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节点
搜索文档
华为将发布“突破性AI技术”,有望大幅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
选股宝· 2025-11-17 07:44
华为AI技术突破 - 华为将于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突破性技术,旨在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难题 [1] - 新技术通过软件创新将GPU、NPU等算力资源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30%至40%显著提升至70% [1] - 该技术实现英伟达、昇腾及其他三方算力的统一资源管理与利用,屏蔽硬件差异,为AI训练推理提供更高效资源支撑 [1] 华为AI芯片规划 - 华为发布未来三年AI芯片规划,包括950PR/950DT、960和970三个系列产品 [1] - 950PR系列将于明年一季度落地,支持FP8/MXFP8/HIF8/MXFP4数据类型 [1] - 950PR系列互联带宽提升至2TB/s,算力提升至1PFLOPSFP8、2PFLOPSFP4 [1] 软硬件生态协同 - DeepSeek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并明确表示该精度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1] - 表明DeepSeek与国产芯片厂商之间存在深度技术合作和生态协同 [1] - 软硬件协同优化将提升国产算力的整体竞争力 [1] 算力架构趋势 - 未来GPU或不再是算力竞逐核心,超节点规模将是算力世界决胜场 [2] - 通过Scale-up获得远超Scale-out的卡间互联带宽,超大规模超节点是大模型训练最理想工具 [2] - 英伟达展出72卡、144卡、576卡超节点路径,华为亮相384卡、8192卡、15488卡超节点方案 [2] 算力采购模式变革 - 超节点将成为算力主流形态,未来算力需求方采购将以超节点为单位,而非GPU卡 [2] - 国产算力拥有万卡规模等级超节点后,国产大模型将真正拥有训练利器,极大提升训练效率 [2] - 机构看好明年国产大模型与中国AI资本开支双双爆发,国产算力开启繁荣增长 [2] 相关合作公司 - 拓维信息为华为"云+鲲鹏/昇腾AI+行业大模型+开源鸿蒙"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 [3] - 拓维信息在多个领域推出基于开源鸿蒙的创新解决方案及软硬一体化设备 [3] - 华丰科技作为高速线模组供应商,深度绑定国内头部AI服务器厂商,与华为、中兴、阿里等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3]
算力的突围:用“人海战术”对抗英伟达!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08
超节点概念与市场动态 - 英伟达是超节点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国内厂商在进入该赛道时常以对标或超越英伟达为主题[1][11] - 2025年下半年起,AI算力市场涌现超节点发布热潮,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超聚变、新华三、浪潮信息、百度、阿里巴巴、中科曙光等公司均推出了相关产品[2] - 华为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宣称其384超节点服务器的集群算力是英伟达同类设备的1.67倍[3] 超节点的定义与技术背景 - 行业内对超节点有两种层级划分:单机柜内部高速互联和跨机柜组成的集群级互联[5] - 超节点的出现是为了解决AI大模型训练中的"通信墙"问题,即在超高参数级别训练中,计算单元约40%的时间处于"空等"通信状态[6] - 构建大规模GPU集群主要有Scale-Out和Scale-Up两种方式,超节点通过单机柜内集成大量芯片来提升性能[7] - 超节点产品名称中的数字通常表示单机柜或单系统内集成的AI训练芯片数量,例如华为昇腾384集成384颗芯片,中科曙光scaleX640可部署640张计算卡[7] 国内厂商的技术路径与竞争策略 - 国内厂商选择超节点路线是由于单芯片算力存在短板,需要通过系统级优势来弥补单点差距[9] - 厂商在单机柜集成度上展开激烈竞争,中科曙光scaleX640宣称是"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产品,单机柜算力密度提升20倍[12][13] - 超节点内部互联存在不同技术路径,英伟达采用高速铜缆,华为选择"去铜全光",而行业主流思路是柜体内用铜互联、柜间用光互联[13] - 国内厂商的核心策略是在1米左右的铜互联有效距离内尽可能塞进更多计算卡,以降低系统总成本和提升通信效率[14] 超节点面临的工程挑战 - 高集成度带来显著功耗和散热挑战,例如英伟达GB200NVL72单柜72卡功耗达120千瓦,迫使液冷技术成为必需品[15] - 互连工程复杂度随集成度提升而急剧增加,GB200NVL72机柜需要铺设5000多条总长近3200米的独立铜缆[15][16] - 在互联协议上出现分化,华为自研灵衢协议并计划开放生态,阿里和新华三等则选择支持UALink等国际开放标准[16] 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 - 未来两到三年AI服务器需求主导角色将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国家主导的主权云服务[20] - AI算力建设存在"一厢情愿"风险,需要避免在不需要算力的地方强行推进产业发展[21] - AIGC是当前AI算力主要落地场景,但机器人、高阶自动驾驶等与先进制造深度绑定的领域被看好具备长期潜力[21][22] - 金融、医疗等行业目前仍处于从单点验证走向规模化复制的早期阶段[22]
