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铸造用硅砂
icon
搜索文档
开盘一字涨停!这家公司斩获3连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25 14:23
本报记者 冯雨瑶 长江材料在3D打印方面早有布局。今年9月份,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长江材料有生产用于砂型 3D打印的3D打印砂。未来,公司会继续做大3D打印砂产品,并结合3D打印技术为客户提供样件试制等 服务,增强相关技术和产品在铸造行业的应用。 11月25日早盘时间,3D打印概念再度走强,其中,长江材料(001296)开盘即"一字涨停",股价封板 30.87元/股,换手率9.29%,总市值46.18亿元,斩获3连板。同时,炬光科技、思看科技、金橙子等概念 股亦纷纷跟涨。 国金证券认为,3D打印行业消费级渗透正当时,新消费浪潮下大有可为。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 据,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246.1亿美元(约1700亿元人民币),2024年至2034年CAGR (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18.5%。 11月24日晚间,长江材料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11月21 日、11月24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相关规定,属 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 针对公司股票交易的异常波动,公司对相关事项进行了核 ...
开盘一字涨停!这一公司斩获3连板!
证券日报· 2025-11-25 11:41
3D打印概念股市场表现 - 11月25日早盘3D打印概念股走强 长江材料开盘一字涨停 股价封于30.87元/股 斩获3连板 总市值46.18亿元 换手率9.29% [2] - 炬光科技 思看科技 金橙子等其他3D打印概念股亦纷纷跟涨 [2] - 长江材料股票交易价格在11月21日和11月2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4] 长江材料公司基本面与业务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34亿元 同比增长17.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 同比增长22.69% [6] - 公司是国内大型专业覆膜砂生产供应商及废(旧)砂资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营业务为铸造用硅砂、覆膜砂和砂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公司在重庆、湖北、江苏等地建有生产基地 拥有35条自动化覆膜砂生产线 28条铸造废(旧)砂再生生产线等 [5] 3D打印业务布局与行业前景 - 长江材料有生产用于砂型3D打印的3D打印砂 未来会继续做大该产品并结合3D打印技术为客户提供样件试制等服务 [6] - 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246.1亿美元(约1700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4年至203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18.5% [6]
长江材料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三,净利润行业第四,西南证券看涨目标价29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2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79年8月10日,于2021年12月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重庆市 [1] - 是国内大型专业覆膜砂生产供应商及废(旧)砂资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覆膜砂全产业链 [1] - 主营业务为铸造用硅砂、覆膜砂和砂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铸造废(旧)砂再生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压裂支撑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3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3/12 [2] - 行业第一名索通发展营收127.62亿元,第二名坤彩科技营收8.5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4.9亿元,中位数为4.02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铸造材料3.82亿元占比74.47%,压裂支撑剂1.11亿元占比21.65%,铸件及其他1985.66万元占比3.87% [2] - 当期净利润为1.16亿元,行业排名4/12,行业第一名索通发展净利润8.86亿元,第二名联瑞新材净利润2.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2亿元,中位数为5812.18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8.92%,去年同期为16.34%,低于行业平均32.68%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6.82%,去年同期为25.69%,高于行业平均23.72%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熊寅、熊帆、熊杰、熊鹰,实际控制人为熊杰、熊鹰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79万,较上期减少4.2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290.26,较上期增加4.39% [5] 业务亮点与前景 - 深耕覆膜砂产业多年,具备从天然硅砂开采到废(旧)砂再生的一体化产品链 [5] - 全资控股三大采矿主体,锁定天然石英砂采矿权,形成稀缺性资源壁垒 [5] - 在多地建有生产基地,拥有多条先进生产线和砂芯生产基地 [5] - 随着汽车等行业发展和国内油气开采规模扩大,相关业务有望提升 [5] - 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6.4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