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星星充电2.5MW/5MWh组串式储能系统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1 20:32
储能技术发展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储能技术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 [1] - 公司发布全新2 5MW/5MWh组串式储能集装箱系统,提供高集成、强防护、长寿命、易运维的储能解决方案 [1] 新产品技术特点 - 5MWh组串式储能集装箱采用All-in-one高集成设计,集成12台自研215kW PCS与自研电池系统,占地面积减少37 8% [2] - 创新性"一簇一管理"架构将电池管理颗粒度提升12倍,有效解决电池间环流问题,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木桶效应" [2] - 模块化预制设计减少现场调试工时50%,提升交付效率,降低客户初始投资 [2] - 智能液冷温控系统将电芯温差控制在2℃以内,实现均衡衰减控制 [2] - 四重消防防护体系与五级电气保护配合全封闭直流布线设计,消除直流拉弧和短路隐患 [2] - 智能电芯监测系统支持72小时风险预警,确保系统在-30℃~55℃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2] 未来产品规划 - 下一代集中式大型储能系统预计2025年底推出,采用更先进电芯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突破能量密度与系统效率极限 [3] 国际市场布局 - 5MWh集中式储能产品已获得莱茵EN 62477-1及UL 9540等国际认证,为进军欧美等高门槛市场奠定基础 [4] - 公司与欧洲能源公司Versolvi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储能系统在欧洲市场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海外布局 [4]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将持续深耕储能技术创新,以高效、安全、智能的解决方案赋能全球能源变革 [5] - 公司将携手合作伙伴推动绿色能源普及与应用,构建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5]
万亿储能赛道爆发 技术壁垒+场景化优势如何就海辰储能护河?
财富在线· 2025-06-11 15:47
行业竞争格局 - 储能行业正加速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阶段,产品差异化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1] - 海辰储能凭借持续研发创新和技术壁垒构建,在万亿储能赛道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1] 公司研发实力 - 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坚持创新,布局四大研究院并组建1100人研发团队[1] - 截至2024年底全球专利申请量达3997项,覆盖电池材料、工艺、结构等领域[1] - 成功开发280Ah、314Ah、587Ah、1175Ah等多款储能专用电池及钠离子电池产品[1][2]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首批将280Ah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并首家实现314Ah电池海外项目应用[2] - 推出行业首款适配长时储能的1175Ah电池及6.25MWh储能系统[2] - 参与制定多项长时储能国家/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向高效经济安全方向发展[2] 制造能力建设 - 正在建设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第五代工程,预计大幅提升劳动效率和产品良率[2] - 采用先进MES和QMS系统实现生产线全面实时监控,保障产品质量[2] 市场战略布局 - 通过创新联合体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产品综合性能[3] - 凭借全场景技术覆盖和产品优势持续巩固全球行业领先地位[3]
双登股份数据中心全浸没式高压锂电系统全球首发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16:14
双登股份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数据中心"浸卫"高压锂电系统 主打极致安全和卓越性能 旨在重塑行业标准 [2] - 新品采用创新全浸没冷却技术 显著抑制电芯热失控风险 实现极端工况下"零冒烟 不起火" [3] - 单柜放电功率高达540kW 占地面积缩小33% 满足高功率负载需求 [4] - 同等250kW功率下温升较常规锂电池降低超40% 支持快速充放电切换 保障7×24小时稳定运行 [5] - 配备三重安全锁:电芯Fuse+化学阻隔+LAPF 采用车规级IC BMS精准管理 IP67级防护电池模块搭配高绝缘冷却液 [5] 公司技术实力 - 汇聚30余位国内外顶尖专家 组建专家学术委员会 覆盖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网侧/户用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 [6] - 2024年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全球出货量位居三大权威机构榜首(CNESA/GGII/ESSA) [6] 行业数据参考 - 2024年一季度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5.03GW/11.79GWh [7] -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将超200GW [7]
2025,储能大决战
鑫椤储能· 2025-04-03 09:35
