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试剂
搜索文档
中源协和跌2.01%,成交额1.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49.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20 10:57
11月20日,中源协和盘中下跌2.01%,截至10:38,报26.31元/股,成交1.17亿元,换手率0.94%,总市值 123.12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2449.97万元,特大单买入0.00元,占比0.00%,卖出1569.34万元,占比 13.44%;大单买入2395.72万元,占比20.51%,卖出3276.36万元,占比28.05%。 中源协和今年以来股价涨36.32%,近5个交易日跌6.93%,近20日涨11.72%,近60日跌11.29%。 资料显示,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区梅苑路12号,成立日 期1995年6月14日,上市日期1993年5月4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体外诊断原料、 体外诊断试剂和器械的研产销,生物基因、蛋白、抗体等科研试剂产品,以及基因检测服务,干细胞、免疫 细胞临床应用的研发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检测试剂58.46%,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26.49%,科研 试剂11.86%,基因检测2.40%,其他0.79%。 中源协和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干细胞、基因测序、医 疗美 ...
产能利用率低还“硬扩产”?天康制药遭监管追问
深圳商报· 2025-11-19 16:00
公司基本情况与上市进展 - 天康制药为上市公司天康生物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产品涵盖猪用、反刍用、禽用疫苗及检测试剂等[2] - 公司客户包括各省市政府采购部门及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2] - 公司正在申请北交所上市,审核状态为“已问询”,并于近期收到第二轮问询函,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1][2]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亿元、10.55亿元、10.52亿元,增长乏力[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1.65亿元、1.5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1.61亿元、1.43亿元,近两年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8.36%和11.20%[3]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幅下滑20.49%和42.44%,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同比变动为增长1.60%和49.06%,业绩表现显著弱于同业[4]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相对稳定,2024年和2023年分别为61.56%和62.05%[4] 业绩下滑原因与监管关注 - 业绩下滑受“先打后补”政策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政采模式收入持续下降,直销模式收入整体增长但毛利率下降[5] - 监管层要求公司结合产品类别及销售模式,说明其业绩变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6] - 监管层关注下游行业周期性变化、最新行业政策及主要产品市场竞争情况,要求分析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6] 应收账款状况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净额分别为3.38亿元、3.77亿元和3.64亿元,占各期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40%、10.70%和10.95%[7]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82亿元,其中政采客户占比高达72.32%,且对政采客户未约定信用期[7] - 直销、经销客户逾期金额为4280.79万元,截至2025年8月末,期末应收账款的回款比例仅为14.92%[7] - 监管层要求说明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催收措施及是否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8] 产能利用与募投项目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额为5.27亿元,主要用于兽用疫苗研发和生产扩建(投资1.50亿元)、布鲁氏菌病疫苗改扩建(投资1.05亿元)等项目[9][10] - 公司布鲁氏菌病疫苗现有产能为1.5亿头份,但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偏低,分别为36.02%、43.72%、44.44%、34.61%[11] - 2025年上半年,主要产品灭活疫苗、活疫苗的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11] - 监管层直接指出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并要求说明在产能利用率低及苏州新生产基地投产的背景下,进行募投扩产的必要性与合理性[11] - 监管层特别关注公司对新增产能的市场消化能力,要求说明拟采取的新增产能消化措施及其有效性[12]
艾德生物跌2.02%,成交额1.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87.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8 14: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8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22.83元/股,成交额1.17亿元,换手率1.31%,总市值89.3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87.1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868.98万元,大单净流出618.1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47%,近5个交易日下跌2.48%,近20日上涨0.13%,近60日下跌5.74%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检测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检测试剂8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9.84%,检测服务5.61%,其他1.12%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08%,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50%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2.66万,较上期增加5.23%,人均流通股14628股,较上期减少4.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70.22万股,较上期减少133.4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0.88万股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基因测序、增持回购、融资融券、医疗器械等 [1]
云顶新耀耐赋康发布新数据 巩固IgA肾病一线治疗地位
证券日报网· 2025-11-13 19:40
核心产品临床数据 - 在2025年美国肾脏病协会肾脏周上发布核心产品耐赋康的多项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结果[1] - 研究系统验证了药物在“对因治疗、尽早治疗、长期治疗”IgA肾病新管理策略中的临床价值[1] - 研究论证了药物对特殊人群的疗效,包括伴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和儿童,巩固其IgA肾病一线治疗的基石地位[1] - 蛋白尿水平低于0.5g/d的IgA肾病患者能从耐赋康治疗中获益,补充了“尽早治疗”的关键证据[1] - 对照研究和单中心研究共同证实了耐赋康的长期治疗获益[1] 市场与商业化进展 - IgA肾病在中国呈现高发病率、高进展率、高未满足需求特征,全国潜在患者约500万,每年新增确诊超12万人[2] - 耐赋康为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品种,医保支付政策自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2] - 2025年1月至9月,耐赋康累计销售收入近10亿元,成为近年放量最快的慢病创新药之一[2] - 随着中外指南推荐及医保覆盖深化,耐赋康的临床用药共识将进一步强化,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3] 公司产品管线与战略 - 公司正围绕IgA肾病构建诊疗一体闭环,针对该病开发检测试剂,临床研究正在推进患者入组[2] - 检测试剂预计2026年获批上市,将填补国内IgA肾病无创诊断空白,有望替代肾活检辅助诊断[2] - 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新一代BTK抑制剂EVER001临床数据积极,有望覆盖更广泛的肾病适应症[2] - 耐赋康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支柱,并推动中国IgA肾病治疗进入新管理策略[3]
热景生物涨2.47%,成交额1.8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52.0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3 10: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3日盘中股价上涨2.47%至156.56元/股,成交额1.81亿元,换手率1.28%,总市值145.1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52.05万元,特大单净流出1569.28万元,大单净流出482.77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3.17%,但近60日下跌32.69%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7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4782.69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检测试剂收入占比70.87%,检测仪器占比19.79%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减少19.80%,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减少168.1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34.40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833户,较上期增加12.90%,人均流通股11835股,较上期减少11.43% [2] -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68.38万股,较上期减少12.53万股 [3]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00.01万股,较上期增加50.00万股 [3] -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和易方达医药生物股票A持股分别减少39.84万股和27.14万股,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艾德生物涨2.01%,成交额1.