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经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09:57
来源:环球网 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专注于神经科学的 全球制药公司灵北再赴进博之约,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 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第八届进博会灵北展台 灵北中国(内地与香港)总经理张一帆表示:"进博会作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全球共享的重要 平台,持续释放出强劲的'放大器'和'溢出效应',为灵北这样的全球制药公司提供了深化本土合作、共 促神经科学发展的宝贵机遇。全球范围内,脑部健康正面临着更广泛的挑战。今年,我们带来了灵北公 司在神经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神经罕见病与神经专科治疗方面的创新进展。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 的'放大器'作用,让更多人看见罕见病患者群体的迫切需求,了解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必要性和价值。 同时,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加速灵北在神经专科和神经罕见病领域全球创新成果的引 入,尽早惠及更为广泛的中国脑部疾病患者。此外,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扩大与本土 脑部健康生态系统相关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 ...
【中篇】对话马修·科布:AI不具备创造性 我们为什么会“信任”机器
新浪财经· 2025-11-06 07:1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发自上海 新浪财经日前对话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马修·科布(Matthew Cobb)。他是当代少数兼具科学洞察与哲学思考的神经科学家之一, 撰写的《大脑传》(The Idea of the Brain)是一部通俗脑科学全史,不仅是对神经科学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如何理解"意识"与"自我"的思想实验。 在这场长达三十七分钟的独家对话访谈中,科布谈论了科学史的隐喻、人工智能的幻象、创造力的意义,以及他对年轻一代的真诚忠告。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一个"AI怀疑派",马修·科布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AI系统产出过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东西。 ——AI和人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系统 马修·科布说,在写作《大脑传》的时候,他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事实。今天我们常说"大脑就像计算机",实际上,计算机最初的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 人脑。AI的基础是硅,运行靠的是我们人类编写的指令。 1945年数字计算机诞生时,其设计者之所以采用"数字逻辑"结构,是因为当时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提出——人脑的神经元是以"逻辑 ...
对话马修·科布:我们并不了解大脑 人类不该盲信人工智能
新浪财经· 2025-11-05 09:08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发自上海 新浪财经日前对话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马修·科布(Matthew Cobb),当代少 数兼具科学洞察与哲学思考的神经科学家之一。他撰写的《大脑传》(The Idea of the Brain)是一部通 俗脑科学全史,不仅是对神经科学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如何理解"意识"与"自我"的思想实验。 在这场与新浪财经长达三十七分钟的独家对话访谈中,科布谈论了神经科学史中的隐喻、人工智能的幻 象、创造力的意义,以及他对年轻一代的真诚忠告。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认为我们人类至今都不了解自己的大脑,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科学让我们看 见世界的复杂,而哲学提醒我们保持谦卑。机器或许能模仿语言,但无法模仿人心。 ——为什么要写《大脑传》 "人类一直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去理解大脑。"科布说。 回忆起写作《大脑传》的起点。十年前,出版社邀请科布撰写一本关于神经科学的历史。那时他已经写 了一年半,却觉得"糟透了"——一堆枯燥的史实,没有灵魂。直到他忽然意识到,大脑的历史其实是一 部"隐喻的演化史"。 "17 世 ...
