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出海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开幕 广东跨境电商领跑全国
广州日报· 2025-08-16 10:02
8月15日,2025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活动暨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启动仪式 在广州举办。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以"外贸新动能·数字新未来"为主题,展览总面积超4万平方米,展期 为8月15至17日,吸引了1000多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2家跨境电商平台参展,是目前国内同类展会中参 展平台数量最多、头部平台最为集中和参展投入最大的展会。 记者获悉,作为"东道主"的广东以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7454亿元(占全国1/3)、年均增长60%的亮眼成 绩强势领跑全国。在此次跨境电商盛会上,广州美妆、佛山家电、汕头玩具等18个优势产业带也集体亮 相,共同展现"广东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全国居首 当前,跨交会已逐步打造成为集供应链对接、政策解读、趋势研讨于一体的行业盛会。本届跨交会共有 1000多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0多家国内外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近200家生态链服务商参展,广东、浙 江、福建、江苏、安徽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了900多家企业参展,标准展位超过1800个, 展会规模、展位数量、电商平台数量等都超过上届展会。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适应贸易新趋势、规 ...
2025年东南亚潮玩市场考察报告-广东省玩具协会
搜狐财经· 2025-08-09 15:02
全球潮玩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约448亿美元,中国占比23%达101亿美元,北美31%居首,东南亚占比6%约25亿美元 [32][33] - 中国潮玩市场从2015年63亿元增长至2024年727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11][32] - 市场呈现三级梯队格局:北美/欧洲/东亚为成熟市场,东南亚为高增长新兴市场,其他地区尚处培育期 [32][34] 东南亚市场优势 - 人口结构年轻化显著,6.88亿总人口中位数30.5岁,印尼/菲律宾中位数低于30岁,消费潜力大 [1][47][48] - 地理邻近中国且文化相通,华人社群占比高(新加坡超70%),RCEP协议促进贸易便利化 [1][38][50][52] - 经济梯度明显,新加坡人均GDP达9.1万美元,印尼/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差异化市场空间 [43][44] 竞争格局 - 中国品牌占据80%大众市场份额,泡泡玛特2024年东南亚营收24亿元同比增619%,名创优品门店超500家 [1][59][61] - 欧美日品牌聚焦高端小众市场,本土品牌如新加坡Mighty Jaxx尚处起步阶段 [1][62] - 渠道呈现多元化:实体店占比高(玩具反斗城/泡泡玛特门店等),线上以Shopee/Lazada/TikTok为主 [1][63] 消费特征 - 核心客群15-35岁女性占比超60%,注重社交属性与即时满足,偏好差异显著(越南爱机甲/泰国重功能) [1][23] - 产品溢价明显,中国同款潮玩在东南亚零售价高20%左右,盲盒/搪胶品类出现饱和迹象 [1][15] 企业布局策略 - 产品需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并加速迭代,构建全渠道网络与会员体系,加强IP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2] - 利用政策红利提升数字化能力,通过生态合作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跨越 [2][52]
中国潮玩何以“圈粉”海外(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7-28 05:02