国产超节点扎堆发布背后
经济观察网· 2025-11-14 22:10
超节点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起,国内多家科技公司密集发布超节点产品,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超聚变、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浪潮信息、百度、阿里巴巴及中科曙光等[2] - 华为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宣称其384超节点服务器的集群算力达到英伟达同类设备的1.67倍[2] - 中科曙光于2025年11月6日发布scaleX640超节点,宣称是"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集成产品[11] 超节点技术定义与分类 - 超节点在行业内有至少两种层级划分:单机柜内部实现高速互联(SuperNode)和由跨机柜组成的集群级互联(SuperPod)[3] - 超节点是将几十张乃至上百张AI计算卡集成进一台大机柜,通过内部高速互连使其像一块超级芯片一样工作[6] - 产品名称中的数字(如384、640)通常代表该超节点单机柜或单系统内集成的AI训练芯片数量,是衡量其规模与算力密度的核心指标[7] 超节点发展的驱动因素 - AI大模型训练面临"通信墙"瓶颈,在超高参数级别模型训练中,计算单元约40%的时间处于"空等"通信状态[4] - AI应用需求从"一个模型回答一个问题"转向需要多个模型协同工作的智能体(AI Agent),导致Token生成规模远超传统方式,对通信时延要求更高[8] - 国内单芯片算力存在短板,厂商通过构建多卡超节点模式在系统级上寻求优势,以弥补单卡性能差距[9] 超节点技术路径与工程挑战 - 行业主要采用两种构建大规模GPU集群的方式:Scale-Up(纵向扩展)和Scale-Out(横向扩展),超节点设计同时包含这两种方式[5][7] - Scale-Out网络通信时延约10微秒,而Scale-Up网络(如英伟达NVLink)目标时延为百纳秒级别,性能差距显著[8] - 高集成度带来工程挑战:英伟达GB200NVL72单柜72卡功耗达120千瓦,需采用液冷散热;其机柜内部需要铺设5000多条、总长近3200米的独立铜缆[14] - 互联协议出现分化:华为自研灵衢互联协议并开放技术规范;阿里、新华三等选择支持UALink等国际开放标准[15] 超节点市场前景与挑战 - 未来两到三年AI服务器需求主力为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国家主导的主权云服务,后者旨在为本地化中小企业提供AI算力租赁服务[19] - 软件生态是国产算力厂商面临的共同挑战,用户更关注应用能否有效落地而非硬件参数[18] - AI算力最大应用场景目前是AIGC,但在智能制造等"AI+"领域,算力预期与实际需求存在落差;机器人、高阶自动驾驶等先进制造领域被看好具备长期潜力[20][21] - 金融、医疗等行业AI应用仍处于从单点验证走向规模化复制的早期阶段[22]
电子行业2026年度策略深度系列一:超节点:大模型的“光刻机”,国产算力突围的革命性机会
东北证券· 2025-11-14 16:50
核心观点 - GPU不再是算力竞逐的核心,超节点规模将是算力世界的决胜场[1] 超节点通过Scale-up架构实现远超Scale-out的卡间互联带宽,是大模型训练最理想的工具[1] 全球主流厂商已密集布局超节点产品,未来算力采购将以超节点为单位,而非GPU卡[1][34] - 超节点是中国算力突围的革命性机会,其重要性堪比大模型的“光刻机”[4] 国产算力可通过超节点架构,以更多卡数和更高能耗实现与海外同等算力,即“以规模换性能,以能源换性能”[3] - 超节点时代将带来显著投资机会,包括先进制程需求倍增、Scale-up交换芯片需求激增、以及电源与液冷等能耗相关环节的陡峭增长[1][2][3] 超节点架构趋势与产业演进 - 大模型参数规模指数级增长,对算力、内存与通信带宽需求攀升,分布式训练成为必然选择,但传统Scale-out架构存在通信绕行导致延迟高、带宽受限及算力利用率显著下滑等结构性瓶颈[16][20][22] - 超节点Scale-up架构通过NVLink、CXL等高速互联协议将加速器紧密耦合,构建高带宽(TB/s级)、低延迟(纳秒级)的直接通信域,突破“通信墙”、“功耗墙”与“软件墙”三大核心瓶颈[23][26] - 全球主流算力玩家已明确超节点产业演进路径:英伟达展出72卡、144卡、576卡方案;华为亮相384卡、8192卡、15488卡方案;阿里与中科曙光等也推出相应产品[1][34] 超节点互联协议呈现从私有封闭标准向下游客户主导的开放标准转移的趋势[55][58] 超节点对先进制程的倍增需求 - 超节点架构下,同等GPU数量集群将消耗数十倍数量的Scale-up