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无人机
搜索文档
“钢铁卫士”上岗!深圳警用机器人高科技护航十五运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6:53
警用机器人应用现状 - 深圳公安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大运中心场馆启用警用机器人开展精准巡逻以守护赛事安全[1] - 警用机器人包括身高约1.4米的巡逻机器人,使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循环播报反诈提示并提供导航指引[2] -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于2024年9月在大运中心建成全国首个警用机器人测试站,标志着“科技强警一号工程”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2] 机器人技术配置与功能 - 巡逻机器人融合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具备自主感知、行走、保护和识别能力[4] - 机器人集成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和报警装置,搭载高清及红外摄像机、4路全景摄像机和高清显示屏,可自动预警异常情况[4] - 四足机器狗装载避障雷达,配备喊话器和“一键报警”装置,最大负载达50公斤,可灵活配置高音喇叭或抓捕网枪等设备[4] 多样化应用场景 - 机器人在场馆、公园景区、重点商圈等区域执行自主巡逻任务,并成为市民互动体验科技的窗口[4][7] - 针对残疾人自行车赛等特殊场景,警方调整机器人巡逻路线以确保安全[7] - 负载达200公斤的安防无人车作为“移动装备库”快速投送警务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集成红外热成像和火焰告警功能实现24小时火情监测[7] 立体防控网络构建 - 结合警用无人机,公司构建了空地一体立体防控网络以提升赛事安全保障能力[7] - 在海上安防领域,宝安警方引入U形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可人工遥控或自动巡航,搭载警灯、扩音喇叭及高清摄像头执行反走私、反偷渡任务[10] - 水上机器人能深入传统船只难以抵达的狭窄浅滩进行快速救援,首批10套已部署至宝安区沿海10个派出所辖区[10][12]
善用智能执法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7
智能执法应用现状 - 上海杨浦区启用警用无人机在30米高空悬停,通过高清摄像头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进行空中抓拍和地面拦截,实现查处零延迟[1] - 无人机在无电子警察的路口巡查,形成空中加地面的立体化执法模式,实现查处即到位、取证即上传的高效流程,提升执法效率与精准度[1] - 智能执法系统融合无人机、电子警察、人脸识别等技术,形成空中—地面—云端联动的立体执法体系,扩大执法覆盖面并为城市交通数据分析提供支撑[2] 智能执法社会效益 - 智能执法通过技术手段实时记录并公开展示违法行为,对驾驶人形成心理威慑,促使其自觉遵守交规,推动交通秩序从被动管理向主动遵守转变[2] - 立体化执法模式不仅减轻民警工作压力,也提高了违法行为的发现率和处理率,使执法更加公正、透明,长远看是文明交通的助推器[1][2] 智能执法发展策略 - 建议因地制宜布局智能执法设备,优先在交通堵点、学校周边、施工路段等区域部署无人机或智能摄像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 - 应建立人机协同执法机制,民警负责现场处置与人性化沟通,技术设备承担监测与取证任务,二者互补提升执法温度[3] - 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公安、交通、城管等多部门信息平台,构建城市级交通治理一张网,并引导公众参与执法活动以增强认同感[3] 智能执法技术挑战 - 无人机面临续航能力、恶劣天气适应性、数据传输安全性等技术挑战,偶发的误拍误判可能影响执法公信力[4] - 空中抓拍涉及公民个人信息采集,存在数据使用边界界定和防止信息滥用的法律与隐私争议焦点[4] - 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与识别准确率,并建立数据加密与全流程监管制度确保信息安全[4]
在法库飞行大会解锁无人机应用新场景
新华社· 2025-09-30 21:50
新华社沈阳9月30日电(记者武江民、邹明仲)快速俯冲、大坡度盘旋、一连串空翻……9月29日,2025 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启幕,多款飞机在法库财湖机场上空翩然展翼,各式 惊险动作引来观众阵阵惊呼。 会场另一侧,50款机型、100余架航空器整齐列队,118家企业参展,近400件展品纷纷亮相。从巡检无 人机到分体式飞行汽车,从飞行模拟器到VR体验装置,低空经济的各类应用场景依次呈现。 创办于2012年的法库飞行大会,是国内首批国际性通用航空展会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应急救援到 物流运输,从农林作业到智慧城市管理,各类无人机与新型航空器已经逐渐应用到生活的各类场景。 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强劲的水柱不断从"枪口"喷出,半小时便成功控制了火势。"这是我们研发的协 同巡灭火无人机集群装备,已在法库开展多次实地演练。"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文博说,目 前这套装备已用于应对悬崖火、高强度树冠火等各类消防场景。 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离不开基础设施保障与政策支持。位于沈阳市法库县十间房镇的法库通航产业基 地,航站楼、联络道、滑行道、管制塔台、标准化机库等综合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通用航空各类机型 试 ...