Z世代AI宣言:00后如何用技术守护文化、破解脑科学、管理情绪与反思战争|NEX-T Summit 2025
钛媒体APP· 2025-10-27 13:40
峰会概况 - 首届硅谷未来峰会NEX-T Summit 2025于美西时间9月27-28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办,主题为“New Era of X-Tech” [3] - 峰会汇聚了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投资人、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 [3] - 峰会特设青年理事会,旨在启迪亚裔新生代领导力,吸引全球顶尖高校、中学与创新机构的青年代表 [3] AI在文化保护与教育普惠领域的应用 - 有初创项目结合AI与动作捕捉技术,记录中国少数民族手工艺人的制作流程,系统已收集刺绣、陶艺等纹样符号并编程录入 [6] - 该项目将技术整合到缝纫机,用户输入需求后机器可自动匹配符合特定少数民族逻辑矩阵的纹样 [6] - 有项目正推进服务农村地区学生的AI教学系统,通过整合不同教师的教学思路打造“AI教师”,以解决优质师资匮乏问题 [6] - 有非营利组织推出“AI扫盲平台”,通过自适应阅读与AI写作辅导帮助贫困儿童学习,旨在弥合AI教育鸿沟 [13] AI在科学研究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利用深度学习等AI模型识别大脑信号中的疾病模式,例如通过AI自动识别并分类斑马鱼的“焦虑状态” [11] - 利用患者数据开发AI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与发展路径 [12] -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利用AI构建“人体数字孪生模型”,为非侵入性预测疾病提供可能 [14] AI对行业与技能需求的影响 - 行业正进入“AI辅助编程”时代,但需清楚地指导AI方向,例如软件调试中需凭直觉判断问题再让AI针对性扫描 [8] - AI的“人才虹吸效应”可能削弱基础科学领域,解决方案在于推行“整合式学习”,培养兼具科学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13] - 年轻人需具备的核心技能包括哲学思辨以找到人生价值,以及情绪管理以应对压力与焦虑 [9][17] 新生代对AI发展的观点与担忧 - 对AI的担忧包括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影响人类真实记忆与思考过程、导致传统科学领域人才流失、以及AI与基因工程结合的伦理争议 [6][13] - 在AI生成内容方面,存在分辨AI生成与人类撰写内容的难题,这对医疗报告、投资报告等领域至关重要 [10] - 对于AI是否会发展出超越人类大脑的通用智能,四位嘉宾中有三位认为“会”,一位认为“不会” [7][10][14][17]
挑战Neuralink,硅谷大佬争相涌入的超声脑机接口是什么?
36氪· 2025-10-17 08:55
脑机接口技术路线演进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电信号解码或编码大脑活动,传统电学脑机接口依赖植入电极记录或刺激神经元放电 [3] - 电学脑机接口在科学界已发展三四十年,产业界近10年出现多家公司,例如Neuralink已成立10年多 [4] - 超声脑机接口作为新兴路径,借助超声波非侵入式读取血流信号来解码大脑活动,提供全新平台 [3][16] 超声脑机接口的技术优势 - 超声脑机接口对全脑的覆盖范围显著优于侵入式电极,同等设备大小下可对大脑体积25%成像,而Neuralink电极仅覆盖大脑皮层表面的千分之1.3 [17][12] - 在时间分辨率上,超声脑机接口的血流信号成像可达0.5秒至1.5秒,优于功能核磁成像的数秒延迟,但略逊于电学信号的10微秒级实时性 [20][13] - 该技术具备非侵入或半侵入特性,无需破坏硬脑膜,安全性更高,且设备可设计为头盔形式,易于商业化应用 [25][26][27] 主要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进展 - 超声脑机接口初期适应症以“写”为主,聚焦慢性疼痛管理,临床试验显示患者经40分钟治疗疼痛感下降60%至70%,效果可持续7天 [24] - 其他重点应用方向包括中风后康复、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及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通过调控特定脑区血流和代谢发挥作用 [32][35][36] - 医疗器械拿证周期较长,二类器械需3至4年,三类器械需7至10年,超声用于大脑调控的科学验证近年才起步 [29][31] 行业竞争格局与资本动态 - 美国已有四家主要超声脑机接口公司获得融资,包括Spire、Nudge、Forest Neurotech和Sanmai,Nudge在A轮融资1亿美元 [40][41][43] -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新创立的Merge Labs结合基因编辑与超声波技术,选择与Neuralink不同的技术路径进行布局 [1][43] - 中国在该领域具备患者人群多、临床实验成本低及动物实验政策相对宽松的优势,有望更快推进商业化 [39][67]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前景 - 人脑作为“湿件”具备存算一体架构,功耗仅25瓦,远低于晶体管数量相近的英伟达H200 GPU的上万瓦功耗,为AI能效优化提供方向 [54] - 顶级AI科学家如Demis