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烧鳗鱼

搜索文档
天然鳗鱼初冬最好吃,为什么日本人却喜欢夏季吃?
虎嗅· 2025-07-24 09:04
鳗鱼消费文化 - 日本夏季"土用丑日"有食用鳗鱼的传统习俗 该时段因五行思想被认为需补充营养 鳗鱼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群可缓解暑热疲劳 [3][5][7] - 2024年出现两个"土用丑日"(7月19日和7月31日) 商家通过双节点促销显著提升销量 超市鳗鱼价格仅为餐厅的1/3 [8][10][1] - 天然鳗鱼最佳食用季节为10-12月冬眠前脂肪储备期 但养殖鳗鱼通过温控技术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11][12][13] 鳗鱼产业现状 - 全球商业食用鳗鱼主要依赖三种品种:日本鳗(东亚市场主导)、美国鳗(进口占比提升)、欧洲鳗(因资源枯竭出口锐减) [31][33][34] - 日本70%鳗鱼供应依赖进口 养殖环节依赖野生稚鳗捕捞(年捕获量约20-30吨) 完全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商业化 [22][23][26] - 欧盟提案拟将19种鳗鱼列入CITES附录II 若11月通过表决将导致2027年起国际贸易成本上升 日本联合中韩等国反对该议案 [17][19][20] 供应链特征 - 鳗鱼苗采集依赖天然洄游特性(马里亚纳海沟至东亚水域) 中国海域是主要捕捞区 日本"国产"标签仅代表养殖地非品种来源 [24][26][30] - 养殖鳗鱼与野生品种存在价差 日料店通常标注品种信息 低价产品可能采用美国鳗等替代品种 [36] - 行业营销传统可追溯至江户时代 学者平贺源内策划"丑日食鳗"概念成功激活夏季消费需求 [14]
中国水产需求持续攀升 大洋环球(08476)加速拓展中国内地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16:48
中国市场水产品需求增长 - 中国市场对水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越南水产品最大进口国 [1] - 今年首6个月,越南对中国水产出口同比增长近45%,达11亿美元 [1] - 中国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福岛等十个都县除外,这是自2023年8月实施禁令后首次局部解除限制 [1] - 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从2019年6480.36万吨增至2024年736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 [3] - 预计2025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将达7620万吨,增速维持在3.5%左右 [3] - 人均水产蛋白需求从2019年14.3kg增至2024年16.1kg,预计2025年将持续增长 [3] 日本水产品出口情况 - 2022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达871亿日元,中国是其最大出口市场 [2] - 2023年8月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后,日本螃蟹、鲑鱼、鲣鱼等出口量大幅下降,分别下降90%、88%和77% [2] - 2023财年日本海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下降57% [2] 大洋环球业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进口及代理急冻海产品,在该领域拥有22年以上经验,为超过370名批发商及大型餐饮连锁店客户供应100多个品种的急冻海产产品 [2] - 知名产品包括加拿大牡丹虾、日本熟帆立贝、Clearwater牌北寄贝、帝王蟹脚、蒲烧鳗鱼、北海道带子等 [2] - 2023财年中国业务收入为港币5784万,占整体收益12.4% [3] - 2024财年中国业务收入为港币9675万,占整体收益21.1%,同比增长67.3% [3] - 2025财年中国业务收入为港币4608万,占整体收益11.6% [3] - 公司通过积极以其他地区水产产品进行替代销售,在禁令实施初期仍实现中国业务高速成长 [3] - 自2020财年开始,中国业务为香港业务以外的第二大收益来源 [3] 水产品消费趋势 - 中国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激增,消费者对有机认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关注度提升 [4] - 高端水产品和有机水产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5%,市场潜力显著 [4] - 中国水产品消费量持续增长,年增长率约2%至3%,预计未来十年内增长趋势不变 [4] - 香港每年平均海产进口量超3.5亿公斤,人均年海产消耗量约65公斤,高于全球人均消耗量20公斤三倍有余 [4] 大洋环球战略发展 - 公司近期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区客户合作,采取更积极市场策略,拓展内地业务销售 [1] - 目标将内地业务收益尽快恢复至禁令实施前水平,即双位数增长 [1] - 公司已向联交所递交转主板申请,此次转板不涉及新股份发行 [4] - 转板上市有助增强融资灵活性,提升上市地位,把握内地市场及大湾区相关客户机遇 [4]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2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是中国香港急冻海产进口商及批发商,拥有逾22年行业经验,供应超过100个品种的急冻海鲜产品,服务超过370名客户,主要为急冻海鲜转售商及餐饮供应商[3] - 公司知名产品包括加拿大牡丹虾、日本熟帆立贝、Clearwater牌北寄贝、帝王蟹脚、蒲烧鳗鱼、北海道带子等,质量控制程序已获HACCP及ISO 9001认证[3] - 中国业务是公司第二大收益来源,2025财年占集团收益11.6%,2024财年收益按年增长67.3%[1] 中国市场机遇 - 中国海关总署6月29日发布公告,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为公司拓展中国市场带来重要契机[1] - 公司将深化与中国区客户合作,采取更积极市场策略,目标内地收益尽快恢复至禁令实施前水平,即实现双位数增长[1] - 公司强调将严格把控进口海产质量,遵循中国海关规定,确保产品符合高质量与安全标准[2] 转板上市计划 - 公司于7月10日向联交所申请由GEM转至主板上市,不涉及发行新股份[2] - 转板上市旨在提升公司形象,增强公众投资者和客户认可度,提高融资灵活性[3] - 公司希望通过上市地位提升把握更多商机,包括内地市场和大湾区客户机遇[3] 管理层战略 - 公司计划通过多元化水产产品组合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创造新增长点[2] - 公司将利用行业声誉维持现有供应商及客户关系,同时探索新业务机遇[2] - 公司致力于巩固急冻海鲜进口及批发行业市场地位,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3]
欧盟将提议限制鳗鱼国际交易,日本要联手中韩反对
日经中文网· 2025-06-26 10:47
欧盟提议限制鳗鱼国际贸易 - 欧盟敲定方针提议将鳗鱼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2 包括日本鳗在内的18种鳗鱼将全部被列入限制名单 若提案通过将严重阻碍日本鳗鱼流通 [1][2] - 提案需在11月24日至12月5日缔约国会议上获得180个成员国中三分之二赞成票才能通过 [2] - 欧盟主张日本鳗鱼资源量"显著减少" 日本则反驳称"资源充足 不存在灭绝风险" [4] 日本鳗鱼供应链现状 - 2024年日本国内鳗鱼供应量6 3万吨 其中70%以活鳗和蒲烧鳗鱼形式从中国进口 剩余30%国内养殖部分中50%鳗苗依赖中国进口 纯国产鳗鱼仅占15% [2] - 东京丰洲市场2024年蒲烧鳗鱼平均批发价4500日元/公斤 与上年持平 若限制实施中国出口手续复杂化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3] - 九州养殖业者担忧"食用濒危物种"舆论影响零售销量 [3] 日本应对措施 - 日本政府联合中国 韩国共同游说缔约国 主张鳗鱼资源充足 [2] - 日本鳗鱼生态研究存在空白 因产卵地遥远(马里亚纳海沟)且亲鱼数量难以统计 未纳入国内资源管理体系 [4]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4年已将日本鳗列为"濒危物种" 幼鱼捕捞量自1970年代后期持续低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