行业概况 - 2023年中国潮玩产业市场总价值约600亿元,占全球潮玩市场20%,预计2026年将达1101亿元 [2] - 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3%,呈现高速扩张态势 [2] - 潮玩定义为融合艺术元素的独特风格玩具,区别于传统玩具 [2] 公司表现 - 泡泡玛特旗下拉布布玩偶在韩国供不应求,并在西方市场快速渗透 [1] - 公司通过本土IP故事和独特审美刷新"中国制造"国际形象 [1] - 潮玩产品激发全球消费者情感共鸣,成为情绪寄托载体 [1] 国际化战略 - 出海路径遵循从文化相近区域(日韩/东南亚)到欧美成熟市场,再到新兴市场的渐进式拓展 [2] - 瞄准海外中高端消费群体,提供情感价值与社交货币 [2] - 采用明星推广、盲盒营销、联名合作等组合策略增强市场曝光 [3] - 结合本土化元素策划针对性营销活动,培育用户忠诚度 [3] 核心优势 - IP设计契合Z世代审美偏好,强化情绪价值传递 [3] - 依托东莞等产业集群实现快速打样、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 [3] - 成熟供应链支撑海外需求快速响应,工艺技术持续升级 [3] 发展挑战 - 需持续开发高价值IP并避免同质化竞争 [4] - 海外市场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标注册全球化布局 [4] - 多元化市场运营需构建本地化团队和国际化管理体系 [4]
泡泡玛特,业绩又“爆了”
财联社· 2025-07-15 21:24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预计不低于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350%,预计超41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预计超46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业绩已超2023年全年水平(2023年营收130.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 [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5.58亿元(同比+62%),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93.32%),经调整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90.1%) [1] 业绩驱动因素 - 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多样化产品促进收入增长,各区域市场均实现高速增长 [1]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对毛利和溢利产生积极影响 [1] - 规模效应使溢利显著增加,同时优化产品成本并加强费用管控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增长超预期,2025年海外整体收入可能超过国内 [2] - 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5%-170%,其中国内增长95%-100%,海外增长475%-480% [2] - 公司预计2025年销售同比增速50%以上,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业务增速可达100%以上 [2] 行业动态 - 中国潮玩加速出海,2024年前4个月玩偶和动物玩具出口达133.1亿元(同比+9.6%) [3] - 公司在IP运营方面持续拓展,推出独立珠宝品牌popop全球首店,并开发"星星人"IP线下互动体验 [3][4]
潮玩风云:一半神话,一半泡沫
投中网· 2025-07-06 11:01
行业概况 - 中国潮玩相关企业数量达2.23万家,其中2025年1-4月新增3443家 [9] - 2024年中国泛娱乐玩具市场规模1018亿元,预计2029年达2121亿元 [9] - 行业呈现显著二八效应,头部企业如泡泡玛特与第二梯队营收差距悬殊 [11][17] 头部企业动态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补货导致二手市场价格腰斩,股价单日下跌5.33%,市值蒸发467亿港元 [6] - 52TOYS三年亏损近2亿元,2024年营收仅为泡泡玛特五分之一 [17] - TOP TOY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但仍不足泡泡玛特三分之一 [17] 资本运作与IPO浪潮 - 2025年潮玩企业扎堆IPO:布鲁可8个月速登港交所,52TOYS、铜师傅文化递交申请 [14] - 名创优品计划分拆Top Toy赴港IPO,融资目标3亿美元 [14] - 第二梯队潮玩品牌市盈率从2024年8倍涨至15倍,单笔投资门槛升至亿元级 [19] IP竞争格局 - 52TOYS六成营收依赖"蜡笔小新"IP,但面临名创优品、泡泡玛特同IP产品线挤压 [23][24] - 量子之歌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押注自有IP"WAKUKU" [32] - WAKUKU通过明星营销实现爆发:王一博联名款48小时售罄,二手溢价超300% [3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东莞玩具出口额超120亿元,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2] - 泡泡玛特借Lisa带货Labubu打开东南亚市场,但中小品牌因供过于求陆续退出 [43] - 新兴品牌"娃三岁"在越南四个月创251万元销售额,Heyone黑玩东南亚销量破百万 [46][47] - 中东市场潜力显现:BTS演唱会门票二手价涨至6916元,文化消费前景广阔 [49][50] 商业模式挑战 - 潮玩IP开发路径与内容IP生长规律相悖,需通过影视化等手段延长生命周期 [26][30] - 渠道商模式面临名创优品冲击,后者年均上新3000款产品占据80%授权市场 [21] -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21亿美元,文化出海成关键增长点 [52]
