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钻石DA40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起飞易、高飞难,低空经济凭什么赢?
齐鲁晚报· 2025-09-16 11:30
低空经济的产业形态与浙江布局 - 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三大产业形态:传统通用航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 [2] - 浙江将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等11地列为首批“先飞区”试点,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和模式 [1] - 浙江与广东、江苏、北京、四川并列位列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第一梯队 [4] 传统通用航空领域 - 浙江的万丰奥威是该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其钻石DA40飞机用于航校培训、长途飞行、观光旅行等领域 [2] - 钻石DA40飞机保持月产5架,订单已排满全年,并获中国民航局颁发通往澳大利亚的出口适航证,首次进入亚太市场 [2]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赛道 - eVTOL无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降,吸引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和峰飞航空等企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 [4] - 杭州成功引入首家载人eVTOL主机制造企业沃飞长空,总部落地萧山,设立研发、制造交付及供应链中心 [4] 无人机领域 - 除了消费级龙头大疆创新,民用和军用市场仍存在大量细分机会 [4] - 台州湾新区是浙江无人机“密度”最高区域,集聚80家上下游企业,建成13处无人机起降场和4条低空航路 [4] 应用场景探索与运营现状 - 医疗配送是目前最成熟的空中物流场景,占迅蚁科技工单总量的六七成,例如13公里距离的血液样本配送仅需16分钟 [8] - 永康开通首条低空直升机航线,将到杭州的车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 [8] - 低空消费级的空中游览、跳伞飞行、私人飞行等占比不到3%,而飞行培训、生产作业等占比超过95% [12] 产业链发展与集群建设 -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新增低空项目11个,新增投资额达1.38亿元 [5] - 湖州德清、绍兴诸暨、绍兴新昌、台州湾新区已初步形成低空飞行装备产业集群 [5] - 纵横股份长三角制造基地首架“云龙3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正式下线,实现中大型无人机“绍兴造” [15] 产业链配套与协同创新 - 宁波江北区凭借电动汽车产业积累,在电池、电动等方面与eVTOL、无人机高度重合,实现顺势延伸 [16] - 浙江华擎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百千瓦级油电混动垂直起降涡电系统”,能使同重量级eVTOL续航能力提升5倍以上,飞行距离最长可突破1000公里,其核心零部件80%实现本地化生产 [16] - 卧龙电驱与万丰奥威研发镁合金轻量化三相异步电动机,并与沃飞长空开发高安全双冗余控制系统,为电动航空器提供动力系统 [16] 发展挑战与瓶颈 - 低空经济投入巨大却难以盈利,示范性强而规模化难 [1] - 空域管理是主要挑战之一,每次空域审批和报备流程都需要时间,与“随时起飞”有差距 [11] - 高昂成本是阻碍普及的主因,例如一架直升机价值数千万元,每次飞行成本不低,短期内难以降到大众可接受范围 [12]
乘风起飞!低空经济上演“群雄逐鹿”
齐鲁晚报· 2025-07-14 12:28
低空经济城市竞争格局 - 低空经济成为城市竞争新赛道,珠海、绍兴、芜湖等13个地级市进入全国50强榜单,显示中小城市通过精准定位实现"小城突围"[1] - 广东省以深圳、广州、珠海等6城入围位居第一阵营,规划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3000亿元[2] - 山东省形成济南、青岛双核引领格局,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破千亿元,青岛在环境友好度排名全国第9[2] 区域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中国民航大学专家建议城市应立足产业禀赋发展专而精的生态协同,而非大而全的整机制造[2] - 山东依托41个工业大类实现全产业链支撑,通过光伏装机8514万千瓦(全国第一)等优势推动低空物流、智慧农业等场景应用[3] - 日照岚山低空经济产业园实现40多款无人机发动机生产,90%配件自主研发[4] 山东产业链深度布局 - 滨州建成全国首个无人机智能共享加工中心,覆盖从原材料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聚集中国商飞等18家头部企业[6] - 滨州拥有6340平方公里低空飞行空域(华东领先),累计生产钻石DA40飞机185架,重启生产线强化产业聚集力[7][9] - 潍坊依托农业优势发展农林植保场景,智慧农业领域薪资涨幅达10.79%,催生无人机飞手等新兴岗位[10][11] 创新应用与基础设施 - 山东利用海岸线资源发展"沿黄飞""跨海飞"等低空消费场景,同时通过无人机实现黄河常态化巡查[3][5] - 滨州建成山东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拥有12个航空科研平台和全省唯一航空类高校山东航空学院[8] - 政府通过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推动规模化应用,日照获批2.3万平方公里空域资源[7][11]
滨州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打造全国通航产业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4-23 23:35
航空制造业项目突破 - 钻石DA40飞机生产线正式启用,完成2.8万平方米厂房改造,样机已生产下线[3] - 引进万丰集团打造DA40系列飞机生产供应基地,2024年12月举行生产线启用仪式[3] -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入驻园区,签订战略协议建立新能源飞机研发试飞总装基地,120人研发团队常驻[3] - 2025年目标取得DA40生产许可证,完成15架整机及10套配件销售,实现出口突破[6] - 招引大型无人机企业入驻,形成研发-总装-销售-维修一体化飞机制造基地[6] 通航服务业项目进展 - 大高国际航校承接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员培训,65名在校学员中28人已毕业上岗[4] - 航空研学年接待1.5万人次,获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授牌[4] - 航空俱乐部发展300名会员,提供商照培训、空中游览等四大服务板块[4] - 华亚国联通航油料中心落地,试点全国通用机场供油总部模式[4] - 202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亿元,外出招商16次[4] 运输机场前期工作 - 取得军方及13个单位支持意见,召开二次协调会议[5] - 完成机场预可研报告定稿,明确定位、规模及功能布局[5] - 向12个省级及军方单位汇报推进场址审批[5] 2025年航空制造规划 - 深化与中国商飞合作,完成新能源飞机总装并试飞,5月投用高标准厂房[8] - 招引无人机企业形成辅材及零部件加工规模效应[6] 航空教育培训目标 - 航空俱乐部计划发展1000名会员,实现300人次低空飞行体验及5000人次研学[9] - 大高国际飞校扩招至68名学员,强化"滨州机长"品牌[9] - 航空研学目标年接待1.5万人次,打造区域性科普教育基地[9] 通航服务升级计划 - 建设通航4S服务中心,开展飞机维修、托管等业务[10] - 华亚航空燃油基地目标年营收1亿元,税收200万元,辐射全国通用机场[10] - 推进光伏新能源项目,实现园区低碳化发展[10] - 依托万丰、商飞开展产业链招商,年内落地3个项目,引资超1亿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