Hassabis正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细胞,旨在通过模拟细胞反应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其公司Isomorphic Labs融资6.5亿美元 [58][60] - 大语言模型基于高浓度语言信息,下一代AI需结合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互动,脑机接口有望在此融合中扮演关键角色 [63][64] 中美市场差异与投资价值 - 中美硬科技公司估值已脱钩,中国脑机接口公司平均估值约3亿美元,而Neuralink估值达120亿美元,中国临床实验成本仅几十万人民币,远低于美国的100万至150万美元 [66][67] - 生物医药领域成为中美资本尚可协作的领域,NewCo模式利用中国研发临床优势与美国市场结合,正成为投资热点 [68][69] - 电学脑机接口商业路径明确,而超声脑机接口代表从0到1的探索,两者技术赛道不同但均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70]
根据细胞的“邻里结构”预测分子特性,AI模型助力绘制最精细小鼠脑图
科技日报· 2025-10-13 08:54
核心观点 -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 绘制出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的目前最精细小鼠脑图 为探索大脑工作机制开辟新方向 [1] 技术原理与创新 - 模型核心采用Transformer架构 该架构与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原理相同 擅长理解上下文关系 [3] - CellTransformer通过分析空间中相邻细胞之间的关系 根据细胞的“邻里结构”来预测其分子特性 从而构建精细大脑组织图谱 [3] - 新图谱完全依托数据生成 边界由细胞和分子特征自动界定 而非依赖人工经验判断 是迄今动物脑中最精确、最复杂的数据驱动型图谱之一 [3] 研究成果与意义 - 图谱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揭示大脑结构 使科学家能将功能、行为和疾病状态与更小、更具体的细胞区域相对应 [1] - 模型不仅能准确再现海马体等已知脑区 还能在中脑网状核等理解不足的区域中发现新的、更细分的亚区 [3] - 全新脑区划分基于数据而非人工标注 揭示了大量未知区域 这些区域很可能对应着尚未探索的脑功能 [4] 应用潜力与前景 - CellTransformer的算法具有组织通用性 可应用于其他器官系统甚至癌组织 [4] - 模型可借助空间转录组学数据揭示健康与疾病中的生物机制 为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新工具 [4]
根据细胞的“邻里结构”预测分子特性 AI模型助力绘制最精细小鼠脑图
科技日报· 2025-10-10 07:35
研究核心突破 - 开发出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绘制出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的目前最精细小鼠脑图 [1] - 该成果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揭示大脑结构,使科学家能将功能、行为和疾病状态与更小、更具体的细胞区域相对应 [1] - 新模型的核心是Transformer架构,与ChatGPT等技术原理相同,擅长分析空间中相邻细胞之间的关系以预测分子特性 [1] 技术方法与优势 - 新图谱完全依托数据生成,边界由细胞和分子特征自动界定,而非依赖人工经验判断 [1] - 与以往主要依据细胞类型划分的大脑图谱不同,新成果聚焦于脑区结构本身,是迄今动物脑中最精确、最复杂的数据驱动型图谱之一 [1] - 该模型能准确再现已知脑区,并在理解不足的区域中发现新的、更细分的亚区,如同从标出国家的地图升级为能看城市的地图 [2] 应用潜力与影响 - 这一全新的脑区划分完全基于数据,揭示了大量未知区域,这些区域很可能对应着尚未探索的脑功能 [2] - CellTransformer的算法具有组织通用性,可应用于其他器官系统甚至癌组织 [2] - 该技术可为借助空间转录组学数据揭示健康与疾病中的生物机制,为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新工具 [2]
乐普医疗(300003):业绩明显企稳 期待新增长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39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33.69亿元,同比下滑0.4%,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滑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3% [1] - 2Q25收入16.3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45.0%,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0.3% [1] - 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1]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疗器械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冠脉业务增长3.6%,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增长32.1%,外科麻醉业务下滑10.29%,体外诊断业务下滑17.35% [2] - 