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蜡笔小新系列玩具
icon
搜索文档
潮玩风云:一半神话,一半泡沫
投中网· 2025-07-06 11:01
行业概况 - 中国潮玩相关企业数量达2.23万家,其中2025年1-4月新增3443家 [9] - 2024年中国泛娱乐玩具市场规模1018亿元,预计2029年达2121亿元 [9] - 行业呈现显著二八效应,头部企业如泡泡玛特与第二梯队营收差距悬殊 [11][17] 头部企业动态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补货导致二手市场价格腰斩,股价单日下跌5.33%,市值蒸发467亿港元 [6] - 52TOYS三年亏损近2亿元,2024年营收仅为泡泡玛特五分之一 [17] - TOP TOY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但仍不足泡泡玛特三分之一 [17] 资本运作与IPO浪潮 - 2025年潮玩企业扎堆IPO:布鲁可8个月速登港交所,52TOYS、铜师傅文化递交申请 [14] - 名创优品计划分拆Top Toy赴港IPO,融资目标3亿美元 [14] - 第二梯队潮玩品牌市盈率从2024年8倍涨至15倍,单笔投资门槛升至亿元级 [19] IP竞争格局 - 52TOYS六成营收依赖"蜡笔小新"IP,但面临名创优品、泡泡玛特同IP产品线挤压 [23][24] - 量子之歌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押注自有IP"WAKUKU" [32] - WAKUKU通过明星营销实现爆发:王一博联名款48小时售罄,二手溢价超300% [3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东莞玩具出口额超120亿元,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2] - 泡泡玛特借Lisa带货Labubu打开东南亚市场,但中小品牌因供过于求陆续退出 [43] - 新兴品牌"娃三岁"在越南四个月创251万元销售额,Heyone黑玩东南亚销量破百万 [46][47] - 中东市场潜力显现:BTS演唱会门票二手价涨至6916元,文化消费前景广阔 [49][50] 商业模式挑战 - 潮玩IP开发路径与内容IP生长规律相悖,需通过影视化等手段延长生命周期 [26][30] - 渠道商模式面临名创优品冲击,后者年均上新3000款产品占据80%授权市场 [21] -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21亿美元,文化出海成关键增长点 [52]
52TOYS冲击港股:市占率仅1.2%,六成营收依赖授权IP
新京报· 2025-05-26 17:20
赴港上市前夕,万达投资1.44亿入局 52TOYS成立于2015年,比泡泡玛特晚了5年。那一年,泡泡玛特还处于潮流杂货铺阶段,完成了第四 轮融资,但经典IP"MOLLY"要等到2016年才问世。 同样作为一家IP玩具公司,与泡泡玛特主打"潮流玩具"不同,52TOYS将自身定位为"收藏玩具",旗下 拥有静态玩偶、可动玩偶、发条玩具、变形机甲及拼装玩具、毛绒玩具、衍生周边等品类。截至目前, 52TOYS产品SKU(库存量单位)超2800个。 据了解,52TOYS的两位创始人都是玩具界的资深玩家。其中,CEO兼总经理陈威早在20世纪末就涉足 玩具行业,曾先后长期获授万代和麦克法兰等国际玩具品牌的经销权;另一位创始人、总裁黄今,拥有 十多年的行业经验,曾联合开发著名桌游《三国杀》。 自成立以来,52TOYS已获得多轮融资。天眼查显示,其交易金额超过5亿元,投资方包括澳银资本、 启明创投、三千资本、新瞳资本、中金资本等。其中,2021年,52TOYS完成了4亿元的C轮融资,由兼 固资本独家投资完成。 周末,汇集多个潮玩店铺的朝阳大悦城颇为热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在52TOYS的娃 娃机前抓蜡笔小新,而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