),ATM技术收入698.65万元(同比降19.4%) [8][9] - 公司主动收缩传统金融设备业务,转向产业园运营,营收占比达89.27% [9][10][12] - ATM厂商转型方向包括综合金融服务终端、外卡取现(如苏州银行2024年外卡取现146.79万元)及适老化改造(浙商银行案例) [11] 行业未来定位 - ATM机在偏远地区、老年社区及外籍人士支付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 [10] - 行业向综合性服务工具转型,重点布局现金需求旺盛区域(如机场、老年社区) [11]
全国 ATM 机撤掉 1/3 ,网友急了
36氪· 2025-05-27 09:41
ATM机行业现状与趋势 - 全国ATM机数量从2019年末的109.77万台锐减至2024年末的80.27万台,5年减少29.5万台,降幅达26.87%,相当于日均消失约160台[4][12] - ATM机数量在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109.77万台后持续下滑,2024年末存量较2015年的86万台已下降6.7%[8][10] - 行业正以每年近6万台的速度缩减规模,主要因电子支付普及导致交易量直线下滑[3][11] 支付方式结构性变化 - 2024年电子支付业务量达3016.68亿笔,较2019年增长35.04%;支付金额3426.99万亿元,同比增长31.45%[11] - 移动支付渗透率从早餐摊到偏远乡村全面覆盖,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进一步削弱现金需求[14] - 超50家银行近一年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招商银行2025年4月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16] 银行成本与运营调整 - 单台ATM机年租金超1万元(黄金地段),设备采购成本数万元,叠加电费和维护费形成"成本黑洞"[10] - 银行采取撤并改造策略:淘汰冗余设备、合并网点、改造为多功能智能终端[12] - 部分银行尝试共享设备分摊成本,或在机场、老年社区等特定区域保留服务[18][22] 老年群体需求矛盾 - 中国60岁以上老人达2.97亿(2023年末),部分群体仍依赖现金支付[16][17] - 银行试点人脸识别ATM、大字版界面等适老化改造,但操作复杂度仍存痛点[20] - 行业共识认为现金支付不会完全消失,但ATM布局将转向需求集中区域[17][18]
消失的ATM机,全国仅剩80万台
36氪· 2025-05-26 21:39
ATM机行业现状 - 中国ATM机数量从2019年末的109.77万台锐减至2024年末的80.27万台,5年减少约30万台,降幅达26.87% [3][4][7] - 2024年每万人拥有ATM机具5.70台,同比下降4.83%,较2019年的7.87台下降27.57% [9] - 2024年ATM机具较上年减少4.28万台,延续2019年以来逐年下降趋势 [9] 移动支付对ATM的冲击 - 2024年银行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016.68亿笔,较2019年2233.88亿笔增长35.04% [11] - 2024年电子支付金额达3426.99万亿元,较2019年2607.04万亿元增长31.45% [12] - 消费者支付习惯改变,现金使用场景大幅减少,导致ATM使用频率降低 [8] 银行业ATM业务调整 - 招商银行宣布2025年4月9日起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5] - 近一年超过50家银行关闭无卡存取款、扫码存取款等业务 [5]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持续缩减ATM业务,部分ATM被视为低效不良资产 [10] ATM厂商转型 - 御银股份2024年营收6687.47万元同比下降4.55%,净利润1090.69万元同比下降29.40% [19] - 公司专用设备制造业营收占比降至10%,主动收缩传统金融设备业务 [22] - 二手ATM机价格跌至3000-5000元/台,回收价约5万元/台 [15] ATM未来发展方向 - 向综合性服务终端转型,集成政务与生活服务 [6] - 重点布局机场、偏远地区、老年社区等现金需求旺盛区域 [15] - 部分银行推出适老版ATM和外卡取现服务,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12][13]
娱乐博主前30名最少月入400万;腾讯京东等收购48座万达;一公司用程序员冒充AI骗得亚马逊微软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5-26 11:40
万达商业资产出售 - 太盟投资集团、腾讯等多家机构联合收购万达商业旗下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涉及北京、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万达广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无条件批准该交易 [2] ATM机行业衰退 - 中国ATM机数量从2019年峰值109.77万台锐减至2024年80.27万台 5年减少26.87% [3] - 移动支付普及导致无卡存取款业务逐步退出 部分银行已开始调整ATM业务布局 [3] 娱乐主播收入 - 网传某平台娱乐主播收入榜显示 前30名主播最低月收入达400万元人民币 [4] - 头部主播"家政朱"月收入4148.37万元 日均收入154.75万元 [5] 休假制度调整 - 四川绵阳等10余省份试行2.5天弹性休假制度 鼓励"周五下午+周末"模式 [6] - 实施细则包括用年假抵扣或多休半天 公共服务部门可暂缓实行 [6] 消费品牌争议 - 奶茶品牌"爷爷不泡茶"被曝17元产品容量不足 部分饮品空杯达三分之一 [7] - 盒马鲜生羊肉串被投诉未烤熟 