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面板

搜索文档
汽车“大彩电”背后的头号推手,没想到是手机圈的老玩家|供应链隐形冠军
钛媒体APP· 2025-08-19 15:2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出货量达2.3亿片同比增长8.5% [2] -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推动显示面板需求 新能源汽车对高品质显示要求更高 [2][3] - 车载显示与商用显示增量机遇显著 新兴应用前景广阔 [4] - 2025年全球汽车显示面板营收预计达136亿美元同比增长8% 2030年将增长至183亿美元 [4] - 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维持5.4%高速增长达2.5亿片 [18]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面板厂商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市场份额达51.7% 首超半数 [5] - 京东方2024年出货量4090万片市场份额17.6%位居全球第一 [5][11] - 天马2024年出货量3690万片市场份额16% [11] - 友达光电市场份额10% 日本显示公司市场份额8% LG显示市场份额8% [11] 技术发展动态 - 显示技术多元化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多技术并行 [3][4] - 车载显示在光学可靠性等方面要求严苛 需深度研发电路设计架构及算法 [9] - 京东方实现全显示技术布局 产品尺寸覆盖1寸至48寸 均实现量产 [13] - 创新技术包括智能方向盘超声波指纹 ECG&HOD系统 裸眼3D显示 防窥屏等 [14] - 44.8英寸PHUD智能座舱实现9K分辨率 2850分区控光 1000000:1对比度 7000尼特亮度 [14] - 折叠屏技术正尝试应用于智能座舱领域 [16] 企业战略布局 - 京东方通过子公司京东方精电专注车载显示领域 2024年营收134.49亿港元同比增长25% [1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近9亿港元 覆盖车规OLED/异形结构/智慧交互等核心方向 [13] - 未来三年计划投资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 [13] - 推出"HERO"计划 包含十款车载智能设备 [14] - 与超过100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合作 包括比亚迪/吉利/广汽/长安等 [13] - 与海外头部自动驾驶企业深度合作 定制开发12.8英寸高清触控屏和8英寸扶手屏 [18] - 通过IP营销活动建立品牌认知 "你好BOE"线下展和《BOE解忧实验室》综艺节目 [10] 产业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给面板厂商带来先发优势 [8] - 中国屏厂在显示技术上的突破是关键成功因素 [8] - 汽车产业变革给供应链带来深刻改变 核心技术和产业资源成为竞争关键 [13] - 竞争模式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或价值竞争 [9]
车载显示“一夜红海”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车载显示市场呈现高增长与低利润并存的结构性困境 行业面临价格竞争加剧和供应链变革的双重压力 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差异化 深度客户绑定和生态布局寻求竞争优势 [2][6][8][9][10][11][12][13] 市场增长与规模 - 全球汽车显示系统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238.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473.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14.7% [1]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2.32亿片 同比增长6.2% 其中前装市场出货量2.02亿片 同比增长9.5% [1]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9140万辆 同比增长2.6% 预计2025年达9470万辆 同比增长3.7% [3] - 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HUD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2024年16% 2024年12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7.4% [4][5] - 2025年第一季度30万元以下车型在HUD总出货量中占比提升至69.82% [5]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方 天马 TCL华星等面板巨头将战略重心转向车载业务 利用高世代产线调整工艺适应车载市场要求 [5] - 2024年TCL华星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25% 天马车载业务营收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30% [11] - 京东方全球车载显示出货量排名第一 天马排名第二 [10][11] - 国内第二大HUD供应商泽景电子2022-2024年HUD销量从17.57万台增至62.46万台 但产品均价从971元下滑至837元 连续三年亏损 [6] - Tier 1供应商华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18.2% 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为7年来首次低于20% [8] 技术发展趋势 - LTPS LCD技术因高分辨率 低功耗和更好稳定性成为车载显示主流技术 [11] - HUD从高端选配转向中端标配 技术扩散从线性增长转向指数级增长 [4][5] - 电子后视镜 副驾娱乐屏 后排娱乐屏等多屏联动需求爆炸式增长 [4] - Mini-LED Micro-LED OLED等下一代技术研发应用加速推进 [10][11] - 极米科技采用投影技术解决传统屏幕空间占用和曲面适配问题 并布局车外交互应用 [13] 供应链变革 - 面板厂与车厂出现"去Tier 1化"趋势 面板厂直接为车厂提供解决方案 车厂直接对接面板厂确保核心零部件稳定供应 [6] - 面板厂从车型定义阶段介入 与车企或头部Tier 1进行联合研发 [7] - TCL华星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荣获"杰出战略合作伙伴"大奖 同时是德赛西威LTPS面板核心供应商 [7] - 京东方精电与德赛西威深度合作 产品覆盖多屏交互和高分辨率仪表屏 应用于理想 广汽等车企旗舰车型 [7] 企业战略布局 - 京东方采取"生态赋能"策略 凭借a-Si LTPS LCD OLED Mini-LED全技术储备成为智能座舱"总承包商" [10] - 天马聚焦"精准卡位"阵地战 核心布局LTPS LCD技术 发布"轩辕"车规好屏标准 拓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 [11] - TCL华星作为追赶者 深度绑定比亚迪 吉利 德赛西威等核心客户 立足中控大屏并向多显示场景扩展 [11][12] - 头部Tier 1供应商向软硬一体系统集成商转型 华阳集团2024年HUD出货量突破100万套 德赛西威开发第五代智能座舱G10PH硬件平台 [13]
