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固态电池

搜索文档
未来院让科技成果在汉落地生“金”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39
6月20日,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未来院)频传喜 讯:国内首台自主品牌氢内燃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车规级固 态电池样品即将量产……未来院占地3万平方米的中试车间项目入驻率超八成,不少项目正 在规划扩建二期产线。 "高校擅长培育'种子',我们聚焦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未来院院长李江 华看来,不少科研成果虽然完成了从"一张纸"到"一件产品"的初步跨越,但要实现"产品到 钱",仍有多重障碍。如何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搭起桥梁?2022年6月,由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 技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并建立"科技研发在学校,概念 验证在中心,中试熟化在基地,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入驻项目坚持'优中选优'。"李江华介绍,为破解入驻项目融资难,未来院还构建了"多 元共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中试空间和部分引导性资金支 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搭建专业化的中试平台,有效降低项目产业化早期风险。 "高校积累40年的氢内燃机技术,经未来院中试'锤炼',走出实验室,迎来商业化运 营。"一年前,华中 ...
看车规级固态电池如何突破“死亡之谷”
人民网· 2025-05-28 09:32
郭新教授团队的固态锂/钠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则是首批入驻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的 转化项目之一。 固态电池被誉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目标",其产业化将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然而,技术门 槛高、研发周期长,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郭新教授团队历时26年攻关固态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得 益于中试的反复论证,该项目即将迎来产业化的曙光。 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研究院的中试基地,一群身着蓝色防护服的年轻人围在一台实验设备前,他们的目 光聚焦在掌心大小的银色电池上——这是一块车规级固态电池样品。 当记者走近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李卓正在将样品送入电池针刺试验机中,为有效观测电池样品 在"穿刺试验"中的化学反应,整个试验在寂静中悄悄地进行着,参与人员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紧盯着 电池针刺试验机那一个小小的玻璃窗。 在一个扎破物品的泄气声之后,周围爆发出自豪的欢呼声:"看!我们的电池在针刺测试中不起火、不爆 炸,甚至没有冒烟及花火闪现!" 在隔壁的检测实验台上,数十块不同规格的电池样品依次排列着,连接着密密麻麻的监测线路的电池样 品正在经历着液氮低温、水煮高温、连续充放电等不同的试验。看着电脑屏幕上试验统计数据,李卓 ...
2025,储能大决战
鑫椤储能· 2025-04-03 09:35
技术创新 - 锂离子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固态电池研发进入关键阶段,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不断成熟 [2]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将推出车规级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预计突破400wh/kg,但量产工艺仍需优化 [3] - 钠电成本较锂电低30%-40%,在基站储能、低速电动车领域渗透率或达15%,大唐、宁德时代等企业已启动GW级项目 [3] -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至2元/wh,混合储能(液流+锂电)项目占比提升,2025年出货或超2GW [3] - 各类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共同推动储能成本持续下降 [4] 市场竞争 - 传统能源巨头加速转型,科技企业强势入局,初创公司异军突起,全球储能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5] - 中国企业在储能电池领域稳居霸主之位,宁德时代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占率达到38%,处于断档式领先 [5] - 中小厂商正在崛起,TOP10内部竞争进一步加剧 [5] - 国内储能厂商集中化趋势明显,大型储能市场成为头部企业的竞技场,500+ah/6mwh+或将成为2025年储能产品主流 [5]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明确不再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 [7] - 广东对新型储能电站给予投资运营支持,最高补贴可达0.3元/kwh,江苏鼓励企业建设用户侧储能电站,天津对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企业给予400万元或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7] -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储能项目提供税收抵免,欧盟将储能纳入绿色新政重点支持领域 [7] 应用场景 - 储能应用场景从大型电网到家庭用户快速拓展,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 [8] - 电网侧储能系统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调频储能电站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8] - 工商业储能应用蓬勃发展,用户利用储能系统进行峰谷套利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8] - 家庭储能市场方兴未艾,户用光伏搭配储能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与家庭储能系统结合实现智能互动 [8] - 移动储能车、共享储能平台、储能与5G基站结合等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9] 全球市场 -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加速,2025年出口预计超100GWh,中东、欧洲及北美成为重点市场 [10]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关键矿物进口,欧盟碳壁垒抬高出口成本,企业需布局海外本土化产能应对挑战 [10] 行业展望 - 2025年储能行业将迎来技术之争、市场之争和未来能源主导权之争,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