“全阵容”浓缩“全生态”
辽宁日报· 2025-09-30 09:05
大会概况与规模 - 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于9月29日启幕 展示规模空前 包含室外50款机型及100架国内外知名航空器 室内有118家企业及近400件展品亮相 [1] - 大会呈现低空经济全生态 涵盖从制造到应用 从技术到科普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1] 核心产品与技术亮点 - 沈阳本地企业与航企合作的10吨级无人货机项目首次公开亮相 该机型为长航程 高商载 低运营成本的eVTOL未来交通工具 是全球首款取得四证的eVTOL [1] - 辽宁翼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出消防无人机 具备人 机 车 弹四位一体功能 能快速精准实现集群灭火 [2] - 瑞合玄武(辽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物流 垂直起降固定翼 自动换电机巢等无人机产品 其警用无人机已应用于法库低空智慧警务站 可实现1分钟出警 3分钟到达 5分钟回传现场数据 [2]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沈阳通航产业基地已打造25个应用场景 飞行大会现场演示了eVTOL城市交通 无人机物流运输及辽宁绿翼·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演练 [1]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 未来将开辟低空政务服务 智慧文旅 物流网络 智能制造 遥感监测等新领域 [2] - 低空经济生态圈逐步形成 通过文旅驿站进驻 文创产品展示及低空文旅线路遍布全域等方式 推动通航+融合深化 [2]
智慧警务 守护你我(民生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12
智慧警务建设进展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并将警务工作视为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6] - 智慧警务已从设想走向实践,覆盖从特殊应急情况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7] - 多地正推动警务系统改造升级,使其更“聪明”,从而让市民生活更舒心、更便捷[6] 政务服务智能化 - 湖北仙桃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配备全警通自助机等设备,实现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高频业务“随时办、就近办、快捷办”[8][9] - 市民可在自助机上2分钟内完成港澳通行证续签等业务,解决了“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8][9] - 以智能设备为基础、人工协助为保障,仙桃市公安局持续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实现近300项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和“在线预约”[9] 智慧交通系统应用 - 广西北海市启用“生命救护绿波”机制,通过指挥中心远程调控智能信号灯,为危急病患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一次救援中将33公里路程从至少40分钟缩短至19分钟[10] - 该系统包含50个高空监控点位和190个联网智能信号灯,单个摄像头可覆盖方圆5公里,已有22条道路实现“绿波”通行[11] - 智慧交通系统应用于大型活动管理,如在3万人参与的音乐节期间通过大数据预测和信号灯优化,实现进场顺畅、散场有序,无堵车投诉和剐蹭报案[11] 警用无人机巡逻与救援 - 广东深圳市警方运用警用无人机开展山地搜救,在一次救援中通过无人机空中视角成功定位失联人员[14][15] - 警用无人机具有视角范围广、作战半径大、功能扩展性强的特点,成为山地、海岸线等信号弱区域救援的重要助力[15] - 警方开展常态化空中巡逻,分时段、路段调整巡航线路,例如在上下学时段参与校园值守,夜间重点围绕夜市等区域巡逻,以提升见警率和实现防患于未然[15]
阳光下的守护|无人机、AI警员……看科技如何赋能打造警务运行新模式
央视网· 2025-09-16 17:17
无人机警务应用 - 连云港市公安局实现接警后30秒内派出无人机[1] - 2025年共出动无人机5000余架次,参与预警处置风险事项1000余起,护航大型活动50余项,协助救助群众400余人次[2] - 应用场景覆盖警情处置、交通管理、巡防管控、救助服务及活动安保[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郁洲路警务工作站部署第二代AI警员,可配合警员进行街面巡逻并实现无感盘查[4] - AI警员通过前端感知设备发现可疑情况后将信息推送给民警[4] 安防产业与技术系统 - 连云港市现有安防制造业企业284家,覆盖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5] - 自主研发“火眼”低空安全管控系统,实现“侦查—识别—跟踪—管控”全流程自动化与可视化[5] - 民警可携带移动版无人机管控设备对可疑无人机进行实时监控[5] 智慧天网与治安成效 - 基于本地安防技术构建的“智慧天网”可精准感知并智能识别人、车、物等关键治安要素[5] - 结合大数据研判模型,公安机关能实时掌握社会治安态势并精准调度警力[5] -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32%,全部刑事案件和传统侵财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6%和33.9%[5]
