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

搜索文档
从河埠小港驶向世界一流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9
天津港发展概况 - 2024年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完成约4.9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2328万标准箱 [2] - 内贸航线新线路不断完善 2024年3月联合上海港 广州港 安通控股开通"三港一航" [2] - 生产作业智能化加快推进 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 研发全栈自主可控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 [2] - 5年来打破各货类作业效率纪录120余次 [2] - 全港建成风 光等新能源发电系统146.5兆瓦 年发绿电能力超3.4亿千瓦时 [2] 天津港创新与改革 - 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个专用集装箱码头 率先实行体制改革试点 成立全国港口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3] - 从"手搬肩扛"转向"智慧绿色" 从"河埠小港"驶向"世界一流" [3] - 全球首创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 获评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4] 天津港业务拓展 - 依托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开辟智利车厘子快线 引入秘鲁蓝莓 厄瓜多尔白虾 巴西牛肉等冷链物流新品类 [3] - 零缺陷接卸空客大部件700余架次 [3] - 国际邮轮母港接待旅客超35万人次 稳居北方第一位 [3] - 打造国家4A级天津港文化旅游区 [3] - 推进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3] 天津港战略定位 - 从单一物流运输节点发展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4] - 年集装箱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港口前十位 [4]
从“无人码头”到“大模型”的科技跃迁
新华社· 2025-06-13 12:28
天津港智慧化转型 - 天津港成为2025年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焦点 正打造智慧化港口转型升级标杆 [2] - 全栈信创版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成功上线 实现硬件软件全面国产化 百余台人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规模化协同作业 [4] - 建成全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 年发电能力达3.4亿千瓦时 满足全港60%能耗需求 集装箱码头新能源倒运车辆占比达100% [5] 天津港技术创新成果 - 产学研深度融合催生12项核心算法和40余项国际标准 [5] - 智慧化物流平台使进口提箱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0分钟 [5] - 实现全球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 推广应用集装箱智慧化2.0方案 [7] 天津港发展规划 - 2025年天津港海铁联运量预计达到150万标箱 链接"一带一路"与RCEP贸易圈 [5] - 服务京津冀及"三北"地区定制化物流方案 拓展"港产城融合"服务半径 [5] - 从无人化运营到生态型增长 以智慧与绿色双翼推动发展 [7]
解码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津港智慧”给全行业带来什么│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6-12 11:03
智慧港口建设 - 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 [1] - 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率达80%,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支持多船多线复杂工况 [1] - 建成主干光纤90000芯公里,5G基站190个,北疆港区C段成为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 [1] - 全港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超88%,开通200座5G基站,打造行业首个港口工业场景5G专网 [5] - 第二集装箱码头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作业达全球最高水平,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 [5] - 与华为合作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涵盖数字化交易、生产、管理、运营、产业和底座六大方面 [5] 港口运营数据 - 1-5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0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93万标箱同比增3.67% [2] - 规划到2035年货物吞吐量达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500万标准箱 [2] - 计划实施15个码头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229亿元 [2] - 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开通,年处理能力从40万标箱提升至80万标箱 [9] - "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使天津-上海/上海-广州航程缩短至3-4天,单箱费用降65% [9] - 前5月接待国际邮轮33艘次、旅客11.2万人次 [9] 绿色低碳发展 - 建成全国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覆盖139个监测点 [10] - 2024年PM2.5浓度较2020年降15.6%,优良天数比例提升6.9个百分点 [10] - 新能源发电系统达146.5兆瓦,年发绿电超3亿千瓦时,满足近70%生产用电 [10] - 已建新能源充电桩超200基,2024年充电量4800万度减碳超3万吨 [12] - 铁矿石铁路运输占比超70%,低排放港作机械占比100%其中电动化近60% [12] - 建成全国首个港口海洋水环境智慧监测系统,70%水质指标达二、三类标准 [12] 港产城融合 - 与和平区政府、海丰国际签订战略协议,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7] - 天津聚集航运服务企业6449家,飞机船舶融资租赁规模全国领先 [7] - 自贸试验区贡献天津26%新设外资企业、38%进出口额和16%税收 [8] - 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1-5月操作量0.5万标箱同比增35.4% [9] - 吸引3万余家外资企业,空客第二总装线、诺和诺德等项目落地 [9] 科技创新 - 33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获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6] - 自主研发L4级无人水平运输设备ART销往厦门、内蒙古 [6]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沿海大型港口群航道设施智能化关键技术"项目推动行业创新 [6]