技术创新 - 锂离子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固态电池研发进入关键阶段,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不断成熟 [2]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将推出车规级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预计突破400wh/kg,但量产工艺仍需优化 [3] - 钠电成本较锂电低30%-40%,在基站储能、低速电动车领域渗透率或达15%,大唐、宁德时代等企业已启动GW级项目 [3] -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至2元/wh,混合储能(液流+锂电)项目占比提升,2025年出货或超2GW [3] - 各类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共同推动储能成本持续下降 [4] 市场竞争 - 传统能源巨头加速转型,科技企业强势入局,初创公司异军突起,全球储能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5] - 中国企业在储能电池领域稳居霸主之位,宁德时代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占率达到38%,处于断档式领先 [5] - 中小厂商正在崛起,TOP10内部竞争进一步加剧 [5] - 国内储能厂商集中化趋势明显,大型储能市场成为头部企业的竞技场,500+ah/6mwh+或将成为2025年储能产品主流 [5] 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明确不再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 [7] - 广东对新型储能电站给予投资运营支持,最高补贴可达0.3元/kwh,江苏鼓励企业建设用户侧储能电站,天津对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企业给予400万元或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7] -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储能项目提供税收抵免,欧盟将储能纳入绿色新政重点支持领域 [7] 应用场景 - 储能应用场景从大型电网到家庭用户快速拓展,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 [8] - 电网侧储能系统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调频储能电站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8] - 工商业储能应用蓬勃发展,用户利用储能系统进行峰谷套利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8] - 家庭储能市场方兴未艾,户用光伏搭配储能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与家庭储能系统结合实现智能互动 [8] - 移动储能车、共享储能平台、储能与5G基站结合等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9] 全球市场 -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加速,2025年出口预计超100GWh,中东、欧洲及北美成为重点市场 [10]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关键矿物进口,欧盟碳壁垒抬高出口成本,企业需布局海外本土化产能应对挑战 [10] 行业展望 - 2025年储能行业将迎来技术之争、市场之争和未来能源主导权之争,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11]
160项入围!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ESIC2025正式启动网络票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14 13:49
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概况 - 大赛共收到303个参赛项目,涵盖国际/国内产学研用单位,最终160个项目入围决赛,分为技术创新组(57个)、应用创新组(33个)、卓越产品组(35个)、专利创新组(11个)、软科学类创新组(7个)、新锐企业+独角兽组(17个)[1] - 技术类别覆盖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集成控制技术、储能安全系统技术、数字能源等;应用类别包括独立/共享储能、电源侧储能、工商业储能等;产品类别涵盖大容量储能电芯、户用储能电芯、大储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3S(PCS/BMS/EMS)、储能消防等[1] 决赛投票规则 - 投票时间:3月14日12:00至3月21日12:00,每日每个账号可对6个组别各投1票,每组限选1个项目[3] - 网络投票占总决赛分值10%权重,评审结合初评、答辩及投票结果最终确定奖项[4] - 严禁商业刷票行为,违规者将取消票选分数[4] 赛程安排 - 决赛时间:3月24日8:00~18:00;颁奖盛典于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开幕式举行,地点为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6][7] 入围企业技术亮点 技术创新组 - **电化学储能**:浙江星辰新能的长寿命高可靠性液流电池电堆技术、比亚迪的新型结构锂离子电池、维科技术的钠离子电池整体解决方案[9][10] - **热管理技术**:江苏天合储能的高温高效长寿命电池集成技术、清安储能的直冷系统热管理技术、上海采日能源的浸没式&直冷热管理技术[9][10] - **安全系统**:深圳闻储创新的电池组灭火与降温技术、安徽中科久安的电化学储能热安全主机、中澳储能的电芯级浸没式主动消防系统[9][10] - **数字能源**:华为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云储新能源的电芯级预测性维护技术、浙江简捷物联的基于物联专利的EMS技术[10][11] 应用创新组 - **大型项目**:中车株洲所的大唐湖北潜江50MW/100MWh钠离子储能项目、远景科技的射阳250MW/500MWh独立储能电站、大连融科的吉林松原100MW/400MWh新型储能示范项目[15][16] - **工商业场景**:广东新巨能的维达纸业用户侧储能项目、弘正储能的马鞍山粤美金属用户侧储能项目、沃太能源的AI储能策略工业园区应用[15][16] 卓越产品组 - **系统集成**:江苏天合储能的TrinaStorage Elementa 2高效集成电池舱、中车株洲所的CESS 2.0液冷储能系统、比亚迪的MC Cube-T[19][20] - **核心部件**:南京亚派科技的220kW储能变流器模块、杭州协能科技的新一代芯片主动均衡BMS、苏州华太电子的高集成BMS AFE芯片[19][20] 专利创新组 - **安全技术**:江苏天合储能的电芯冷却系统专利、北京西清能源的电池储能电站三级防控系统、杭州高特电子的电池安全阀检测传感器[23] - **材料创新**:溧阳中科海钠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专利[23] 软科学创新组 - **运营平台**:安徽优旦科技的储能全生命周期智慧运营平台、弘正储能的AI算法工商业储能运营平台、广州鹏辉能源的Great E智慧能源管理系统[25] 行业活动预告 - ESIE 2025将于4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800+企业参展,发布500+新品,吸引20万+专业观众,同期举办40+主题论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