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电子票据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全区财政电子票据开票量突破1亿张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21
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1.7万家用票单位累计开具财政电子票据突破1亿张,开票金额达900亿元 [1] - 非税一般缴款书开票单位同比增长5%,开票量同比增长70.9% [1] -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开票单位同比增长7.56%,开票量同比增长23.87% [1] - 医疗收费票据开票量同比增长3.26% [1] 以票促收强化收入管理 - 电子票据与收费项目、缴款渠道强制关联,所有收费行为必须开具电子票据 [2] - 从源头上杜绝“收费不开票”的违规操作,有效防止资金“体外循环”和隐匿截留 [2] 以票管费源头筑牢防线 - 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与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对接,并与单位收费项目严格关联 [3] - 任何超范围、超标准的收费行为在开票环节即被系统自动拦截,减少乱收费、乱罚款现象 [3] 全程监控深化穿透管理 - 财政部门可对电子票据从申领、开具到核销全流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4] - 系统自动比对票据与资金信息,对异常开票、超期未缴等风险进行智能预警 [4] - 推动财政票据管理从“电子化”向“智能化”迈进,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4]
江苏财政票据今年将全面实现无纸化“看不见”的凭证带来“看得见”的便利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23
电子票据改革的实施与成效 - 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通行费电子票据使车主等待时间平均减少3至5秒,并大幅降低票据纸张成本 [1] - 在水上及边远地区,电子支付与票据将行政处罚处理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5分钟左右 [1] - 财政票据平台已接受长三角地区票据查验超255万次、报销入账超56万次 [4] 电子票据改革的政策与平台建设 - 省财政厅发布通知,将全省财政电子票据种类从20余种统一归并为11种,并规定省本级单位自7月1日起全面停用纸质票,全省自明年起全面停用 [2] - 财政电子票据平台与民政社会组织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对全省6.9万家社会组织的捐赠和会费票据进行归集管理,并建立信息预警机制进行实时监督 [2] - 基金会互联网捐赠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平均每年开具捐赠票据约1.2万张 [3] 跨区域协同与应用场景拓展 - 江苏省与上海、浙江、安徽建立长三角财政电子票据信息共享机制,并成功实现跨省商保在线理赔和跨省医保零星报销 [3] - 联合税务部门推出企业跨省公益捐赠抵税无感智享服务,通过捐赠票据共享为企业提供税前扣除提醒,降低办税成本 [4] - 电子票据改革实现了从“区域壁垒”到“跨域通办”的转变,提供跨省一站式查询、真伪查验和报销入账功能 [4]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至全国
经济日报· 2025-08-08 15:2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以解决电子凭证接收难、报销难、入账难、归档难等问题[1] - 试点工作于2022年至2024年开展旨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打通电子凭证全流程处理最后一公里[1] 试点实施与成果 - 试点覆盖数电发票、铁路电子客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银行电子回单等高频使用电子凭证类型[1] - 436家接收端试点单位包含近6万家会计主体51个相关平台12家服务保障单位参与试点[1] - 累计全流程无纸化处理符合标准电子凭证超2亿张验证标准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1][2] 技术规范与应用要求 -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提供统一技术规范和结构化数据标准支持XML、XBRL等格式无需转换即可直接处理[2] - 单位需根据自身会计信息化水平自愿开展应用参考试点经验进行系统改造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处理[3] 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 - 无纸化电子凭证可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3] - 增强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实现高效经济活动监管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造假[3] 数据应用与未来发展 - 电子凭证数据应用有助于构建财政大数据集群为预算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4] - 通过数据交叉验证强化各级财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资金监管并促进多部门财会监督协同[4]
2025年中国财政电子票据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背景下,行业蓬勃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9:47
财政电子票据行业概述 - 财政电子票据是由财政部门监管的数字凭证,以电子签名和网络传输替代传统纸质票据,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等优势 [1] - 基本要素包括票据代码、交款人、收款金额等12项核心字段,能有效降低纸张消耗、提升管理效率并杜绝假票 [2]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61亿元,同比增长6.09%,其中电子票据系统占比超90% [9] 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办法》等7项政策,明确要求推广电子票据替代纸质票据 [4] - 政策重点包括:构建全国统一电子发票平台(2024年11月)、民航领域强制使用电子行程单(2024年11月)、推动会计数据标准全国应用(2025年5月) [6] - 政策导向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应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硬件设备(服务器/终端)和基础软件(数据库/区块链)供应商 [7] - 中游为系统开发商,下游应用覆盖政府财政(非税收入)、医疗(医保报销)、教育等八大领域 [7] - 政府财政领域主要应用于预算管理和票据核销监管,医疗领域重点解决电子票据与医保系统对接 [7]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用友网络(91.53亿元)、航天信息(83.09亿元)、金蝶国际(62.56亿元)占据营收前三 [11] - 博思软件专注电子凭证领域,2024年营收21.42亿元,毛利率达65.83%,提供业财票一体化解决方案 [13] - 中科江南主攻政府IT服务,支付电子化业务占比58.53%,2024年总营收8.25亿元 [15] 发展趋势 - 财政电子票据将向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实现全方位覆盖 [17] - 未来将建立全生命周期应用体系,出台更细致的开具、存储、报销等环节标准 [17] - 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将推动行业持续扩容,预计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管理水平将显著提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