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新兴前沿-投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
摩根· 2025-05-14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当局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推动价值链上移,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长期增长 [3][6][8] - 研究中国在研发、人才、资本、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基础六个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广泛生态系统中有重大机遇,若政策解决经济均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能从“1对N”创新转向“0对1”创新 [6][8] - 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半导体、先进材料和设备预计稳健增长,识别出28只股票抓住机遇 [6][8] - 中国新兴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得益于完善供应链蓬勃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政府刺激和经济复苏将消除投资者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29] - 预计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工业格局,在多领域带来变革并创造巨大价值 [3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要素框架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研发对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百分比相对较低,但各下游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增加,在机动车辆和机械领域研发强度领先美国,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追赶 [31] - **强大的人才库**:中国培养大量合格工程师,大学开设新兴专业,2022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300万,超过所有发达市场 [31] - **充足的资本流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2021 - 24年资本流入人民币20万亿元,半导体和机械贡献大,新材料等行业增长率强劲,运输等领域资金流入下滑 [32][33] - **强大和持续的政府支持**:政府战略举措降低进入壁垒和长期资本风险,新能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是常引用行业,2025年强调“AI +”计划 [33] - **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3C、汽车和电气机械是2024年制造业收入最大贡献者,可选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消费贡献将增加 [34] - **稳固的供应链积累**:看好位于价值链上游、国产化率低、下游基础强大且潜在市场规模有吸引力的行业,上游芯片和软件挑战大,半导体设备和高端制造业国产化进展良好 [34] 国产化率变动模式 - 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上行时速度加快,上游国产化取决于下游水平,国产化率达40%左右价格竞争加剧,多数行业国产化率从 <10% 到 >50% 约需10年 [35] 宏观挑战和突破性机遇 - 中国供应链展示“1到N”创新实力,未来“0到1”创新可能面临国内经济不均衡和非关税技术壁垒挑战 [36] 人工智能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 - 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为中国创造人民币11万亿元等值劳动力价值,占名义GDP的5.5%,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强大,但计算实力在高端芯片方面相对落后,正通过多种方式缩小差距 [37][38] - 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药物研究,管理金融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等 [39] 股票机会 - 在汽车、硬件、互联网、工业、材料和半导体六个关键行业寻找产业升级机会,确定28只股票,如地平线机器人、亿航、立讯精密等,并给出各股票的市值、日均交易量、收盘价、目标价、投资逻辑等信息 [42][44]
2025年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行业概览:解锁蓝海市场:超声波指纹识别迎来国产替代新机遇
头豹研究院· 2025-04-10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超声波指纹识别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有望成为继光学式指纹识别后的又一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生物识别方案 [5] - 超声波传感器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的核心部件,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以完成高精度身份识别和认证 [6] - 目前超声波指纹识别市场仍属于蓝海市场,美国高通和中国汇顶科技占据超90%市场份额,未来更多中国厂商入局有望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7] - 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预计2025 - 2030年市场规模将从35.71亿元增长至145.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41%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图谱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给环节,核心零部件是超声波传感器;中游为模组封装环节;下游面向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汽车等应用场景 [9] 产业链上游 - 超声波传感器是核心部件,其关键部件之一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PMUT)利用压电材料正逆压电效应发射或接收超声波信号实现指纹检测 [14] - PVDF是主流应用的压电材料,2021 - 2024年其市场均价从30.9万元/吨下跌至6.84万元/吨,原材料价格下行利于改善下游成本结构 [10] - 2022 - 2023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从5.9亿片涨至6.9亿片,同比上升16.95%,中国厂商市占率从33.8%升至48.2%,OLED行业扩张有望驱动模组搭载率提升 [10] - Pol - less技术是OLED屏幕未来趋势,光学指纹识别精度或下降,为超声波指纹识别创造有利条件 [10] - 模组封装有MEMS Si基和玻璃基TFT两种方案,玻璃基TFT已成为主流方案 [10] - 汇顶科技2024年推出基于CMOS Sensor架构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器,打破高通技术垄断,国产化进展显著 [10] 产业链中游 - 封装技术方案有MEMS Si基和玻璃基TFT两种,玻璃基TFT更轻薄、集成度高、成本低,符合手机发展趋势,是主流方案 [16][17] - 全球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开发进展缓慢,汇顶科技2024年推出新识别器打破高通垄断,国产化替代进程提速 [25] - 高通和汇顶占据超90%市场份额,汇顶凭借先发和性价比优势占比更多,未来更多厂商入局将加速国产化替代 [25] 产业链下游 - 智能手机是主要应用领域,2023年出货量回升,2024年从2.76亿部升至2.85亿部,占有率稳定在90%以上 [34] - 2023年全部手机和5G手机中屏占比超70%的款型占比分别超80%和达100%,高屏占比趋势为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带来机遇 [34] - 近期新上市搭载模组的手机多为高端机,vivo将价格下沉至3000元以下,展现向中端手机渗透趋势 [35] 市场规模 - 2021 - 2024年市场规模从15.44亿元增长至26.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43% [38] - 市场规模增长驱动因素为国产化提速和成本下降带来应用空间拓展,预计2025 - 2030年将从35.71亿元增长至145.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41%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