药品收入11.17亿元,同比下滑1.5%,但环比增长79.3%,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基本完成,非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占比提升 [2] - 制剂(仿制药)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07.6%,原料药收入1.42亿元,同比下滑27.4%,环比下滑7.3% [2] - 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收入4.75亿元,同比下滑4.1%,合肥心血管医院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3.51%,乐普云智科技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8.6% [2] - 存量业务压力已阶段性释放,后续集采压力可控 [2] 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GLP-1/GCG/GIP受体三重激动剂MWN101已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二期临床试验,进度国内第一 [3] - MWN109片和MWX203注射液分别处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适应症临床一期,MWN105注射液和MWN109注射液已进入肥胖适应症临床二期 [3] -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童颜针)已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3] - 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3]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预计4Q25获批上市,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领域或有进一步布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6年盈利预测不变,现价对应2025/26年市盈率27/24倍 [4] - 目标价上调60%至24元,较现价有32%上行空间,对应2025/26年市盈率35/32倍 [4] - 评级维持跑赢行业,基于医药行业整体回暖及公司新品前景 [4]
当孩子说讨厌学习时,他的大脑正在发生什么
经济观察网· 2025-08-23 11:13
学习压力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 孩子学习烦躁情绪与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相关 杏仁核作为情绪警报中心在压力下发出危险信号并抑制前额叶皮层功能[2] - 长期高压状态强化杏仁核敏感度 导致大脑将学习与威胁等同并触发报警反应[5][6][7] - 焦虑引发身体真实疼痛反应 脑成像显示数学题会激活处理身体疼痛的脑区如前扣带回皮层和岛叶[8] 压力对记忆与学习能力的损害 - 高压导致皮质醇水平过高 损害海马体健康并影响记忆编码功能[8] - 影像学研究证实高压状态与海马体体积缩小显著相关 造成记忆力下降和学习效率降低[8] - 反复失败经历削弱大脑奖赏系统功能 前额叶-纹状体回路活动降低形成学习痛苦神经印记[10] 重塑学习神经回路的科学方法 - 拆解大任务为可实现微小目标 激活腹侧纹状体奖赏回路并促进BDNF释放巩固神经连接[19][20][21] - 归还学习自主权增强前额叶与海马体同步性 自主选择权能提升脑区通信带宽并提高学习效率[22][23][24] - 可视化正向反馈工具激活前额叶皮层 将抽象努力转化为具体成就并强化努力有回报的神经信念[25][26][27][28] 教育干预的神经科学基础 - 避免空洞表扬防止恐惧失败 具体行为描述式反馈更有效减少评价性语言带来的压力[29][30] - 理解神经防御系统外在表现 拆除过度敏感威胁警报需要重构学习神经回路而非对抗大脑[31]
白大褂遇上漫画笔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图书内容与创作背景 - 图书由神经外科医生冯军峰和漫画师三折人生联合创作 采用漫画形式科普神经科学知识 出版单位为清华大学出版社[2] - 创作初衷源于神经外科医患沟通中存在信息不对等问题 通过视觉化辅助手段提升沟通效率[2] - 内容侧重神经外科临床科普 涵盖昏迷促醒 脑机接口 神经网络 神经元芯片 深脑刺激等11个前沿主题[3] 内容特色与表现形式 - 采用父子主题乐园探险的故事主线 通过飞行器 潜水艇等趣味交通工具展示大脑内部结构[3] - 融入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 孙悟空等中国神话元素作为科学史讲解员 体现医学人文关怀[3] - 表达风格强调诙谐生动 在专业性与趣味性 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经过3年反复调试平衡[2][3] 市场反响与社会价值 - 图书面世后获得读者认可 年轻父母群体积极询问续集进展[2] - 实现多项目标:解读神经外科疾病救治过程 激发儿童科学探索兴趣 为科普创作提供新思路[4] - 填补神经外科医生视角科普作品的市场空白 满足公众对大脑神秘领域的好奇需求[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