switch芯片,其芯片数量与集群GPU数量比相近甚至超过,且Switch芯片采用与GPU同等先进制程工艺,将带动先进制程需求翻倍增长[1][59] - 以华为Atlas 950超节点(8192卡)为例,其使用9000+颗LRS与500+颗HRS交换芯片,Scale-up交换机价值量占整个超节点价值量超过6%[2] 相比传统Spine-Leaf架构,超节点架构交换机用量增长约36倍(LRS)至40.5倍(HRS)[59][63] - 在1000套8192卡集群情景下,NPU对先进制程产能需求约2.63万片/月,而LRS与HRS两类交换芯片合计消耗约1.46万片/月,接近NPU产能需求的60%[59][68][69] 交换芯片在先进制程产能结构中的权重正显著提升[65] 国产算力的规模换算力路径 - 受工艺制程限制,国产芯片单卡算力长期落后于海外,昇腾910C的FP16算力(800 TFLOPS)仅为英伟达H100(1979 TFLOPS)的约40%[76] 超节点架构打破了集群规模限制,使国产算力可通过堆叠更多卡数在集群有效算力上逼近海外水平[3][33] - 对标结果显示,在同等算力条件下,2025年国产超节点所需卡数规模是海外超节点的3.2倍,系统功耗约为2.3倍;到2027年,该卡数比值将提升至8.5倍,功耗比值提升至5.8倍[3][77][78][80] 国产超节点各环节中,与“量”相关的GPU、交换芯片、先进制程等将呈现更高增长潜能;与“能源”相关的电源、液冷等将有更陡峭增长斜率[3] - 国内超节点未来几年将以“柜内全铜、柜间全光”连接方案为主流,在EUV光刻机突破前可能持续该方案,因此在连接环节上“国内看铜,海外看光&PCB”[4] 超节点市场空间与投资机会 - 国内AI资本开支进入加速通道,预计C5(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美团、百度)AI CAPEX将从2024年的168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的19222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50%[91][94][96] 超节点作为高密度算力核心设施,其采购占比预计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30年的80%,对应市场规模从253亿元增至1.54万亿元[103][104] - 以年出货1000套华为Atlas 950超节点测算,各环节市场空间分别为:先进制程晶圆代工388亿元、封装624亿元、HBM 793亿元、Scale-up交换芯片549亿元、高速铜缆模组656亿元、光模块492亿元、电源246亿元、液冷697亿元、PCB 246亿元[105][106] -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高景气与高弹性方向:先进制程(国内晶圆厂)、交换机&交换芯片(盛科通信、中兴通讯等)、高速铜缆模组(华丰科技、立讯精密等)、光模块(新易盛、中际旭创等)、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等)以及PCB/CCL(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107][108][109]
超节点持续演进,看好国产算力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2 10:53
市场表现回顾 - 过去一周(11月03日至11月07日)上证综指上涨1.08%,创业板指上涨0.65%,沪深300指数上涨0.82% [1][2] - 同期计算机(申万)行业指数下跌2.54%,表现显著弱于大盘,跑输上证综指3.62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3.19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3.36个百分点 [1][2] - 计算机行业指数在全部行业中排名第30位 [1][2] 超节点技术趋势 - 超节点(Superpod)是一种用于构建大规模算力集群的技术架构,旨在通过高速互联技术优化算力效率 [3] - 英伟达NVLINK技术已迭代至第五代,每块Blackwell GPU拥有18个NVLink连接,总带宽达到1800GB/s,远超PCIe Gen6总线带宽 [3] - 英伟达发布的NVL72系统可将36个Grace CPU和72个Blackwell GPU集成于一个液冷机柜,实现720 PFLOPs的AI训练性能或1440 PFLOPs的推理性能 [3] 国内厂商超节点布局 - 中科曙光发布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采用“一拖二”高密架构,单机柜算力密度提升达20倍,双节点可组成千卡级计算单元,支持10万卡级超大规模集群扩展 [4] - 华为CloudMatrix384超节点已销售300余套,服务20余家客户,主要需求来自政企,其可将432个超节点级联成最高16万卡的超大集群 [4]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2.0芯片和高性能网卡,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同等算力下推理性能较传统架构提升50% [4][5] - 百度在2025百度云智大会上宣布昆仑芯超节点上线 [5] - 沐曦股份已发布多种超节点形态,包括光互连超节点、耀龙3D