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曲线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市值超越贵州茅台!
经济网· 2025-09-25 14:33
市值变动 - 宁德时代市值突破1.80万亿元,历史性超越贵州茅台(1.80万亿元)[1] - 宁德时代市值从1.75万亿元开始拉升,最终突破1.80万亿元[1] - 贵州茅台股价表现稳定,守住1.80万亿元关口[1] 股价表现对比 - 宁德时代年初至今涨幅达48.83%,贵州茅台为-3.82%[1] - 宁德时代60日涨幅为47.10%,贵州茅台为1.55%[1] - 宁德时代月涨幅为25.70%,贵州茅台为-2.87%[1] 市场地位 - 宁德时代成功将中国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体现国家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3] - 贵州茅台依旧是中国消费品牌的代表之一,拥有自身发展空间[3] - 宁德时代定价能力、产业链话语权及整合能力提升,是国家影响力成长的缩影[3] 其他公司市值数据 - 工商银行市值2.63万亿元,月涨幅-0.81%,60日涨幅-1.57%,年初至今涨幅10.98%[2] - 中国移动市值2.29万亿元,月涨幅-1.08%,60日涨幅-2.60%,年初至今涨幅-6.52%[2] - 农业银行市值2.27万亿元,月涨幅-7.55%,60日涨幅11.38%,年初至今涨幅27.00%[2] - 建设银行市值2.26万亿元,月涨幅-4.00%,60日涨幅-10.74%,年初至今涨幅2.91%[2] - 工业富联市值1.34万亿元,月涨幅25.62%,60日涨幅196.16%,年初至今涨幅220.68%[2] - 中芯国际市值1.10万亿元,月涨幅19.47%,60日涨幅58.97%,年初至今涨幅44.90%[2]
历史时刻!它超越贵州茅台!重要信号出现→
每日商报· 2025-09-25 13:41
市值表现 - 9月25日午间收盘宁德时代A股市值达18194.61亿元 历史性超越贵州茅台的18045.59亿元 [2] - 宁德时代当日股价涨幅达4.98% 开盘价376.60元 最高价402.59元 成交金额129.14亿元 [3] - 贵州茅台当日股价微跌0.07% 开盘价1442.83元 最高价1445.21元 成交量为20135手 [4] 股价走势对比 - 年初至今宁德时代涨幅达48.83% 贵州茅台下跌3.82% [7] - 60日涨幅宁德时代为47.10% 贵州茅台为1.55% [7] - 月涨幅宁德时代为25.70% 贵州茅台下跌2.87% [7]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9月14日将宁德时代H股评级由中性上调为增持 主因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导致供应紧张及价格上涨 [7] - 外资投行将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约10% 为市场最高预期 [7] - 宁德时代港股PE TTM达36.20 较A股PE TTM的30.03出现溢价 [7] 市场意义分析 - 市值突破反映公司成功将中国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体现国家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在产品定价中的提升 [7] - 公司定价能力、产业链话语权及整合能力的增强成为中国国家影响力在资本市场的缩影 [7] - 贵州茅台仍是中国消费品牌代表 拥有独立发展空间 [8]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光伏突围、千亿目标和造车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17
公司财务表现与目标 - 2024年公司总营收65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62.64亿元,同比增长20.3%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同比增长54%,占总营收比例达38% [1] - 目标两年内实现千亿营收目标 [1][1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光伏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近四成 [1][2] - 2019年进入光伏领域,三年实现新能源年营收超百亿元 [4] - 从户用分布式光伏起步,延伸至工商业光伏及储能,构建"光储充"生态闭环 [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计划五年内将光伏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0%以上,当前家电海外业务占比已达50% [11][13] - 2025年7月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泰国)启动战略合作,发起5亿美元亚洲清洁能源基金 [12] - 