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81.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3: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3日盘中上涨2.01%,报23.30元/股,成交1.21亿元,换手率1.35%,总市值91.2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81.7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37.72万元(占比1.96%),大单净买入344.0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56%,近5个交易日上涨1.48%,近20日上涨3.74%,但近60日下跌1.8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08%,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5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检测试剂8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9.84%,检测服务5.61%,其他1.12% [1] - 公司主营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检测服务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6万户,较上期增加5.23%,人均流通股14628股,较上期减少4.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70.22万股,较上期减少133.44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250.88万股 [3] 行业归属与分红记录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艾德生物涨2.00%,成交额8604.6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16.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04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0%,报22.95元/股,成交金额8604.60万元,换手率0.97%,总市值89.8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6.98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02.68万元(买入308.83万元,卖出106.15万元),大单净买入114.31万元(买入1475.76万元,卖出1361.45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00%,近5个交易日下跌0.95%,近20日上涨0.79%,近60日下跌1.9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08%,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5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检测试剂8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9.84%,检测服务5.61%,其他(补充)1.12%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6万户,较上期增加5.23%,人均流通股14628股,较上期减少4.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70.22万股,较上期减少133.44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0.88万股 [3] 分红与行业分类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体外诊断、精准医疗、小盘、医疗器械等 [1]
艾德生物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66亿行业排12,净利润2.63亿行业排5,均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1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全流程技术平台和丰富的产品管线 [1] - 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 [1] - 公司于2017年8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在行业39家公司中排名第12,高于行业平均数7.08亿元和中位数3.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检测试剂收入4.83亿元,占比83.43%,是核心收入来源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63亿元,行业排名第5,远高于行业平均数1.1亿元和中位数2618.92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83.74%,高于行业平均的56.20%,显示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2.79%,低于行业平均的18.29%,显示出较强的偿债能力 [3]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66万,较上期增加5.23% [5] - 董事长郑立谋2024年薪酬为61.52万元,较2023年增加12.49万元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5]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中金公司维持公司2025/2026年3.26/3.92亿元盈利预测不变,并维持30.30元目标价,认为较当前股价有30.8%的上行空间 [5] - 中信建投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39、14.35、16.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3.89、4.59亿元 [6] - 公司2025年10月拟回购股份注销,并增资赛陆医疗以加强NGS产品布局和上游测序仪器自主可控能力 [5][6]
中源协和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0.92亿行业第九,净利润9985.94万行业第十二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0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14日,于1993年5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天津市 [1] - 公司是国内细胞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核心业务涵盖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体外诊断等,拥有全产业链的差异化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体外诊断原料、试剂和器械的研产销,生物科研试剂产品以及基因检测服务、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临床应用研发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2亿元,在行业39家公司中排名第9,高于行业平均数7.08亿元和中位数3.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检测试剂收入4.1亿元,占比58.46%,是最大收入来源,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收入1.86亿元,占比26.49%,科研试剂收入8327.17万元,占比11.86%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9985.94万元,行业排名第12,高于行业平均数1.1亿元,但远低于行业龙头九安医疗的15.88亿元和新产业的12.05亿元 [2] 财务指标 -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9.26%,较去年同期的30.31%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8.29% [3] -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9.22%,较去年同期的69.82%略有下降,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6.20%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嘉道成功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为陈春梅、龚虹嘉,董事长龚虹嘉为中国香港居民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47万户,较上期增加4.0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35万股,较上期减少3.9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25.00万股,较上期增加90.23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持股1056.88万股,较上期减少151.41万股 [5]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信息 - 总经理王洪琦,1965年出生,拥有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美国国籍,现任公司副董事长 [4] - 王洪琦2024年薪酬为238.81万元,相较于2023年的41.93万元增加了196.88万元 [4]
艾德生物拟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3.10%
新浪证券· 2025-10-24 20:25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34.50元/股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回购期限为12个月 [1] - 回购价格上限34.50元/股较公告时最新价23.17元高出48.90%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检测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检测试剂8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9.84%,检测服务5.61%,其他1.1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6万户,较上期增加5.23%,人均流通股14628股,较上期减少4.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70.22万股,较上期减少133.4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0.88万股 [3]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50%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