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规级投影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丨消费级投影仪龙头赴港上市,极米科技(688696.SH)能否撬动海外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21:09
公司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极米科技于9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1] - 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全球品牌及产品营销以加速国际化扩张、强化研发能力及产品组合扩展、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三大方向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长焦、短焦和创新投影仪三大板块 [2] -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线下销售点位超6000家,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台 [5]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第一,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国内营收冠军,2024年在中国中高端投影仪市场以营收计市场份额达30.2% [5] 技术优势与产品拓展 - 公司在光机自研、Eagle Eye鹰眼计算光学及GMUI交互体验领域构筑了差异化优势 [7] - 车规投影业务已实现量产交付,并被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等主机厂应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 [7] - 工程级投影产品T10系列于2025年9月推出,亮度最高可达6400CVIA流明,支持4K超高清画质 [7] - 通过GMUI平台在中国市场提供影音内容与应用分发服务,在海外市场与游戏开发商、流媒体平台合作 [7] 财务表现分析 - 营收从2022年的42.2亿元连续两年下滑至2024年的34亿元,主要因消费级投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及公司推出低价机型导致整体平均售价下降 [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轻微增长1.63%至16.23亿元,显示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但较2022年同期的20.36亿元仍有差距 [8] - 利润从2022年的5.01亿元大幅下滑至2023年的1.2亿元(同比下滑76%),2024年企稳于1.2亿元,2025年上半年利润回升至0.88亿元 [11]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5%波动至2024年的30.3%,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32.1% [11] 产品价格与市场竞争 - 公司长焦投影产品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3400元降至2024年的2700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2600元 [11] - 全球投影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级市场涌入大量新玩家,同时面临电视大屏化趋势的冲击 [11] 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 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36.8%,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3% [12] - 2025年上半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大幅提升至51.9%,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35%,主要因战略提前采购核心部件以应对潜在供应风险及车规产品备货需求 [1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维持在3.6-3.8亿元,研发费率从8.9%提升至2024年的10.8% [1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率进一步升至12.2% [13] 行业增长前景 - 2024年全球投影市场规模按销量计达1701.2万台,按营收计达531.9亿元 [15] - 预计2024-2029年,全球投影仪销量与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和11.4%,到2029年销量将突破3130万台,营收将达912.3亿元 [15] 细分市场机遇 - 消费级投影2024年营收占比60.2%,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11.4% [18] - 车规投影2024年营收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57.2% [18] - 工程级投影2024年营收206亿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8% [18] 公司未来战略 - 在消费级市场已构建覆盖入门级到高端的全价格段产品矩阵,并通过GMUI系统提升用户粘性,向“硬件+服务”模式转型 [18] - 计划加大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投入,并探索AI与投影技术的融合,开发如AI眼镜等创新产品 [19]
极米科技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级投影品牌
智通财经· 2025-09-29 22:0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致力于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线下点位数量超6,000家,累计出货量超700万台 [4] -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第一,并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保持国内营收冠军,2024年在中国中高端投影行业销量与营收均为第一,按营收计市场份额约30.2% [4] - 公司在光机自研、Eagle Eye鹰眼计算光学及GMUI交互体验领域拥有核心优势,车规投影业务(包括车载座舱视听投影和智能车灯投影)已实现量产交付,并被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等主机厂应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4] 互联网增值服务 - 在中国市场,公司通过GMUI平台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客户可获取影音内容及下载应用,公司与应用开发商分享用户支付费用或收取应用分发费 [5] - 在海外市场,公司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在第三方平台发行游戏应用并分享收入,同时与流媒体平台合作使用户无需单独下载应用即可访问其内容 [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度的42.20亿元下降至2024年度的34.00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6.23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年/期内利润从2022年度的5.01亿元下降至2023年度及2024年度的1.20亿元,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0.88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35.0%下降至2024年的30.3%,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7.9% [8] - 公司销售开支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14.2%上升至2024年的17.6%,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8.9%上升至2024年的10.8% [8]
车载显示“一夜红海”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车载显示市场呈现高增长与低利润并存的结构性困境 行业面临价格竞争加剧和供应链变革的双重压力 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差异化 深度客户绑定和生态布局寻求竞争优势 [2][6][8][9][10][11][12][13] 市场增长与规模 - 全球汽车显示系统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238.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473.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14.7% [1]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2.32亿片 同比增长6.2% 其中前装市场出货量2.02亿片 同比增长9.5% [1]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9140万辆 同比增长2.6% 预计2025年达9470万辆 同比增长3.7% [3] - 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HUD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2024年16% 2024年12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7.4% [4][5] - 2025年第一季度30万元以下车型在HUD总出货量中占比提升至69.82% [5]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方 天马 TCL华星等面板巨头将战略重心转向车载业务 利用高世代产线调整工艺适应车载市场要求 [5] - 2024年TCL华星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25% 天马车载业务营收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30% [11] - 京东方全球车载显示出货量排名第一 天马排名第二 [10][11] - 国内第二大HUD供应商泽景电子2022-2024年HUD销量从17.57万台增至62.46万台 但产品均价从971元下滑至837元 连续三年亏损 [6] - Tier 1供应商华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18.2% 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为7年来首次低于20% [8] 技术发展趋势 - LTPS LCD技术因高分辨率 低功耗和更好稳定性成为车载显示主流技术 [11] - HUD从高端选配转向中端标配 技术扩散从线性增长转向指数级增长 [4][5] - 电子后视镜 副驾娱乐屏 后排娱乐屏等多屏联动需求爆炸式增长 [4] - Mini-LED Micro-LED OLED等下一代技术研发应用加速推进 [10][11] - 极米科技采用投影技术解决传统屏幕空间占用和曲面适配问题 并布局车外交互应用 [13] 供应链变革 - 面板厂与车厂出现"去Tier 1化"趋势 面板厂直接为车厂提供解决方案 车厂直接对接面板厂确保核心零部件稳定供应 [6] - 面板厂从车型定义阶段介入 与车企或头部Tier 1进行联合研发 [7] - TCL华星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荣获"杰出战略合作伙伴"大奖 同时是德赛西威LTPS面板核心供应商 [7] - 京东方精电与德赛西威深度合作 产品覆盖多屏交互和高分辨率仪表屏 应用于理想 广汽等车企旗舰车型 [7] 企业战略布局 - 京东方采取"生态赋能"策略 凭借a-Si LTPS LCD OLED Mini-LED全技术储备成为智能座舱"总承包商" [10] - 天马聚焦"精准卡位"阵地战 核心布局LTPS LCD技术 发布"轩辕"车规好屏标准 拓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 [11] - TCL华星作为追赶者 深度绑定比亚迪 吉利 德赛西威等核心客户 立足中控大屏并向多显示场景扩展 [11][12] - 头部Tier 1供应商向软硬一体系统集成商转型 华阳集团2024年HUD出货量突破100万套 德赛西威开发第五代智能座舱G10PH硬件平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