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制品

搜索文档
中国正建立排除美国的全球新秩序!美印却翻脸了:准备拿印度开刀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44
美印贸易冲突 -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最高达25%的关税,重点打击铜产品出口,并对铜及铜制品征收50%税率[1] - 美国加征关税的理由是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军火,且税率明显高于对欧盟和日本的税率[1] - 特朗普此举意在通过重税打击印度出口产业,尤其是铜制品,以削弱印度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供应链[2] 印度经济与产业影响 - 印度经济增长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外资流入锐减,国内经济持续低迷[2] - 印度铜产品出口受到美国关税措施直接打击[1] - 印度制造业供应链和竞争力面临削弱风险[2]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为印度提供更多经济选择[6] -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地位增强,主导的经济组织占据全球贸易大份额[8] - 中国通过绿色能源政策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推动西方国家环保技术升级[8] 印度战略选择 - 印度面临重新评估全球经济战略定位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崛起背景下[10] - 印度若继续依赖西方国家可能错失重要发展机遇[10] - 美印关系恶化促使印度考虑加强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11] 能源领域动态 - 印度坚持能源供应自主权,拒绝美国干涉其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5] - 欧洲国家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比印度多但未受美国制裁[5] - 中国在能源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印度相对滞后[10]
美国的九大关税
虎嗅· 2025-07-19 10:31
行业关税概述 - 特朗普政府基于国家安全发起九大行业关税,包括已实施的汽车及零部件(25%)、钢铝(50%)、铜(50%)关税,以及调查中的其他领域[1][2] - 行业关税比对等关税立场更强硬,反映政策核心忧虑[3] 钢铝行业 - 钢铝关税从2018年25%(钢)/10%(铝)提升至2025年统一50%,并延伸至含钢铝成分的制成品[4][6][7][8] - 主要受影响方:加拿大(占美钢铁进口20%+、铝进口近50%)、欧盟、日本,中国通过家电等间接受影响[9][10] - 政策动机与"铁锈带"关键选区(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的选举政治高度绑定[13][14][15] 铜行业 - 50%关税覆盖铜及铜线/板/管等半成品,美国50%铜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为智利(60%)和加拿大[16][17] - 全球供应链格局:智利占全球供应25%(超50%出口中国),中哈蒙朝储量居前,朝鲜端川铜矿品位(0.85%)显著高于全球均值(0.6%)[18][19][20] - 潜在合作方向:中朝贸易升级可能推动铜产业合作[21] 汽车及零部件 - 25%关税影响3000亿美元年进口市场,占新车销量近50%,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达60%[22][23][25] - 主要受损国:墨西哥(占新车进口1/3)、日本(就业人口10%依赖汽车业)、德韩加英[24][27] - 矛盾现象:美三大车企(通用/Stellantis/福特)受影响最大(185万辆出口占全球销量12.6%),但政策旨在迫使车企回迁墨西哥工厂换取工人选票[32][33][36] 卡车与航空航天 - 卡车进口占比近50%,墨加合计占80%+,中国仅占1%[38] - 航空航天领域2024年净进口330亿美元,欧盟占50%,加拿大25%,英国8%[40][41] - 英国或通过英美协定获得免税待遇[42] 木材与药品 - 木材进口依赖度30%(主要来自加拿大),关税延伸至纸张/家具等衍生品[43][45] - 药品进口占比:仿制药80%、品牌药50%,爱尔兰(726亿欧元出口)因税制优势成主要来源,中国占原料药进口8%(印度32%)[46][47][48] - 供应链嵌套:印度70%原料药购自中国,中印合计占欧洲原料药进口60-80%[49] 半导体与关键矿物 - 半导体净进口2000亿美元,前三大来源为中国大陆(封测)、台湾省(晶圆/芯片)、墨西哥(代工/车用芯片)[51][52] - 关键矿物:12种完全依赖进口,28种超50%依赖进口,南非(16%)、加拿大(15%)、中国(6%)为主要供应方,中国垄断美70%稀土进口[53][54][55] 制造业回流挑战 - 政策目标为逆转制造业就业下滑趋势(30年减少400万岗位),但行业转移速度差异大:纺织业较快,汽车(合同锁至2028年)/航空/医药需数年[58][59][60] - 矛盾效应:建厂所需进口材料(钢材/机械等)受关税推高成本,可能延缓回流进程[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