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电子回单
icon
搜索文档
解决电子凭证报销入账等“对接”难题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政策推广 - 财政部、税务总局等9部门联合推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解决电子凭证全流程处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1] - 2022年-2024年试点期间累计全流程无纸化处理符合标准的电子凭证超2亿张,试点达到预期目标 [1] - 试点涉及436家接收端单位(近6万家会计主体)、51个平台和12家服务保障单位,覆盖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银行电子回单等高频率电子凭证 [1] 实施策略 - 推广工作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对不同类型单位提出差异化要求 [2] - 要求已试点开具端单位提升电子凭证开具能力,已实现全流程处理的接收端单位巩固成果,未完成全流程的单位继续推进,未试点单位可借鉴经验稳步推进 [2] - 通知对完善标准体系、畅通交付渠道、分类推进无纸化处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作出具体安排 [2] 行业影响 - 电子凭证应用可显著提升经济活动效率,如简化差旅报销流程、加快货款支付确认等 [3] - 统一数据标准有助于解决接收、报销、入账、归档等环节的"对接"难题,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 [3] - 全流程无纸化可解放业务和财务人员,降低打印需求、交易保管成本及碳排放,节约社会资源 [3] - 标准化电子凭证数据来源可靠、信息真实、可交叉验证,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造假 [3]
九部门联合发文:全国推广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从源头遏制财务造假
搜狐财经· 2025-05-20 16:2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通知》,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动多种高频使用电子凭证的全流程无纸化处理 [1] - 2022年至2024年已开展试点工作,436家单位(近6万家会计主体)参与,累计处理电子凭证超2亿张,试点达到预期目标,成功打通电子凭证报销入账归档"最后一公里" [1] 覆盖的电子凭证类型 - 银行电子回单和银行电子对账单被纳入标准化范围,这两类凭证在企业日常财务处理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1] - 标准化的电子凭证具有来源可靠、信息真实、可交叉验证的特点,为财务数据真实性提供技术保障 [1] 数据安全与防造假措施 - 要求代理记账、票务服务、政务财务服务等平台对使用的结构化数据全流程跟踪验证,确保真实可靠和未被篡改 [1] - 极大增加财务造假的难度和成本,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造假,维护经济社会秩序 [1] 效率提升与绿色发展 - 企业可实现电子凭证的接收、报销、入账、归档等全流程无纸化处理,无需繁琐纸质打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社会整体成本 [2] - 统一的电子凭证标准将简化金融机构与企业客户之间的数据交互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2] 实施时间与数字化转型 - 各单位应在2028年1月1日前完成会计软件升级,以适应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相关要求 [2] - 彻底解决电子凭证"接收难、报销难、入账难、归档难"等长期困扰企业和机构的难题,助力财务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