客服处理方案遭消费者拒绝 [15] 汽车行业动态 -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称造车新势力普遍从吉利挖人 形成行业人才输送链 [12][14] - 莲花跑车发布绿色SUV车型 汽车博主陈震转发引发关注 [8][9] 科技企业战略 - 苹果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发布两次iPhone 新增Slim和折叠屏产品线 [10] - 苹果智能家居中枢产品预计年底推出 配备7英寸屏支持HomeKit控制 [19] 零售业调整 - 大润发拟裁撤华中大区 业务将并入华南/华东/华北大区 预计6月底完成 [11] 人工智能行业 - AI编程公司Builder.ai破产 被曝用印度程序员冒充AI骗取微软等投资 估值曾达15亿美元 [21] - 阿里巴巴聚焦电商/云计算/AI三大业务 蔡崇信强调实用性智能设备发展前景 [20] 物流行业管理 - UU跑腿创始人回应强制管理层接单 称全员跑单是企业文化 已持续十年 [22][24]
NCR Atleos (NAT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核心收入为9.66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略低于上年同期,与预期相符 [24] - 核心服务和软件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4%,ATM网络交易服务持平,硬件收入按计划同比下降 [24][25] - 调整后EBITDA增长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11%)至1.7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上年的15.2%扩大至17.9% [26][27] - 净利息费用较上年减少1100万美元,其他费用同比增加300万美元,非GAAP有效税率为28%,非GAAP完全摊薄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6%至0.64美元 [27]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2300万美元,符合预期,预计剩余季度将产生正自由现金流 [38] - 第一季度净杠杆率为3.2倍,较上年下降约0.25倍,预计到第三季度净杠杆率将低于3倍 [38][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自助服务银行业务 - 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至6.24亿美元,软件和服务收入增长6%,部分被硬件交付时间转移和递延硬件收入影响所抵消 [28]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4%至1.53亿美元,利润率扩大320个基点至24.5% [28] - 经常性收入占比为64%,同比提高约200个基点,ARR同比增长2% [29] - ATM即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至5700万美元,独特客户数量同比增加44%,毛利润增长54%,毛利率扩大700个基点至38% [30] - ARR在第一季度持续增长,同比增长26%至2.3亿美元,第一季度ARPU为8400美元,受资产轻型客户占比影响略有下降 [31] 网络业务 - 收入为2.99亿美元,按报告基础同比下降4%,排除货币逆风因素和LibertyX比特币业务影响后,与上年基本持平 [32] - 现金取款交易同比下降约3.5%,主要受英国市场影响,但在英国市场表现优于整体趋势,Allpoint现金取款略有增长,现金存款继续快速增长,品牌收入同比增长10% [32][33] - 调整后EBITDA为8800万美元,处于预期高端,同比实现低个位数增长,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9%,同比扩大约150个基点 [33] - 过去12个月平均每台设备收入同比增长5%,ATM组合数量在本季度末约为7.7万台,美国和英国市场的减少量大致相当 [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网络交易取款增长2%,英国市场下降6 - 7%,3月表现较差,4月有所改善 [103][104] - 预计2025年ATM网络设备数量将通过增加新的零售合作伙伴和拓展地理区域而增加 [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目标包括高效增长、发展以服务为先的文化和拥抱简化,通过合理分配增长资本和运营费用、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组织流程来实现 [12][13][14] - 在自助服务银行业务中,持续推进创新,开展客户活动和反馈面板,提升服务水平,AI驱动的调度和服务优化模型将全球推广 [17][18] - 网络业务继续增加网络持卡人数量,拓展地理区域和功能,与7 - Eleven等合作伙伴签约,提升设备可用性和交互性 [19][20] - 公司在ATM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提供全面的外包服务和优质的客户体验来增强竞争力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关税是主要挑战之一,但公司业务具有韧性,超过70%的收入来自经常性服务和软件流 [10] - 预计公司能够通过定价行动、供应链调整和间接成本生产率措施来应对关税影响,实现全年业绩指引 [21][40] - 对2025年全年业绩充满信心,重申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核心收入增长3% - 6%,调整后EBITDA增长7% - 10%,调整后每股收益在3.9 - 