潮玩风云:一半神话,一半泡沫
36氪· 2025-07-03 20:28
行业概况 - 中国潮玩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泛娱乐玩具市场规模达1018亿元,预计2029年达2121亿元 [6] - 截至2025年5月,国内潮玩相关企业达2.23万家,其中2025年1-4月新增3443家 [6] - 行业呈现显著二八效应,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6] - 潮玩行业市盈率从2024年8倍涨至15倍,入局门槛升至亿元级别 [12] 头部企业动态 - 泡泡玛特股价因Labubu系列补货价格腰斩,6月19日下跌5.33%,市值蒸发467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创始股东蜂巧资本5月清仓1191万股,套现22.64亿港元 [4] - 52TOYS三年亏损近2亿元,2024年营收仅为泡泡玛特五分之一 [11] - TOP TOY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但仍不足泡泡玛特三分之一 [11] 资本运作与IPO - 2025年1月布鲁可8个月内完成港交所挂牌 [7] - 2025年5月铜师傅文化、52TOYS相继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7] - 名创优品计划推动Top Toy香港IPO,融资目标3亿美元 [7] - 万达与儒意联合投资52TOYS 1.44亿元 [4][12] IP竞争格局 - 52TOYS 2024年授权IP"蜡笔小新"贡献六成营收,GMV超3.8亿元 [14] - 名创优品年均上新3000款产品,占据80%授权市场 [13] - 量子之歌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主要因其自有IP"WAKUKU" [18] - WAKUKU联名款盲盒48小时售罄,二手市场溢价超300% [2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1-7月东莞玩具出口额超120亿元,覆盖100多个国家 [25] - 泡泡玛特通过Lisa带动的Labubu热潮打开东南亚市场 [25] - "娃三岁"进军越南4个月销售额达251万元 [28] - Heyone黑玩东南亚零售规模破亿元,盲盒销量超百万 [28] - 若态旗下品牌在欧洲发展迅速,Rolife社群成员达2.5万 [28] 商业模式挑战 - 潮玩IP开发路径与内容IP生长规律相悖,需从产品倒逼情绪 [16] - 授权模式导致52TOYS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至-825.5万元 [14] - TOP TOY因追求"大而全"导致品牌差异化不足 [11] - 泡泡玛特成立影视部门推出Labubu动画,尝试延长IP生命周期 [18] 典型案例 - 酷乐潮玩"豚豚崽"卡皮巴拉在曼谷带来日均超万客流,单月收益550万元 [2] - WAKUKU通过明星营销快速走红,618包揽天猫盲盒热销榜前三 [21][24] - Blackpink沙特演唱会显示中东流行文化消费潜力,门票二手价达6916元 [30][32]
中国潮玩出海2.0:Labubu之外还有什么杀招?
创业邦· 2025-07-02 17:49
中国潮玩出海市场现状 - 中国潮玩在海外市场热度持续攀升,Labubu等产品在韩国、英国等地引发抢购热潮[3] - 2024年潮玩出海进入2.0时代,厂商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日韩、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已挤满中国公司[4] -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厂商在产品形态创新、TikTok直播带货和潮玩周边开发三个方向展开内卷[5] 产品形态创新趋势 - 搪胶毛绒玩具成为主流产品形态,结合精细表情刻画与柔软触感满足海外用户需求[13] - 海外用户更注重潮玩的"社交货币"功能,与国内用户偏好的收藏价值形成差异[14] - 厂商持续创新,FUFUSOUL推出"小怪兽"香氛潮玩,通过嗅觉体验提升情绪价值[16][18] - 52TOYS等厂商开发可动眼片、可拆卸帽子等设计,增强产品互动性[28][29] TikTok营销与直播带货 - TikTok形成完整营销链路,泡泡玛特Labubu系列通过明星带货和病毒视频实现单日150万美元GMV[20] - 