30亿!惠科再扩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9 18:01
长沙惠科IGZO项目投资 - 长沙惠科拟投资300,007.36万元建设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地面积15486m²,总建筑面积60000m²,主要生产IGZO工艺阵列玻璃基板,产能规划1.5万片/月 [1] - 公司此前已在浏阳经开区投资280亿元建成8.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2021年完成首条产线点亮,2022年实现12条产线投产 [1] - 2024年2月惠科已完成首款27英寸2K金属氧化物电竞显示器出货,刷新率达300Hz(可升级至500Hz),具备DCI-P3 99%色域和1500:1对比度 [2] IGZO技术特性 - IGZO通过在TFT-LCD主动层沉积金属氧化层获得更优电子性能,相比a-Si技术具有高电子迁移率(10-40 cm²/V·s)、低功耗、高透明性优势 [3][4] - 技术对比显示IGZO漏电流极低(10级别),制程温度低至室温-300℃,大面积均匀性优秀,成本介于a-Si和LTPS之间 [5] - 相比LTPS技术,IGZO电子迁移率(50-500 cm²/V·s)稍逊但改造成本更低,仅需对现有a-Si产线进行工艺升级 [4] 技术应用格局 - a-Si适用于普通大尺寸LCD面板,LTPS主导手机/平板等中小尺寸面板,IGZO适合大尺寸高分辨率LCD及OLED面板 [6] - LTPO技术结合LTPS和IGZO优势,旗舰手机普遍采用,折叠手机可利用其实现分区刷新率控制 [6] - 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渗透推动LTPS/LTPO等中高端背板技术发展 [6] 国内厂商布局 - 中电熊猫2015年建成国内首条8.5代IGZO产线(投资291.5亿),2019年再投280亿建8.6代线,后均被京东方收购 [7] - 华佳彩2017年投资120亿建6代IGZO产线,月产能3万片LCD大板,主攻中小尺寸应用 [7][8] - TCL华星2023年投350亿建8.6代氧化物产线(t9),覆盖6-100英寸全尺寸产品,2024年4月二期设备搬入 [8] - 京东方2025年投产290亿6代LTPO产线,实现1500PPI像素密度;天马330亿8.6代线(TM19)采用a-Si/IGZO双轨技术 [8] 行业发展趋势 - IGZO技术与a-Si、LTPS形成差异化互补,共同推动智能手机、车载显示、VR等场景的显示革新 [9] - 国内面板厂商布局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同时促进显示行业技术多元化发展 [9]
5.27犀牛财经晚报: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小米一季度净利润106.76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27 18:54
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业协会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申请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员资格 部分机构已完成入会流程 [1] - 所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计划加入保险资管业协会 协会后续有望更名以涵盖银行保险资管业 [1] 城商行存款利率调整 - 城商行陆续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调整后部分利率与股份行保持一致 利率优势减弱 [1] - 北京银行一年期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别调整为1.15%、1.20%、1.30%、1.35% 与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行一致 [1] 半导体显示产业 -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总投资290亿元 月产能5万片 [1] - 生产线聚焦VR显示面板、中小尺寸IT显示面板及车载显示面板 多款产品已完成客户送样 [1] 汽车行业价格战 - 比亚迪、吉利银河等车企降价促销 上游供应商利润空间压缩至10% 账期达120天 [2] - 价格战可能导致供应商亏损及汽车质量安全问题 [2] 存储芯片行业 - 三星将在6月后停止接受MLC NAND订单 转向TLC和QLC NAND [2] 企业财报 - 小米集团2025年Q1收入1112.93亿元(同比+47.4%) 经调整净利润106.76亿元(同比+64.5%) [2] - 知乎2025年Q1净亏损1010万元(同比收窄93.9%) 平均月订阅会员达1420万人 [3] 企业诉讼与执行 - 陕建股份涉及76起诉讼仲裁案件 涉案金额合计30.20亿元 [3] - 李亚鹏持股公司丽江雪山投资新增3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244万元 [4] 银行业务争议 - 兴业银行暂停"新存千万元可推名企实习"项目 该项目原为高净值客户增值服务 [4] 企业高管变动 - 徐瑞泽接替徐恭藻出任利群集团董事长 徐恭藻间接持股6.25% [5] 房地产行业 - 融创房地产新增5条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合计25.2亿元 现存被执行总金额超416亿元 [5] 融资与项目进展 - 皖天然气获准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5亿元和中期票据6亿元 [6] - 凌钢股份2290立方米高炉投产 2座450立方米高炉已拆除 [7] - 爱克股份控股子公司无锡曙光获领克电驱平台电机定转子及座椅零部件供应商资格 [7] 城市服务项目 - 玉禾田子公司中标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 年服务补贴3.53亿元 服务期15年 [9] 证券市场 - 沪指跌0.18% 两市成交额9989亿元(环比缩量110亿元) [10] - 农药、化工、饮料、IP经济板块领涨 有色金属、CPO、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居前 [10]
京东方新生产线全面量产!
