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麦802

搜索文档
种子遨游太空 未来绽放田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4 07:02
航天育种技术应用 - 河南洛阳国际牡丹园培育出"太空黑牡丹"新品种"翰墨丹青",现有种苗50株,计划3年内繁殖100至200株 [10][11] - 云南省太空生物科技发展促进会通过航天育种技术培育出羊肚菌新品种 [4] - 广东潮州凤凰单丛茶茶种通过神舟十三号和神舟十六号飞船进行太空育种,已培育出6株茶苗,其中一株高度超过36厘米,叶片长宽分别达到12厘米和6厘米 [12][13] - 河北黄骅市种植的"航麦802"小麦在盐碱地表现优异,亩产达470多公斤,计划明年扩种至1000亩 [6] -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筛选6个水稻品种进行太空育种,返回后分蘖数明显增加,茎秆更粗壮 [7] - 广东省河源市培育出"华航香银针"水稻,平均亩产超过720公斤,是目前广东省唯一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的常规丝苗米品种 [8] - 河源创新研究院成功培育出6个紫云英新品系,"航紫1号"和"航紫5号"已在生产上应用,化肥使用量每亩减少25%-30%,稻米品质提升1个等级 [8][9] 航天育种经济效益 -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罗岗村试验田种植"太空西瓜",中心甜度达13%-14%,市场前景良好 [14] - 湖南株洲市华亿庄园成功试种"太空黄瓜",已收获1000多斤,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于普通黄瓜 [15][16] 航天育种技术特点 - 航天育种具有变异频率高、突变幅度大、稳定性强、育种周期短等优势 [7] - 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独特的空间环境可加速基因遗传进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获得高产、抗病、耐逆等优良种质 [17]
盐碱地上夏收,在最“年轻”的土地上种植碳水
新京报· 2025-06-18 12:35
盐碱地小麦新品种突破 - 山东东营垦利区永安镇前七村盐碱地示范田采用航麦802新品种和新技术体系,小麦亩产达554.6公斤,含盐量3.01‰[1][2] - 河北沧州黄骅市李子札村盐碱地示范田实收亩产496.6公斤,含盐量3.39‰,完全依靠雨水灌溉[1][4] - 新品种航麦802具有深入土壤一米多的根系和坚韧茎秆,能更好获取水分养分并抵抗干热风[7] 耐盐碱小麦品种特性 - 航麦802等新品种具有多种抗逆性,包括耐旱、耐寒、耐瘠薄和抗病虫害[5] - 盐碱地小麦需要更高植株以获得足够生物量保障产量,不能追求矮秆品种[4] - 新品种基本未出现赤霉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常见小麦病害[5] 盐碱地农业技术进展 - 采用盐碱地小麦控盐节水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多种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8] - 技术体系兼顾培肥地力、水分高效利用等科学种植方法[8] - 从"改土治碱"转变为"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新战略[9] 国家盐碱地开发战略 - 我国有5亿多亩盐碱地,其中1.85亿亩具有农业利用前景[9] - 2022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55家单位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10] - 已审定21个耐盐碱水稻和小麦品种,筛选出1100多份耐盐碱资源[10] 品种研发成果 - 除航麦802外,还有京麦12、京麦188、济麦60等多个耐盐碱小麦新品种[3] - 攻关组挖掘出143个优异基因,发布711份耐盐碱优异资源[10] - 形成水稻、玉米、棉花等5套盐碱地特色种植技术模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