多家厂商在TikTok建立矩阵账号,但东南亚和日本市场因客单价和消费习惯问题进展不顺[21] - TikTok Shop日本站上线后客诉率高,潮玩直播带货在这些区域面临挑战[21] 潮玩周边与配件市场 - 娃衣和配件需求激增,部分工厂周出货量达1000套,紧跟热门影视游戏元素设计[24] - 主流厂商将配件与玩偶捆绑销售,如黑玩OZAI系列提价至129元,HiTOY推出可互换眼片设计[27][28] - 配件可跨产品使用,既满足个性化需求又促进盲盒复购[27] 区域市场表现与挑战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其中东南亚市场增长619.1%达24亿元[32] - 泰国市场受地震和安全舆论影响开发放缓,5月TikTok Shop潮玩销量下滑至5000件以下[35] - 越南市场存在本地化风险,如"娃三岁"IP因设计争议遭抵制[35] - 中东市场人口基数小制约发展,欧美市场面临关税政策不确定性[36][37] 行业战略调整 - 杰森娱乐计划2025年海外渠道网点超50000个,覆盖港澳台、东南亚等多地市场[32] - 部分厂商转向"内容+情绪+产品"三位一体策略,专注建立情感连接而非追逐短期热度[35] - 行业整体趋向谨慎,在保持创新的同时更注重风险评估和市场适配性[31][37]
2025年上半年中国商界十大热门人物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0
评选依据 - 基于行业影响力、创新突破性、社会话题度及企业战略变革性,综合企业营收增速、技术突破、舆论场声量等维度 [1] - 聚焦梁文锋、饺子、王宁、董明珠等十位商界人物,其故事折射出中国商业文明在效率、伦理与创新之间的持续进化 [2] 梁文锋(深度求索) - 推出DeepSeek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引爆全球市场 [3] - 2月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 [5] - 3月推出DeepSeek-V3模型更新版 [6] - 持续推动DeepSeek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 [7] - 6月以1846.2亿元财富首次上榜新财富创富榜前10强 [9] 雷军(小米集团) - 2月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 [10] - 3月参加全国两会 [11] - 3月底小米SU7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导致3人死亡事件 [11] - 6月小米SU7系列交付量突破25万台,推出首款SUV车型YU7,预订量超过29万台 [11] - 小米汽车工厂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将产能提升至年产35万台 [12] 方洪波(美的集团) - 1月签发"六条禁令",体现"反加班"意识 [13] - 春节后参加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发言 [14] - 美的集团2024年度营收4091亿元,登顶全球家电企业榜首,B端业务首次突破千亿 [15] - 推动美的全球化布局加速 [15] 刘强东(京东集团) - 2月推动京东外卖上线,首月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16] - 4月亲自送外卖并与外卖员一起吃饭、喝酒 [16] - 京东物流通过AI算法实现全球库存调配,海外营收增长65% [18] - 6月底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市占率达到31% [19] 陈天石(寒武纪) - 寒武纪市值突破3200亿元,首款3nm芯片"玄戒O1"流片成功 [20] - 宣布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引发资本热炒 [20] 王兴兴(宇树科技) - 人形机器人上央视春晚,使宇树科技迅速出圈 [22] - 2月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 [22] - 宇树科技估值超120亿元,完成C轮融资后加速IPO [22] 曾毓群(宁德时代) - 宁德时代市值稳居全球动力电池第一,成立百亿基金加码储能 [24] - 主导"零跑汽车电池技术输出"与特斯拉FSD合作传闻 [24] 王宁(泡泡玛特)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拍出108万天价 [24] - 6月以1467亿财富成为河南新首富 [26] - 泡泡玛特市值高达3360亿港元 [26] 杨宇(《哪吒》导演/可可豆动画)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7亿票房登顶中国导演票房榜 [29] - 特效镜头达1900个,海底龙宫场景耗时三年打磨 [29] - 不参加庆功宴而闭关创作《哪吒3》 [31] 董明珠(格力电器) - 2月将格力空调专卖店改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32] - 618与孟羽童合开直播间,销售额破亿 [34] - 推动格力空调压缩机技术突破,但空调主业增速放缓至5% [34]