国芯网· 2025-05-26 19:43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 公司举办主题为"屏启未来 智显无界"的量产交付活动,宣布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1] - 该生产线总投资290亿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 [1] - 生产线以LTPO和LTPS技术为核心,聚焦VR显示面板、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产品 [1] - 采用1500mm x 1850mm的6代线玻璃基板,配备当前最先进的生产设备 [1]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公司LTPO技术融合LTPS的高迁移率和Oxide的低功耗优势,可实现1500PPI以上的超高像素密度 [2] - 技术大幅降低面板功耗,为显示设备提供更流畅、更清晰的动态画面 [2] - 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超高2117PPI Real RGB显示屏成功点亮,达到当前LCD行业最高分辨率 [2] 生产效率与经验整合 - 整合公司多条成熟产线的先进经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2]
总投资290亿元!京东方新产线在京全面量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6 18:20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 总投资290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在京实现全面量产 [1] - 该生产线是全球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VR用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 [1] - 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3] 技术特点与产品应用 - 以LTPO和LTPS技术为核心,聚焦VR显示面板、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产品 [3] - 已量产16英寸240赫兹高端电竞笔记本屏幕、2.24英寸的VR显示器件等产品 [3] - 产品已交付联想、雷神、广汽等下游企业 [3] 市场地位与产业影响 - 全球每四个智能终端就有一块显示屏来自京东方 [3] - 将满足"元宇宙"、高端消费电子、智能出行等领域的显示需求 [1] - 加速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生产技术与环保指标 - 通过洁净室气流集控、人工智能分区温湿度自调、用电集控等创新技术 [4] - 实现供热回收使用率100%、纯水回用率达80%、污染物排放均值小于标准50% [4] - 工艺稳定性和良率分析效率均提升20% [4] 建设进度 - 2023年开工,实现了"开工当年封顶、次年产品点亮" [4] - 作为2023年北京市100项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之一 [4]
290亿!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6 17:34
生产线投产 -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正式由建设转向运营 标志着公司在高端显示领域的重大突破 [1] - 该生产线总投资290亿元 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 于2023年开工 [3] 技术布局 - 生产线以LTPO和LTPS技术为核心 聚焦VR显示面板、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产品 [3] - LTPO技术融合LTPS高迁移率和Oxide低功耗优势 可实现1500PPI以上超高像素密度 大幅降低面板功耗 [3][4] - 自主开发的2117PPI Real RGB显示屏达到LCD行业最高分辨率 获得全球一线客户认可 [4] 产品展示 - 量产交付活动展示2.24英寸1500PPI/1700PPI VR显示模组 16英寸240Hz电竞笔记本屏幕(2560×1600分辨率) 14.6英寸窄边框车载中控屏等产品 [4] - 产品覆盖元宇宙、高端消费电子、智能出行等多元场景需求 [4] 战略意义 - 项目通过整合多条成熟产线经验 采用1500mm×1850mm玻璃基板 配备最先进设备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度 [3] - 布局VR显示市场旨在丰富产品结构 巩固半导体显示行业龙头地位 [3]
【财经分析】面板行业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京东方“屏之物联”战略拓展新空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8 17:06
行业格局重塑 - 全球平板显示行业进入供应存量时代,低端落后产能清退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1] - 行业从"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转向高盈利应用、高附加值产品、高端技术及高价值品牌"四高"领域 [2] - 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企业的老旧低世代线面临淘汰压力,大陆厂商无新增产线投资,OLED产能爬坡结束 [3] - 行业整合优化可能性增大,TCL科技以108亿元收购韩国LGD广州工厂,彩虹股份拟转让子公司30%股权 [3] 供需与市场趋势 - 面板厂商坚持"按需生产"策略,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产业库存趋近健康标准 [2] - 中国区平均电视尺寸达65.1英寸(全球51.4英寸),2020-2026年65英寸以上面板CAGR预计59% [2] - OLED屏中国厂商市占率达50%,折叠手机全球占比50%,车载显示等新兴应用市场崛起 [2][6]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高增长潜力市场 [2] 京东方战略与业绩 - "屏之物联"战略加速落地,建立"1+4+N+生态链"业务架构,推动"显示联万物" [4] - 2024年营收1983.8亿元(+13.66%),净利润53.23亿元(+108.97%),毛利率增至15% [4][5] - 2024年Q1营收505.99亿元(+10.27%),净利润16.14亿元(+64.06%),创一季度历史新高 [4] - 柔性AMOLED出货量1.4亿片,折叠产品增长40%,2025年目标1.7亿片 [6] - 车载显示业务营收突破百亿(+25%),合作客户超100家,发布"HERO"计划 [6][7] 产品与技术 - 液晶显示五大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一,全球超1/4平板显示屏来自京东方 [4] - 量产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6] - 通过收购精电国际进军车载显示市场,巩固全球领导地位 [6][7] 股东回报机制 - 2015-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近220亿元,2018-2024年分红比例保持归母净利润30% [8] - 2020年至今累计回购A股超56亿元,B股近10亿港元,注销A股5.6亿股、B股2.4亿股 [8] - 未来三年规划:现金分红比例≥35%,年回购注销≥15亿元,探索中期分红 [8][9] - 2024年拟现金分红18.7亿元(占净利润35%),回购注销A股15-20亿元,注销库存股近10亿元 [9]
我国显示产业加速向高端要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3 07:23
显示产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全年产值规模超过740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6% [1] - 2024年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等主要面板厂盈利能力稳步修复,彩虹、凯盛、深纺织、杉金光电等上游材料企业扎实成长 [1] - 2025年一季度部分显示厂商营收创历史新高,实现"开门红" [1] - 行业正加速向高端要增长,向潜力应用场景要盈利,以完整且富有韧性的生态体系应对新竞争周期 [1] LCD TV面板市场 - 2024年LCD TV面板表现优于以往,京东方、TCL华星、彩虹均表示业务受益 [2] - 京东方合肥、武汉两条10.5代线保持良好盈利水平,2025年一季度LCD业务同比显著增长 [2] - TCL华星65英寸及以上产品出货面积占比达58%,收购LGD广州LCD面板及模组工厂加强竞争力 [2] - 彩虹股份2024年液晶面板业务收入102.91亿元,同比增长0.33% [2] - 2024年全球TV面板实现出货量、出货面积双增长,2025年一季度LCD TV面板需求"淡季不淡",行业平均稼动率保持在80%以上 [3] - 2025年全球8代线及以上LCD产能中,中国占比将达到88% [3] OLED市场发展 - AMOLED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小尺寸领域渗透率持续高位攀升,中大尺寸应用迎来高速增长拐点 [4] - 京东方2024年完成近1.4亿片柔性OLED产品出货量,开发出全球首款三折叠产品 [4] - TCL华星2024年柔性OLED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完成t4产线LTPO和Tandem产能改造升级 [4] - 维信诺OLED产品营收74.94亿元,同比增长46.01% [4] - 和辉光电2024年AMOLED显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3%,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AMOLED显示屏全年出货量突破300万片 [4] - 多家面板厂AMOLED业务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欠佳 [4] - 京东方2025年OLED出货目标定为1.7亿片,天马微电子将推进AMOLED业务全面降本 [5] 车载显示市场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达到2.0亿片,同比增长7.3% [6] - 天马微电子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车载Mini-LED、HUD抬头显示等产品已交付上市 [6] - 京东方精电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加强Mini-LED、OLED等技术在车载显示应用领域的开发 [6] - TCL华星2024年车载前装市场出货约800万片,同比增长61% [6] - 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将继续呈现"屏幕数量增长、规格升级"的趋势 [6] 上游材料企业 - 杉金光电2024年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约33%,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8] - 深纺织旗下盛波光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0%,净利润同比增长12.75% [8] - 彩虹股份2024年基板玻璃业务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21.87%,G8.5+基板玻璃生产和销售同比增长92.6%和93.2% [9] - 凯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成为头部终端客户折叠手机柔性盖板核心供应商,2024年显示材料营收同比增长7.65% [9] - 清溢光电2024年平板显示掩膜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59% [9] - 隆利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4%,激智科技高端显示用光学膜产品销售额达8.7亿元,同比增长42.7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