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全程护航!中国深空测控网为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之旅提供测控保障
新华社· 2025-05-29 09:58
天问二号任务进展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29日1时31分由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约18分钟后进入小行星转移轨道 [1] - 探测器工况正常,中国深空测控网已完成首个圈次测控工作,包括飞行状态指令上注和干涉测量 [1] - 任务设计周期为10年,包含小行星转移段飞行(约1年)、接近交会、近距离探测、返回转移、再入回收等阶段,并计划实施主带彗星探测 [1] 深空测控网能力 - 中国深空测控网由佳木斯站、喀什站等组成,测控覆盖率超90%,支持S/X/Ka多频段测控 [2] - 佳木斯站拥有亚洲口径最大、接收灵敏度最高的深空测控天线,喀什站配备国内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 [2] - 该网络目前同时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和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提供测控保障 [2] 技术里程碑 - 天问二号是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深空探测能力从行星扩展至小行星领域 [1][2] - 深空测控网在2020年天问一号任务中首次验证能力,现实现多任务并行支持 [2]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天问二号“零窗口”发射
新华社· 2025-05-29 09:12
天问二号发射任务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29日1时31分由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实现"零窗口"发射 偏差不超过1秒 [1] - 本次发射瞄准4分钟的"窄窗口" 既保证精准入轨 又节省后续任务燃料动力 [1] - 西昌发射场通过优化火箭测发流程 确保器箭测试、气象研判、燃料加注等环节零失误 低温加注系统缩短液氢液氧并行加注时长 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1]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突破 - 该中心组建于1970年 55年间承担"嫦娥""北斗""风云""天问"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2] - 攻克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零秒脱落、腐蚀防护等关键技术 [2] - 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均具备高密度发射任务执行能力 [2]
天问二号,5月29日发射!
证券时报· 2025-05-26 21:07
航天发射任务进展 - 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发射准备工作稳步推进[1] - 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完成技术区总装 测试 加注 转场 功能检查 联合测试等全流程工作[3] - 运载火箭完成转场 吊装 器箭对接 合整流罩 总检查测试等关键环节[3]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北京飞控中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远望号测量船队等完成系统间合练与联调联控[3]
【天问二号5月29日发射】5月26日讯,今天,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经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决策,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目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天问二号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
快讯· 2025-05-26 19:05
天问二号发射计划 - 天问二号任务计划于5月29日实施发射 [1] - 目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1] - 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1] 探测任务内容 - 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 [1] - 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 [1] - 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 [1]
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
快讯· 2025-05-26 19:03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计划 - 天问二号任务计划于5月29日实施发射 [1] - 国家航天局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后做出发射决策 [1]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1] - 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1]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观察者网· 2025-05-18 23:03
天问二号任务进展 - 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1] - 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已完成吊装、对接等工作 [1] - 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及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 [1] 小行星2016HO3探测 - 2016HO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地球准卫星,直径约40-100米,自转周期28分钟 [3] - 该小行星与地球形成1:1轨道共振,公转周期366天,是迄今最稳定的地球准卫星 [3] - 光谱特征显示其可能与月球硅酸盐相似,可能是月球布鲁诺撞击坑的抛射物 [5] - 天问二号将拍摄照片并分析其表面形貌、自转特性及物质成分 [5] 主带彗星311P探测 - 311P是人类确认的第七颗主带彗星,平均直径480米,轨道周期3.24年 [6] - 该天体具有小行星稳定轨道但会释放尘埃,打破了传统彗星理论认知 [8] - 天问二号将探访311P以研究其气体活动机制和太阳系早期演化信息 [8] 科学任务目标 - 计划3年内完成小行星探测和取样返回,10年内到达主带开展环绕探测 [10] - 对2016HO3将测定轨道参数、物理参数并研究其来源和演化 [10] - 对返回样品将开展实验室分析以研究太阳系形成与演化过程 [11] - 对311P将测定物理参数并研究其形成、演化和气体活动机制 [11] 深空探测规划 - 天问三号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实现火星样品返回 [13] - 天问四号是木星系探测任务,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 [14] -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已获批包括4次任务,计划10-15年内完成 [14]
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转入发射区 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快讯· 2025-05-18 15:23
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进展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18日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 [1] -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1] - 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已于5月14日转入发射区并完成吊装、对接等工作 [1] 天问二号任务内容 - 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