谁将LABUBU推上全球舞台?中国制造出海背后的“黄金跳板”
36氪· 2025-06-27 16:24
LABUBU全球现象 - LABUBU玩偶在全球引发抢购热潮,从中国杭州到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等地均有排队现象[1] - 一只薄荷色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拍出108万元天价[1][4] - LABUBU 3.0系列发售时引发线上线下抢购,线上平台"秒空",线下门店出现凌晨4点排队现象[3][6] - 二手市场价格飙升,499元官方售价的LABUBU拿铁款涨至4000-4999元区间,增值近10倍[3] 品牌运营策略 - 泡泡玛特采取"线下标杆+线上渗透"策略,线下选择核心城市顶级商圈开店,线上重点运营TikTok[21][23] - 公司搭建覆盖多国的TikTok官方账号矩阵,包括开箱号、生活方式号等子账号,形成立体化内容网络[23] - TikTok Shop成为重要销售渠道,LABUBU新品"前方高能"系列在美国首发时2万个新品几秒售罄,8小时带货150万美元[26] - 2024年TikTok为泡泡玛特贡献2.6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近58倍,成为增长最快的线上平台[27] 社交媒体助推 - TikTok是LABUBU走红的关键平台,labubu词条下有超180万条视频,相关衍生词条播放量突破10亿次[16][20] - 国际名人如Lisa、贝克汉姆等主动带货,Lisa多次公开携带LABUBU并在社媒发布相关内容[6][15] - 用户自发创作开箱、排队购买、美容等视频,一条普通开箱视频播放量达1100万次[13][15] - TikTok的社交属性打破传统品牌传播模式,实现双向互动和用户共创[23][24] 文化符号打造 - LABUBU通过融入各国文化场景打破文化隔阂,如与法国卢浮宫、新加坡鱼尾狮、泰国皇室等联名[8][10] - 其"又怪又酷"的形象特质呼应当代人"拒绝被定义"的精神诉求,成为全球性文化符号[12][20] - 与传统玩偶温暖形象不同,LABUBU的古怪丑萌形成独特反差感,具有高度辨识度[12][15] - 被《福布斯》称为罕见能打破文化壁垒的IP,既被亚洲文化接纳又受西方明星喜爱[8] 行业趋势 - 中国IP衍生品零售销售额2022年达715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28] - TikTok成为中国潮玩品牌出海"黄金跳板",在美区收藏品销售榜单中泡泡玛特排名第一,名创优品第二[28][31] - TikTok已帮助超26万中国企业将商品售往全球,提供更轻量高效的出海新通路[31] - 潮玩品牌Finding Unicorn等也通过TikTok获得大量粉丝,展现中国潮玩出海热潮[28][31]
聚焦|中国潮玩出海成外贸新风口
广州日报· 2025-06-19 23:58
中国潮玩出海现象 - 泡泡玛特海外618大促直播间吸引24万人观看,热门IP产品瞬间售罄[1] - 速卖通潮玩类目GMV上半年同比增长300%,泡泡玛特海外业绩增长480%[1][2] - 52TOYS年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30.7%,泰国业务增速突破300%[2] - TOPTOY全球门店超280家,2024年出口货值达4700万元[1]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玩具市场规模从2019年6312亿元增至2023年7731亿元,CAGR达5.2%,预计2028年达9937亿元[3] - 社交平台助推潮玩文化传播,LABUBU相关短视频获数十万次观看[2]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通过限量发行策略成功吸引海外消费者[2] 产业链优势与挑战 - 中国玩具制造业具备显著产业链优势,为潮玩出海提供支撑[3] - 东莞原创IP EMMA秘境森林系列盲盒已发售至第15代[4] - 布鲁可、卡游通过头部IP绑定实现海外业务快速增长[4] -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仍是主要挑战[3] IP开发与商业变现 - 潮玩IP改编市场规模2024年达5867亿元[6] - 迪士尼、漫威通过全产业链实现商业闭环,国产潮玩具备同样潜力[6] - 奥飞娱乐通过IP衍生开发涉足动画、主题乐园等领域[6] - 泡泡玛特需要打造更多创新性原创IP以保持竞争力[5] 出海渠道与物流 - 速卖通计划帮助1000个新品牌实现百万美元突破[7] - 卡游通过TikTok电商直播打开海外市场[7] - 菜鸟海外仓实现潮玩72小时内送达消费者[7] 品质与创新管理 - 潮玩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性、还原度和审美性[8] - 需平衡扩张速度与品质把控,防止高仿泛滥[8] - 持续创新和提升质量是IP保持生命力的关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