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贝烤鸭
icon
搜索文档
“流量”杀不死西贝
搜狐财经· 2025-10-26 19:16
品牌市场表现与消费者行为 - 品牌在线下消费场景中依然保持高人气,门店出现排队现象 [1][3] - 品牌拥有37年历史,老顾客比例高达70% [18] - 品牌提供如莜面栲栳儿、草原嫩烤羊排、黄米凉糕、蒙古奶酪饼等独特产品,满足特定需求 [6][13] 网络舆论与品牌形象 - 品牌在网络上面临大量批判,被形容为“社会性死亡” [6] - 网络批判主要针对品牌的人设塌房与公关笨拙,而非产品口味 [10] - 品牌创始人因不上网、不擅长流量运营,其言论常引发负面舆论 [10] 产品与服务优势 - 品牌在37年经营中未出现严重食品安全事故或监管处罚 [16][24] - 儿童餐实行“5个不添加”政策(无鸡精、香精、味精、人工色素、防腐剂),吸引家庭客群 [18] - 菜品口味和服务流程高度标准化,降低消费者决策风险 [18] 行业规律与品牌生存逻辑 - 品牌生存能力取决于是否被现实消费者需要,而非网络舆论 [22] - 餐饮行业流量的尽头是产品本身,其他维度不决定品牌生死 [22][24] - 品牌若能持续保证产品安全和质量,则难以被外部因素摧毁 [24]
西贝贾国龙:今年开始,我会把70%的股权分红给员工
虎嗅· 2025-06-07 14:02
公司战略调整 - 创始人贾国龙重新挂帅CEO,彻底叫停快餐业务并将零售业务大幅收缩,将个人精力从"九成折腾新业务"调整为"全力聚焦正餐"[2] - 公司回归主业后动作包括:提升门店体验、全国推广烤鸭单品、推出儿童餐食材公开卡,锚定休闲正餐差异化标签[2] - 创始人将个人及妻子持有的85%股权中70%分红权让渡给员工,调整后员工拥有公司70%股权分红权[30][33] 业务转型与反思 - 快餐业务从2015年立项至2024年叫停,十年间累计投入约10亿元,年均投入1亿元作为创新研发费用[10][14] - 零售业务2020年下半年启动,2023年停止,与正餐、快餐并行期间导致创始人精力分配混乱(零售60%、快餐30%、正餐10%)[10] - 2024年公司遭遇营收与客流双降,创始人承认此前过度自信,将2024年视为"最艰难的一年"[6][11] 运营管理变革 - 创始人推行"创始人模式"直接管理,每日21:30-22:30主持600人线上会议,日均发放20-30万元奖金激励前20名门店[27][28] - 烤鸭作为战略新品已覆盖近100家门店,计划国庆节前完成全国门店上新,南方市场反响优于北方[32] - 管理逻辑从"精算"转向"模糊计算",更关注员工状态、顾客满意度等定性指标而非财务数据定量指标[26] 行业认知与定位 - 创始人认为餐饮行业需守住生态位,放弃"通吃"幻想,公司新愿景调整为"西贝logo在全球每个城市闪耀"[34] - 拒绝对标其他企业,强调与自身对比,曾参考麦当劳效率与海底捞服务但发现方法论失效[31] - 提出消费分层不可逆,企业应让顾客需求拉动发展而非强行扩张,修正早期"每街一店"的不现实目标[34] 组织文化 - 创始人否定"兄弟文化",主张职业化团队管理,类比足球队各司其职的伙伴关系[20][21] - 决策机制保持创始人主导,强调"少数人商量、个人拍板"模式,认为民主决策易导致平庸[15] - 分红权改革旨在激发员工积极性,但需解决分配合理性技术难题以避免负面效应[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