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 精准意念操控20多种设备
解放日报· 2025-09-12 08:19
研究成果另一核心突破在于成功破解脑机接口通用性难题,可广泛兼容20余种外部设备,实现精准意念 操控。受试者在临床试验中累计完成25412次训练任务后,最高比特率达4.15比特/秒,与马斯克 Neuralink受试者水平相当。 "这款产品将电极阵列放置在硬膜下,吸附在大脑皮层表面,无需插入脑组织,可实现与Neuralink相媲 美的性能,且大幅降低了植入风险。"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表示。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先进科学》发表了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脑机接口研究成果——基于脑虎科技 研发的一款通用型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实现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还创造性地破解了通用性难 题,可精准意念操控20多种数字/物理设备。在相近训练时间下,其信息传输速率与马斯克旗下 Neuralink公司此前公布的受试者水平相当。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脑虎 科技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完成。 这是基于高通量、高分辨柔性脑机接口的首篇长期植入临床试验文章。美国纳米技术与纳米科学网在新 闻聚焦栏目进行了报道。 研究团队创新采用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制成超柔性256通道电极阵列,密度高达64通道/平方厘米,较 ...
通用型脑机接口系统获突破 广泛用于运动重建、语言重建等多临床场景
新华财经· 2025-09-11 15:50
该系统搭载脑机操作系统,可灵活脑控多种物理和数字设备,已实现了对20多种数字/物理设备的精准 意念操控,在相近训练时长下,信息传输速率(BPS)与马斯克Neuralink受试者水平相当。尤为值得关 注的是,这是国内团队利用MEMS高通量、高分辨率柔性脑机接口开展的长期植入临床试验,为高通量 柔性脑机接口的临床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华财经上海9月11日电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 信息技术研究所周志涛团队、脑虎科技陶虎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 一款具备广泛兼容性的通用型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 攻克技术痛点,兼顾性能与安全性的创新方案 长期以来,脑机接口技术一直面临"高性能"与"高安全性"难以兼得的困境。 现有主流技术路线在信号采集方式上各有局限:脑电图(EEG)虽无创,但因信号需穿过头皮、颅骨等 多层组织,衰减严重,导致信噪比低、时空分辨率有限,通常仅能实现简单指令的解码;颅内脑电图 (iEEG)虽能实现单神经元级别的高分辨率信号采集,却需穿透大脑皮层植入电极,对脑组织损伤 大,易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且覆盖范围有限;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