重点拓展东南亚、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10][11] 产业分拆与资本规划 - 考虑未来五年内分拆5-8家上市公司 [1][15] - 各产业板块计划做到全球第一,独立上市同时共享资源平台 [15] 行业竞争与技术战略 - 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从2020年40GW增长至200GW,预计未来五年再增三四倍 [5] - 通过技术创新应对行业"内卷",已切入逆变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 [10] - 推出羲寰平台整合"卖电、卖组件、卖储能"业务,通过生态合作释放价值 [4] 战略转型逻辑 - 基于4亿家电用户基础向能源上游延伸,解决家庭能源成本问题 [7][16] - 选择贴近用户的终端服务端切入,规避上游资本密集型竞争 [8][9] - 将汽车业务定位为健康革命,聚焦智能驾驶与减排技术 [18]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光伏突围、反内卷和千亿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50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创维集团计划两年内实现千亿营收目标 [1][9] - 公司考虑未来五年内分拆5至8家上市公司 [1][11] - 新能源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收入达138.01亿元(同比增54%)占总营收38% [1][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光伏业务从户用分布式切入 逐步延伸至工商业光伏和储能 形成光储充一体化生态 [2] - 2019年进入光伏赛道 三年实现年营收超百亿元 [2] - 推出羲寰平台整合卖电、卖组件、卖储能业务 通过生态平台释放价值 [2] - 分布式光伏市场从2020年40多GW增长至200多GW 增长5倍 [3] - 当前农村光伏安装率仅8% 剩余92%市场待开发 [3] 国际化布局 - 光伏海外业务目标占比从当前10%提升至未来五年30%以上 [8] - 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泰国)发起5亿美元亚洲清洁能源基金 [8] - 家电海外业务量已占整体一半 光伏比例将同步增加 [8] - 近期在美国市场获得大订单 与日韩品牌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9] 行业竞争与定位 - 选择从用户端切入光伏领域 规避上游资本密集型竞争 [6][7] - 分布式光伏市场排名全国第二 正加速全球扩张 [7] - 面对行业"内卷" 通过全球化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应对挑战 [7] - 已进入逆变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环节 增强核心技术能力 [7] 业务协同与转型 - 基于4亿家电用户基础向能源领域延伸 [6][11] - 将光伏与家电海外战略相结合 实现协同发展 [8] - 从终端用电服务向上游光伏发电站延伸 构建企业护城河 [11] - 通过37年制造业经验实现从家电到新能源的跨界转型 [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总营收650.13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2.64亿元 同比增长20.3% [1]
安克硬刚小米,钱不够用了
36氪· 2025-08-20 16:46
安克创新香港二次上市计划 - 计划最早于2026年初在香港二次上市 目标融资约5亿美元 [2] 充电宝行业危机事件 - 民航局发布禁令 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 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登机 [3] - 罗马仕经历停工停产 关闭旗舰店 创始人变更的休克式崩塌 [3] - 罗马仕召回三个型号共计49.1745万台产品 [21] - 安克创新全球累计召回超过186万台产品 其中美国115.8万台 国内71.3万台 [25] - 安克创新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 造成超过6万美元财产损失 [25] - 行业危机源于供应商安普瑞斯违规替换电池阴极与阳极间隔膜原材料 [16][18] 安克创新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专注于研发 品牌和销售 不做制造 [7][1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35.72%稳步增至2023年的43.54% [11] - 2024年营收247.1亿元 净利润21.14亿元 [11] - 2024年奖金分红高达8亿元 年收入破百万员工数量从2022年209人激增至494人 [25] - 2023年公司人均薪酬约47.61万元 [25]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21.75%持续攀升至2024年44.92% [37] - 