Mesh超节点等 [5] - 中兴通讯自研超节点服务器单机柜搭载64个GPU,机柜内GPU间正交互联,时延降至百纳秒级,可支撑万卡、十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集群 [5] - 浪潮信息发布面向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超节点AI服务器“元脑SD200” [5] 投资建议关注领域 - 算力领域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华丰科技、申菱环境、英维克、欧陆通、中恒电气等公司 [6] - AIDC(AI数据中心)领域建议关注科华数据、云赛智联、弘信电子、润建股份、润泽科技、数据港等公司 [6] - AI应用领域建议关注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福昕软件、万兴科技、鼎捷数智、汉得信息、能科科技、卓易信息等公司 [6]
超节点:算力发展深水区的新引擎
36氪· 2025-11-10 19:16
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 - “十五五”规划明确算力为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提出到2030年实现智算中心算力规模全球第一的目标[1] - “东数西算”工程构建起覆盖八大国家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网络,并进入2.0时代,要求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实现高效算力调度与绿色低碳运营[1][2] 超节点技术架构与优势 - 超节点作为“东数西算”2.0时代关键技术,采用Scale Up架构,通过超高密度机柜设计整合CPU、GPU、DPU等异构计算资源,并配合全浸没式液冷系统,将PUE值降至1.05以下[2] - 超节点具备内存语义能力,可降低组网复杂度,其依托NVLink、PCle等技术,时延达百纳秒级,远低于Scale Out架构的10微秒时延[3] - 在阿里云张北超级数据中心测试中,超节点架构使AI训练效率提升40%,同时降低35%的总体拥有成本[3] - 超节点通过全互联架构将有效算力利用率(MFU)提升50%以上,解决了传统集群因通信延迟导致40%计算资源空闲的问题[6] 全球及中国算力产业格局 - 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突破5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5%[4] - 美国通过“企业主导+政府赋能”模式进行全球化扩张,中国则在“东数西算”战略下形成互联网公司与电信运营商“双轨”并进模式[4] - 中国在智能算力与区域枢纽布局上快速崛起,华为等厂商通过异构众核架构与光-电混合互联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算力体系[4] -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显示,采用超节点架构可使国产AI芯片集群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5%以上[7] 产业发展挑战与结构性矛盾 - 我国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量2%以上,单机架功率密度长期徘徊在8-15kW区间,难以满足AI大模型训练的指数级算力需求[2] - 现存结构性矛盾包括东西部供需失衡、跨枢纽网络延迟掣肘实时业务西迁、智算服务软硬协同不足造成资源效能低下、绿色技术规模化部署滞后[4] 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创新 - 超节点为AI训练、金融分析、工业仿真等高算力需求场景开辟新路径[1] - 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在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韶关)算力集群发布上线,新型高速总线架构天然适配混合专家模型(MoE),提升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性能[7] - 超节点推动“算力即服务”(CaaS)模式,使中小企业可通过API接口按需调用算力,无需自建数据中心[7] - 超节点架构天然支持“东数西训”模式,并与5G边缘计算融合,催生“云边端”协同新生态[8] 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 随着光子计算、存算一体等技术融合,超节点有望向纳秒级时延与EB级算力演进,成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的基础设施底座[8]
继续重视国产算力的“后劲”
