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管壳

搜索文档
【IPO一线】赛英电子北交所IPO获受理 募资2.7亿元投建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7-01 14:13
公司概况 - 赛英电子是专业从事陶瓷管壳和封装散热基板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关键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晶闸管、IGBT和IGC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覆盖电力系统全产业链,包括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发电、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智算中心、轨道交通等领域 [1] - 已形成1-6英寸晶闸管用陶瓷管壳、平板压接式IGBT用陶瓷管壳等多规格产品线 [1] - 与中车时代、英飞凌、日立能源等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亿元、3.21亿元、4.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4%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2.18万元、5506.83万元、7390.15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7% [1] 募资计划 - 拟募资2.7亿元,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新建生产基地及产能提升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1] 行业机遇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工业控制、智算中心等下游行业快速增长,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2] - 公司凭借核心技术应用、模具设计能力和产品品质获得中车时代、宏微科技等行业龙头认可,订单量逐年递增 [2] 产能挑战 - 销量增长导致产能不足问题凸显,可能影响客户资源维护和市场地位 [2] - 生产能力和场地不足制约业务扩张,影响产品交货周期 [2] - 募投项目旨在解决产能瓶颈,扩大散热基板产能以满足业务需求 [2]
4天56家!沪深北交易所上半年新受理IPO已超去年全年
梧桐树下V· 2025-06-29 13:40
文/梧桐数据中心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中国电科直接持有公司48.97%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除直接持有公司48.97%的股份外,中国电科通过十八所、中电科投资分别间接持有公 司15.00%、4.50%的股份。此外,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景鸿瑞和、十八所员工的持股平台景源瑞和与十八所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在股 东权利行使及董事会经营决策等方面与十八所保持一致,景鸿瑞和、景源瑞和合计持有公司16.03%的股份。因此,中国电科合计控制发行人 84.50%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三)报告期业绩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2,111.38万元、352,404.11万元、312,702.2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53.40万元、 14,696.36万元、29,296.85万元。 6月25日-6月28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受理56家IPO,其中上交所新受理了11家(沪主板4家、科创板7家),深主板新受理了11家(深主板3 家、创业板8家),北交所新受理了34家。6月新受理IPO数量创今年新高,截至6月28日已受理109家。 目前,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受 ...
鸿远电子: 鸿远电子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24
聚焦主业与经营质量提升 - 公司是国内高可靠多层瓷介电容器行业核心生产厂家之一,连续十二年入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骨干企业"[1] - 主营业务涵盖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等电子元器件,分为自产业务和代理业务两大类[2] - 以北京、苏州、成都、合肥四大科研生产基地为核心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2] - 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实现生产环节自动化,完善柔性交付产线,提升快速交付能力[2]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授权知识产权328项,较2023年增长44%[2]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19亿元,占自产业务收入10.50%[2] - 构建"一总院四分院"创新体系,整合四大基地资源协同研发[3] - 拥有多家省市级研发中心、CNAS实验室及联合实验室平台[3] 公司治理与ESG管理 - 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独董新规并强化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4] - 2024年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5] - 连续两年发布ESG报告并计划开展碳核查工作[5]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沟通 - 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66亿元[6] - 2021-2024年累计回购股份123.57万股,注销76.47万股[6] - 通过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等多元化渠道加强投资者沟通[7] - 致力于提升信息披露易读性,优化公告内容有效性[8]
鸿远电子(603267):24年业绩承压 25年一季度需求呈回暖态势
新浪财经· 2025-05-09 12:31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4.66亿元(同比+8.67%),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16.89%),毛利率41.86%(同比+0.30pcts),净利率12.91%(同比-3.97pcts)[1] - 2024年营收14.92亿元(同比-10.98%),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43.55%),毛利率34.29%(同比-6.23pcts),净利率10.31%(同比-5.82pcts)[1] - 2025Q1净利润降幅较2024年(-28.70%)收窄,毛利率回升至41.86%,反映行业景气度改善[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分为自产(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处理器等)和代理(国际品牌电子元器件)两大板块,自产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高可靠领域及民用高端市场[1] - 代理业务面向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民用市场,2024年库存商品同比下降4990.89万元(降幅28.79%),存货周转效率提升[4] 业绩驱动因素 - 2024年业绩下滑主因瓷介电容器需求减弱及价格下降,同时低毛利产品(滤波器、微控制器等)收入占比上升拉低整体毛利率[2] - 2025Q1收入回升受益于行业需求复苏,自产业务毛利率改善[2] - 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至7.57%(同比+1.19pcts),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探索商业航天应用[3] 行业前景 - MLCC占陶瓷电容器市场90%以上,因耐高压、体积小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卫星、导弹等武器装备,需求将随装备列装持续增长[5] - 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头部厂商少,公司有望受益于武器装备"补偿式"列装带来的需求修复[6] 战略布局 - 拓展微处理器、微波模块及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新业务,打造增长点[6] - 2024年三费费率14.38%(同比+1.53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6.96%(+1.26pcts)因新业务拓展及奖金核算调整[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85亿元(同比-147.95%)因增加银行存款,筹资现金流净额-4.37亿元(同比-468.71%)因偿还贷款[4]
国瓷材料(300285):一季度业绩环比向好 新材料产品拓展有序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17.9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80%,环比增长10.75% [1] - 销售毛利率36.8%,同比下降2.0 pct,环比下降3.0 pct,产品结构变化对毛利率有影响 [1]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MLCC介质粉体生产厂商,覆盖所有类型基础粉和配方粉,与客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 - 具备介质粉体、内外电极浆料、研磨用氧化锆微珠等MLCC制备关键原材料,可提供电子元器件领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1] - 国内领先的气体净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蜂窝陶瓷载体、铈锆固溶体、分子筛等全系列尾气催化产品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重点培育AI服务器专用高温、高压产品,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1] - 纳米级复合氧化锆性能卓越,相关产品有望迎来新机遇 [1] - 布局牙科硬组织替代生物材料技术,形成氧化锆粉体、瓷块、玻璃陶瓷等产品系列,增强口腔修复领域影响力 [2] - 以高纯氧化铝、勃姆石卡位新能源赛道,推出锂电池正极添加剂辅材,延伸氧化锆微珠至正负极研磨领域 [3] - 精密陶瓷板块涵盖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等材料体系,产品包括陶瓷轴承球、陶瓷基板等,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3] 战略发展 - 以技术迭代、市场深化与智能制造升级为核心驱动力,巩固尾气催化领域国产替代领军地位 [2] - 国瓷赛创投资扩建陶瓷金属化项目,达产后将进入薄膜传感器、功率电源模块、IGBT等应用领域 [3] - 具备"材料-工艺-器件"三维创新体系,精准卡位高附加值赛道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亿、8.47亿、10.10亿元,EPS分别为0.71、0.85、1.01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