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88亿元 [37] - 存货规模从2022年14.8亿元增至2024年32.34亿元 [37] 供应链调整与战略合作 - 终止与安普瑞斯的合作 [36] - 与全球电芯行业龙头宁德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采购首批4500万片高密度电芯 [37] - 安普瑞斯74张3C证书均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封存其所有锂电池产品 [36]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在罗马仕 安克产品全网下架期间 小米充电宝搜索量暴涨300% [30] - 2025年京东618战报显示 小米旗下酷态科在充电宝品类成交额排名第一 小米主品牌33W充电宝位列最受欢迎单品榜首 [30] - 罗马仕于8月12日在招聘网站挂出礼品渠道销售及工业设计顾问等新岗位 [29]
新浪财经CEO邓庆旭:鸿蒙系统一定能走出一条“微笑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8-16 22:38
鸿蒙操作系统发展里程碑 - 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的终端数量突破1000万,标志着鸿蒙越过生死线 [1] - 鸿蒙内核设计具有先进性,按照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需求打造 [1] - 发展全新操作系统被视作高风险行为,但华为成功突破行业壁垒 [1] 生态系统建设成果 - 鸿蒙操作系统已吸引超过800万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 [1] - 鸿蒙应用和元服务数量达3万多个,覆盖政务、医疗、工业等近20个行业 [1] - 新浪财经作为金融信息服务代表,已完成90%功能适配 [1] 技术优势体现 - 文件传输效率显著提升,实现设备间"一碰传"大文件 [2] - "一次开发,多端适配"特性大幅提升开发者效率 [2] - 新浪财经App在鸿蒙生态助力下,8个月用户活跃度增长7倍 [2] 行业发展历程对比 - 操作系统发展遵循微笑曲线规律,初期面临巨大挑战 [2] - 以iOS为例,指出新兴系统在成熟市场中突围的艰难历程 [2] - 鸿蒙经历数年发展已日趋完善,正处于回报期 [2] 战略意义展望 - 鸿蒙突破技术封锁,实现弯道超车 [3] - 为中国开发者创造全新发展机遇 [2][3] - 坚持初心将推动鸿蒙完成操作系统必经的发展曲线 [3]
过去几年坚持定投,现在会怎么样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8-01 20:01
市场表现与定投回测 - A股市场连续五周收涨,部分投资者开始回本盈利[2] - 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为例进行定投回测,假设每月15日定投1000元[3] 定投场景分析 场景一:坚持一年定投 - 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定投12000元,最新资产16165.2元,总收益率34.71%[5] - 单笔投资同期收益4165.2元,定投收益低于单笔投资因市场反弹后分批入场成本抬高[5] 场景二:坚持三年定投 - 2022年8月至2025年7月定投36000元,最新资产40782.01元,总收益率13.28%[9] - 单笔投资同期亏损2548.8元(收益率-7.08%),定投优势在市场波动中通过分批买入摊低成本[10] 场景三:2021年市场高位开始定投 - 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定投45000元,期间收益率-26.21%,但优于单笔投资-38.68%的亏损[11][15] - 坚持至2025年7月定投55000元,最新资产57708.04元,实现4.92%正收益,同期单笔投资亏损14.31%[16] 场景四:坚持五年定投 - 2020年8月至2025年7月定投60000元,最新资产62570.33元,总收益率4.28%,同期单笔投资亏损1.17%[20] 定投原理与策略 - 定投通过长期分批投入摊低成本,但需坚持避免中途放弃[24] - 市场下跌时定投累积更多份额,成本降低,为后续反弹创造优势[25] - "苦笑曲线"现象:市场上行期开启定投可能导致成本上升,遇市场下跌时亏损[28] 历史案例验证 - 2020年3月低点定投一年收益率超20%,单笔投资收益率达60%[35] - 2021年高点后市场三年下跌,定投仍能在2025年率先回本盈利[38] - 定投中断可能错过市场周期回升的收益机会[40] 投资者建议 - 定投无需过度择时,长期坚持是关键[44] - 市场波动中持续定投可积累份额优势,等待市场回暖[25][3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世界工厂”到“潮玩之都” 东莞“智造力”让创意变爆款
新浪财经· 2025-07-05 10:21