民生证券· 2025-11-09 18: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计算机行业给出“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超节点技术有望成为集群扩展下的主流技术,在集群训练和推理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是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完善和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3][9][10] - 空天计算成为科技巨头高度聚焦的领域,有望成为国内算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35] - 国产算力龙头加速布局超节点技术,相关产品在性能上实现显著突破 [16][18][20] - 两大国产算力龙头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即将上市,为板块带来重要催化 [28][29][33] 市场回顾 - 本周(11月03日至11月07日)沪深300指数上涨0.82%,中小板指数下跌0.59%,创业板指数上涨0.65%,计算机(中信)板块下跌2.08% [1][49] - 板块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淳中科技(上涨37.80%)、航天智装(上涨25.45%)、格尔软件(上涨14.40%)、达华智能(上涨14.07%)、海峡创新(上涨11.41%) [49][54] - 板块个股跌幅前五名分别为:航天宏图(下跌18.49%)、达实智能(下跌11.93%)、初灵信息(下跌10.76%)、佳华科技(下跌10.56%)、迪普科技(下跌9.99%) [49][54] 超节点技术分析 - 大模型发展推动参数从亿级跃至万亿级,训练集群从“万卡”走向“十万卡”,对网络带宽与延迟提出更高要求 [9] - 超节点通过构建超高带宽、超低延迟的Scale-Up网络应对通信瓶颈,传统架构跨服务器互联带宽为200~400Gb/s,时延达数十微秒,而昇腾384超节点通信带宽提升15倍,单跳通信时延从2微秒降至200纳秒,降低10倍 [13][14] - 主流互联方案分为铜缆互联(如英伟达NVL72,最大支持72张XPU卡)和光纤互联(如华为CloudMatrix384,可支持多达384张XPU卡) [14] - 超节点硬件形态包括整机柜超节点、分机柜超节点和级联超节点(如NVL576超节点包含576卡) [15] 国产算力龙头布局 - 中科曙光发布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采用“一拖二”高密架构,单机柜算力密度比业界其他超节点高20倍,PUE值低至1.04,MoE大模型训推效率提升30%-40% [16][18][45]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实现384颗NPU点到点超大带宽互联,在LLaMA3等千亿稠密模型训练性能达传统集群2.5倍以上,在Qwen、DeepSeek等多模态、MoE模型上性能提升3倍以上 [20][23] - 中科曙光联合20余家产业链企业发布“AI计算开放架构”,推动产业从“单点突围”走向“生态共进” [18] 国产算力IPO进展 - 摩尔线程2024年收入4.3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至7.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从2022年的18.4亿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亿元 [29][31][32] - 沐曦股份2024年收入7.43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9.15亿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5.13亿元大幅收窄 [33][34] 空天计算发展 - 海外巨头英伟达将高性能H100 GPU送入太空测试,谷歌与Planet公司合作计划于2027年初前发射两颗原型卫星 [35] - 国内“星算计划”将构建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的算力网络,“三体计算星座”计划2025年完成50颗卫星布局,2027年前至少完成100颗卫星建设,远期总算力可达1000P [35][37][38] - 普天科技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建设,聚焦空天算力网络构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攻关 [39] 行业要闻 - 台积电代工涨价预期升温,存储巨头暂停DDR5合约报价,DDR5现货价一周飙升约25%,预计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价格累计上涨30%-50% [42] - 美团发布并开源全模态实时交互大模型LongCat-Flash-Omni,总参数约5600亿,激活参数约270亿 [43] - 亚马逊云平台与OpenAI宣布战略合作,未来7年合作规模将持续扩大 [44] - 中科曙光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 [45] 公司动态 - 方直科技持股5%以上股东黄晓峰计划减持不超过752.27万股(不超过总股本3%) [2][46] - 索辰科技以1.92亿元收购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 [2][47] - 达实智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磅被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46] - 思维列控董事、副总经理赵建州被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46] - 工业富联拟减持鼎捷数智不超过809.47万股(占总股本2.98%) [48] - 赢时胜控股股东唐球计划减持不超过1400万股(占总股本1.86%) [48]
