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品

搜索文档
博晖创新收盘上涨2.07%,最新市净率3.52,总市值48.4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28
公司表现 - 5月29日收盘价为5 93元 上涨2 07% 市净率3 52 总市值48 44亿元 [1] - 主力资金5月29日净流出1077 13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1986 14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 02亿元 同比下滑23 05% 净利润亏损405 44万元 同比下滑120 41% 销售毛利率38 37% [1] - 公司主营体外诊断产品 包括检测仪器 软件 试剂 校准品 质控品及国家标准物质 [1]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PE(TTM)49 64倍 静态PE47 92倍 市净率4 61倍 总市值106 85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36 36倍 静态PE37 15倍 市净率2 45倍 总市值49 28亿元 [2] - 公司PE(TTM)-330 17倍 静态PE-523 93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 华大智造总市值最高达297 77亿元 中红医疗市净率最低仅0 92倍 [2]
博晖创新收盘下跌2.69%,最新市净率3.43,总市值47.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8:05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22日收盘价5.78元,单日下跌2 69%,市净率3 43,总市值47 22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 02亿元,同比下滑23 05%,净利润亏损405 44万元,同比恶化120 41%,销售毛利率38 37% [1] - 机构持仓方面,1家机构合计持股414 05万股,持股市值0 23亿元 [1] 行业对比数据 - 公司PE(TTM)为-321 82,静态PE-510 67,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 48 71和行业中值PE 35 37 [2] - 公司市净率3 43,低于行业平均4 57但高于行业中值2 40 [2] - 总市值47 22亿元,接近行业中值47 42亿元,但不足行业平均105 44亿元的一半 [2] 同业公司估值 - 同业公司PE(TTM)普遍为负值,如天益医疗-1727 26、澳华内镜-604 66、诺唯赞-406 65 [2] - 市净率分布区间为0 89(中红医疗)至4 86(澳华内镜),公司3 43处于中上水平 [2] - 华大智造以301 77亿元总市值位居行业首位,公司47 22亿元规模处于中游 [2]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涵盖检测仪器、软件、试剂及校准品质控品等 [1]
博晖创新收盘上涨1.54%,最新市净率3.53,总市值48.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21
公司表现 - 5月20日收盘价5.94元,上涨1.54%,市净率3.53创15天新低,总市值48.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61.81万元,但近5日净流出2053.14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2亿元同比-23.05%,净利润亏损405万元同比-120.41%,毛利率38.37%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330.7、静态PE-524.8,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49.5/47.7 [2] - 公司市净率3.53接近行业中值2.51,但低于行业平均4.57 [2] - 总市值48.52亿元与行业中值48.58亿元基本持平 [2] 同业数据 - 行业龙头华大智造市净率4.0、总市值309.51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奥华内镜市净率4.96、诺唯赞2.28、硕世生物1.23 [2] - 11家同业公司中7家PE为负值,显示行业整体盈利承压 [2]
赛科希德(688338):2024年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点评:24年营收稳健增长,25Q1业绩承压
光大证券· 2025-04-30 2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赛科希德营收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凝血产品装机量和用户数量的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主要受新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带来的折旧摊销、运营维护及搬迁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承压,实现营业收入6863.93万元,同比下降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29万元,同比下降23.98% [1][2]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投入1960.47万元,同比增长2.23%,新增多项医疗器械注册证,高端产品市场反馈良好,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2] - 公司渠道与市场拓展并重,通过区域经销商覆盖全国29个省及重点地市,终端用户涵盖三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占比超95%,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05%,全球化布局初显成效 [3] - 考虑到行业集采政策可能对公司带来的影响,下调公司25 - 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6/1.47亿元(原预测值为1.55/1.86亿元,分别下调18.7%/21.0%),同时引入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69亿元,现价对应25 - 27年PE为20/17/15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1.03%;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35%;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3.9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3.93万元,同比下降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29万元,同比下降23.98%;扣非归母净利润2221.13万元,同比下降26.61% [1] - 盈利预测方面,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4.24亿、5.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37%、18.11%、18.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1.47亿、1.6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71%、16.61%、14.87% [4]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1960.47万元,同比增长2.23%,新增多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狼疮抗凝物(LA)检测试剂盒、质控品等,满足临床不同场景需求 [2] - 针对三级医院的SMART系列凝血流水线、SF - 92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高端产品市场反馈良好,加速进口替代进程,尤其在大中型医院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区域经销商覆盖全国29个省及重点地市,终端用户涵盖三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占比超95% [3] - 在医保控费和DRG/DIP政策推动下,医院倾向高性价比的国产产品,公司作为国内血栓与止血领域龙头,在进口替代趋势中受益明显 [3]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05%,全球化布局初显成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