行业概况 - 东莞被称为"中国潮玩之都",全国近85%的潮玩产品产自东莞,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石排镇[1] - 行业从代工模式向自主IP创造转型,企业逐步占据产业链上游并输出中国文化[11] - 潮玩产业结合传统文化创新,例如"本'潮'纲目"主题产品以谐音梗和中药元素吸引消费者[3] 制造能力 - 东莞企业展现高效智造实力,例如33天完成卡塔尔世界杯27米巨型会徽雕塑[7] - 供应链响应迅速,方圆几公里内可实现设计到成品24小时内完成[9] - 全自动化生产线加AI辅助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按小时计算创意转化效率[9] 产品创新 - 本土原创IP如"娃三岁"具备AI对话功能,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成功[5] - 自主IP开发能力增强,从早期依赖"葫芦兄弟"等经典IP转向多元化原创[11] - 产品设计融合科技元素(如AI)与文化创意,形成差异化竞争力[5][9] 产业链升级 - 企业沿"微笑曲线"向技术专利、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9] - 制造端优势转化为文化输出能力,潮玩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11] - 完整产业链支撑从创意到全球货架的全流程,实现"车间到世界"的跨越[13]
创意“牵手”供应链、文化“撞上”大市场,活力无穷!中国潮玩书写活力故事
央视网· 2025-07-03 17:00
东莞潮玩产业发展现状 - 东莞被称为"中国潮玩之都",全国超85%的潮玩产品产自该市,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石排镇[1][4] - 代表性爆款包括冰墩墩、哪吒、全国十五运吉祥物等,均具有"东莞籍贯"属性[4] - 创新产品如"潮"纲目主题潮玩结合传统文化与谐音梗,"娃三岁"具备AI对话功能并在东南亚市场走红[8] 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 - 制造能力突出:曾用33天完成卡塔尔世界杯27米巨型会徽雕塑的缩小版模型,展现设计到生产的全链条爆发力[10] - 供应链效率极高:方圆几公里内可实现创意到成品的24小时快速响应,全自动化生产线+AI辅助将生产周期压缩至小时级[13] - 产业价值攀升:从低利润代工转向自主IP开发,目前重点布局"微笑曲线"高端的品牌、技术和服务环节[11][13] 全球化发展路径 - 历史沿革:2000年前后开始从维尼熊、马里奥等代工转向自主开发葫芦兄弟、海尔兄弟等IP衍生品[17] - 当前战略:通过"创意+高效供应链"+"文化+大市场"模式,推动自主IP从东莞车间走向世界货架[20] - 国际影响:中国潮玩企业已占据产业链上游,成功将中国文化活力注入全球市场[21]
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汇丰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02 07:22
全球经济展望 - 汇丰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下滑至同比1.8%,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2.5% [2] - 2026年全球贸易出口量增速或进一步下滑至0.6%,经济增速放缓至2.3% [4] - 亚洲地区出口及投资承压,但可通过扩张性宏观政策对冲部分影响 [3][6] 美国经济与通胀 - 美国通胀或在2026年年底前维持在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水平 [5] - 美联储在2026年年底前或仅累计降息75个基点 [5] - 关税前景不明朗导致企业延迟投资决策,拖累经济增速 [6] 亚洲经济与政策 - 亚洲经济体可通过降息和财政扩张对冲经济压力 [6][7] - 亚洲经济增长将更依赖私人消费复苏 [7] - 亚洲企业选择增加与中国贸易往来的比例(5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4%) [16] 中国经济与产业链 - 中国经济韧性依旧,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4][12] - 中国出口商品中资本品和中间品比例上升,墨西哥和越南对美出口中中国附加值增加 [11] - 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从美国变为东盟,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10] 全球贸易格局 - 44%全球企业计划增加与中国贸易往来,比例最高,其次为欧洲(43%)和美国(39%) [14] - 40%全球企业计划增加在中国制造,比例仅次于欧洲(45%) [15] - 亚洲与中东之间贸易走廊活跃,中国仍是世界贸易版图重心 [17] 中国政策与改革 - 中国加速结构性改革,如取消社保户籍限制和民营经济促进法生效 [9] - 下半年重点关注"十五五"规划,洞悉结构改革方向 [9] - 中国企业积极出海,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并获取更高附加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