十五五规划要求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这家公司提供数据中心相关领域PCB产品
摩尔投研精选· 2025-10-28 18:19
文章核心观点 - 超节点作为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正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并获得国内外领先企业的重点布局 [2] - 超节点通过技术升级和系统架构创新,提升了算力密度与效率,并带动了产业链多个环节的价值量提升 [3][4] - 国家政策层面强调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为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支持 [1] 超节点概念与行业布局 - 超节点是英伟达提出的概念,指AI服务器中以超大带宽互联16卡以上GPU的Scale Up系统,被视为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 [2] - 英伟达主推的GB200包含36个Grace CPU和72个Blackwell GPU,通过NVLink协议构成超节点 [2] - 华为推出昇腾超节点,采用全总线架构和高速互连技术,将384张910C智算卡紧密耦合形成大型算力单元 [2] - 浪潮信息发布超节点AI服务器"元脑SD200",单机可运行超万亿参数大模型,并在64卡整机推理中实现超线性扩展性能 [2] - 其他服务器厂商如超聚变、华勤技术等也均有超节点产品布局 [2] 超节点的技术影响与产业链机会 - 超节点通过内部高速总线互连,能有效支撑并行计算,加速GPU间参数交换和数据同步,从而缩短大模型训练周期 [4] - 相比于八卡或十六卡AI服务器,超节点在算力密度、通信复杂度和单节点功耗上均大幅提升 [4] - 超节点的发展将提升互联需求、增加液冷价值量,并推动厂商从传统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4] - 分析师建议关注的投资机会包括:国产AI芯片领军企业、超节点服务器厂商、配套的PCB/连接/液冷厂商以及华为超节点合作伙伴 [4] 政策背景支持 - 国家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并特别提及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 [1]
从经济四周期配置大类资产10月篇
格林期货· 2025-10-09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AI泛化进入大规模应用期,算力和电力需求指数级上升,中国在中美AI博弈中有望胜出,各类资产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不同走势,如股市、黄金白银上涨,大宗商品需求转淡等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周期 - 基钦周期:中国本轮基钦周期2025年四季度进入顶部区域,美国2026年一季度见顶 [6] - 朱格拉周期:中国朱格拉周期当前处于上行期,预期2027年初见顶 [7] - 库兹涅茨周期:预期本轮中国库兹涅茨周期2030年左右见底 [8] - 康波周期:本轮康波萧条期始于2020年新冠冲击,预期2030年左右结束,进入10年左右复苏期,中国是本轮科技创新中心国,AI人形机器人是代表 [9] 算力需求 - AI泛化大规模应用,算力需求指数级上升,token使用量增长迅速,阿里将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10][11] - 英伟达、OpenAI等公司大力投资AI数据中心和芯片,大摩预计2028年全球AI相关投资达2.9万亿美元 [12][14] 电力需求与竞争 - 美国电网成为AI发展瓶颈,进入电力危机,数据中心抢购燃气轮机保障供电 [15][16] - 中国每年新增用电量高,虽扩张新能源电力,但1 - 2年大概率重现电荒 [23] - 中国大规模电力建设动员能力强,在中美AI博弈中有望胜出,储能产业链高景气,光伏需求2026年边际加速 [33][36] 半导体设备产业 - 华为AI芯片算力超节点领先英伟达,中国芯片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半导体设备产业将持续高景气 [24][25][28] 白银 - 白银是无尽算力和电力的双重受益商品,需求激增,供需缺口将拉大,价格有望大幅上涨 [37][41] 股市 - 股市风格转换,沪深300指数攻守兼备,科创50、创业板指数有望创新高,上证指数有望向4000点进军 [44][47] 黄金 - 