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内燃机发电机组

搜索文档
未来院让科技成果在汉落地生“金”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39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发展概况 - 国内首台自主品牌氢内燃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 [1] - 车规级固态电池样品即将量产 [1] - 中试车间占地3万平方米,入驻率超八成,部分项目规划扩建二期产线 [1] - 成立三年累计转化14个中试项目,孵化10家科创企业,累计融资破亿元 [3]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采用"科技研发在学校,概念验证在中心,中试熟化在基地,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1] - 构建"多元共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机制,提供中试空间和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降低早期风险 [1] - 通过知识产权服务、创业辅导、基础设施保障等全方位孵化支持科研团队 [2] 重点项目进展 氢内燃机领域 - 成晓北教授团队实现耐氢脆陶瓷涂层活塞、多燃料自适应喷嘴等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2] - 项目从实验室到商业化运营仅用一年,正加速氢能领域规模化应用 [2] 激光加工领域 - 秦应雄教授团队突破激光加工头高性能镜片技术,获头部企业认可 [2] - 孵化企业武汉华秦激光科技营收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产品周期不足一年 [2]
氢能技术创新突破,促进绿色能源建设
长城证券· 2025-06-18 15: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链发展氢能业务,助力氢能交通推广 鉴于我国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氢能产业持续发展 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稳定增多,制氢技术有所突破,制氢投资力度加大,建议关注参与电解槽招投标的公司;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推动建设加氢站,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下游氢能探索多场景应用,促进氢能交通推广,建议关注氢车应用领域的企业 [3][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氢能行业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2047.76点,本周涨跌幅为0.34%,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为15.25% 本周氢能源申万二级行业排名第42位,排名相较上周上升9名 沪深300本周涨跌幅-0.25%,氢能源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变动趋势不同 [8]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氢能源指数TTM市盈率为24.16倍,MRQ市净率为1.57倍 示范区域4N级以上地区高纯氢价格保持稳定,本周广东、北京、上海、河南地区价格与上周保持持平,河北地区有所下降 [11] 相关个股标的涨跌情况 - 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美晨科技、永安药业、恒光股份、ST百利、泛亚微透,涨幅分别为40.96%、26.38%、25.1%、22.89%、22.02% [15] - 氢能行业周跌幅前五的公司为超捷股份、雪人股份、华培动力、中材科技、新迅达,跌幅分别为-23.23%、-14.57%、-9.09%、-8.54%、-8.3% [15] 氢能行业数据回顾 电解槽数据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13日,2025年我国累计电解槽招中标项目已达20个,中标电解槽类型包括碱性、PEM、AEM三种,其中以碱性和PEM为主 [17] - 6月10日,北京绿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100%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2兆瓦AEM制氢电解槽,为传统碱性电解槽适配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7] FCV相关数据回顾 - 2025年4月份燃料电池车的产量新增342辆,环比减少6.3%;销量新增328辆,环比下降13%;2025年1 - 4月,燃料电池车的累计产量达到了926辆,同比下降22.45%;累计销量达到了957辆,同比下降10.89% [21] - 2025年1 - 4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了76.6%,同比下降60.8%,累计装机量达到了1121.24MWh;燃料电池客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上升了0%,同比下降85.4% [24] - 2025年4月,燃料电池客车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88.8kWh,较上月有所上升,燃料电池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56.7kWh,较上月有所下降 [24] - 全国首列氢能源文旅有轨列车“氢春号”正式亮相,列车一次加氢续航里程达320公里以上,每公里平均能耗仅为1.5kWh [21] - 6月10日,湖北省首批500台氢能两轮车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运营,一次换氢可以行驶90公里 [35] 行业动态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内行业动态:国电投非金属柔性管道输氢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总降变电所成功受电;国内首台氢内燃机发电机组在湖北实现商业运营 [36] - 国外行业动态:中俄将共推氢燃料电池车辆标准体系;Plug Power与Allied Green合作推进乌兹别克斯坦绿色氢能项目;氢能和人工智能推动芬兰下一代公共交通 [37][38] - 政策与公告: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厦门市发改委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征求意见稿)》 [39] 氢企动态 - 运达股份18万吨邯郸绿色甲醇项目亮相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秸秆综合利用展示会,构建了“能源 + 农业”双循环发展模式 [40] - 阳光氢能数智化柔性制氢全矩阵产品与一站式解决方案亮相全球光伏与氢能盛会,该方案直击海外绿氢项目痛点 [40] - 国氢科技推出“氢涌卓瀚4000”,已完成产品定型,正走向市场化应用 [40]
第六届绿色交通动力与能源技术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8 10:28
氢能产业论坛概况 - 第六届绿色交通动力与能源技术国际论坛暨氢能产业创新交流会议在武汉举办,主题为"绿动世界,氢成未来",聚焦氢能产业技术成果、市场动态及政策导向 [3] - 会议吸引氢能产业链上下游近50家企业及150名行业代表参会,涵盖科研机构、主机厂、能源公司等多方主体 [3][9] - 论坛设置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圆桌对话、技术展览等环节,展示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并推动商业合作 [13][14] 氢能技术发展现状 - 氢能被定位为全球碳中和战略核心赛道,中国氢能产业从"规模化示范"向"全产业链腾飞"过渡 [4] - 氢内燃机通过稀燃技术可将NOx排放降至近零,但需解决功率密度下降问题,其热效率提升依赖高压缩比、多段喷射等技术优化 [5] - 氢内燃机与燃料电池形成互补,前者凭借传统产业链复用成为低成本普及路径,后者侧重高端应用 [5] 企业创新成果发布 - 广西玉柴与氢成绿动联合推出国内首台自主品牌氢内燃机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超42%,冷-热-电三联供综合效率达90%,已应用于化工园区副产氢消纳 [10] - 海珀特发布H49氢能重卡,百公里氢耗7.8kg,气态氢续航达1000km,针对干线重载场景完成高低温极端环境测试,计划2026年量产 [11] - 艾氢技术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镁基固块供氢系统"AQ No.1",利用中国镁资源产业链优势实现常温常压安全储运,适用于车辆、船舶等移动场景 [12]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 - 圆桌论坛探讨氢能产业化路径,专家强调需构建政策、技术、协同创新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 [13]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与艾氢技术、中电建签署战略协议,推动固态储氢技术产业化落地 [12] - 技术展览集中展示从制储加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解决方案,凸显全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模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