4.1美元之间,自由现金流在2.6 - 3亿美元之间 [4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关税暴露主要限于海外生产并进口到美国的ATM硬件和替换维修部件,2024年这些商品占总成本不到7%,未来约90%的硬件将从印度进口 [9] - 公司正在采取措施应对关税影响,包括提高生产率、调整供应链和考虑定价策略 [76]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净杠杆率低于3倍,之后将考虑使用多余的自由现金流进行股票回购或其他增长机会 [52][5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自助服务银行业务硬件积压情况及ATM即服务业务增长模式 - 硬件方面,预计2025年是自2019年以来最好的一年,替换周期和产品竞争力推动需求增长,预计全年硬件收入增长8% [47][48] - ATM即服务业务与去年类似,实施和客户上线在年底加速,收入流呈现后端集中的特点 [49][50] 问题2: 资产负债表杠杆率对股票回购时机的影响 - 公司目标是将杠杆率降至3倍以下,目前接近该目标,预计未来90天会有更明确的股票回购计划 [52][53][54] 问题3: 硬件影响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 - 大部分硬件收入计入自助服务银行业务,网络业务不确认硬件收入,相关投入作为对固定资产和设备的投资 [59] 问题4: ATM即服务业务的客户类型和地域分布以及毛利增长驱动因素 - 第一季度新增客户主要来自Nabr地区,全年客户管道在Nabr、APAC、印度和欧洲相对平衡 [82] - 毛利增长主要得益于北美市场较小规模客户合同的高盈利能力、客户数量增加和业务杠杆效应 [83][85][86] 问题5: 网络业务交易趋势、LibertyX业务情况和并购计划 - LibertyX业务因监管变化而被弱化,公司正在尝试不同方法使其更成功,但不会增加投资 [94][95] - 并购方面,公司有一系列想法,目前受债务限制,未来有机会利用自由现金流进行扩张 [98][99] - 美国网络交易取款增长2%,英国下降6 - 7%,3月较差,4月改善 [103][104] 问题6: 现金流节奏和ATM即服务业务资本支出地域分布 - 现金流通常在第一季度消耗,后半年产生,预计今年Q2实现轻微正现金流,下半年表现良好,Q3和Q4自由现金流转化率接近60% [108][109][110] - ATM即服务业务资本支出预计在3000 - 4000万美元之间,地域分布相对平衡 [112] 问题7: 硬件订单转移情况和网络业务优化趋势 - 硬件订单按计划执行,无转移或取消情况 [116][117] - 制药行业门店关闭对公司有一定压力,但公司可将机器重新投入使用,与7 - Eleven的合作将填补部分位置,对Allpoint网络增长有信心 [118][120][121]
【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34
行业概况 - 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驱动下蓬勃发展,2019年市场规模为350亿元,2024年增长至650亿元 [2] - 数字化转型推动各行业需求增加,金融领域加大智能终端投入,零售领域无人零售概念推动自助设备扩张,政务领域提升终端普及率以提高效率 [2] - 相关上市企业包括广电运通(002152)、ST证通(002197)、南天信息(000948)、东方通信(600776)、御银股份(002177)、恒银科技(603106) [2] 行业定义及分类 - 自助服务终端通过集成计算机技术、触摸屏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以人机交互界面提供自助查询、办理、支付、打印等一站式服务 [3] - 终端可替代部分人工服务,实现24小时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 [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软硬件供应、中游设备制造与集成、下游应用与配套服务三大环节 [5] - 上游提供芯片、显示屏、传感器等硬件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技术支持 [5] - 中游制造商集成软硬件,生产ATM机、自助售货机、自助缴费终端等多样化产品并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5] - 下游应用覆盖金融、零售、公共服务、交通等行业,配套运营维护、内容服务及数据服务提升设备价值 [5]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初期以ATM等金融自助设备为主,功能单一 [7] - 21世纪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功能扩展,覆盖缴费、转账、票务、政务等领域,应用场景从银行扩展至电信、电力、交通等行业 [7] - 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合推动智能化升级,功能更丰富且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7] 相关报告 - 《中国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从发展环境、运行态势、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系统分析行业 [11] - 报告旨在挖掘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发展前景,助力高质量发展,可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参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