美联储政策转向,降息与AI进化形成双向螺旋,美国实际利率或大幅转负,黄金开启自由飞翔 [48][49] 大宗商品 - 中下游反内卷,大宗商品需求转淡,但铜价或因需求增加和矿山停产阶段性走强,碳酸锂2026年下半年或迎牛市 [50][51][52] 债券 - 反内卷走出通缩,实际利率趋向负值,国债市场成为股市上涨弹药库,债券基金大规模赎回 [52] 外汇 - 贸易、资本有望双顺差,离岸人民币年底前大概率进入6字头 [53][55] 10月大类资产展望 - 权益类资产:居民储蓄和海外资金流入,配置沪深300指数期货,半导体设备和电池指数有望高景气 [56] - 黄金白银:黄金开启自由飞翔,白银供不应求上升空间打开 [56] - 大宗商品:上游资源品需求转弱 [56] - 债券类资产:国债市场为股市提供资金,实际利率趋向负值 [56] - 外汇资产:离岸人民币年底前或进入6字头 [56]
9月19日午间涨停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56
光刻机与半导体配套 - 海立股份为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的封装光刻机提供冷却系统配套 [2] - 永新光学能提供光刻物镜 股价3天3板 [2] - 中芯国际正在测试宇量升制造的深紫外光刻机 [2] - 华软科技光刻胶基材产品业务处于客户接洽阶段 已有少量接洽 [3] 存储与算力 - 美股存储龙头集体创下历史新高 台厂DDR4四季度产能已被抢完 [2] - 德明利企业级存储主要应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场景 [2] - 华为四季度将推出全球最强超节点 算力规模8192卡 [2][6] - 华为公布未来三年昇腾芯片目标 采用华为自研HBM [7] 光纤与通信 - 长飞光纤是全球光纤光缆行业领先企业 空芯技术产能水平领先 股价4天3板 [2] - 贵广网络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进行合作 [4] - 立讯精密深入布局AI算力服务器中的光连接、铜缆连接、电源等产品 [6] 机器人产业链 - Figure估值达390亿美元 英伟达等跟投 [3] - 宇树开源机器人世界模型 [3] - 兴业科技与苏州能斯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研发柔性电子皮肤 [3] - 华侨城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 [3] - 公元股份持股50.11%的元邦智能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机械手集成及应用 [3] - 富佳股份为乐聚机器人硬件供应商 [4]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相关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6] - 东软集团获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项目定点 总金额约56亿 [6] 碳化硅与新材料 - 台积电拟以12英寸碳化硅解决载板散热问题 [5] - 天富能源为天科合达第二大股东 天科合达是全球SiC晶片主要供应商 [5] - 天通股份主营产品包含碳化硅晶体生长炉 [5] 电池技术 -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包括纳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 [5] -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 已形成全链路布局 [5] 消费与文旅 - 泰慕士出口占比约30% 为迪卡侬、森马服饰等知名品牌提供贴牌加工服务 [4] - 曲江文旅业务包含西安曲江大雁塔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5A级景区 [5] - 博纳影业是国内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 [4] - 万达电影是国内领先的影院投资及运营商 [4] 其他制造业 - 世嘉科技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光彩芯展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2] - 世嘉科技通过精密箱体系统业务为储能行业供应储能柜 [2] - 富信科技Micro TEC产品通过头部企业验证并批量供货 [2] - 鼎信通讯芯片开发采用平头哥的CK802 32位内核架构 [3] - 杭电股份与字树科技、国网杭州供电等签署"电力+具身智能"框架合作 [3] - 福龙马打造出全球首款基于滑板底盘开发的智能清扫机器人 [3] - 红豆股份投资智能养老机器人项目 布局人工智能+居家养老 [3] - 国睿科技参与了C919大飞机的信息化项目建设 [4] - 天沃科技控股子公司红旗船厂是国防产品科研与生产定点厂家 [4] - 玉马科技生产银离子抗菌斑马面料 利用银离子SILVER+技术杀菌 [7] - 绿岛风是国内室内通风行业龙头 [7] - 万里石控股子公司拟收购赛富矿业和唐资源 涉及铀矿等战略性矿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