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赣高铁

搜索文档
连续“零增长”,这个中部大省开始发力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2:37
高铁建设进展 - 长赣高铁湖南段站前工程和施工监理招标启动 计划7月30日开工 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 - 长赣高铁正线全长429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总投资830亿元 铁路建设基金 湖南省 江西省和银行贷款出资比例分别为15.75% 19.71% 34.54% 30% [8] - 湖南在建高铁项目包括邵永和铜吉两条 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待建项目有长赣 宜常 黔吉 广清永 益娄 澧张 衡柳7条 另有中长期规划项目怀桂高铁 [12] 湖南高铁现状 - 截至2023年底湖南高铁总里程2501公里 全国第五 中部第二 [4] - 湖南高铁路网密度118.08公里/万平方公里 低于江西134.15公里/万平方公里和河南135.9公里/万平方公里 [5] - 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 投产新线3113公里 其中高速铁路2457公里 湖南连续两年新建高铁里程为零 [2] 区域经济影响 - 长赣高铁建成后长沙至赣州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长沙至厦门从7小时缩短至约5小时 [15] - 长赣高铁连接赣深高铁形成通往深圳的第二通道 邵永高铁与广清永高铁相连新增广州通道 [15] - 深圳有1/6外省人口来自湖南 湘粤两地人员往来频繁 [15] 枢纽建设规划 - 长赣高铁是长沙构建"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关键一"捺" 实现西北-东南向通路 强化枢纽地位 [19] - 长赣高铁配套三条联络线(长沙南站 西南 沪昆高铁) 将高铁引入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 [20][21] - 长沙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专家建议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22][23] 发展挑战 - 湖南高铁建设面临跨省协调难度大 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地质复杂 生态保护限制等问题 [10] - 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和长九高铁因线路之争进展缓慢 [10]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签署交通协同发展合作倡议 但实施难度较大 [11]
城市24小时 | 规划超十年,这条高铁终于要开建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10:10
长赣高铁建设进展 - 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完成初步设计审批 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通车后长沙至赣州通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长沙至厦门从7小时压缩至约5小时 [1] - 长赣铁路正线长约429.4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设站11座 预计工期5年 线路自长沙西站引出 经长沙黄花机场 浏阳 上栗 萍乡 莲花 永新 井冈山 遂川至赣州北站 [1] - 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开启规划研究 2017年纳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2022年10月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24年11月环评报告获生态环境部批复 [1] 长赣高铁影响分析 - 长沙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长赣高铁通车后将增加西北-东南向通路 实现西接重庆 东连厦门 以及长沙至深圳方向的第二高铁通道 完成"米"字形高铁布局 有望成为"中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 [2] - 江西小城市将受益 井冈山迈入高铁时代 遂川结束不通铁路历史 萍乡成为赣西地区铁路枢纽 [2] - 有观点认为沿线城市除长沙外经济体量较小 且线路未经过南昌 可能削弱江西省会交通枢纽地位 江西西南地区可能被长沙虹吸 也有专家认为高铁贯通后这些地区可同时接受南昌 长沙双重辐射 更有利于承接资源外溢和产业转移 [2] 芜湖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 芜湖市京东转运中心二期建设工程进入招标阶段 总建筑面积约58404.39平方米 包括转运中心 航材库 转运棚等多个功能区 计划工期420个日历天 预计最快年中开工 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芜宣机场转运功能 [5] 低空经济发展政策 - 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先载货后载人 先隔离后融合 先远郊后城区原则 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稳妥推进低空旅游 航空运动 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发展 严厉打击"黑飞"行为 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 场景有序拓展 [9] - 针对"五一"期间个别地方低空文旅事故 国家发改委正推动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排查安全风险隐患 做好事故处置和问题整改 同时持续推动深化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完善规则规制 健全低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加强行业准入和过程监管 [9] 城镇化与城市更新 - 截至2024年底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9.4亿人生活在城镇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0] -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更新重要时期 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推进城市结构优化 功能完善 文脉赓续 品质提升 同时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 扩大内需 [13] 上海老龄化与金融中心建设 - 截至2024年末 上海市户籍人口1537.98万人 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37.6% 虹口区 黄浦区和崇明区老年人口占比最高 分别为45.2% 44.0%和43.9% 老年抚养系数为49.3% 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 [14] - 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显示 上海综合排名第二 仅次于纽约 金融体系建设方面上海从2022年 2023年排名第二升至2024年第一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位居第二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方面排名前二 金融国际化程度排名第五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