无人机让“苏超”黄牛无处遁形,连云港打造“空中110”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1:34
连云港警务无人机应用模式 - 连云港公安在全国率先提出"空中110"警务新模式 无人机深度融入接处警 大型安保 应急救援 日常巡视和侦查打击等领域 [1] - 全市组建15支警用无人机战队 配备114架无人机 培养140名持证飞手 构建"市县一体 覆盖山海"的立体化应用体系 [3] - 2025年共出动无人机5000余架次 参与处置风险事项1000余起 护航大型活动50余起 协助救助群众400余人次 [6] 低空资源管理平台 - 研发低空警务融合应用平台 实现对全市政务部门243架无人机的一网调度和可视指挥 [4] - 配备148套方舱(无人机停机坪和加油站) 规划详细巡线路线 确保无人机有序安全高效飞行 [4] - 平台支持多部门共享低空资源 消防 应急 城管 海事等职能部门可协同使用 实现"综合飞一次"避免重复飞行 [4][5] 实战应用案例 - 在"苏超"联赛安保中 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发现非检票区域聚集 侦破黄牛倒票案并抓获20余名违法人员 [2] - 警用无人机填补地面警力视角盲区 使有限警力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 海州公安分局已培养40余名飞手并组建专业"海鹰战队" [2] - 依托警情研判划定警用无人机配置区域 覆盖警情高发区 救助高频区 产业密集区和活动集中区 [3] 人才培养体系 - 开展标准化系统化梯度化培训 培养1名部级专家 5名警航教官和140名警航无人机操控员 [5] - 正在申报警航四级培训机构资质 力争成为苏北首家具有获批资质的公安机关 [6] - 运用无人机服务警务实战已成为日常警务工作的必备技能包 [6]
广西公安警用无人机创新应用获全国一等奖
广西日报· 2025-08-26 10:20
警用无人机技术创新与应用 - 广西公安警用无人机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 从117个参赛场景中脱颖而出 [1] - 项目融合警用无人机专业建设 全警种赋能机制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 [1] - 建成集成监控 备案 驾驶员申报功能的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系统 [1] 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场景 -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禁毒 反恐 缉私 搜捕嫌疑人和固定证据等警务工作 [1] - 成为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工具 [1] 大数据与智慧警务建设 - 实施科技兴警三年行动 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智慧公安建设 [1] - 建成88个大数据实战中心 打造数字化反电诈等5个标志性场景 [1] - 建立覆盖基层高频场景的公共服务应用 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 [1]
阳光下的守护|无人机、AI应用、涉案财物共管……在这里看见警务运行模式如何迭代
央视网· 2025-08-16 22:07
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 - 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通过三维建模专用警用地图实现警情事件可视化标注 [1] - 建成5个街面警务站 组建12支特巡警快反队、4支PTU快反队、6支交警快反队 配备16个街面接处警网格和警用无人机辅助 确保警力第一时间到场 [2] - 快反体系实现未报警警情主动发现 如3月2日持械伤人案件在无报警情况下被巡逻小组发现并快速处置 [5] 基础管控中心运作机制 - 整合47类警种职责和137项主防任务 统一归口管理派出所工作任务 [5] - 通过分析研判实现模型预警 对3次以上报警未决纠纷自动升级黄色预警状态 [6] - 实施未成年人护航计划 建立预警模型及时调度民警现场介入 [6] 涉案财物共管体系 - 采用"政法牵头、公安主管、检法协同"共管格局 管理人员从28人减少至10人 [7] - 实行"一案一账、一物一码"条形码管理 实现涉案财物全程跟踪和专业安防动态追踪 [10] - 信息平台贯通政法单位 通过"实物不动、手续流转"电子化移交模式 2023年非法制造枪支案在25天内完成公安至检察院至法院的全程移交 [10]
山东日照:构建海陆空联动的立体化口岸管控体系
人民网· 2025-08-08 23:42
口岸管控技术升级 - 山东日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采用人工巡逻、船艇巡航、无人机巡查等多维手段构建立体化口岸管控体系 [2][3][6] - 配备现代化警用装备包括智能头盔、云甲等警务装备提升监管效率 [11] - 实现海陆空联动模式对口岸及周边海域进行安全高效监管 [3][6][9] 港口运营与监管实践 -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对抵港的巴拿马籍货轮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 [2][6][9] - 警用无人机和船艇协同执行巡查任务强化口岸安全管控 [2][6] - 通过无人机警航队操作提升巡查覆盖范围和响应速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